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学风建设论文范文文献 跟基于家校合作的学风建设微信平台设计和应用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学风建设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2

《基于家校合作的学风建设微信平台设计和应用》

本文是学风建设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学风建设和应用研究和合作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摘 要]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忽略家庭教育作用与宣传联络方式落后的问题,亟需建立家庭、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三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从而加强家校联系,增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提升师德师风,增强大学生学习风气.微信具备联合家庭与高校、扩大影响范围、强化宣传效果的功能.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在满足家长、教师和大学生三方需求的同时,提出学风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框架及应用建议,以便打造高校优良学风.

[关键词]家长;高校;学风建设;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5-0027-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5.006

一、引言

2016年12月7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以及“好校风、好学风来自师生共同努力”[1].高校学风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确实至关重要.

但是当今不少高校在学风建设中仍然存在以大学为中心而忽略家庭教育作用的情况.家长作为教育层面不可或缺的角色,亟需纳入学风建设体系.20世纪80年代,西方将家长引入学校管理和决策中并获得了显著成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校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家长的联络”.曾经时空阻隔令家长不便参与学风建设活动,但是新媒体时代的领军者——微信,便如联系家庭与大学的桥梁.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和高度普及,创立基于家校合作的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学风的网络化宣传大有裨益.这正契合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的要求,“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2]学工团队应与时俱进,突破创新,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宣传高校学风.

二、微信平台宣传学风建设的优势

随着微信的全面普及,各高校陆续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但大部分微信公众号仅仅侧重新闻和通知,缺乏针对学风建设以及家校沟通的平台.因此,构建家校协作的高校学风建设微信公众号有其必要性和创新性.

美国传播学者卡茨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提出,受众是通过媒介中的信息满足自身需求,而对于信息的利用会影响媒介的使用效果[3].因此本研究以广东某高校的家长、教师以及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三方受众对于学风建设微信公众号内容的需求,从而令用户达到最佳使用体验.最终回收问卷共计428份,有效率为100%.其中含家长140位,占32.71%,含教师136名,占31.78%,学生最多,为152人,占35.51%.

(一)微信及公众号普及率高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2017年微信日登陆用户约9亿,微信公众号数量约1400万,其中月活跃账号数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4].

此外,调查显示高达92.85%的家长、92.64%的教师和96.06%学生习惯每日使用微信,且87.14%的家长、85.29%的教师和91.45%的学生每天都刷微信,证明三方基本掌握了微信的操作方法并且愿意每日接触微信.在三方皆对微信这项新媒体工具兴趣浓厚且使用频繁的基础上,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若公众号的内容能满足三方的需要,关注者的数量便有保障.

(二)微信沟通方式高效且成本低廉

微信拥有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功能,兼具“摇一摇” “朋友圈” “公众平台”等服务插件.利用微信公众号构建网络高校学风建设平台完全能实现近乎零资费与关注者进行全方位沟通互动.

家长位于五湖四海,空闲时间各异,这曾经对家庭和高校联系造成巨大障碍.如今家长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便能快速接收来自高校的免费信息.家长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留言,与管理员实时互动.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以往电话费用高昂和家长白日工作不便沟通等不利状况.

(三)微信具备收藏功能且便于随时随地阅读

微信,作为网络新媒体,具备收藏和转发功能.如若读者当时当地不能完整阅读公众号推文,则可以收藏或转发供后续浏览.假如读者忘记收藏或转发,得益于公众号自备的存储功能,仍然可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回顾早前的推文.此外,传统的学风建设活动,例如讲座、比赛等,大学生如无法亲临现场则会失去学习的机会,但依托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及其他关注者能借由集合现场拍摄的照片、、直播链接或新闻稿等内容的推文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学风微信公众号框架的构建

为打造家长、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三位一体的学风建设微信公众平台,根据调查结果注册“家校学风”微信公众号并设计以家长园地、特色学风和通知公告命名的一级菜单(见图1).

(一)家长园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5].因此校方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恰能引导家庭促进学风建设.家长园地,顾名思义,正是为家长设计的教育专区.致力于打造一片提升家长教育水平以及加强家长和大学生沟通的园地.家长园地包含“中外教育文章”“优秀家长经”“中外名人名著”“家长原创作品”和“学生原创作品”5项二级菜单.研究显示82.14%的家长青睐该模块.

