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黑人文化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霍姆伍德三部曲中的黑人文化困境和形象分析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黑人文化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10

《霍姆伍德三部曲中的黑人文化困境和形象分析》

该文是关于黑人文化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跟伍德和黑人文化困境和形象分析相关论文范本。

李慧源

摘 要:两届福克纳小说奖得主约翰·埃德迦·韦德曼(John Edgar Wideman)是当今仍然活跃在黑人文坛的当代重要的黑人作家之一,霍姆伍德三部曲是他的成功之作.三部曲生动描绘了很多黑人形象,他们被剥夺了非洲传统文化,在社会中被边缘化,是当时美国黑人文化危机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些人物形象,韦德曼激励美国黑人传承文化,探索非洲裔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

关键词:约翰·埃德迦·韦德曼;霍姆伍德三部曲;文化危机;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124-03

两届福克纳小说奖得主约翰·埃德迦·韦德曼(John Edgar Wideman)是当今仍然活跃在黑人文坛的当代重要的黑人作家之一,是当代黑人文学的领头羊.霍姆伍德三部曲(《丹巴拉》、《藏身之所》、《昨日请你前来》)是他的成功之作,韦德曼还凭借其中《昨日请你前来》于1984年荣获福克纳小说奖.霍姆武德三部曲记录了一个黑人家庭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何在宾夕法尼亚匹兹堡的黑人社区霍姆武德的布鲁斯顿山发展壮大的家族传奇.

一、美国黑人文化困境

两种文化共存,必然有一个相互抵制、相互影响、相互认同的过程,如果其中一种文化处于相对强势地位,处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那么较为弱势的文化就极有可能被影响和弱化.

黑人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是奴隶,他们被迫离开养育自己的非洲,被贩卖到美洲,就开始了与自己文化的疏离.白人不仅从物质上奴役掠夺黑人,更从精神上奴役黑人,迫使美国黑人抛弃自己民族的传统及价值观,意图使黑人失去其民族根基,成为白人精神上的奴隶.

美国黑人文化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如一部分美国黑人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尺度,不知所终;或由于丢失了自己的文化根基而茫然失措,不知在社会中如何与人正常交往.韦德曼向读者具体真实地展示了一些美国黑人在主流文化的熏陶下以及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为了生存放弃了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认知,其结果是无所归依,被打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何在现代美国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构建其美国黑人身份,成为当代美国黑人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黑人遭遇的文化危机,怀德曼通过三部曲重述这个家族传奇,探索了一种源于祖先而又被注入了新活力的黑人民族价值观.

二、黑人文化危机的具体体现和形象分析

虽然美国废除了奴隶制,然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黑人文化仍在被不断侵蚀.美国黑人与非洲几百年的历史隔绝使他们对非洲越来越陌生,与此同时,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又把他们拒之门外,这就把他们推至社会的边缘.

因此许多黑人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刻画了无数这样的形象,他们处在社会的边缘,一直苦苦追求自己的身份——即作为非裔美国人被承认,而最终多以悲剧告终.如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一个十七八岁的黑人青年,竭尽全力想得到别人的承认,想“使人看见他”.他像白人一样叫黑人为“黑鬼”,出卖种族亲情,从南到北,从学校到社会,他尝试过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能使一个黑人在美国生活里处于被人看见的地位.然而在经历了被大学开除、工厂爆炸、被兄弟会清除、参与街头黑人骚乱,故事的结尾,在的追捕中他不得不隐居地下,回到开头生活的地下室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看不见的人.霍姆伍德三部曲中的很多黑人形象也是当时美国黑人文化危机的具体体现.

