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信息系统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基于云平台的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和实现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信息系统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09

《基于云平台的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和实现》

本文是信息系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联体和云平台和信息系统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关键词】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 云平台 医联体

【摘 要】区域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深化医改的重要技术支撑,远程医疗协作和数据互联共享成为医联体建设的关键部分.探讨了基于云平台和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的医联体信息系统构建方案,包括功能分析、技术架构、信息安全等总体设计,介绍了系统中医疗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总结了区域医联体信息云平台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信息交互标准化、机构间信息异构性、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基于云平台的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发挥医联体的功能和作用,实现不同机构和系统间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about regional health allianc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cloud platform / WANG Miao, YU Guangjun, LIU Haifeng, LIU Yongbin, LING Qiming, WANGShu // Chinese Hospitals. -2017,21(8):19-23

【Key words】regional 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RHIN), cloud platform, health alliance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health alliance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consideredas a key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execution of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 of which telemedicine collaboration, data

exchange and sharing has become the key part. In this paper, a system design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is presentedand discussed, including functional analysis, technical architecture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It also introduces thefour core platforms and their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system, and key issues such as standardize informationexchange, the heterogeneity of platform, the coordination of outline and online service and big data analysis in the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ional health alliance has been discussed and a solution has been hammered out. The cloudplatform based regional health allianc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haring data between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andsystems and support health alliance full playing its role.

Author´s address:Children´s Hospital of Shanghai, No.355, Luding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2, PRC 医联体是我国新一轮医改深化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调整医疗资源格局和提高卫生服务效率等核心问题有着较高的价值和意义.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1],文件中首次将医联体明确划分为医疗集团、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4大模式,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目前,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深化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业务协作与信息共享成为助力医联体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

1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与云平台

1.1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regional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network,RHIN)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共享与业务协同为建设核心,将医疗机构信息建设从孤岛作战转型到网络协作的关键路径[2].所谓区域,是指具有完整医疗卫生体系的行政区划地区[3],区域内具有医联体构建的基本条件,即至少1所医院、若干所区内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即是连接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和共享平台,是将不同系统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在充分利用多途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提供电子健康档案、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健康教育与咨询等服务内容,实现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等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从而改进和提高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是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4年卫生工作要点中重点强调了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推进包括人口健康信息资源共享、机构间互联互通、远程医疗系统在内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网络.近年来,移动医疗、 健康物联网、健康云服务、医疗大数据等新兴概念与技术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增加了新的助力,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催生了许多过往无法实现的医疗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将以移动互联网为切入点,以健康云服务为依托,成为智慧医疗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实现形式,夯实区域卫生信息化基础,提升区域卫生信息化活力,提高区域医疗业务协同和健康管理水平.

1.2 云平台

云平台是允许开发者们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调用“云”里提供的服务,或二者皆是的一种模式,目前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3个层次[4].3个层次的服务在区域医联体云平台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该设计不依赖于下层硬件平台,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区域内各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事实,在统一维护、升级、标准化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2 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构建方案

2.1 功能分析

医联体将同一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由至少1所医院作为医疗技术龙头,联合若干所区内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金字塔式医疗协作网络.患者在医联体内接受的医疗服务模式包括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专家会诊等,其医疗服务是同质、连续、便捷、高效的.另一方面,医联体的工作目标和价值都有着明确的定义,即“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最终实现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的提高和分级诊疗的有效落实”.

