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思考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对于《藤野先生》文的两点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思考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03

《对于《藤野先生》文的两点》

本文是思考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标。

闫宜瑞

【摘 要】本文首先对《藤野先生》中“优待”一词的理解进行了阐述,其次对鲁迅为何要写《藤野先生》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鲁迅 《藤野先生》 思考

《藤野先生》是一篇经典文本,一直入选中学各个版本的教材之中.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运用反语的手法,笔墨酣畅,耐人寻味.如文中的“标致”“爱国青年”“正人君子”等语,风趣幽默,很好的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于文中人物的感情.

一、关于“优待”一词的理解

《藤野先生》文中有这样一句:“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在这句中,鲁迅先生用了“优待”一词.那么,这里的“优待”是作者真正受到了优待,还是运用的反语呢?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作者到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以特殊的关照,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1].

《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这个解释很是含糊.编者首先认为作者到日本后是受到了日本职员的优待的,文章反映出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接着又说“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教师教学用书》里的观点似乎是这样的:一方面作者在日本确实受到了真正的优待,但是由于作者过于敏感,他体会到的是“弱国国民的辛酸”,不是真正的优待.那么,文中的“优待”到底是不是反语呢?《教师教学用书》在这里也是含糊其词.

这里其实牵涉到的是文学作品究竟表现的是什么的大问题.换句话说,文学作品究竟是对现实的客观记述,还是传达作者的主观感情?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符号.既然如此,作品所反映的就应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而一切所谓的客观现实也都经过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过滤,在文学作品中是没有绝对的客观现实的.如果以上所论不谬的话,那么做为作者表情达意的作品《藤野先生》,在文章中所表现的也定应是作者当时的主观感受,是用作者的主观感受过滤后的真实才对呀.这样说来,即使当初作者在日本真正受到了学校职员的优待,可是如果作者体会到的是“弱国国民的辛酸”,而不是真正优待的话,那么这里的“优待”也就应是反语了.可惜《教师教学用书》在这里含糊其词,没有做出肯定的判断.

抛除上面的论述,如果我们回到文本中进行仔细阅读的话,我们也会发现文中的“优待”并非是真正的优待,而是作者运用的反语.

首先,我们看看在这一段的开头作者是怎样写的.“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在这一段的开头,作者并没有直接讲他在仙台所受的优待,而是从“物以希为贵”讲起,然后用白菜和芦荟的例子来证明这个道理.作者用“物以希为贵”来说明他在仙台所受的待遇,将人与菜进行类比,将自己的处境与白菜、芦荟相比,这是不是有一种调侃的意味在里边呢?调侃就是自嘲.在自嘲中,是不是有一些作者对自己当前处境不满的意思包含在内呢?而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还要用“优待”一词,这就是正话反说,是反语.

其次,从下文中作者所受“优待”的实际结果来看,“我”虽然“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如果是学校的职员真的关照“我”,优待“我”的话,“我”每天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应该是会引起他们的注意的,做为真正关心作者的学校职员也是应该想办法解决的.我们在这里可以将学校的职员与藤野先生做一比较,藤野先生是真正关心作者的,所以他主动帮“我”改讲义,订正其中的错误,问“我”敢不敢解剖尸体,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可是,学校的职员竟然对“我”的饮食起居不闻不问,这能说是“优待”吗?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上下文的结构关系来进行判断.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记述了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恩师——藤野先生.为了表现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作者在文中记述了日本“爱国青年”的狭隘思想,在他们看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因此才有“匿名信事件”.在这里,作者用当时日本“爱国青年”的狭隘思想与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进行对比.鲁迅于1904年9月到达仙台.其时正在进行“日俄战争”,日俄两国为争夺在我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战斗.战争在我国境内进行,而清政府竟屈辱地宣布中立.这自然会引起一些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的不逊,看不起中国青年.在这种情况下,藤野先生能抛除当时的社会影响关心“我”这样一位中国留学生,自然会引起我深深地敬意和怀念.我们可以推测,如果“我”当时在仙台真正受到了学校职员的优待,当作者再次回忆往事的时候,定会用像对藤野先生一样的怀念与崇敬的笔调来记叙这段往事的.可惜作者在这里却用了自嘲的手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当时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优待,作者运用的是反语.记述他初到仙台时的“优待”同记述日本“爱国青年”的“匿名信事件”一样,是用来与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进行对比的反面材料.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的“优待”是作者运用反语的又一例证.

二、鲁迅为何要写《藤野先生》

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大多数教师对于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认真严谨,和蔼可亲等精神品质理解得比较到位.但是,对于文章最后的“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理解得就不是很好.一位曾经关心过“我”的老师令“我”怀念,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何以说“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呢?

王义林老师在《<藤野先生>的重点是写藤野先生吗?》一文中这样写到“鲁迅先生逝世后,藤野先生写过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写道:‘那时我在仙台的空崛街买了房子,周君虽然也到我家来玩过,但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墙上,我真感到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给周君的了’,‘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我虽然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从这封信的内容看,藤野先生与鲁迅之间没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也没有非常深厚的师生感情”[2].

读了上面的文字更令我们诧异,在藤野先生看来他与鲁迅并没有非常深厚的师生感情.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鲁迅先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说藤野先生使他“良心发现”,“增加勇气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一方面,鲁迅在写《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他的处境最困难,内心最为绝望的时候.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于是离开厦门大学,又到了中山大学.可是在中山大学待了几个月后又辞职了.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鲁迅这样写到“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3].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当时的心境是如何之差.

我们可以推测,当鲁迅写《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时候,回忆起当年在日本仙台学习的点点滴滴,尤其是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时,内心一定是充满温暖的.这对于当时内心绝望的鲁迅来说,无疑是点亮了一盏内心的明灯,使他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温暖与希望,使他觉得社会人生并非如眼前这样黑暗.这给他反抗绝望,继续斗争又增添了力量.所以,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说藤野先生使他“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而从上文所引王义林老师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当年并非是有意对鲁迅特别照顾的.他不是有心这样做的.藤野先生越是不经意,越是出于自然,越能突现出他的伟大,也越能引起鲁迅的感激与崇敬.当鲁迅先生再回忆往事时候,也更能增加他继续“战斗”的勇气.

至于《藤野先生》一文中所说的“使我忽又良心发现”,我想我们应该回到文中所写的鲁迅先生的一个重要人生抉择——弃医从文处来进行理解.当年鲁迅先生之所以离开仙台,离开藤野先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选择了通过文学来救治人们的精神.如今再回忆起藤野先生的时候,是不是又想到了当年,又回到了自己内心的最深处.诚如王义林老师在《<藤野先生>的重点是写藤野先生吗?》一文中写的“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梳理自己的思想,进行着深刻的内省,所写文字虽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但这不正是自己当初离开藤野先生的初衷吗?因此,不能偷懒,要继续斗争”[4].这不正是文中“良心发现”一词的含义吗?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2][4]王义林.《藤野先生》的重点是写藤野先生吗?[J].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2009(7):58.

[3]鲁迅.鲁迅文集[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273.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振华中学)

思考论文参考资料:

回顾述说,这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藤野先生》和思考和藤野先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思考本科毕业论文思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