(一)被边缘化的黑人

韦德曼在作品中向读者具体真实地展示了被边缘化的黑人们在白人世界里的艰难生活,比如《丹巴拉》第二个故事中的装修工约翰·弗伦奇,虽然有着城中数一数二的好手艺,但却因为肤色无法像白人一样得到公平工作的机会,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接低廉或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并且牺牲自尊忍受白人的傲慢和挑剔.他从不相信什么努力工作就会成功的美国梦,因为那对处于当时情形下的黑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黑人男性在社会中被边缘化,在黑人家庭中,父亲这个角色也日益被边缘化,因为“美国黑人有限的赚钱能力决定了在黑人父亲在家庭中不像在传统美式家庭中那样因为独立支付家庭开支而处于绝对主导地位”[1].在三部曲中,被边缘化的父亲角色也多次出现,比如约翰·弗伦奇的女婿埃德迦·劳森.在《丹巴拉》第八个故事——“飞越密苏里州”.故事一开始,劳森的儿子试图讲述他父亲的故事,然而第一句话儿子的思绪就已经陷入了混乱:“父亲的形象有些模模糊糊.”在他的想象中,父亲是一个优雅老练的、充满自信的白人“?盖博,用威士忌刷着牙,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他知道自己的动作有多么迷人;一想到有5千万粉丝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他不由的咧开嘴对在他身后此刻正注视着他的那位美丽的女士展露一个大大的笑容……”[2]然而事实上他真正的父亲埃德迦·劳森是在一个餐厅里做着普普通通的侍应工作,儿子对劳森的描述与前文大相径庭:“我问自己,父亲在哪里?我盯着所有这些黑面孔.他们没有静止的形象,总是在一次次深鞠躬迎接旋转门里出现的白色面孔并恭敬地送他们远走……让我看清我父亲的脸.”[2]黑人在白人世界里处处受限,生活很艰辛,劳森的儿子对于这一现状非常不安.对劳森的儿子而言,劳森跟其他黑人一样,始终是一个边缘化的、模糊的父亲形象.

(二)家庭成员间的冷漠和疏离

美国黑人有一段特殊的历史——非洲,奴隶制,美国南部,解放,南部重建,北方移民,城市化,等.几个世纪以来,黑人不被允许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因此在黑人文学中家庭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最主要的主题.然而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被折磨致死的黑人奴隶,被奴隶主卖去另外一个地方的妻子儿女,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或是病死的美国黑人,在种族斗争中流血牺牲的美国黑人,种种磨难和困苦催生了无数的破碎的黑人家庭.韦德曼本人也是饱受家庭破碎之苦的,在三部曲中他也着力刻画了黑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和疏离.韦德曼的弟弟罗比——罗伯特·韦德曼因为谋杀被判终生,而罗比曾经潜逃过,在潜逃期间与韦德曼一起在拉勒米躲了一阵子.罗比入狱后,韦德曼多次去监狱看望他,这些经历在三部曲有中所体现.《丹巴拉》的第十个故事——“汤米”是由汤米的兄弟约翰讲述的,他们是在汤米躲避的逃亡路上偶遇的.故事着重描写了兄弟之疏离以及约翰试图想要拉近两人距离的努力.

《藏身之所》扩写了这个故事并将其与家庭最年长的成员的故事重新编织在一起.三部曲讲述的黑人家族传奇始于一个叫西比拉·欧文斯的女奴,她的大女儿生下了九个孩子,5男4女,其中一个就是贝斯妈妈,也就是西比拉·欧文斯祖母的孙女.《藏身之所》中的贝斯妈妈,由于丧失独子和丈夫,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布鲁斯顿山上的祖屋里,逐渐失去了信仰,每天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世上的一切,和亲戚朋友也少有往来.当她的重孙汤米因一起抢劫未遂并最终导致谋杀案,从警方处逃脱至她的祖屋来寻求帮助时,她拒绝为他提供藏身之所.汤米返回到霍姆伍德被发现,又回到布鲁斯顿山,但贝斯妈妈仍没为他提供藏身之所,汤米死了,正如小说的题目来自黑人圣歌“在那里没有藏身之所”那样.

《昨日请你前来》中的艾伯特·威尔克斯是一个“坏黑鬼”形象,与有夫之妇通奸,后来因为被控谋杀一名白人而在外躲了7年,7年后返回霍姆伍德时.艾伯特是约翰·弗伦奇的朋友,如果约翰没有结婚成家,可能也会变成艾伯特这样.艾伯特回到霍姆伍德之后,约翰的妻子弗里达·弗伦奇希望约翰为了家庭着想能远离艾伯特,因为她认为艾伯特本身就是一个麻烦,他会不断的惹祸上身,不断地自找麻烦就像瘾君子总会千方百计弄到毒品一样.

在弗里达看来,家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联系和责任义务,如果一个男人没有这些,不管他在哪里呆了多久,他都是没有家的人.但是在约翰看来,艾伯特的家才是他与之有着紧密联系的地方,在那里首先他是一个男人,并且在那里他只对自己负责,所以他人虽然在家,心里却并没有家.在约翰女儿的故事里,约翰的父爱体现在一次她不小心吃了一小截虫子,约翰就把剩下的吃了并说道:“我吃了大部分,如果我没死,她也不会死的.”可实际上约翰的举动不但对女儿无益,还对家庭有害,因为这样有可能会让弗里达既失去女儿又失去丈夫.他对自己的生命不在乎,也意味着对家庭不负责任.