因此,医联体信息系统的功能构建应围绕医联体的核心任务展开,最大限度地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的医疗信息资源互通与共享,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行和开支.为了实现以上功能,医联体云平台总体设计时至少应包括由远程协作、双向转诊、教学管理、患者服务4大核心模块组成的医疗服务平台,同时也应考虑建立好运营管理、资源管理、数据管理等子平台.医联体云平台的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2.2 技术架构

区域医联体采用云化服务, 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云计算服务器(elastic compute service,ECS)可支持大并发量业务.同时通过服务群组,对于医联体内各医院个性化需求给予支持, 不同医院信息系统通过云平台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开发性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实现快速集成.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2.2.1 采用基于面向服务架构设计.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关于系统技术架构的章节中,明确提出了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概念,同时也说明了WEB服务是实现SOA架构的技术之一[5].SOA是一种架构模型,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服务层是SOA的基础,可以直接被应用调用,从而有效控制系统中与软件代理交互的人为依赖性.

2.2.2 以统一的集成平台为基础实现多种集成方式.目前信息技术业内正在为未来集成标准化方向铺路的重要标准之一是 Web Services.Web Services将XML作为数据格式,将标准HTTP协议作为传输协议,以此方式将现有应用集成到医联体中.与其他方法(如CORBA或消息传送)相比,这种方法的侵入性不强,因而是与现有系统(如用C或COBOL写成的应用)集成的最佳方法.

2.2.3 数据交互与传输技术.数据交换平台只处理数据,与业务无关,但从应用的角度看,还需要准备数据、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等几种业务操作.数据传输建立在数据交换平台之上,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面向应用的解决方案.应用程序准备好数据后,数据传输提供两种传输模式:定时数据传输和实时数据传输.不论那种传输模式,数据传输系统只负责操作的调用,而实际传输过程由数据交换平台负责.

2.3 安全设计

医联体云平台与各医院信息系统之间通过互联网互联,并通过2048位SSL证书加密,充分保障数据安全.同时,云平台有着完善的权限认证管理系统,实现机构间的数据相互屏蔽,各个职能权限严格控制.医院和医院之间、医生和医生之间有效隔离,实现各个机构、科室、人员之间权限控制,保障平台数据安全.系统采用高可用的分布式集群方案,实现了系统的高效稳定;云平台采用高可用的分布式集群方案, 利用先进的云服务器,支持动态资源计划,保证了云平台的高可用服务.

3 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的实现

3.1 医疗服务平台

3.1.1 远程协作模块.依托互联网和云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远程视频开展面向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远程联合门诊、远程联合查房、远程会诊和多学科联合诊疗(MDT)、远程影像、远程病理等多种远程医疗服务,结合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基层医院地理便捷的优势,推进医疗协作的纵向建立.医生之间通过云平台实现协作,可随时随地向居民提供远程问诊和诊断、治疗服务,从而提高专家医生的诊疗效率,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其中,远程联合门诊是医疗协作模块中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集成云视频、云语音、移动互联技术,由基层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利用线上方式和上级医院专家沟通,联合对患者进行诊治的一种门诊形式.患者按预约时间到接诊医生处进行就诊,由远端的专家医生通过视频查阅患者资料和状态,指导接诊医生对患者补充必要的检验检查,根据了解的病症指导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必要时及时启动转诊流程(图3).较远程门诊,远程会诊更具有即时性和灵活性.当基层医生突遇疑难病例时,可以立即在线邀请二、医院的专家在手机端进行会诊,专家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和电脑查阅病历资料后参与患者病情的判定,对于患者是否住院、转院等治疗路径进行明确.

3.1.2 双向转诊模块.双向转诊是分级诊疗的实现形式之一,是医联体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在云平台中,转出医院通过填写电子转诊单发起转诊,系统自动抓取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资料、检查报告等字段,通过平台发布给接诊单位,实现患者治疗的连续性.同时,平台按照医联体内的约定,将患者的后续治疗概要反馈给转出医院的医生,共享临床经验,紧密协同关系.医联体云平台门诊转诊流程见图4.

