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石类论文范文资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核心价值观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05

《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石》

该文是核心价值观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和核心价值观和基石和关心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纪敏

摘 要: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在国家和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发挥着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作用.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对我们认识和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关键词:关心;内尔·诺丁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的推动下,关心伦理在世界各地受到较广泛关注.随着诺丁斯著作中文本的面世,关心伦理也得到我国教育学界的较多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在国家和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发挥着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作用.“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高校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内容.”[1]诺丁斯的关心教育思想为我们认识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观察视角和实践路径.

一、诺丁斯关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内尔·诺丁斯( Nel Noddings,1929-)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其关心教育理论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诺丁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人,要求教育的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合乎道德性;反过来说,非道德的方法是没有教育效果的.因此,诺丁斯特别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感受,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认为只有具有关心性的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基于这样的认识,她从教育的目的入手,构建了关心教育理论.

第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诺丁斯认为,关心和被关心都是人的需要,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她指出,“必须有一种广角的教育引导所有的学生关怀自己、关怀自己身边的人们,关心人类,关心植物、动物、环境、工具和思想,这样定义的道德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2]这与儒家的仁爱思想有一致的地方.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人之所以能够过上道德生活,就源于这个先天本有的恻隐之心,一切道德皆发源于此.但这种恻隐之心容易受到物欲的干扰而泯灭,因此需要教育来培养.儒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先天本有的恻隐之心扩大.儒家的恻隐之心,也就是最根本意义上的关心.因此,在培养目标上,诺丁斯与儒家有相一致的地方.

第二,“关心型”师生关系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关系是人的本体性存在方式,什么样的关系最适合人的生存,或者说,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生存,这是关心伦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诺丁斯说:“关心伦理强调的是关心的关系性.”[3]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诺丁斯主张建立一种“关心”关系,即教师是关心者,学生是被关心者,教师发出关心行为并得到学生的接受反馈,表示师生之间的关心关系建立.关心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学生对教师善意的理解与接受.诺丁斯认为,师生之间相互关心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在这里,诺丁斯特别强调被关心者对关心关系建立的贡献.当关心者把关心付诸行动时,并不表示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建立了关心关系,因为关心者的好意可能不被接受.只有当关心者的关心被理解与接受时,关心关系才得以建立,因此,诺丁斯要求关心者充分尊重被关心者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关心”强加到被关心者身上.

第三,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是道德教育的要素.“活着的人永远比任何理论更重要.”[4]教育不是理论的试验场,我们不能用一些所谓的理论扼杀鲜活的教育.诺丁斯的这一思想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当这一新理论提出后,教育界无不趋之若鹜,仿佛过去的理论一下子失去了效用.诺丁斯提出了四种简单的德育方法:一是榜样.诺丁斯说:“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很重要,对于关心则是关键因素.在理论框架下,我们不去试图教导学生记住一些原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去解决问题,就像教数学推理一样.相反,我们将向学生展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范围内怎样关心.”[5]二是对话.对话是师生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是“ 一起探寻一个在开始时不存在的答案”.[6]对话避免了教育者意见的粗暴强加,能够加深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为教育的成功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三是实践.什么是关怀,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如果我们希望人们过一种符合道德的生活,关心他人,那么我们应该为人们提供机会,使他们练习关心的技巧.”[7]四是认可.就是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确认,以强化其认识.要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可取之处,并及时予以肯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困境解析

价值观是深层次的认知结构,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这与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同,法律和道德规范是外在于人的,需要人的意志来强制执行,而价值观是一种内于人的认知结构.当某种行为与价值观相冲突时,这种行为就会受到抵制.如果行为与价值观一致,就会得到认可和顺利执行.外在的规范首先要转化为内在的认知结构,才能成为价值观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把外在的价值规范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并进而外化为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而不是通过开展几次价值观教育活动就能完成的.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从以上观点审视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发现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成效和质量.

第一,把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单纯的政治任务,没有认识到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凝练为二十四个字、三个层面,“富强、、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唯有个人、社会和国家在价值理念上一致,个人的价值追求才能得到完美实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国家、社会的价值理念统一起来,这不仅没有抹杀个人的价值追求,反而提升了个人的价值认知水平和人生境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深层次上表达了对个体的深刻关怀,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要从大学生成长的高度认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如果把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看作单纯的政治任务,而不注意方式方法,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抵触情绪的发生.

第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缺乏深刻理解,教育内容枯燥乏味,远离学生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用了12个词24个字来概括,但每个词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果不对其内涵作深入透彻的研究,展现其丰富的内容,很难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目前,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缺乏系统性,主要通过集中宣讲的方式进行.而一两次集中宣讲,根本做不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讲深讲透.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用先进的知识、理论重构大学生的价值世界,以提升其人生境界.如果教育的内容枯燥乏味,空洞而脱离实际,就不能触动其内心,就很难“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第三,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师德师风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8]部分教师职业理解不坚定,不注重师德修养,师表意识淡薄,自尊自爱意识不强.一项针对青年教师的调查显示,只有39.2%的人认为青年教师“思想品德高尚和专业能力很强”[9],这里还是把“思想品德”与“专业能力”捆绑在一起调查的,没有对教师的思想品德作专项调查.教师的价值观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不能做出表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而在师德师风方面,最重要的当属关心学生.现在除了辅导员,任课教师与学生连基本的沟通都甚少,遑论关心了,师生关系冷漠已成常态.没有关心的师生关系,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关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石

从关心理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根本在于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看成是政治任务,而没有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认识其意义.教师之所以不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因为心中没有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效果.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更是直接表现为师生关系冷漠.大学教育的通病就是不关心学生,不关心就是不尊重.我们反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一思想应该是在学校和教师的行为上体现出来.诺丁斯的关心教育思想让教育工作者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没有关心,就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要从学生成长的高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过去,教育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多从政治的角度来认识,而没有从教育即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认识.从政治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而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修身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社会意识和人格境界.当从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看到其贴近学生的方面.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10]这就是从大学生成长的高度看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二,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当心中有学生时,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自然会贴近学生、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唯心中有学生,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所谓“贴近性”,就是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所谓“对象化”,就是要尊重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所谓“接地气”,就是指教育内容要有血有肉,讲解要言之有物,避免空洞说教,不着边际.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诺丁斯说:“活着的人永远比理论重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比任何理论都重要.因此,教师要以修身为本,不断提升师德修养.师之为师,首要之德在关心学生.诺丁斯指出,关心乃人之需要.没有哪个教师不知道关心学生乃教师之天职,但这一需要被教学、科研的压力遮蔽了,教育的本质因此而丧失.要重塑教育的权威,首先要使关心学生成为教师的道德自觉.唯有关心学生,才能做到诺丁斯提出的道德教育四要素,即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榜样作用对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已基本形成,有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会使其有不受尊重感而产生抵触情绪.通过平等地对话,既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而且思想的碰撞所产生的结果更深刻,更易于为学生接受.价值观需要教育,而生活实践才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学生在践行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及时地予以认可.

参考文献

[1] 宋文生.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4(19):45.

[2] Noddings,Nel. A Morally Defensible Missionfor Schools in the 21st Century[M]. Phi DeltaKappan,Jan95,Vol.76 Issue5.

[3] [4] [5] [6] [7][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二版)[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7,41.

[8]赵培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14):66.

[9]周浩波.论培育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2.

[10].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关怀伦理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16SJB710016)]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核心价值观论文参考资料:

人生价值观论文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

上文结论,该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核心价值观和基石和关心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核心价值观本科毕业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