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访谈类论文范文例文 跟李春林书记访谈录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访谈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07

《李春林书记访谈录》

本文是访谈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跟李春林和访谈录和书记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咨询与观察》执行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立忠就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专访了学校党委李春林书记.李书记从学校发展机遇和挑战谈起,对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指导思想和“1235”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十三五”指导思想

《教育咨询与观察》:“十三五”是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您作为学校的党委书记,请您谈一下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李书记:“十三五”是学院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入转型发展期,我们当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三:一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创建“双一流”大学工作的启动,既给我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二是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我校已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试点单位,在自治区乃至全国走在前列、先行先试,最近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已经批准我校为产教融合试点单位,并给我校拨专款1亿元,同时自治区配套2500万,这标志着我校已经抓住大好的历史机遇,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三是赤峰市是被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为唯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地区,赤峰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职教城建设这一“旗舰工程”,我校也被纳入其中,这是我校进一步融入赤峰、服务地方、打造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与服务基地的绝好机遇.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同时又要防范风险、理性抉择,推动我校在“十三五”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三点,一是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二是坚持走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道路;三是明确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这三点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学校首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这是前提、是根本,决定着我们的办学方向.在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保持高度一致,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要坚持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实践表明,我校走上融入赤峰、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转型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这条路我们走对了,受益了,必须长期坚持,继续深入推进.最后,就是要坚定我们的目标和信念,坚决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要动摇!要明确,转型发展不是要把学校建设成职业学院,建综合大学也不是要把学校建设成研究型大学.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

“1235”发展思路

《教育咨询与观察》:我想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我校必将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当然这还需要具体的路线图,还想请您谈一下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的发展思路.

李书记:学校“十三五”规划对学校发展思路的表述是非常精炼到位的,可以简称为“1235”发展思路,就是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个意识,实施五大战略.

“坚持一条主线”,即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大家知道,从“十二五”起,我校就确立了转型发展战略,不过,那时全国提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还不是很多,现在转型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令人振奋的是,经过积极争取,我校已经进入自治区高校率先转型发展试点单位的行列,并且报请教育部批准进入全国百所试点单位.应当说,学校“十三五”确立转型发展的办学思路,与“十二五”既是一脉相承的而又有着崭新的科学内涵.今天讲转型发展,国家教育部已经有了明确的表述:这就是“四个转变”,即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发展实际,我们也相应地确立了“四个转变”的转型发展办学思路,不过,从我校的实际出发,在内容上做了必要的调整,在第二个转变即“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增加了校地、校际和国际合作的内容,把第三、四个转变改成了“转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上来”和“转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我们做出这样的改变,一是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这与教育部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二是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强调“复合”和“创新”是我校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和基本追求;三是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之上又加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这是因为,所谓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必须要以较高的综合素质为前提,越是就业创业能力就越是体现在人的综合素质上;四是在突出产教融合的同时,强调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国际合作.我们认为,对我校这样一所具有综合性特征的院校来说,只提产教融合是不够的,还要有医教融合(医学类)、教教融合(教师教育类)等等,尤其还要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这样才能全面而深入地推进开门开放办学,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实力和育人品牌.

坚持转型发展这“一条主线”,必须突出调整专业结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两个重点.应当说,这既是关键,也是突破口.

