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著录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明清杜诗手批本书目著录的辑补和辨正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著录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5

《明清杜诗手批本书目著录的辑补和辨正》

本文是著录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辨正和杜诗和著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曾绍皇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关键词:杜诗手批本;杜集书目;辑补与辨正

摘 要:自宋代“千家注杜”以来,杜诗研究著作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编撰合适的杜集书目成为杜诗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迫切要求.目前,关于杜集书目的著作或专文已达十馀种之多.历代杜集书目也一直较为注重对杜诗评本的著录,但由于编撰者所处时代和其他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现存各类杜集书目对杜诗手批本的著录存在缺漏或不无微瑕.论文一方面对收录杜诗手批本较多的周采泉《杜集书录》进行辑补,共辑录43种《杜集书录》未曾著录之杜诗手批本;另一方面对诸家杜集书目误录杜诗手批本的情况进行辨正:或因未考批点具体内容而致著录不确;或因批点时间与批点者生卒不合而致误;或为突出某一家批点而忽略其他家批点;或未考批点者具体情况而致著录不确.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17)-045-07

DOI:10.13399/j.cnki.zgwxyj.2017.01.009

自有宋一代号称“千家注杜”以来,杜诗研究著作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既有唐宋学者对杜集的收集纂理、校勘注释,也有明清以来对杜集的选编集注、评点笺疏.历代杜诗文献代代承传,层出不穷,编撰合适的杜集书目已成为杜诗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迫切要求.自上世纪五六十年始编撰各大中型图书馆现存杜集书目和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编撰杜集书目提要和叙录以来,关于杜集的书目已达十馀种之多,也出现许多颇具参考价值的杜集书目.

单篇论文形式的杜集介绍或杜集书目有20世纪40年代洪业写的《杜诗引得序》、陈炳良《杜诗书目汇编稿》(香港《文学世界》杂志1958年春季号)、万曼《杜集叙录》(《文学评论》1962年第4期)、马同俨、姜炳炘《杜诗版本目录》(《图书馆》1962年第2期《纪念杜甫诞生1250周年另册》)、叔英《杜甫诗集的几种较早刻本》(《文物》1962年第6期)、台湾陈香《杜诗研究书目的梳理与提要》(台湾《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7年第4期)、陈尚君《杜诗早期流传考》(收入《中国古典文学丛考》1985年7月版)等,或从整体上勾勒,或从时段上描述,或从流传视角探讨,或从研究层面着意,意味着学界对杜诗前期流传版本情况和主要杜集版本状况开始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另,各图书馆和博物馆所编杜集书目,如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组编《北京图书馆馆藏杜甫诗集书目》(1954年)、浙江省图书馆编《浙江图书馆馆藏杜诗书目》(1956年)、成都杜甫草堂编《成都杜甫草堂收藏杜诗书目》(1956年)(后以《成都杜甫纪念馆馆藏杜集书目》在《杜甫研究学刊》上连载,该目收录了1962年以前所收集的杜集书目)、天津市人民图书馆编《天津市人民图书馆藏唐杜甫诗文集目》(1962年)、《南京图书馆馆藏李白杜甫诗文集及研究两家的著作善本临时书目》、《西南图书馆馆藏杜甫诗集目录》等,则主要是从图书馆藏杜集的视角为杜诗研究提供线索.而另外一些个人自行编辑的杜集书目,如贺昌群《收藏杜诗书目》、台湾梁一成、梁容若《杜工部关系书目》等,也体现出此时个人对于杜集书目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杜集书目的专著则不断出现,如郑庆笃等编写的《杜集书目提要》(1986年)、周采泉《杜集书录》(1986年)、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2007年)、张忠纲等《杜集叙录》(2008年)等,代表了杜集书目编撰的最高水平.而另一些论著中附录的杜集书目,如1965年香港叶绮莲硕士论文《杜诗学》之下编“杜集书录”,以编年方式排列了由唐至清末的杜集情况;胡可先《杜甫诗学引论》中之附录《杜集善本书目》则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了有关杜集的善本情况;张忠纲主编《杜甫大辞典》之“版本著作”,也详细介绍现存杜集的基本情况.所有这些,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杜集书目编撰与研究的大致情况.