1.家长期待提升教育水平和自身修养.81.43%的家长对中外教育文章十分感兴趣,约80%的家长期待学习优秀家长经验和阅读中外名人名著,这说明绝大部分家长渴望通过学习中外教育理论、名人名著和优秀家长经验提升自身教育水平与个人修养,同时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该结果积极向上,有利于形成家庭和高校的教育合力,提升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的质量.

2.家长渴望了解学生但羞于表达展示自我.调查表明,73.57%的家长喜欢阅览大学生原创作品.由此可知,他们相当重视孩子所思所想,欲通过作品增进理解.但只有10%的家长对家长原创作品感兴趣.值得关注的是,既然79.29%的家长对优秀家长经验一项感兴趣,为何又不愿意关注家长原创作品呢?其实,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含蓄低调和中庸之道,大部分家长深受影响.他们一方面不擅长表达自我,羞于投稿至网络供人品评,另一方面希望学习优秀家长经验,提升教育水准.

3.鼓励学生原创作品推动思想道德及学风建设.研究显示,半数学生热爱原创作品,由此推测一部分大学生拥有强烈的创作与表现欲,渴望借助文学作品抒发内心,并获取老师、家长等读者的认可.此外,他们冀望阅读他人之作,体会其他学生的所感所悟并寻求共鸣,这也侧面表明大学生对于友情的需要.

关于大学生原创作品,辅导员一方面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作网络文化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需要阅读大学生原创作品,掌握其思想行为特点,协助大学生处理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问题.这正契合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提出的要求和号召[6].这同时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不谋而合[7].

(二)特色学风

特色学风模块以课外活动和宣传为中心,设计了“学风比赛”“优秀师生榜样”“专题讲座”“课件笔记”和“课程评教建议”5列栏目.特色学风赢得80.71%的家长和80.88%的教师的支持,却只获取63.16%大学生的关注.学风建设的主体对象——大学生,对于特色学风的整体兴趣度不足,证明高校开展的学风建设活动尚缺乏吸引力.所以辅导员亟待构思和实施兼具趣味与意义的课外学风活动,这也是学风建设体系中颇具挑战性的重点工作.

1.大学生喜好视觉化和创意团体类比赛.学风比赛由5项特色学风建设课外活动组成,分别为访“园丁”扬精神——优秀教师采访,“我心中最美的教师”征文比赛,优秀教师海报设计,手抄报比赛和提案建言——学生团队投稿学风建设方案比赛.家长和教师最关注前两项比赛,与之相反的是大学生最欢迎后三项比赛,即优秀教师海报设计、手抄报比赛和提案建言——学生团队投稿学风建设方案比赛.

显然前两项比赛即采访和征文的成果皆以文字为主,但是海报和手抄报比赛需以图像呈现,相比之下更具有视觉化特点.阅读图片确实比文字更直观简单,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效果,由此更受大学生欢迎.

提案建言——学生团队投稿学风建设方案比赛也颇受学生喜爱.虽然它是以文字方案呈现,却是所有比赛中唯一的团体赛.相对于个人赛,团体赛更加能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扬长避短,展示最佳效果.此外,该比赛能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意思维和个性.设计一项学风建设比赛并有机会付诸实践,能使团队成员产生特殊的荣誉和自豪感.

2.大学生厌恶专题讲座.调查显示只有21.71%的大学生对专题讲座表明了兴趣,但是77%的家长和教师都选择了该项.由面谈中获知,大学生认为“讲座内容我不感兴趣,但是学校要求一定要听”,还有大学生表示“讲座过程比较无聊,互动少”.这说明,第一,安排讲座需以学生兴趣为主,尽量摒弃强制手段,以免引起大学生反感;第二,讲座主题和过程必须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兼顾互动交流,从而达到举行讲座的初衷.

