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黑龙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和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农业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黑龙江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2

《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农业》

该文是黑龙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铁器时代和农业和黑龙江有关论文范例。

何元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 大庆163319)

[摘 要]黑龙江地区农业生产在早期铁器时代已使用了铁制农具,产生了原始的耕作法,作物种类多样,种植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家畜饲养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然而,黑龙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稀少,使农业在相当长的早期铁器时代经济中仍处于次要地位.

[关键词]黑龙江;早期铁器;农业;发展

黑龙江地区是我国最北的一个省份,也是全国气温最低的省份,年平均气温在-5曟至4曟之间,气温年较差均在40曟以上.由于远离中原地区和严寒气候条件的原因,黑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地广人稀,山林河湖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清以前有关黑龙江地区的史籍资料极少,片言只语,或“四裔国来朝则书,不来则不书”,或“传闻多不详”.春秋战国以后,东胡人的后人鲜卑、岁貊的后人夫余、肃慎的后人挹娄的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目前考古发掘证实,虽然他们的经济生活各不相同,但都先后实现了定居生活,开始了农业生产.石岩认为,黑龙江早期铁器时代定为战国至南北朝时期[1].许永杰认为,黑龙江的铁器时代考古可以划分为三个时,即早期铁器时代早段、早期铁器时代晚段和发达铁器时代,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战国两汉、魏晋至南北朝和隋唐时期[2].平洋墓葬中出土的铁器至少到了战国晚期,这是目前黑龙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铁器之一.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铁器应该属于汉代.黑龙江东部地区汉魏时期已经普遍使用了铁器,但在生产领域中,石器、骨蚌器仍占有主导地位,为了有别于历史时期(渤海、辽金),学术界把它命名为早期铁器时代[3].本文根据有关的史籍和考古资料探讨了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期农业的发展.

一、铁制生产工具的应用及耕作法的产生

(一)铁农具的应用

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松嫩平原,绥芬河、牡丹江流域,三江平原[4].松嫩平原地区铁器最早出土的遗址为平洋砖厂,出土时期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绥芬河、牡丹江地区铁器最早出土的是东宁团结遗址和穆棱四方台遗址,出土时期为战国至汉.三江平原地区铁器最早出土的是双鸭山滚兔岭和绥滨县四十连,为两汉时期[5].作者统计了黑龙江地区出土早期铁器的遗址约为近30点次(下同),其中出土早期铁制农具主要遗址列于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黑龙江各地出土的铁制农具中已出现了铧、锸、钁、镰等,尤其黑龙江双鸭山市保安村汉魏城址出土铁犁铧1件.模铸.整体呈不规则三角形,两侧边略弧,长度不一致.前部有三角形粱口,正面中间起脊,脊两侧对称有两个长方形小孔,背面较平.左侧边长19.2、右侧边长21.6、宽24.8厘米[6].可以说,汉魏时期至少黑龙江局部地区已有了犁耕农业.犁为垦田之利器,耕犁是种植业中的主要生产工具.犁耕有松土、翻垡、灭虫、除草,改善土壤水分、通气、肥分等状况,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的作用.铁钁,一般都比较厚重坚实,是掘土工具的一大改进,是用作开垦荒地,挖掘沟洫的好工具.铁镰是重要的收割工具.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是农业生产技术上的一次划时代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耕地面积扩大了,产量增加了,有力地促进了人口的增殖和畜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黑龙江地区虽然出现了铁制整地(犁、锸、钁) 和收获(镰,刀也可以收获)农具,但还未出现中耕锄草(铲、锄)的铁制农具.

