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服务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跟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与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服务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30

《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该文是教育服务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和因素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和公共教育服务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侯江红,刘文婧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摘 要: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 年数据(CGSS数据),对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城乡居民满意度进行考察.运用描述性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现状进行分析,并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和Kruskl—Wallis TestK 的检验方法对城乡居民个人的不同特征要素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的差异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是大致相同的,满意值处于中等水平.公共教育服务资源比较充足,公共教育服务资源的便利性较好,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不太均衡,并且过于重视盈利性而其公共性不足.对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比较满意,职业教育的满意度一般.

关键词:公共教育服务;城乡居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7)07-0032-06

①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涉外民间组织管理研究”(13BZZ021).

作者简介:侯江红(1963-),女,云南蒙自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刘文婧(1992-),女,山东德州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满意度作为心理学上的概念,可以较好地反映“人”作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发展状态的评价.公众对不同阶段的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实际上就是公众的事前期望与公众从政府提供的不同类别的公共教育服务中所获得的实际感受进行比较后所得到的结果,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教育的总体评价,它成为评价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以来,有关教育满意度的研究大多数是偏向于家长/学生与学校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别的公共教育的民众满意度的差异,更缺乏民众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的宏观整体评价.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公共教育的几个阶段的视角,来了解公众对当前我国的公共教育服务的基本态度,并分析影响社会公众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确定这些因素对社会公众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从教育服务提供者角度而言,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有助于政府用最有针对性和最有效的方法来不断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有所教,让人民享有发展的成果.目前国内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某地区的居民(家长或学生)对当地公共教育服务的实证研究;二是对公共教育服务评价指标的研究,存在研究的样本规模较小,大多集中于某个地区,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较少的现象,本文采用的是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不同阶段的公共教育服务分别考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客观地分析他们的公共教育服务需求的差异和变化,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定量研究得到相对客观的研究结果.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该项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执行,调查采用多阶分层抽样方法,对全国28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及西藏)中的城乡人口完成了11438 个住户样本的抽选与调查,其中城市样本有6954 个,农村样本有4484 个,本文以11438 个住户作为研究样本,可以满足实证研究对数据量的要求.

(二)研究变量的选取

1. 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1)公共教育服务包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这四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分别是:非常不满意、不太满意、说不清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赋值为1,2,3,4,5.

(2)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是否充足,其衡量标准是非常充足、比较充足、一般、不太充足、非常不充足,赋值为1,2,3,4,5.(3)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在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分

配是否均衡,有以下几个标准:非常均衡、比较均衡、一般、不太均衡、非常不均衡,赋值分别是1,2,3,4,5.

(4)目前公共教育服务过于重视盈利而忽略了其公共性的情况是否严重,其衡量标准:非常严重、比较严重、一般、不太严重、一点也不严重,赋值为1,2,3,4,5.

(5)获得公共教育服务是否方便,其评价标准:非常方便、比较方便、一般、不太方便和一点也不方便,赋值为1,2,3,4,5.

(6)你认为目前公共教育服务的哪一个方面最需要加强发展,包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其他,赋值分别为1,2,3,4,5.

(7)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打分,0 分完全不满意,100 分完全满意.为了方便做描述性分析根据城乡居民的打分进行分类:完全满意(100分)、比较满意(80 分—99 分)、说不清满意不满意(60 分—79 分)、不太满意(60 分以下)、完全不满意(0 分).

2. 影响因素

(1)性别.选取“您的性别是?”选项为男性和女性,将男性赋值为1,女性赋值为2.

(2)教育程度.选取“您目前的教育程度”内容包括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私塾、小学、初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专、技校、大学专科(成人高等教育)、大学专科(正规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成人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正规高等教育)、研究生以上,为了统计的方便这里将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私塾、小学编辑为初中以下,赋值为1;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专、技校编辑为高中、中专、技校,赋值为2;大学专科(成人高等教育)、大学专科(正规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成人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正规高等教育)编辑为专科、本科,赋值为3,研究生以上赋值为4.