3.课件笔记和课程评教建议受教师和学生热爱.课件笔记展示专区用于排列大学生的课程笔记和教师的课件材料.该项目深受大学生喜爱,对复习功课和准备考试大有裨益.大学生和教师可将材料发送至后台管理员处,后台管理员择优存储在网络磁盘或邮箱中,然后将获取方式公布在课件笔记栏目中.同一科目的教师也可以浏览其他教师的课件,加强交流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评教建议可供学生提出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大学生一般不便直接向教师提出教学意见,以免影响师生关系.但是通过该栏目,一方面能隐去大学生的个人身份,另一方面又能将其诉求传达给任课老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当然管理员只需公布课程名称而不必指名道姓,以保护教师自尊和隐私.

(三)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部分由“院系新闻”“奖惩公告”“考级考证”“国际交流”和“联系我们”组成.其中,“院系新闻”“考级考证”和“联系我们”受到了三方的高度关注,但是奖惩公告和国际交流项目则彰显了三方由于身份不同导致的意见分歧.

1.奖惩公告意见不同显示以人的尊严为本.奖惩公告包括奖学金公示,院系比赛获奖名单、评优名单、上课考勤汇总和违纪通告5项.八成左右家长和教师以及约七成大学生都青睐奖学金公示、院系比赛获奖名单、评优名单.至于上课考勤汇总和违纪通告,只有5%和4.29%的家长希望了解.大学生对此两项的兴趣也偏低,分别为25.66%和18.42%.这表明三方对于积极正面的奖励鼓励信息特别喜欢,但是家长和大学生对于负面消极的消息都较为抵触.

马克思主义提倡以人为本,也涵盖以人的尊严为本.家长和大学生有被尊重的需要,渴望维护自身名誉,上课考勤汇总中的旷课迟到等内容和违纪通告无疑属于令家长和大学生感到羞耻的负面信息,因此对这类信息的公之于众双方意愿都较弱.七成左右的教师对待这两项的态度却十分支持.这是因为上课考勤汇总和违纪通告给不遵守课堂秩序或被处以违纪处分的大学生起警示作用,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而良好的课堂纪律能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提升教师成就感.

2.“国际交流”态度差异彰显身份和意识迥异.通知公告中最大的区别在于73.53%的教师和65.13%的学生都关注的国际交流项目,但只有6.43%的家长感兴趣.以家长的视角来考虑,首先,一部分家庭不具备充足的经济实力保障孩子出国学习和交流.其次,调查地为广东东莞,当地习俗是希望孩子在本市或广东省内大学毕业后在家附近就业,家长相对不愿孩子离家远走,担心孩子在外吃苦受累.

早在2014年总书记就建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他强调留学人员应当将梦想融入到中国梦的实现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又提出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的要求[8].因此,本微信公众号具有向家长宣传院系出国交流学习的真实案例的必要,以便家长清楚国际交流的意义——开拓视野,在条件允许时,转变教育观念,支持孩子出国交流,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庆幸的是近七成大学生与家长不同,他们朝气蓬勃,十分向往外出学习锻炼.而作为关注学生未来教育成长的教师,自然也对国际交流非常感兴趣.一方面能解答学生对于国际交流项目的疑问,另一方面教师也有交流学习的机会和需求,这对于教师的发展十分有益.身份不同,需求亦不同,导致了三方选择上的迥异.

3.“院系新闻”中志愿活动关注度差异大.在“院系新闻”中设置了“院新闻”“系新闻”“招生就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志愿活动”5项内容.前4项皆为三方共同欢迎的内容,但是志愿活动只有8.57%的家长表示关注.这与关注志愿活动的83.09%的教师和67.11%的学生形成了巨大差异.

这映射出两种可能性:第一,家长不熟悉志愿活动.第二,家长不重视志愿活动.在1993年底,共青团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家长由于年龄相对较大,对志愿活动的接触可能较少,或者还未充分理解志愿活动的重要意义.而教师和学生对志愿活动的关注正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要求[9].新时代党对志愿服务高度关注和推崇,也对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志愿服务表达了坚定的决心.无论家长还是教师与大学生都应该了解并正视志愿服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打造贡献力量.