(二)耕作法的出现

《魏书·卷一百·勿吉传》中记载了勿吉人“佃则偶耕”.周昕认为,“耦”字的原字应为“偶”字,用于与农业有关的场合时,“耦”字的部首从“”演变为与农业有关的“耒”字,但两字的基本含义却没有变化.不论单用“偶”字指某一事物,还是用“偶”与其他字组成词组表示某种事物,都具有“二”、“双”、“对”的含义.凡具有同时使用两个或两种农具完成同一种农艺;或两人、或两具协作完成同一种农艺的耕作方式都可称为“耦耕”,或简称为“耦”.“耦耕”这类工作方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变换为不同的农具和不同的结合形式.历史文献中的“耦”字,多数情况下不是指农具.许多情况下是“耦耕”一词的缩写,是指的耕作方法,而且是不断变化着的耕作方法[7].张波于1985年7月采用仿制古代石耜在耕地和荒地进行耦耕各说判定实验的试验结果认为,两人各持一耜的同向并耕,是现行各种耦耕说法中最贴实际的耕作方式,可以肯定,它就是耦耕.经本人直接调查或通过间接了解,大约在今西安市周围地区的长安、兰田、临潼、高陵及咸阳市的三原、泾阳、富平、耀县等地,新中国成立前后均有耦耕遗迹[8].汪宁生认为,所谓耦耕,就是合伙耕作,就是两人配成一对进行协作,并没有什么其他高深的含意.古代耦耕不是使用耒耜的方法问题,而是劳动人民在各项农业劳动中广泛实行的一种劳动协作,这种协作常常是通过换工方式进行的.耦耕的组成不是出于共同使用某种工具的需要,而是因为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两人一起劳动本身就可提高劳动效率[9].“耦耕”就是两人执二耜(耒、臿)同时并耕,一人向右翻土,一人向左翻土.它是适应当时实行的垄作制和后来代田法的农艺要求的[10].王星光、符奎认为,最初的耦耕是与刀耕农业相适应的耕种合一的生产方式.一人掘土、一人播种的耕作方式(点种)是历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种耦耕形式,其存在的生产力基础就是原始刀耕农业,其二人之间相互配合的形式最为稳定,也最能满足农业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并且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符合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1].根据以上分析“佃则偶耕”,就是两个在一起用锸同时翻土或一人掘土、一人播种的耕作方法.耦耕耕作法虽然是一种原始的古老耕作方法,但它的产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又是犁耕农业的前夜.同时也说明黑龙江地区已有自我延续的村落定居农业,是当地居民农业生产的一大进步.

二、作物种类增多, 种植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孟子·卷十二·告子下》中记载:“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说明黑龙江地区在战国以前仅有黍生长,没有其他作物.《后汉书》称:乌桓“其土地宜穄及东墙.东墙似蓬草,实如穄子,至十月而熟”;夫余“土宜五谷”;挹娄“有五谷、麻布”.《三国志》记载:挹娄“有五谷、牛、马、麻布.”《魏书·卷一百·勿吉传》等史籍中记载勿吉“有粟及麦、穄,菜有葵”.从史籍记载来看,战国以前黑龙江地区五谷不生,仅有黍生长.从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出土并且已经鉴定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豆类植物以及记载了菜有葵,也就是说黑龙江地区的农作物不仅有了粮食作物,也有了蔬菜类、经济类作物.

1.谷子(粟)是我国栽培最古老的作物,可以用大量的史前文化遗址出土实物加以证实,在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新石器时代,即广泛种植谷子[12].粟是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中国北方地区俗称“谷子”,脱壳加工后称“小米”,南方地区则通称“小米”.粟是中国最早驯化的栽培谷物之一.“稷”是粟在商周时期的别称.“禾”本为粟的原始象形字,后引申作谷物总名,是战国秦汉时期粟的主要称呼,宋代以后南方地区也有专指稻的.“谷”最初被用作谷物的总名,魏晋以后则成为粟的普遍称呼.“粟”本义是指谷子的籽实,但战国秦汉时可泛指谷类作物籽实,魏晋以后则演化成谷子的专名,既可指植株也可指籽实,唐代以后还可以专指稻[13].黑龙江省是我国谷子重要产区之一.谷子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民国初年,黄维翰《呼兰府志》记载“多谷子,去衣者为小米子.……黄衣红米不粘,红衣米者粘.”[14]郑士纯修、朱衣点纂《桦川县志》记载“其类甚多,桦川所种者,有刀把齐、狼毛青、六棱、老来变、大青苗、鸭子嘴各类.”[15]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省推广的品种有薄地租2号、黄金子、黄沙子等品种[16].解放初期,全省各地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农家品种,如黄沙谷、大青苗、大粒黄等品种[17].以后全省共育成谷子品种100多个供生产种植.可见,谷子一直是黑龙江地区居民喜爱的食粮.

