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学生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借助课后习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学生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08

《借助课后习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本文是学生有关论文怎么撰写跟思维和思维品质和习题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作为素质的核心内容,思维能力在人类成长过程中成为我们着重关注的对象.如何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语文课堂,合理而全面地对他们进行思维训练,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她从学生出发,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较早地提出了思维能力与学生语文学习的相关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中直接体现出了思维能力的不足:有的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以偏概全;有的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浅尝辄止;有的不善于联系地看待问题,孤立思考;还有的无法系统地、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只能固守公式生搬硬套.为了克服与纠正这些倾向,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笔者尝试借助苏教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对学生开展了系统的思维训练.

1.品味作品语言,培养思维发散性.

有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个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信息的思维.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之所以成为我们思考的首要方向,是因为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展开探究,以训练学生发散式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以五上《艾滋病小斗士》一课的课后习题为例:其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其二,文中的“挺”字是否可以换成“坚持”?谈谈你的看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第2~4 自然段,同时引导他们思考第一个问题,在讨论“为什么”的同时提出“小恩科西是如何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这一问题.接着,提醒学生关注重点语句及字词:“小恩科西的生命力……竟然挺到了……”然后展开如下发散性思维训练:

(1)与“熬”“挨”“撑”“忍”相比,“挺”在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主动抗争—被动忍受)

联系“竟”的含义,(出乎意料,说明生命力强)说说“挺”大概是什么意思.(勉强支撑)

与“坚持”相比,“挺”在对象上有什么不同?(一般的困难—难以承受的困难)

(2)恩科西“挺”住了什么?(病痛的折磨;失去母亲的孤独;死亡的威胁;别人的歧视)

(3)从“挺”中你读出了什么?(坚强不屈,顽强抗争,自强不息)

在这个短小的教学片段中,学生很快完成了对“为什么”的思考,更由此发散开去,和文本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产生了直接而立体的思维碰撞.

2.构建思维框架,培养思维全面性.

仅仅重视思维的发散性这一条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思维仅能发散而不能汇集,思维的结构就无法架构,也就不能形成完整的思维框架,继而无法形成一种思路,形成思维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应该兼顾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思维的全面性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全面的思考,一方面发散思考路径,另一方面建构框架以保证思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首先钻研课文、吃透教材,然后在组织教学时尽可能地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拉长”语文思维活动,以此凸显思维的全面性,尽可能地架构起思维框架,让学生不但看得见而且想得清.

五上《装满昆虫的衣袋》、五下《月光启蒙》和六上《爱之链》等课文的最后一道课后习题都是:说说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思考的方法及其对方法的梳理远远比得出答案重要得多.我们往往会引导学生从内容、中心和手法这三个方面展开思考.比如:在《爱之链》一文中,爱的链接是十分明显的.链接的第一环是乔伊帮助老妇人修车,第二环是老妇人去资助了穷困的女店主,最后一环是女店主继而又关心了乔伊,环环相扣形成爱的链接,这样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是赞颂人间真爱,告诉读者应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爱之链”的比喻手法十分明确,着实能吸引读者在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感受真爱.这样,从内容、中心、手法这三个角度来建构思考框架,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3.寻找思维规律,培养思维深刻性.

就思维能力的建构来说,立体的框架和内容是为必需,我们还需要讨论思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思维的深度.有人认为,具备思维深刻性即学生首先需要具备善于钻研问题的能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复杂的现象中迅速提炼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进而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生发出事物发展过程.对学生来说,思维的深度对他们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发现问题的本质,甚至要总结本质之规律.

要探寻思维的深度,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必须回归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温度.五下《长征》的课后习题提出:从“暖”字可以推出巧渡金沙江的时间为春天,从“寒”字可以发现飞夺泸定桥的时间在冬天.推及两问,希望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面对这道课后习题,教师首先要还原基本史实,结合史实才能准确把握这两个字背后的情感温度.

另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摸索规律,将思维引向深处.如六上《钱学森》的课后习题为:课文第一自然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放在文中的哪里?为什么本文将它放在开头?这就涉及倒叙的写作手法及效果:文章希望通过先强调结果的方式表达钱学森的情感,突出他历经万难之后终于踏上归国之路的急迫心情.

4.听说写演结合,培养思维创造性.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发展思维能力是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并列的教学总目标.发展思维能力与发展语言能力也同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在思维能力中,创造性思维又在前三者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创造性思维来看,它是人脑对原有经验的处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析、加工、改造、整合和建构.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想象续写结尾.语文教材中不仅有带有固定结局的课文,也有具有开放式结尾的课文,面对这种课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给它们续篇.在续写结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大家会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结尾.

(2)编演课本剧.表演是儿童的天性之一.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编写剧本,并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演出来.笔者发现,《公仪休拒收礼物》《青蛙看海》《负荆请罪》等篇目比较适合让学生编写成剧本.这些课文既可以改编成独幕剧,也可以改编成情景剧.学生改编后,还可以让他们在校园艺术节或班队活动上表演展示.

(3)创造性复述.复述课文的最简单要求,即要求学生简要复述,能够概括课文内容即可;略高一些的要求是重复性复述,即要求学生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最高的要求则是创造性地复述,即要求学生基于课文对部分情节和语言进行加工.如教学四下《天鹅的故事》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将三种复述方法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开始是利用词串简要复述,老天鹅英勇破冰一段则引导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性复述,而针对群鹅破冰的场面,着重鼓励学生在不脱离原作的基础上,对部分语言和重要情节进行创造性的加工.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发散性思维、全面性思维、深刻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可以让他们受益终身.

学生论文参考资料:

学生杂志有哪些

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医学生就业论文

医学生毕业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小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思维和思维品质和习题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