面对浩如烟海的历代杜集,研究者根据不同的角度编出了纷繁复杂的杜集书目.由于编撰者所处时代和其他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现存各类杜集书目在某些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的讹误,如重收、误收;书名、卷次讹误;著者生平失考等,不一而足.而对于杜诗未刊评点的著录则更是尤显不足.除了周采泉《杜集书录》有意识地将杜诗未刊评点纳入著录范围之外,很多杜集书目都对之采取避而不录的原则.限于此种观念,所以当今杜集书目对于杜诗手批本的著录或存在缺漏,或多有讹误,亟须补正.周采泉《杜集书录》一书是著录杜诗手批本最多的杜集书目,但该书亦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杜诗研究的不断推进,很多庋藏于各大图书馆的杜诗手批本得以发掘.今据笔者目验之杜诗手批本,拟对周采泉《杜集书录》“辑评考订类二·批点汇评之属”著录杜诗手批本的情况略作辑补,并对现存各类杜集善本书目误录杜诗手批本的情况稍作辨证,为杜诗研究者提供线索,且求正于方家.

一、《杜集书录》“辑评考订类二·批点汇评之属”辑补

历代杜集书目一直较为注重对杜诗评本的著录.周采泉《杜集书录》“集著录之大成” 〔1 〕 (P22 ),搜集历代批点汇评杜诗评本近百种,杜诗批点汇评类的绝大多数版本已被搜罗殆尽,辑目辨伪,嘉惠学林,功不可没.然而,由于“清人评点杜诗,家数极多,且门户庞杂,良莠不齐” 〔2 〕 (P85 ),加上周氏《杜集书录》成书较早,不免有遗珠之憾.虽近年来学界逐步注意到杜诗手批本对于推动杜诗学史和杜诗批评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关于杜诗评点的研究论文和杜诗书目也屡有提及杜诗批本的,但对于明清浩繁的杜诗手批本来说,尚有进一步辑补完善的空间.笔者近来赴各地图书馆查得《杜集书录》未曾著录之杜诗手批本几十种,今辑录如下,以补周氏杜集书目之阙遗.

1.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诸家诗话一卷唱酬题咏附录一卷附录一卷,清康熙六年季氏静思堂刻本,清钱陆燦批点并跋,国家图书馆藏.

按钱陆燦批本《杜工部集》除国图之外,上图亦藏有钱陆燦批本一种.周采泉《杜集书录》仅著录上图藏本,未曾著录国图藏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钱陆燦此两种批本.二者批点内容大抵相似,笔迹相同,均系钱陆燦批点无疑.不过,上图本只有前九卷有批点,而国图本则全部有批点,且所批内容更多.

2. 《杜诗详注》二十五卷,唐杜甫撰,清仇兆鳌辑注,首一卷 附编二卷,清康熙刻本,清陈訏批校,张元济跋,上海图书馆藏.

按清陈訏批校、张元济跋《杜诗详注》二十五卷,《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周采泉《杜集书录》著录了陈訏所著《读杜随笔》和《杜诗选注》二书,但未录其手批《杜诗详注》一书.郑庆笃、焦裕银等《杜集书目提要》亦同样未著录陈氏手批《杜诗详注》一书.

3.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诸家诗话一卷 唱酬题咏附录一卷 附录一卷,清康熙六年静思堂刻本,清商盘批点,湖北省图书馆藏.

按商盘批点《杜工部集》二十卷,共20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商盘杜诗批点多选录黄生《杜诗说》一书之评语,己见不多.

4. 《杜工部七言律诗》二卷,唐杜甫撰,元虞集注,明龚雷刻杜律五七言本,清许葼聚批点、清赵宗建跋,上海图书馆藏.

按清许葼聚批、赵宗建跋《杜工部七言律诗》二卷,共两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5.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年谱一卷 诸家诗话一卷 唱酬题咏附录一卷 附录一卷,清雍正间翻刻康熙六年静思堂刻本,清陈治批校并录钱陆燦、汪琬、俞玚批,湖北省图书馆藏.