2.史书中的“麦”,何元龙认为,黑龙江省在清以前种植的“麦”可能是荞麦,也可能是大麦,主要是荞麦, “面麦亦堪与小麦乱也”[18].宋立恒的考证结果认为,汉魏文献记载中的“东墙”实为今之荞麦[19].荞麦生育期短,适宜黑龙江地区凉爽的气候种植.荞麦对土壤的选择不太严格,只要气候适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适于其他禾谷类作物生长的瘠薄、带酸性或新垦地都可以种植.我国是荞麦起源中心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荞麦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 大多数省、区均有种植.方式济(1676-1717)在《龙沙纪略》中记载:“三城(艾浑、墨尔根、卜魁)并产荞麦,甘香如雪,宜糕饼,中土所未得有.”[20]荞麦还是备荒救灾的作物,《呼兰府志》记载:“首夏旱,不能艺大小麦,以荞麦补之.”[21]荞麦非常容易种植,如《珠河县(今尚志市)志》记载:荞麦“初伏播种,不事耕耘,自然成熟.”[22]又如《方正县志》记载: “荞麦在二伏后播种,不犁不耘,任其成熟.每晌用籽种五斗.”[23]民国十七年由郑士纯修、朱衣点纂的《桦川县志记》载: “荞麦一年生草.……其子了,可磨麦,供常食,亚于麦粉.”[24]大麦在我国是个古老的作物,据考证,中国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已在青海的黄河上游开始栽培大麦[25].清初方拱乾的《绝域纪略· 树畜》中记载宁古塔(今宁安市)地区“有大麦”.大麦具有早熟、耐旱、耐盐、耐低温冷凉、耐瘠薄等特点,因此栽培非常广泛,黑龙江省至今仍有种植.

3.“穄”, 也叫糜子, 即黍子不粘者[26].《仓颉篇》上说, “穄,大黍也,似黍而不粘,关西谓之糜.”这是关于“穄”的最早,也可说是最正确的解释.按照现代植物分类学来说,黍和糜子是属于同一种.现在的糜子,其粒实大于黍,但不粘,正与《仓颉篇》相合[27].糜子属禾本科黍属,糜子起源于中国,已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糜子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2%,极易被人体吸收,此外,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是一种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健康有益食品.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水分利用效率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8].糜子在黑龙江地区种植的历史很悠久,《黑龙江志稿》记载:靺鞨土多穄,女真有穄[29].清朝西清撰《黑龙江外记》记载:“黑龙江土脉宜糜子.糜子粒如谷子,微大,赤黄二色,煨以热炕,然后碾食”,并考证了糜子的有关文献,认为“所谓穄即糜子”[30].至今黑龙江省仍有少数育种单位选育糜子新品种供生产单位种植.

4.葵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蔬菜.其中最习见的是“葵”和“冬葵”两名.古代书籍中多用“葵”.葵菜是早已为我国利用的野生植物之一.西周初年(公元前一千多年)就有“七月烹葵及菽”的诗句.我国古代对葵菜极为重视,把它列为上菜,尊称为百菜之主.大约入明朝后,葵菜逐渐蜕变,在生产上不为人们所重视.葵菜主要食其柔嫩茎叶,其煮后甘滑,诚为蔬茹上品.除了煮食外,葵菜且可醃渍、干制.葵菜栽培容易,性刚强,有抗病虫害、耐旱耐瘠薄土壤和生长供应期长的特点,煮后甘滑可口,种子又是著名的中药,因此葵菜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好绿叶蔬菜[31].葵菜的嫩茎叶可以炒食、凉拌、做汤,腌制的葵菜(葵菹)曾经在古代长期作为各种祭祀、礼仪的上品.葵菜性甘、寒、滑、无毒,有益于肝、脾,常吃健胃,有润燥通窍、利小便的功效[32].据《黑龙江志稿》记载“勿吉菜,则有葵,女真土产葵菜.”[33]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汉族也还有人种植和食用葵菜.如武兴县(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所产的蔬菜中有“寒菜”,就是葵菜的别名.拜泉县有“葵花,一名露葵,又名滑菜,茎叶俱绿.”[34] “菜有葵”说明勿吉人不仅有了肉类、鱼类以及粟、麦、穄等为主食,而且有葵作为副食蔬菜,扩展了食物来源,丰富了食物内容.现在还不知道葵菜是什么时候被引种到黑龙江的,但在有关挹娄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葵”,而在有关勿吉的文献中记载“菜有葵”.很可能“葵”在魏晋以后引种到黑龙江的.“葵”是黑龙江地区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蔬菜品种.