首先是调整专业结构,“十三五”规划的表述是:“坚持把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集群,努力构建与赤峰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链、创新创业链有机对接的专业体系”.大家知道,我校是一所比较传统的大学,大文大理专业是我校的基础和实力所在,近些年来,我们对专业结构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按照通常的界定,目前我校的所谓应用型专业已经占到了70%以上.但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接不紧密、专业竞争力和拓展力不够等依然是我校办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十三五”就是要在现有专业架构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打造与地方产业链、创新创业链有机对接的专业集群.其基本方向是,一要继续压缩基础类学科专业,相应地增加应用性学科专业,特别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设为地方产业和行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的学科专业.二要打造特色专业,发挥我校学科多、利于通过交叉和融合打造“新”“特”专业的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要求,重点打造20个左右在区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专业.三要打造专业集群,遵循专业集群与产业链、创新创业链有机对接的基本原则和方向,重点打造文史专业集群、教师教育专业集群、医护健康专业集群、经济管理专业集群、旅游文化专业集群、智慧工业专业集群、创意农牧业专业集群、民族文化艺术专业集群等.交叉性、融合性、创新性是专业集群的特点和优势,打造集群平台和课程超市并允许学生跨界选学是实现专业集群化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在调整专业结构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处理好基础类与应用类专业之间的关系.我校的基础类专业是多年培育发展起来的,有比较好的基础和实力,从长远看,大学将逐渐回归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本质,这些基础类专业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恰恰更有优势,所以,无论从保持和发挥学校已有的优势和特色这一点来说,还是从学校未来发展的要求上来看,对基础类专业都不应当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当通过加强复合和创新实现改造和升级,并使这些专业与新增的应用性专业互相支撑、融通发展.二是处理好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与尊重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自身规律的关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大学融入和服务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对接,所谓围绕产业链、创新创业链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专业集群只是一个大方向大原则,而不是简单地硬性地去搞机械的“对接”.一方面,当地方产业还处在传统落后状态时,大学是不应当“降低身段”去硬性对接的(现在这种论调很多、有时候声音还很大),因为那种“对接”只能是走向落后、走向被淘汰的命运;另一方面,学校应根据自己已有的办学基础和实力以及可获得的资源和条件等来确定自己的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要有办学成本意识,并且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切不可盲目跟风、一拥而上.我们说,赤峰学院要融入赤峰、服务地方,并不是要被动地跟在赤峰地区的产业和行业发展后边机械地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而是要按照产业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超前地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从而引领和支撑赤峰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创新发展.须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人才、研究科学、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才是大学发展的正路.三是处理好学生在学校的短期学习与未来人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毫无疑问,社会需求和就业是我们当今办学的基本导向,大约很少有学生愿意上一个没有就业前途的专业.近年来,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我国大学教育越来越走向了职业教育,这一方面有力地促使大学不得不努力修正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严重偏差,另一方面则在深层次上扭曲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功利化和工具化的训练,使不少大学生在精神上成了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在能力上成了尽可能适应目前特定工作岗位需要的理性工具人.这种教育在本质上是低俗的,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方面是有害的,特别是妄想以短短四五年的大学学习,就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这在以往的工业社会或许还是可能的,但在当今这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随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扩大和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一些低端的产业将迅速被淘汰,一些行业也会在不太远的将来消失,而新业态、新行业和新职业则会不断产生,所以,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不断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急剧变化发展的新时代.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才是大学育人的真正使命,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则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的综合素质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才是根本,专业教育反而是末梢.所以,发展地看,大学教育将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博雅教育,一种是精专教育.博雅就是通识通才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虽然培养的学生专业性差些,但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能力会更好,他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或者行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不停地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实现对自己的再造和重塑.与博雅教育相比,精专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专门人才,这种教育又可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研究型就是培养高精尖学术创新型人才,这是创建一流大学的使命;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则是我们这类大学的任务,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强化专业教育,并且努力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专业和职业相融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专业结构调整事实上应当是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进行的:一个是朝着淡化专业的方向前进,构建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课程模块选学和创新实践来完成学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是提供教学资源和服务的平台,老师是学生的教练和服务员,同学则是学习、实践和创新创造的合作伙伴.另一个是朝着强化职业的方向进行,同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所当然地是变专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服务,职业教育包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这种教育在本质上也是淡化专业的,让学生跨界多学一两个专业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其基本做法就是降低专业学习的高度和难度,增加专业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以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才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义.由此看来,我校今后转型发展更为关键、更为根本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所以,“十三五”规划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定为改革创新的重点,这是极具战略性和策略性的.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不少成绩和进步,比如,与富龙热电、安博集团、青岛软件园等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就很突出.再比如,我们引入ISEC项目,不仅项目本身基本上实现了改革的目标,而且还带动了项目以外其他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还比如,我们通过立项的方式推动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凡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改革还只是初步的和不彻底的,下一步的改革必须是“模式的改革”,是颠覆性的改革.其基本方向是以“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三个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学生主体意识”为引领,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构建专业与职业融通、“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实践和创新的中心地位,突出“教?学?做”的一体化.构建这种新模式需要全校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加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创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高校已经做了很多成功的尝试,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向先进学习,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改造和创新.总之,就是大家要不拘一格,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努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建适合于各学科和专业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方面,学校鼓励大家大胆突破创新,不搞整齐划一.

关于“三个意识”前边已经提及,我们的改革和发展都要以这三个意识为引领,这里就不再展开来谈了.最后,给大家讲一讲“实施五大战略”问题.即实施创新、开放、特色、融通、共享发展战略.这五大战略既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我校的具体贯彻实施,同时更是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五大战略,创新为首.要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这一战略,主要包括:围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围绕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技文化创新;围绕推动融入赤峰、服务地方、深入转型发展进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其根本和关键是全面培育和提升学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

开放是我校发展的基本战略和策略,要进一步拓展开放办学的广度和深度,在内外开放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对外开放要继续按照“十二五”开辟的道路,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的深度对接,进一步扩大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国际合作,进一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自治区、赤峰市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战略,把我校建设成为全面开放的学校.要既加强对外开放,更加强内部开放,造成内外开放、八面来风的良好开放局面.“十三五”期间,要切实打破二级学院、部门、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构建学科交叉化、专业集群化、人才培养复合化、科学研究合作化、行政管理无界化的新型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

特色是学校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我校的办学特色要紧紧围绕“地方性、民族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在办学上要突出与赤峰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对接、深度融合的地方院校特色;在人才培养上要突出应用性,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具有鲜明应用性、复合性和创新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建设上要举全校之力建设好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重点优势学科,努力把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古历史文化等特色学科打造成为自治区乃至国家一流的知名学科.学校各个方面都要切实增强特色意识,进一步凝练富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大学文化,在外在形象和精神气质上彰显自己的特色,形成特色影响力和竞争力.

融通是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全方位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学校必须大力实施融通发展战略,通过融通发展推动转型发展.要大力推动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融通,在办学方面形成与社会、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协同发展的新局面.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十三五期间,学校必须进一步强化与职业院校的融通,学校要联职发展,一方面,要积极打造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直通车和立交桥,持续加大与职业院校共同招生、共同培养人才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与职业院校的新型合作关系,借助赤峰市兴建“职教城”的大好局势,采用多种合作手段,形成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办学资源推动我校实践创新教育教学的办学新格局.我们不仅要积极向外融通,而且还要推动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融通、科研教学之间的融通以及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通、创新教育与创业精神培育的融通等等.要鼓励和促进学生跨界选学、专业跨学科组合、科研教学深度融合和产学研用高度结合以及创新驱动创业,创造一个学校内外融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共享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本落脚点.学校内部要通过打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还要积极承担服务地方的责任和使命,在服务中争取发展空间,在为地方做贡献中获得发展资源,不断提升学校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力.要树立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建立共享发展的新体制,打造共享发展的新平台,让合作伙伴通过分享共享实现双赢共赢,让广大师生员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合作伙伴、广大师生在发展中有获得感,从而极大地增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合作力、内聚力和创造力,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共同奋斗!

访谈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评论,此文是一篇适合李春林和访谈录和书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访谈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访谈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