按清陈治批校并录钱陆燦、汪琬、俞玚批点《杜工部集》二十卷,共10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6. 《杜诗偶评》四卷,清沈德潜撰,清乾隆十二年潘承松赋闲草堂刻本,清吴锡麒批点,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清吴锡麒批《杜诗偶评》四卷,一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7. 管庭芬临汪琬、查慎行、吴农祥、俞玚批点《杜诗偶评》四卷,清沈德潜撰,清乾隆十二年潘承松赋闲草堂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按清管庭芬临汪琬、查慎行、吴农祥、俞玚等人批点《杜诗偶评》共四卷,二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8. 《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三卷,唐杜甫撰,元赵汸注,清查弘道、金集补注,清查弘道亦山草堂刻赵虞选注杜工部五七言近体合刻本,清潘贵生过录俞玚批,上海图书馆藏.

按清潘贵生过录俞玚批《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三卷,一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图书目均著录为“清潘贵生批”,不确,考其批点内容,实乃潘贵生选录俞玚评点,己见甚少.

9. 《读杜心解》六卷,首二卷,清浦起龙撰,清雍正二年至三年浦氏宁我斋刻本,清秦应逵批,湖北省图书馆藏.

按秦应逵批点《读杜心解》六卷,共8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10. 《杜诗集评》十五卷,清刘濬辑,清嘉庆九年海宁藜照堂刻本,清吴广霈批并跋,湖北省图书馆藏.

按清代吴广霈批校并跋《杜诗集评》十五卷,一函六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11. 《杜诗详注》二十五卷,唐杜甫撰,清仇兆鳌辑注,首一卷 附编二卷,清康熙刻本,清黎维枞批点并跋,上海图书馆藏.

按清代黎维枞批点并跋《杜诗详注》二十五卷,共28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12. 《杜工部诗集》二十卷,集外诗一卷 文集二卷,唐杜甫撰,清朱鹤龄辑注,年谱一卷,清朱鹤龄撰,清康熙叶永茹万卷楼刻本,伦明跋并录钱载、翁方纲、浦起龙评注,国家图书馆藏.

按清代伦明跋并录钱载、翁方纲、浦起龙评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共六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周采泉《杜集书录》以“钱载批杜诗”的条目著录该本,但称“编者尚未寓目” 〔2 〕 (P552 ).

13. 《杜工部诗钞》二卷,唐杜甫撰,清宋荦辑,清康熙宋氏漫堂抄本,清宋荦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按清宋荦辑并批《杜工部诗钞》二卷,共一函六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周采泉《杜集书录》中著录有广东人民图书馆藏清宋荦批卢元昌《杜诗阐》,未著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此抄本.

14. 《读杜心解》六卷首二卷,清浦起龙注,清雍正二年浦氏宁我斋刻本,佚名朱、紫笔过录王士禛、沈德潜批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按佚名朱、紫笔过录王士禛、沈德潜批点《读杜心解》六卷,两函12册.

15. 《睡美楼杜律五言》不分卷,清王邻德辑,稿本.清王邻德评,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清王邻德辑并评《睡美楼杜律五言》不分卷,一函两册,稿本.

16.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清康熙六年静思堂刻本,清佚名过录清李念慈批,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佚名朱笔过录清李念慈批点《杜工部集》二十卷,一函四册(原本为八册,现装订为四册).

17. 《杜诗论文》五十六卷,唐杜甫撰,清吴见思注,清康熙十一年江苏常州岱渊堂刻本,题清张问陶批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题清张问陶批注《杜诗论文》五十六卷,两函十六册.《北京师范大学馆藏善本书目》著录该本为“清张问陶批点”,误,该本当系伪托之作.参见胡传淮《张问陶批点<杜诗论文>辨伪》(《收藏家》2008年第6期)、《张问陶批点<杜诗论文>系伪造》(《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等论文.

18. 《杜工部诗集》二十卷文集二卷,唐杜甫撰,清朱鹤龄辑注,清康熙间金陵叶永茹刻本,清徐松过录俞玚评点,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题清徐松朱笔校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四函24册.周采泉《杜集书录》仅著录上海图书馆藏徐松批点《杜诗选钞》不分卷,未曾著录北京师大图书馆此本.该本系抄录俞玚评点而成.