5.直到三国以前,“麻”字是的专名,不像以后成为是麻类的共名[35].属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火麻、线麻、白麻、绿麻及土麻等[36].传统文献所言“五谷”、“九谷”,其中之“麻”是指中国传统的“”.麻是雌雄异株.雄麻叫枲,也叫牡麻, 《仪礼·丧服》中有“牡麻者,枲麻也.”雄麻主要用其秆沤麻,用于纺织,是普通百姓衣着材料的主要来源.枲的麻质好,较洁白,可以织质量较高的麻布.雌麻结子,称苴.正因为结子的雌麻称苴,故麻子也称苴.“苴麻”麻质粗硬暗淡,“苴布”和今天的麻袋布相似,是厚而粗的.因适应环境能力强,用途广泛,尤其是普通百姓衣着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上古乃至中古,种植面都相当广[37].我国是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二千七百年黄帝神农氏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种植和沤制,兴起制绳业.后来,利用沤麻和煮葛工艺,处理韧皮性植物纤维,用搓、绩、纺、坠技术把纤维作为纺织原料,纺成纱,织成布.织物有牛衣、丧服(披麻戴孝)、礼服、朝服、战服、贡品等粗细有别的服装.我国主要产地为山东、河南、黑龙江、安徽、山西、甘肃和河北等省[38].戴蕃瑨认为,东北地区的是由山东传去,时间约在3000年以上[39].《黑龙江志稿》记载: “岁如种麻;岁有麻.”[40]马彦认为,根据夫余先人秽人会种麻、会利用其纤维来推定夫余人也继承了其种麻的本领.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夫余人的夏服应为麻衣[41].《后汉书·东夷传·挹娄》记载:挹娄人有“麻布”,“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麻布”、“尺布”可能就是用织成的.《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记载:夫余人“在国衣尚白,白布大袂、袍、袴,履革鞜.出国则尚缯绣锦罽.大人加狐狸、狖白、黑貂之裘,以金银饰帽.”董学增认为,上述所记,自然是指夫余王室、诸加、诸使或豪民们穿的衣服、鞋子及配戴的饰物,一般“下户”是不会有这样穿戴的.因为白布一般是棉花织品,而东北地区是不产棉花的.缯、绣、锦皆为丝织品,罽是一种毛织品,也不是东北地区所产,这些高级的织品只能来自中原,或由朝廷赏赐,或通过汉人交换.当然属于奴隶的“下户”,只能夏穿麻布衣,冬穿狗皮或羊皮衣、戴狗皮或羊皮帽[42].直到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种植还比较广泛,如《呼兰府志》记载: “有线麻,春种者秋后实,实斑而圆,可压油,夏种者,剥以为绳.”[43]又如, “火麻有雌雄之别,雄者开花,雌者结子.”[44] “线麻刈获后浸之池沼,约七日取出、晾干,农闲绩麻檾(苘)麻.於沤后趁湿绩之.”[45] “线麻、苘麻,其布种之期及布种之法以,与元豆同.”[46]新中国成立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黑龙江省年种植面积均在5万公顷以上,最高时达到200 万公顷,主要用作加工麻线、绳索等[47].