四、学风微信公众号应用建议

(一)吸引目标人群关注微信公众号

为扩大宣传范围,促进网络学风建设,吸引微信公众号关注者便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家校学风公众号的宣传推广由高校学工团队主导,学生助理团队辅助.因此获取大量在校教师和大学生关注较容易,但是联系隔着时空距离的家长则相对不便.建议由三个渠道向家长宣传公众号,第一,借助开学和放假等家长接送学生的时机,向家长当面介绍本公众号;第二,由班干部通知每位学生,鼓励学生告知家长;第三,通过短信或者电话向家长宣传.

(二)思想引领带动特色学风建设活动

微信公众号中最能吸引三方参与的模块是“特色学风”.通过特色学风比赛或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从调查得知,约六成学生渴望自主设计学风建设活动方案,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表达自我的价值观.但是大学生投递的学风建设活动方案需要经过思想政治引导,达到借助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绝不能直接照搬大学生设计的方案,以免出现小众化活动、偏题活动等状况.学生工作者应当把控活动思路,令其符合当今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并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

此外,活动需要创新思维,拓宽参与对象.除了鼓励大学生参与,还应该设计适合家长和教师等不同角色的学风活动,促进家庭和高校合作,提升学风建设质量.例如对学生评教为优秀的教师进行宣传报道;召开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研讨会,提升教学质量;邀请家长参加网络家书征文等;邀请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视频直播讲座并为家长解疑答惑.

(三)开通公众号沟通渠道确保信息安全和私密性

网络宣传工作中特别需要关注泄露的问题.因此在微信公众号中传递学生的时需要采取保障措施,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例如号等隐私必须隐去.本微信平台中设有联系我们一栏,确保后台能将私密信息与关注者实时沟通.例如,对于奖惩公告中的惩处消息,便可以通过私聊将学生的处分通知或者成绩单等私人信息传递到认证过的家长微信上.如此既能及时传递学生的重要情况,让家长知晓实情,又能保障信息的私密性,维护其尊严.此外本渠道还能解答疑难困惑,实现双向沟通,成为生活、教与学上的小助手.

(四)平台运营团队需要管理和维护

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和维护,所需经费虽然不多,但困难在于推文的时常更新、内容的审核和团队的稳定.本平台由高校学工团队管理审核,学生助理团队发布和维护.所发布的推文全由辅导员老师审核,保证思想导向和信息正确.由于学风建设本就是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本平台的运作与辅导员及学生助理团队的日常事务能完美融合,互相促进.但是保证推文更新,后台尽快回复,仍然需要团队花费良多时间和精力.为了确保团队的工作能力和热情,促进团队稳定性,需定期开展推文编辑技巧培训,合理调整分工以及实施奖励鼓舞政策,做到学风建设一日不落.

五、结束语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能有效解决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忽视家庭教育作用与宣传联络方式落后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教师以及大学生对于学风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模块和内容设计上相同的兴趣点较多,但是差异也明显存在,这与三者的身份、年龄、角色以及所处环境息息相关.为创建家庭、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三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需要立足调查研究,坚定思想引导,找准平台定位,实施高效沟通,凝结三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让大学生如总书记期待的一样在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中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学习小组.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6-1-3(2).

[2][6].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D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2018-03-18.

[3]沈敏善.基于“使用满足”理论的微信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10):22-23.

[4]搜狐.重磅!2017微信数据报告!(完整版)[DB/OL].http://tech.sina.com.cn/i/20161116/docifxxif3182497.shtml, 20171109.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2018-03-18.

[7][8][9]秦金月.十九大开幕,代表十八届委员会作报告(直播全文)[DB/OL].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2017-10-1.

(责任编辑:宇美臻)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on WeChat Platform Based on the Family-college Cooperation

JIANG Ling, CHEN Donghan

(College of Cit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419,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gnor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backwardness of promotion and connection exist in 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urgent to build an three-in-one 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system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family,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tyles and increase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atmosphere. WeChat has the functions of connecting families and colleges, expanding coverage and strengthening promotion. By questionnaires, the design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of 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on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platform are proposed 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excellent academic atmosphere as well as meeting the need of parents, teachers and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par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学风建设论文参考资料:

新农村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杂志

建设法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该文总结,这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学风建设和应用研究和合作方面的学风建设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学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