(3)家庭收入水平.选取“您的家庭收入水平处于哪一档?”远低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平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远高于平均水平,赋值为1,2,3,4,5.

(4)社会阶层.选取“有些人处在社会的上层,有些人处在社会的下层,最高分10 分代表最顶层,最低分1 分代表最底层,您认为您在哪个等级上?赋值分别为1,2,3,4,5,6,7,8,9,10.

(三)研究假设

基于研究数据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是:一是城乡居民对当前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差异较大.

二是个人特征影响因素中,城乡居民的性别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影响较弱,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社会阶层等因素对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存在正向或负向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

(一)城乡居民对不同阶段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中的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满意度均集中在“比较满意”水平,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更多的是集中在“说不清满意不满意”的一般水平.对公共教育服务持“ 非常不满意”和“ 非常满意”看法的比重最少.总体来看,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各个阶段的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方向基本一致(见表1).

城乡居民对其充足程度的认知处于“ 比较充足”的最多,所占比重分别为41.1%和39.1%,认为“ 充足程度一般”的人数次之,所占比重分别是35.9%和31,4%,由此可见,城乡居民认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比较充足,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城乡居民认为目前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在不同地区间的分配“不太均衡”的最多,比重分别为40.3%和36.5%;“一般”的次之,所占比重分别为29.4%和27.0%,城乡居对于公共教育服务资源的均衡程度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与当前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有关,资源较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较为匮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城乡居民认为目前的公共教育服务“过于重视盈利而忽略了其公共性”的程度是一般的最多,比重分别是43.1%和36.8%,“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两者之和分别为43.9%和31.1%,由于对目前公共教育服务过于重视盈利而忽略了其公共性的认识导致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城乡居民普遍认为目前获得公共教育服务“ 比较方便”和“ 非常方便”之和的比重分别为49.1%,49.5%,而认为“不太方便”和“一点也不方便”之和的比重分别为22.9%和20.7%,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程度如图1所示.

研究发现,城乡居民认为公共教育服务中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最需要加强,比重分别为33.2%和29.9%.其次,按重要程度排序,农村居民认为依次需要加强的是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城市居民认为依次需要加强的是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城乡居民的看法有一定程度的分歧,这可能是因为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幼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导致在幼儿入园率、幼儿园规模、幼儿园硬件设施、幼儿园师资水平、幼儿园教育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学前教育差距较大有关(见表2).

表3 中反映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情况,其中,处于“说不清满意不满意”的看法最多,所占比重分别为43.0%、53.1%,即持满意度一般的观点的比重最高.而“比较满意”和“完全满意”之和的比重分别为30.3%、41.1%,而“完全不满意”和“不太满意”之和的比重分别为15.6%、13.6%.城乡居民平均分值分别是69.18 和67.2,说明城乡居民对于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的水平大致相同.

(二)城乡居民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影响因素

本文选取了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社会阶层四个因素对城乡居民对于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由描述性分析已知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基本一致,所以这里对城乡居民群体不做区分.本文使用SPSS24 软件进行方差检验,结果都是方差不具有齐性,所以采用Mann—Whitney 和Kruskl—Wallis Test 检验方法对城乡居民个人因素对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差异检验.

1. 性别对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性别变量包括男性和女性,这里采用Mann—Whitney 方法对性别对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差异进行非参数检验.

分析结果表明,男性的平均秩次(Mean Rank)大于女性的平均秩次(Mean Rank),渐进显著性为0.651,因大于5%显著性水平,所以不接受原假设,即不同性别对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见表4).

2. 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阶层对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阶层对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测度值有差异(见表5).

结果表明,初中以下、高中、中专和技校大学专科和本科研究生以上的平均秩值分别为3001.47,2682.20、2689.43、2273.57.P等于0.000 小于0.05,说明这四组对于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的测定值有差异.根据表5 的分析情况看,随着学历越来越高,满意值相对来说降低.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满意度最高,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满意度最低.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学历的人都比较注重教育及教育质量,教育期望值普遍较高,追求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更加强烈.