三、牲畜种类多种化, 家庭手工业多样化

1.有多种牲畜

《后汉书》记载:乌桓“其嫁聚则先略女通情,或半岁百日,然后送牛马羊畜,以为娉币.”鲜卑“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后汉书》记载:夫余“出名马”、“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狗加”,“有军事亦祭天,杀牛,以蹄占其吉凶.”《论衡·卷二·吉验篇》记载: “后产子,捐于猪溷中.……复徒置马栏中,……令牧牛马.”《三国志·卷三十·夫余传》记载:“其国善养牲,出名马……”,“妇家欲得,输牛马乃与之.”《晋书· 卷九七· 四夷传· 夫余国》记载“出善马……”.《后汉书·东夷传·挹娄》记载:“好养豕.”《三国志·卷三十·挹娄传》记载:挹娄“有五谷、牛、马、麻布”,“其俗好养猪.”《晋书·卷九七·四夷传·肃慎》记载:肃慎“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而已.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魏书·卷一百·勿吉传》记载“其国无牛,有车马”, “多猪,无羊.”《北史·卷九四·勿吉传》记载: “其国无牛,有马”.从以上的史籍中可以看出,黑龙江地区的先民至少在汉时已开始饲养家畜,并有了专门的“猪溷”和“马栏”.从考古发现来看,黑龙江地区的古代遗存中发现了许多家畜的遗骸,计有猪、马、牛、狗、羊、鹿等.鹿在史籍中并无记载,但从多处遗址中均发现了鹿的遗骸,可以说当时已驯养了鹿.表2为黑龙江地区出土的家畜遗骸表.

宾县庆华遗址出土了一些马和猪的雕塑、凤林遗址出土了陶马和陶猪、绥滨县四十连出土了陶塑小狗,这些家畜陶塑制品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居民对这些家畜的喜爱,确切地证实了家猪等家畜饲养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饲养家畜是很普遍的,是人们的一种生存资源.饲养家畜是需要大量饲料的,这就必须以相对稳定的农业生产为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家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这也说明当时的农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已经过着比较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生活.

2.家庭手工业

在黑龙江早期铁器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先民们出现家庭手工业比较多,已会制作弓箭、网具、居室、木筏、陶器和马具等生产、生活用品.这里主要探讨“嚼米酝酒”和纺织.

《魏书· 卷一百· 勿吉》记载勿吉人“嚼米酝酒,饮能至醉.”《北史·卷九四·勿吉》也有“嚼米为酒,饮之亦醉”的记载.“嚼酒”是人们利用唾液酶的糖化作用发酵而制成酵母的原理来做酒,是最原始的做酒法之一.黑龙江早期铁器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先民已定居,并有了铁制农具,经营着粗放的农业.铁器工具的使用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粮食作物食用有余.《三国志·卷三十·夫余传》记载:“有敌,诸加自战,下户俱担粮饮食之.”可知战争的首领是诸加,下户“担粮”负责军事供养.友谊凤林城址2000年发掘的F30内堆积黑灰色土,含有较多木炭、红烧土及烧焦的粮食颗粒.F32有的罐内盛满烧焦的粮食颗粒.F33灶址北部的陶器群中有散落烧焦的粮食颗粒,其中如罐、碗内均盛有较多的粮食颗粒[48].粮食的富裕为“嚼米酝酒”提供了物质基础.杨友谊认为,勿吉族的“嚼酒”法是他们利用口嚼“糜”或“米”,使之碎并含有唾液,由于唾液酶可以发酵,可以充当酒麴,当存贮于器皿,假以时日,酒即酿成.不难看出,他们当时已经知道做酒需要曲,但是不会加工,只能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采用口嚼做麴法[49].当时勿吉人用什么粮食酿酒,史籍没有记载.傅金泉认为,满族先民《酿糜为酒》,其制作方法:将大黄米用水浸泡之后,上锅蒸熟,装入坛中,将原米汤也一同兑入,米汤不足可加水,之后加黄酒曲搅拌均匀,2天后即可饮用[50].清初杨宾《柳边纪略·卷三》记载:曰秫,粘谷也,用以造酒.曰黍,大黄米也.作饧,亦可为酒[51].民初的《呼兰府志》记载:黍,可饭可糕可酿酒[52].《双城县志》记载:黍,禾属而粘者也.……俗呼之为大黄米,可作饧,亦可为酒[53].因此,作者认为勿吉人“嚼米酝酒”的“米”用的是大黄米,即是黍.这和史籍中记载和考古发现里有黍是一致的.

