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创新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创新教育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5

《实施教育培养人才》

该文是关于创新教育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和人才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借助熊彼德创新理论,在阐述创新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创新教育的六项措施,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将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资源.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开发,都要靠教育来实现.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随着知识时代和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新形势的到来,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一、创新及创新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提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之为“创新”.这里对“创新”的这种认识,要比“创造”更宽泛,它包容了“创造”,也包容了“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熊彼德的创新理论及知识经济理论界对于“创新过程”、“创新”的解释,恰好与当前我国开展的创新教育相一致.

从广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从狭义上说,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创新教育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创新是时代的特征,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基石.21世纪,创新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有了创新,便有了技术的革命和社会的发展.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教育领域刻不容缓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二)创新教育是时展的需要

人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以传授和继承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性教育,以注重时尚和当前需要的近代选择性教育,以面向未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基本目的的现代创造性教育三个阶段.但我国教育从整体上仍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弱点,表现为落后的教育意识、封闭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过窄的专业教育、太多的共性制约、过重的学业负担等,这些都挫伤了学生的天赋发挥和个性发展,制约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变为尊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挖掘.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取得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的引进吸收不再能创造增长的奇迹,只有通过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

(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创新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能够使教师摆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尴尬局面,从而制定出学校和班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与措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重点,从重点处突破正是务本之举.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1、确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观.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那就是知识信息+思考+创意.为此,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转变,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信息采集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劳动者.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彻底改变教育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讲课为主、课本为主、课堂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实践中探究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把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对现有知识的传递和积累,在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上也是重继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发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要给自己重新定位,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以应试为主向体现内容的现代化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评价体系由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使自己从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指导者和组织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树立大教学观,建立一个开放型的教学体系,使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广泛的社会实践和教科研究中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新时期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对变化能够灵活适应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不断学习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二)培养创新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可靠保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由于创新型教师的缺乏,致使我国传统教育依然存在着教育评价应试化、教育方式灌输化、学生素质片面化等种种弊端,教育创新强烈呼唤创新型教师.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学校教育、知识创新工程、社会实践、以及自身修炼等多种途径,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自由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投入机制、分配机制和组织人事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物质条件和体制保障,加强对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三)改善教育环境,营造、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陶养熏染,而、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新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为此,必须改变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创设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四)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通过思维和想象理解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等规律性的知识,并通过复习与练习引导学生记忆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连续不断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富有创意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发展学生特长的有益活动,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五)构建教学创新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证

1、在课程结构上创新.应试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识记,而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开发.改革课程结构,以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多样性、发展性、创造性为主要方向,使其成为创新教育的“生长点”.

2、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实施以创新为主体的素质教育,除了改革课程结构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推陈出新也很重要.因此,应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3、在活动课上创新.活动课是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突破口,是学生施展创造力的广阔空间.应试教育只注重课堂知识教学,忽视学生课外活动能力的培养.每个学校应当在开发活动上标新立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归宿,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创造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4、在个性教育上创新.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没有个性就谈不上上共性,没有个性也就难以培养创造性.所以,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这样,学生的创新素质才有可能真正获得提高.

(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科技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面对新的教育技术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传统的粉笔+黑板、课本+教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每次上课时都像看到一堆剩菜,没有一点新意,不仅使课堂枯燥乏味,还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覆盖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理智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探索的精神、求实精神、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即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就是使学生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惟书、不惟师、不盲从、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异样问题、敢于提出不同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要有好奇心、要有自信心、要有批判性、要有求异性、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改革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把教学过程作为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的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使知识的积累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基本本领,主要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等.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能力又主要表现在信息采集加工能力,善于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知识获取能力,举一反三及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和个性表现能力.

创新能力离不开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智力活动,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非智力因素,是更重要的素质.它包括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进取心、坚定的自信心.责任心是指对社会、对国家、对集体、对自己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明确的目标.一个人有责任心才会去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才会为完成自己的职责、实现远大的目标去奋斗,去创新.进取心,就是不甘落后,不断开拓,勇于进取,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以顽强的毅力和自制力,始终沿着既定的目标攀登,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力量、有能力,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潜力和不足之处,勇于面对各种冲突,对社会前景、个人前途充满信心,不悲观失望,不消极等待,有乐观向上、志在必得的精神状态.有了良好的创新素质、高尚的创新人格,学生就会自觉学习,刻苦钻研,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相对于就业和择业而言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创业教育不仅仅满足于毕业生获得就业的准备,更要使学生获得创业的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别人创造就业机会.毕业生不再仅仅是一个求职者,而是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实施创业教育,给学生打下的基础不是学会了多少,而是会学了多少,这对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提升个人生活品质和人生价值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加快我国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促进社会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是大学生成才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任重道远,并将伴随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把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 梁素芳)  

创新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和人才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创新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创新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