将城乡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划分为五类水平,平均秩值分别为2673.85、2743.26、2926.20、3105.27、3631.77.P 值为0.000 小于0.05,说明家庭经济状况的平均秩值差异较大,不同的家庭状况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差异显著.其中,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状况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最高,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降低满意度逐渐降低,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最低.由此可见,城乡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与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成正向影响.这与传统的调查研究,即家庭收入越高,对教育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资本早已介入教育领域,家庭收入越高就意味着可以选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选择余地越大.

社会等级由最底层到最高层编号分别是1、2、3、4、5、6、7、8、9、10.表5 中的分析结果表明,P 值为0.000 小于0.05,说明不同的社会等级对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测定值有差异.最顶层的平均秩值较大,最底层的平均秩值较小,家庭背景分析结果显示,社会阶层与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呈正向相关影响,说明处于社会阶层最顶层的对目前的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最高,社会阶层越低满意度越低.其原因与上述家庭经济状况分析相似.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一,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目前的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是大致相同的,满意值均处于中等水平.所以原假设城乡居民对当前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差异较大并不成立,只是在具体服务内容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城乡居民认为公共教育服务资源都是比较充足,公共教育服务资源的便利性较好,但是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在不同地区间的分配不太均衡,并且过于重视盈利性而其公共性不足.对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都是比较满意,职业教育的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九年义务教育是城乡居民一致认为今后公共教育服务中最需要加强的,农村居民认为其次是学前教育,而城市居民则认为是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都是排在最后的.

第二,从微观视角看,除性别外,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社会阶层等因素对城乡居民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符合原假设.个人的教育程度与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呈负向相关的影响,学历越高的人对目前的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越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呈正向相关的影响,说明经济状况越好、所处的社会地位越高,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机会就会越多,对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就越高.检验结果反映出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影响了人们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第三,相比之下,公众满意度比较低的是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在地区间的分配不均以及公共教育服务过于重视盈利性而其公共性不足,这实质上是教育公平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在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同时,必须给予公共教育服务公平维护方面更多的关注度和改革力度,优化制度设计,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性与公共性.在制订教育政策时,要特别注意对薄弱地区、特殊人群的服务供给,从关注城市到关注农村与城市并举,从关注户籍人口到关注非户籍人口和户籍人口并举,从关注一般人群到关注所有人群特别是特殊人群并举.[1]

随着人们对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应当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公众需求的增加而逐步提高,这主要体现在普及程度提高和政府公共财力在成本分担中比例的提高.目前公共教育服务最需要加强发展的,农村居民将学前教育列为仅次于义务教育的第二位.并且随着“两孩”时代的到来,我国每年的新出生人口总量增加,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现象也备受关注.目前虽然在政策设计上学前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但从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学前教育完全可能成为公共产品,地方各级政府可以根据自身财力情况逐步承担学前教育的部分成本.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推动各地建立幼儿园生均拨款制度,着力解决普惠性幼儿园运行、师资等方面的条件保障问题.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重点保障中西部农村适龄儿童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新增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并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倾斜力度.

近年来,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备受关注.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0 岁-17 岁随迁子女为3581 万人.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为1395 万人.[2]长期以来,居住人口的教育准入是以户籍为界线的,享受公共教育服务的对象主要以户籍为区分.随着人口流动加剧,非户籍人口不断增长,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的数量也在增加,以户籍制度作为享受公共教育服务的界线就面临极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跨越户籍制度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公共教育服务的准入制度,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渡阶段,引导人口的有序迁移、合理分布,加快推进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则是当务之急.[3]《“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民办学校就学.[4]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都能以公办学校为主入学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学.

教育服务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上文点评,此文为一篇关于经典教育服务专业范文可作为因素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和公共教育服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服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