3.纺织

如前所述,黑龙江地区的先民们在早期铁器时代已经种植.作为纤维植物,人们利用的主要是纤维,除其加工麻线、绳索外主要是加工织物.从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成就来看,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纺轮.如泰来县平洋墓葬中的随葬器物中有陶纺轮以及骨纺轮,男性常在身旁或腿部置放骨镞和铜镞,女性则随葬纺轮[54];宁安县东康遗址遗物有陶纺轮4件、石纺轮3 件、骨纺轮3 件以及骨针15件[55];黑龙江海林市东兴遗址遗物有陶纺轮3件[56];双鸭山市滚兔岭遗址遗物有陶纺轮5件[57];友谊县凤林城址1999年发掘遗物有陶纺轮39件、骨纺轮4件[58].可以说,纺轮在早期铁器时代的遗址中是屡见不鲜的.纺轮是用来纺纱的,是一种纺纱工具.纺轮的中间有一小圆孔,用一根带倒钩的木棍作为纺杆,将其无倒钩的一端穿入纺轮中间的圆孔,加以固定.使用时将所纺的麻及纤维品等捋好挂在倒钩上,然后用手拨动纺轮,利用其自然垂力和圆心轴旋转,来带动麻及纤维拧成线纱.纺好的纱,绕在纺轮上方的纺杆上,把纱线卡在倒钩上,就这样不断反复下去,纱线就纺出来了.纺轮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家庭手工业发展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纺轮的使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文明标志之一.

纺轮只能纺出线纱,要形成布还要织,目前还不知道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先民是怎样织布的.郑永东认为,原始的纺织是使用什么样的织机呢? 现在我们可以较肯定地说:是使用踞织机.70年代末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若干织机零件,全部都是用木制的.经纺织专家初步复原可以肯定其属于水平式的踞织机范畴[59].王晓根据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汉代贮贝器盖上所塑造的几幅原始织机图叙述了织布女织布的场景,女奴穿着粗布衣,股束一带,席地而织,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作投纬引线的姿态[60].最初的纺织机械是木制品,要在上千年的地下保存下来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牡丹江市郊区为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熊场遗址在F1北部发现一块麻布,已炭化,出土时呈不规则形状,面积约13暳13厘米,后来保存完整部分面积很小.经鉴定其纺织原料为萱麻,麻线直径粗约0.1厘米,麻布织面平整,纺织结构为经10纬7[61].可见当时所织麻布的麻线很粗,织出的麻布也是非常粗糙的,几近于现代的麻袋布.但是,当时的黑龙江居民已有了原始的纺织业也是肯定的.

四、早期铁器时代的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黑龙江地区尽管已进入早期铁器时期,但此时的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仍在局部地区有农业生产,作物种类仍比较少,耕种技术是比较原始的,单靠这种单一的农业是难以满足生活需要的.且黑龙江地区天气寒冷,作物生长期短,每年只能收获一次,单位面积产量低.所以,农业经济仍然还没有占主要地位,渔猎经济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从一些主要遗址出土的遗物可以明显看出:

第一,从出土的遗物中来看,石器、骨器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海林市东兴遗址晚期遗物68件,其中陶器50件、石器11件、骨器3件、铁器4件.陶器为大宗,占73.5%,石器和骨器占出土遗物的20.6%,而铁器仅占5.9%.又如双鸭山市滚兔岭遗址出土遗物59件,其中陶器37件、石器15件、铁器7件.陶器占62.7%、石器占25.4%、铁器占11.9%.再如友谊县凤林城址1999年发掘出晚期遗物712件,其中陶器463件、铁器68件、铜器35件、石器91件、骨角器55件.陶器占65.0%、铁铜器占14.5%、石骨角器占20.5%.从以可以看出,出土遗物中石骨角器约占所有遗物的20%以上,明显多于铁铜器.而且从目前现已发掘的遗址中出土的生产工具多为石、骨器,出土铁器的遗址较少.