19. 《杜工部诗集》二十卷,集外诗一卷文集二卷,唐杜甫撰,清朱鹤龄辑注,年谱一卷,清朱鹤龄撰,清刻本,清王希廉过录诸家评点,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清王希廉批点《杜工部诗集》共二十卷,一函八册.该本在《杜工部诗集》卷之一首页处有墨笔题识“吴县雪芗王希廉阅,时道光戊戌仲夏下浣”,可知其为王希廉批点.《北京师大图书馆藏善本书目》著录为佚名批点,恐未察此题识.

20.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清康熙六年静思堂刻本.佚名过录王士禛、查慎行、查嗣璞批点,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佚名过录王士禛、查慎行、查嗣璞批点《杜工部集》二十卷,共一函5册.

21.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清康熙六年季氏静思堂刻本,清陆超曾批校并录苏轼等诸家评语,清袁廷梼跋,复旦图书馆藏.

按陆超曾批校并录苏轼等诸家评语、清袁廷梼《杜工部集》二十卷,一函六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22. 《杜诗评律》六卷,清洪仲撰,清刻本,佚名录清申涵光等评点,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按清佚名录申涵光等批点《杜诗评律》六卷,共一函6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该本没有题批点者姓氏,过录评语达533则,但引录申涵光批点仅2条,不知为何仅称佚名录申涵光批点?

23. 《杜诗分类全集》四卷,明傅振商纂辑,清张缙彦、谷应泰辑定,清顺治还读斋重刻本,清秩斋批点,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按清代秩斋批点《杜诗分类全集》四卷,一函10册,“秩斋”为蒋孚吉之号,蒋孚吉,字芝山,号秩斋,江阴人.

24. 《杜诗偶评》四卷,清沈德潜撰,清乾隆十二年赋闲草堂刻本,清佚名批点、涂琛跋,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按佚名批点、涂琛跋《杜诗偶评》四卷,共一函两册.

25.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清康熙六年季氏静思堂刻本,神生过录钱陆燦、王觉斯、仇兆鳌等批校,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按神生过录钱陆燦、王觉斯、仇兆鳌等批校《钱牧斋先生笺注杜工部集》,一函六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26. 《杜诗论文》五十六卷,残存四十一卷,清吴见思撰,清潘眉评,清康熙十一年岱渊堂刻本,清方育盛跋并录方拱乾批注及跋,国家图书馆藏.

按清方育盛跋并录方拱乾批注《杜诗论文》五十六卷(存四十一卷),六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27. 《杜诗详注》二十四卷,清仇兆鳌辑注,首一卷,附编二卷,清康熙刻本,清李以峙批校并跋,杭州图书馆藏.

按清李以峙批校并跋《杜诗详注》二十五卷,共16册.该本主要系纠正仇兆鳌刊本讹异之字,未见诸家书目著录.

28. 《读杜心解》六卷,首二卷,清浦起龙撰,清雍正二年至三年浦氏宁我斋刻本,清徐恕录清鲁一同批点,湖北省图书馆藏.

按徐恕录鲁一同批点《读杜心解》共六卷,六册.周采泉《杜集书录》未曾著录徐恕过录批本,却著录吴炳祥过录鲁一同批点本,可见鲁氏批点有多家过录本.

29. 《杜诗论文》五十六卷,清吴见思撰,清潘眉评,清康熙十一年岱渊堂刻本,佚名录清朱鹤龄、王士禛、徐昂发、查慎行批校,湖南省图书馆藏.

按该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四色评本:墨笔徐大临先生;黄笔渔洋山人;硃笔查初白先生;蓝笔杂录李子德、潘稼堂、朱长孺、俞犀月诸先生批阅.

30. 《杜工部集》二十卷,清乾隆五十年郑沄玉勾草堂刻本,清严复批校,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严复批校《杜工部集》二十卷,共两函十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严复批点本另有一种为清同治十一年致一斋刻本,亦藏于华东师大图书馆.