3.1.3 教学管理模块.搭建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教学平台,主要由医联体内的高级专家团队为下一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在线医学教育.在线远程教学服务的内容包括建立典型病例库和教学资料库以及开展微课堂、手术示教、专家讲座的在线直播及回看、学习、讨论社区等项目.在线远程教学服务的方式包括基于互联网的电脑端会议模式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观看模式,整合碎片知识和碎片时间,促进医联体内学术交流,提升医联体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考虑到在线学习的效果难以把握,所有手术示教、微课堂都具有相应积分维护,根据医生参加在线学习的情况,以“线上计时积分、线下扫码签到”的原则生成积分明细,并对每个人的积分进行汇总,与区内和各医院的继续教育系统进行对接,形成医联体内部的医师学习档案.学习积分直接影响到云平台内上级号源、咨询定价、身份认定等医师权利.

3.1.4 患者服务模块.患者服务模块是面向大众提供的全流程居民就医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医联体”的集体形象集成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资源,向患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预约挂号、排队叫号、在线支付、报告推送与查询、在线问诊与分诊、云病历管理、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方便大众就医,提升就医体验.患者服务模块对患者实行注册管理,提供家庭成员管理和维护功能,同时患者可以绑定签约的家庭医生、关注经治医生,营造良好、稳定的医患关系.

3.2 运营管理平台

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营与开发设计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医联体信息系统运营管理平台的功能目标是支撑线上业务的正常运行.这既包括了医联体的日常运行维护,也包括了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区域行政主管部门、各注册医生的相应管理功能,包含基础数据维护、医疗机构管理、业务查询等.同时,运营管理平台也能做到一定的质量监管.

3.2.1 患者管理模块.医联体运营管理中,借鉴企业客户管理理念,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和分析,打破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孤立关系,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也推进了当前“以健康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转型.在医联体运营管理平台中,各医疗机构和区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患者注册管理和连续性就诊数据采集,对患者就诊流向、选择偏好、疾病分布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对医联体内资源的统筹布局具有一定的前瞻意义.各级医生可以对个人经治患者在平台内组建“粉丝群”“病友会”,定期推送健康宣教、门诊信息、停诊信息等重要内容;通过对患者的分类批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结合的模式,提高专科患者对医生的黏性和依从性,从而建立和谐亲密的医患关系.

3.2.2 在线质控模块.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的底线.基于医联体内统一的诊疗标准、入院标准和转诊标准,构建云平台内相对统一的电子化临床路径和用药规则等知识库,依托医联体内专家团队,在系统中实现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有效监管,形成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云平台内集成智能化医疗质量自动反馈控制机制,通过医疗环节“安全阀”设置,对医联体内患者远程医疗、转诊会诊中的诊疗行为进行在线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院诊疗行为的标准化,加强各专科医疗服务团队的能力建设,帮助基层医院提高临床处置能力.通过各级医院接诊患者的病种界定和专病数据库,医联体质控专家组对容易发生的医疗文书缺陷、药物不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跟踪抽查,并反馈给基层医院,实现终末质量的溯源,整体提升医联体内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3.2.3 个性化设置.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客观条件、服务流程和信息化水平不尽相同,医联体信息系统在构建时必须考虑到在各医疗机构中的个性化设置.系统根据各医院业务情况,对医院的业务设置、信息设置等进行个性化维护,在满足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快速满足医院个性化需求.运营管理平台对各医疗机构间的会诊、转诊等权限进行双向授权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保障医联体正常运行;还可进行当前机构的被授权查询,方便医生间开展相关业务;同时支持管理员维护,确保信息安全.

3.3 资源管理平台

医疗资源管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资源信息共享也是医联体建设的初衷之一.医疗资源包括医生人力资源、床位资源、门诊号源、检查检验号源等,医联体需要借助云平台对床位使用和人员安排具有一定的统筹能力,并在区域内互通与共享.云平台是医联体内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各方资源进行对外共享的起点,主要包括医生排班、医生号源、床位占用、检查排班、检查号源等内容.