第二,从石骨角器和铁器中的生产工具比例来看,白金宝遗址第一次发掘出土生产工具98件,计有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陶器等.石器共7件:斧2件、锛1件、镞1件、磨石3件.骨器32件:镞3件、矛2件、鱼鳔2件、刀1件、锥19件、凿5件.角器:槌1 件.蚌器45 件:镞1 件、刀42件、镰2件.陶制工具13 件:纺轮10件、弹丸3 件.东兴遗址晚期有石器(斧1件、敲砸器1件、带柄砍砸器1件、磨棒3件、网坠5件)11件、铁器(刀2件、凿1件、链1件)4件.双鸭山市滚兔岭遗址共出土石器(石刀5件、石镞2件、磨石1件、石刃1件、刮削器2件、磨盘1件、磨棒1件)13件、铁器(刀3件、凿1件、镞1件、胄甲片2件)7件.友谊县凤林城址1999年发掘晚期遗物有石骨器(锛3件、刀3件、穿孔器7件、打磨器8件、砺石4件、磨盘11件、磨棒20件.骨角器种类有骨纺轮4件、骨镞13件、骨锥9件、骨弓弭1件、骨匕1件、骨穿孔器1件、骨甲片1 件)86 件.铜铁器(铜鱼钩1 件、铁器剔刮器10件、削8件、镞15件、鱼钩3件、锥9件、钁2件、尖状器3件、冰镩1件)52件.可以看出,当时的生产工具以石骨器为主,铜铁器为辅.生产工具与武器为成年男性专用,说明成年男性在经济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是渔猎活动的主要从事者.男、女性都喜欢装饰自己,佩带装饰品[62].

第三,出土的遗物中有大量的畜兽残骸.平洋砖厂遗址近半数墓还随葬各种动物,分别有狗头、马头、牛头、猪头及其下颌骨,另有鹿、羊、兔、鼢鼠及鱼等残骸.宾县庆华遗址中的骨器较为发达,遗址还发现大量的鹿、羊、野猪、鱼等骨骼.海林市东兴遗址晚期遗址有一排与穴壁平行摆放的野猪下颌骨,共14个.室内东侧摆放1个野猪下颌骨.灰坑共发现23个,兽骨也多在灰坑中出土,主要有猪骨、野猪牙和狗骨等.黑龙江友谊县凤林城址1999年发掘简报也有“较多的褐色夹砂陶片和动物骨骼”的记载等等.当然,在这些发掘的遗址中也出现了植物性粮食一类的遗物,如东康遗址陶瓮中炭化的粟、黍,但多数遗址并未发现.可见,当时的黑龙江居民仍以渔猎经济为主,以猎物和鱼类为主要的食物来源.

第四,黑龙江地区的早期铁器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松嫩平原地区是黑龙江铁器出现最早的地区,年代约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晚期.牡丹江及绥芬河流域地区的早期铁器出现于战国晚期.而三江平原地区则直到西汉时期才发现铁器[63].黑龙江东部地区的早期铁器时期一直延续至黑龙江友谊县凤林文化晚期以及海林市河口晚期遗存,年代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东汉至南北朝之间[64].在中原地区,铁农具的普及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而在黑龙江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北部,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石器与铁器并用时期[65].从春秋晚期到南北朝黑龙江地区的早期铁器时期大约经历了1000年左右的历史,可见黑龙江地区的铁器发展速度极慢.

黑龙江地区土地肥沃、山多林密、江河湖泊交叉纵横,山林之里、平原之上、河湖之中野生动植物非常之多.我们从各地遗址出土(随葬)的动植物种类可以看出,黑龙江地区在汉魏时期先民的食物仍然以动物为主,从山林中的走兽飞禽到河湖之中的鱼虾螺蚌等都是腹中之物.据估算2世纪后期(东汉后期),夫余有户8万,鲜卑有10万骑,二者在今区的人口约20至30万,加上挹娄等族人口约30至40万[66].按现今黑龙江面积计算,平均1平方公里尚不足1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稀少使黑龙江地区的居民仍然以采集渔猎为主,饲养家畜、农业生产为辅,大量的野生动物的遗骸出土也说明了当时的农业仍处于人类早期的农业形态.所以,在发掘的铁器中农业工具较少,农业生产在早期铁器时代黑龙江居民的经济来源中属次要的地位.这也是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久远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论文参考资料:

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本文评论:这是一篇适合铁器时代和农业和黑龙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黑龙江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黑龙江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