31. 《杜意》不分卷,清陈式撰,清抄本,清佚名批校,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按佚名批校《杜意》不分卷,抄本,16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32. 《杜诗胥钞》十五卷,唐杜甫撰,清卢世,明崇祯七年卢氏尊水园刻本.清李柽批、梁鸿翥题签、封志毅跋,南京图书馆藏.

按清李柽批、梁鸿翥题签《杜诗胥钞》十五卷,共八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33.《杜诗胥钞》十五卷,唐杜甫撰,清卢世 辑,赠言一卷,清卢世 辑,大凡一卷馀论一卷,清卢世 撰,明崇祯七年卢氏尊水园刻本,清孙承泽批校并跋、清陈衍跋,南京图书馆藏.

按清孙承泽批校并跋、清陈衍跋《杜诗胥钞》十五卷,共6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34. 《杜工部集笺注》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清康熙六年刻本,清吴嗣庐临查初白、邵子湘批校,南京图书馆藏.

按吴嗣庐临查初白、邵子湘批校《杜工部集笺注》二十卷,共六册.

35. 《杜子美七言律》一卷,唐杜甫撰,明郭正域批点,明代闵齐伋三色套印本,清杨静盦批点,上海图书馆藏.

按杨静盦批郭正域评点《杜子美七言律》一卷,共一册.

36. 《杜诗分类全集》五卷,唐杜甫撰,清张缙彦、清谷应泰辑,清顺治十六年还读斋刻本,清佚名批点,朱芸跋,上海图书馆藏.

按清佚名批、朱芸跋《杜诗分类全集》五卷,共二册.

37.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年谱一卷 诸家诗话一卷 唱酬题咏附录一卷 附录一卷,清康熙六年静思堂刻本,清张宗柟校并录钱陆燦等诸家评语、张元济跋,上海图书馆藏.

按清张宗柟校并录清钱陆燦等批《杜工部集》二十卷,六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38. 《杜诗偶评》四卷,清沈德潜撰,清乾隆十二年潘承松赋闲草堂刻本,清丁杰录清王元文批,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按清丁杰录清王元文批《杜诗偶评》四卷,共一函四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39.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诸家诗话一卷 唱酬题咏附录一卷 附录一卷,清康熙六年季氏静思堂刻本,题清何绍基批,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资料室藏.

按题何绍基批点《杜工部集》二十卷,共一函五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该本为朱墨二色批点,字体为行楷书写,从字迹来看,与何绍基字迹完全不类,不知何以断为何绍基批点?或为过录何绍基批点.待考.

40. 《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二十二卷,唐杜甫撰、宋刘辰翁批点、元虞集注解、元赵汸批评,《增赵东山类选杜工部诗》一卷,元赵汸辑并注,《增虞伯生注杜工部诗》一卷,元虞集辑并注,明云根书屋刻本,清申颋批校,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资料室藏.

按清申颋批点《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二十四卷,共一函四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41. 《杜诗阐》三十三卷,清卢元昌撰,清康熙刻本,清钱佳批点,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资料室藏.

按清钱佳批点《杜诗阐》三十三卷,一函五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42. 《杜诗偶评》四卷,清沈德潜撰,清乾隆十二年潘承松赋闲草堂刻本,清吴骞批校,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藏.

按清吴骞批校《杜诗偶评》四卷,共一函两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43.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年谱一卷 诸家诗话一卷 唱酬题咏附录一卷,清康熙六年季氏静思堂刻本,佚名录明王世贞、王慎中,清王士禛、邵长蘅、宋荦批,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资料室藏.

按佚名录明王世贞、王慎中,清王士禛、邵长蘅、宋荦批《杜工部集》二十卷,一函六册.系完全临摹卢坤辑五色评《杜工部集》,连字体也用宋体照摹.

上述43种杜诗手批本仅为笔者目验之批校本,其他笔者未目验,而周采泉《杜集书录》又未曾著录的杜诗手批本一概未予辑补,为谨慎起见,待目验其具体情况后,再作补充.另,各图书馆尚藏有大量佚名杜诗手批本,因其数量虽大,但绝大多数为过录等原因,兹亦不再辑补.总体而言,这些未曾被周采泉《杜集书录》著录的杜诗未刊评点,其批校者身份地位不同,批点目的相异,批评标准有别,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丰富着杜诗批评与杜诗学史的文献宝库.