3.4 数据管理平台

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医疗服务业务数据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标准化采集,并从专科专病、人群健康、医疗机构、医师绩效等多种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以临床专病数据库、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和业务绩效数据为实现形式,对平台中各项业务产生的健康信息和临床数据进行汇总规整,为医疗大数据的挖掘研究和有效应用提供巨大的样本量.

4 区域医联体信息云平台实现的关键问题

4.1 卫生信息交互的标准化问题

实现区域医联体内数据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是医联体信息化水平成熟的基本标志.但目前,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均由各单位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采购或研发,服务供应商也参差不齐,导致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很大的异构性,数据库和数据模型种类多样,长期无法互通共享使各系统逐渐演变为“信息孤岛”.虽然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标准,但是由于各单位信息化水平存在差异,多格式、多人群、多时间、多地点的接口研发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医联体信息系统建设速度和功能发挥.因此,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必须在设计之初就应严格遵守、科学使用卫生信息标准,在统一标准下建设数据协同和共享机制,整合众多系统接口,实现互联互通,满足医联体业务的基本需要.在这项工作中,云平台构架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信息交互的标准化问题仍相当严峻.如何充分发挥好云平台构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标准化和互联的质量和效率,仍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4 . 2 关注医联体内信息化水平“短板”

医联体是一个区域医疗业务协同的整体,特别是对调整失衡的医疗资源分布、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越是医疗资源水平较低的基层医疗机构,其信息化建设水平越差,形成越需要“输血”的单位越“输不进血”的尴尬局面.基层医疗机构对信息化应用层次较低,信息化工作平台覆盖面有限,只在关键业务中建立了信息系统,其他业务仍使用纸质表单操作.医联体通过云平台构架中的IaaS服务解决基础硬件支持、SaaS服务解决对外数据共享的部分软件支持,一定程度上帮助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提升,但院内业务模块的缺失或不足对医联体信息系统的影响仍具有“致命性”.在医联体信息系统整合过程中,这些信息化水平的“短板”机构,即便用线下人工流程和数据手工录入的方式进行补充,信息流的“断环”仍然存在,医联体内的业务系统和数据质量也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4.3 重视医联体内线上线下业务协同

远程业务协作、医疗资源整合、数据互通共享等线上工作虽然对区域医联体功能的发挥具有关键助力,但从目前阶段的实践来看,不能将医联体的工作完全依赖于线上开展,不配套推进线下项目对于医联体的整体发展和医联体信息系统的建设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如,囿于患者就医习惯,还无法使用远程联合门诊完全替换上级医师基层坐诊项目;考虑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无法使用远程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完全替代基层医师进修等线下继续教育项目.因此,区域医联体信息系统不是孤悬在“云”端的“空中楼阁”,而应与线下业务项目的运作有机结合,为充分发挥医联体的功能协同发力.

4.4 提高医联体内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

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医联体信息系统中汇集了大量的患者健康数据、临床业务数据、医联体管理数据.对于目前通过接口采集的数据,自然具有标准化、易分类的特点,但是这些数据仍然简单、有限,远远无法满足某些临床管理和研究的实际要求.将来平台中采集和积累数量庞大的非标准化数据(特别是历史数据)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面对这些数据的有效挖掘和统计分析,虽然已有一定的方向,但仍然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对医联体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管理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 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E B / O L ] . ( 2 0 1 7 - 0 4 - 0 6 ) [ 2 0 1 7 -0 6 - 0 4 ] . h t t p : / / w w w . g o v . c n / z h e n g c e /content/2017-04/26/content_5189071.htm.

[2] 于广军,杨佳泓.医疗大数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

[3] 冯东雷.全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过程与趋势[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4(3):36-38.

[4] 汤羽,刘家志,甘华平,等.基于云架构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设计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2):96-104,129.

[ 5 ] 张丽,常建国,郭凌菱,等.基于SOA架构的医联体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J ].中国数字医学,2013,8(12):39-41.

信息系统论文参考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论文题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论文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评论:此文为关于联体和云平台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信息系统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