(三)被剥夺历史文化之“根”

从被作为奴隶带到美洲大陆开始,黑人就开始了被剥夺历史文化之根的过程.美国黑人与非洲大陆分离,在种植园中作为奴隶被白人剥夺人权.他们几乎都是文盲,因为教黑人读写是违反法律和俗例的.在白人的文化霸权下,美国黑人几乎丢失了包括在非洲传统中极为重要的姓名在内的一切非洲文化传统.

独立战争结束后,成千上万的黑人涌向城市或逃往北方,然而南方重建后的等级体系以及种族隔离、剥夺选举权等,把这些目不识丁、没有土地的自由公民中的大多数人贬入了社会下层,被边缘化,几乎和奴隶没有区别.即使在奴隶制被废除100多年后的今天,黑人文化仍在被侵蚀.长期以来欧美白人单向地传递以及主流价值观使得美国黑人文化走向灭绝,这就不难理解米达尔在《美国的困境》中的结论:“非洲裔美国黑人的价值观是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的病态精品.”[3]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寻根热潮的出现,越来越多移民者都意识到丢弃自己祖先、自己文化的危害,因此在韦德曼的三部曲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美国黑人就是非洲人吗?不是.美国黑人就是美国人吗?不是.那么他们何时非洲化?何时美国化呢?答案就是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

杜波伊斯在《黑人的灵魂》中写道:“美国黑人的历史是这样一种抗争的历史——渴望获得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地位,渴望把他的双重自我融入更好更真的自我.在这种融合之中,他希望不要失去原来的自我.他不想使美国非洲化,因为美国要教给世界和非洲的太多了.在白色崇美主义的洪水中,他也不想去漂白他的黑人魂,因为他知道,黑人的血对世界有启示意义.他仅仅希望:一个人既是一个黑人,又能是一个美国人,不受同胞的诅咒和唾弃,不让机会之门当着他的面粗暴的关上.”[3]就像杜波伊斯写的那样,当代美国黑人追求的是一种新的美国黑人身份,为了生存、自由和完整,发现和肯定自己黑人文化传统的力量与智慧,以非洲裔美国人这一独特的种族身份,继承黑人文化的精髓,实现文化的传承,在当代复杂的文化下构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

对于当代美国黑人作家来说,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重现历史.韦德曼在三部曲中以文学重述形式叙述了一个逐渐壮大的家族传奇,在这其中他给这个家族构建了美国黑人文化身份.在《丹巴拉》的同名开篇故事“丹巴拉”中,他祈求非洲元祖——标志父权至上的蛇神巴拉·韦多,做他神秘返祖之旅的精神向导.这个形象虽然是虚构的,可是这种精神力量却一直存在于这个家族乃至所有美国黑人中.韦德曼暗示当代美国黑人必须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继承黑人文化的精髓,从这种源于祖先而又被注入了新活力的黑人民族价值观中吸取力量,构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而解决美国黑人文化危机.

——————————

参考文献:

〔1〕Byerman, Keith..Remembering the Past in 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Fiction[M].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5.163.

〔2〕Wideman, John Edgar.The Homewood Books[M].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83.105-107.

〔3〕刘捷,潘明元.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2-19.

〔4〕张立新.白色的国家黑色的心灵——论美国文学与文化中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J].国外文学,2005,(02):63-70.

〔5〕陈亚丽.美国黑人文化认同的历程——以《桑尼的布鲁士》为例[J].求索,2007,(01):192-194.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frican American Cultural Crises in Wideman´s Homewood Trilogy

Li Huiyua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Abstract: John Edgar Wideman, who won twice the P.E.N. Faulkner Award for fiction,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novelists in the histor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His masterpiece is the Homewood Trilogy in which the African Americans were deprived of their African Root and marginalized by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culture. The images of the black men represent the African American cultural crises. Hing seen all the African American cultural crises reflected in the trilogy, Wideman seeks to construct a strong identity with African American culture based on the African American traditions and cultures.

Keywords: John Edgar Wideman; the Homewood Trilogy; Cultural Crises; Cultural Identity

黑人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上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伍德和黑人文化困境和形象分析方面的黑人文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黑人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