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惑及天命考辨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跟孔子立惑与天命考辨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惑及天命考辨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5

《孔子立惑与天命考辨》

本文是关于惑及天命考辨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考辨和天命考辨和孔子立惑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论语》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从对其中的“立”“惑”“天命”的解读来看,现在存在诸多的误释现象:或失确切,或有偏颇.究其实质,就是没能把特定词语放在特定环境中来勘察其内涵,甚至干脆从现代汉语这个环境的角度来理解词义,显示了较大的随意性.从特定历史背景出发对其进行了真实的考辨.

关键词:《论语》;立;惑;天命;考辨

孔子是中华文化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人物,其至圣思想和旷世智慧赢得了后世的敬重和尊崇.正如宋代的思想家邵雍所感叹:“天不生仲尼,万世长黑暗!”其睿智与思想在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战略中愈彰显出不可替代的价值.特别是在国学热、汉学热方兴未艾的形势下,正确解读孔子的言论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还归中华文化造型的原貌.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学及高等院校教材一般都把其中的“立”解释为“立业”“立家”;“惑”解释为“疑惑”;“天命”解释为“自然规律”,这一解释,或失确切,或有偏颇.其偏失的根源就在于犯了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主义的错误,究其实质,就是没能把特定词语放在特定环境中来勘察其内涵,甚至干脆从现代汉语这个环境的角度来理解词义,以今绳古,显示了较大的随意性.这样的错误似乎延续了很长时间,就其失误根源,就是源于人们从观念上对词语相关背景信息的漠视.它给我国的青年一代提供了一个错误信息,造成了极不好的负面影响,应该加以纠正.

一、孔子的“立”考辨

首先,孔子“三十而立”,他到底要“立”什么呢?

孔子在年轻时,曾得到鲁昭公的资助而系统学习周礼.其间,他拜学过当时周朝的柱下史官、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聃.在学习中,孔子发现夏、商因世远而礼缺有间,文献又无法考证.通过比较,孔子觉得只有周礼才最为完备.到了三十岁时,孔子已全面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后称“六艺”),从而具备了贵族社会引为至能的全套本领,说孔子“文武双全”并不虚言.而这“六艺”又是“礼乐”的核心内容,从这个角度讲,“三十而立”之“立”乃立于“礼”.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说明了孔子之所立的正是他三十岁时已全面掌握的以礼乐为核心内容的“六艺”.正是如此,孔子才赢得了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家大夫的赞赏.

另一方面,孔子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孔子循循善诱地引导下,不少孩提、弱冠从浅薄进入厚重,由野蛮步入文明,从平凡走向贤智.相传在孔子三千弟子中而深通六艺的就有七十二人(号称“七十二贤”),其中世誉圣贤的有十人,乃称“十哲”,即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这是孔子循循引导、因材施教结出的丰硕成果.

据上分析,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的“立”应包含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礼”,二是立“教”.立“礼”是他自己在学而不厌精神支持下的于“学礼”上的巨大成果,立“教”是他在诲人不倦精神支持下的于“育人”上的巨大收获.

二、孔子的“惑”考辨

孔子的“四十而不惑”,其是什么意思呢?是“困惑”或“糊涂”?《论语·子罕》有言:“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智、仁、勇为德之三境遇,其中的“智”是指在六艺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智慧,其核心是在待人接物上的灵活性与适中性.《颜渊》载:“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又言:“樊迟游于舞雩台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辩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其中的两处对“惑”的解释都是“偏激”和“懑憨”之义.而“不惑”为其反面“有智慧、不偏激”之义,从方法论上讲就是“中庸”.实际上,这正是孔子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三、孔子的“知天命”考辨

“五十知天命”.“天”为大自然,“命”即自然规律,包含着客观的规律性与必然性.因此,这里的天命又称“天道”,其强调了对大自然规律掌握的重要意义.说明了孔子五十岁时对认识、掌握、利用乃至创造大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同时,孔子在步入“知天命”之年时,对“天道”也有了进一步的感悟,觉得“命”又有“使命”之义,是“天道”赋予给人之使命.《说文解字》载:“命,使也,言天使己如此也.”孔子早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那么,孔子认为“为君子”应知的“命”究竟是指什么呢?刘宝楠《论语正义》中说:“命者,立于己而受之于天.”“是故知有仁义礼智之道,奉而行之,此君子之知天命也.知己有得于仁义礼智之道,因而推而行之,此圣人之知天命也.”从这个角度说,“天命”又可作“天赋使命”解——天赋予的救世救生的使命.孔子又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自指)不得与于斯文.”(《子罕》)其中的“斯文”是指周礼,孔子认为,若上天欲毁灭“斯文”(周礼),就不应该让他知道“周礼”,既然让他知晓“周礼”,那必定就是让自己复兴“周礼”.于是,孔子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不能再隐居下去了.随后在他的努力下,正值五十岁时,他被鲁定公委任为中都(县邑),他利用这一平台小试身手,仅仅干了一年,便礼乐畅顺、人和政通.后来,他又被荐升为大司寇(负责鲁国司法工作),从此,他复兴“斯文”的愿望进一步得以实现,雄才大展,名声远播.五十六岁时晋升“摄相”(代理宰相),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他为完成“天命”大显身手,进行了一系列兴教化、正风俗、端仁礼的改革,使鲁国上下仁兴礼旺、秩谨序顺、礼乐蒸蒸、蔚成风化.

据此分析可看出,如果说孔子三十岁前还是一个孜孜以求、不断学习的博学之士的话,那么,到了四十岁时他完成了大德化、大智慧的认知升华.而知天道、体天命并油然而生替天行道的使命感又是孔子五十岁完成的认知飞跃,进而对世道、人心及客观规律有了深刻的体察和感悟,进入了一代哲人、一代伟人的境界了.由此看出,读经释典,读者对作者思想动态、人生经历的把握,对历史背景、时代环境的了解对理解关键性词语意义重大.若不经意,必然带来古语释义的诸多盲区,自会犯以今绳古、以新置旧的错误.

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哲学思想给了历代后人以极大的智慧启迪.这种学习文化、立身文化所蕴含的人生思考和行为方式,把自身修养完善与社会责任义务相融、相交在一起,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为代代中国人能修身养德、安命立身的“道”.后人又在对其感悟中不断地为之注入时代的血液,鼓励着人们去思考、进取、获得.作家史铁生说:“传统,也许不该把它理解为源,而应该理解为流.”它正是一种流淌着的文化,如一条大河,流至每个时代,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注入了不同的文化创造,同时也体现了该时代的文化品格,凸显着一种价值引领与行为规范的劝勉作用.

参考文献:

[1]康鹏,邵华.读《论语》学做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廷远(1965-),男,河南罗山人,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语言学及语言文化.

(责任编辑 马志娟)  

惑及天命考辨论文参考资料:

软考论文范文

上文结束语,该文是一篇关于考辨和天命考辨和孔子立惑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惑及天命考辨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惑及天命考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