二、诸家杜集书目著录杜诗手批本辨正

如前所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陆续编撰了反映各阶段各藏所的杜集书目,它们从不同层面为杜诗研究提供了良好助益.但由于当时编撰的客观条件或编撰者的无意疏忽,加上近几年杜诗研究的深入发展,许多杜诗文献书目也暴露出诸般错讹和不足,尤其是对杜诗手批本的著录,还存在仅以钤印、题识等外在特征予以著录,而不考虑批点内容、字形笔迹等相关内证的疏误,从而在很多层面导致了杜诗手批本著录的失误,亟需更为细致的甄别、考订和辨正.具体而言,杜诗手批本的误录情况大抵有如下几种:

1. 未考批点具体内容而致著录不确.这类因未考批点具体内容而致著录不确的情况,在杜集文献书目中占有较大比重.具体又可细分为几类:

其一,只注意以批点者(过录者)来著录该本,而不著录其过录诸家评点的情况.如上海图书馆藏清黎维枞批点并跋《杜诗详注》一书,虽《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海图书馆目录均题为“黎维枞批点并跋”,但从实际批点来看,黎氏批点多录杨伦、浦起龙、李子德等人评点,其跋语中也明确说明该批本“参以朱长孺注本,千家注本,九家注本,张上若注本,杨西园镜铨本,并加丹铅”,笔者曾将其部分批点与杨伦《杜诗镜铨》相比较,发现诸多评点与之相同,自己发挥较少.故应著录为“清黎维枞批并录杨伦、浦起龙、李子德等诸家评点”为妥.同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宋荦辑并批《杜工部诗钞》一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作“清宋荦批”,《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亦作“宋荦批点”,而考其批点内容,多过录自邵长蘅、刘辰翁、杨慎、苏轼、钱谦益、赵彦材、侯朝宗、范德机、方虚谷、唐子西等人评语,且均以“某某云”标出.其中以录邵子湘批语为最多,基本上每首都录有邵子湘评语.不过,批本中亦有少量未题批点姓氏的,此类或系宋氏自己批点,姑将未标明批者的评语当作宋氏批点.则此目著录当以“宋荦批并录邵长蘅等评点”为宜.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藏清钱佳批点《杜诗阐》,《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作“钱佳批”,而钱佳题跋却明确称“向者予学诗于瓣香居士,亟称卢文子《杜诗阐》一编,既而从外从祖再生翁游西泠,见其笈中有是书,受而读之.……翁又加以丹铅,眉目更觉楚楚,不啻少陵之觌面也.……今岁辛巳,自暮春至仲秋,往来于南湖西泠之间,篷窗寂坐,目击云山变幻,鱼鸟出没,应接不穷,不觉又作读杜诗之想,重请再生翁原编,仿其圈点……”可见其乃过录外从祖再生翁批点无疑.因此当作“钱佳过录再生翁批点”为妥.另,国图藏钱陆燦批点并跋《杜工部集》,除钱陆燦自己批点之外,还过录有方文(尔止)、王铎(觉斯)、董易农、金圣叹等人批点,其中以过录方文批点为夥.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藏善本书目》均题“钱陆燦批”,不确,当以“钱陆燦批并录方文等诸家评点”为好.其他如上图藏清徐松批点《杜诗选抄》,考其评点,实乃徐松过录诸家评点,并杂己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上图书目均作“清徐松评点”,不确.其杂录的诸家评点有魏源、申涵光、纪晓岚、浦起龙、仇兆鳌、陆时雍、王嗣奭等人的评点,故当题“徐松批并录诸家评点”为宜.上图藏张宗柟校、张元济跋《杜工部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作“张宗柟校,张元济跋”,而上图书目题作“张宗柟校、张元济跋、清钱陆燦批”,该本实际上并非钱陆燦批点,而是张宗柟过录本,除过录有钱陆燦批点外,尚有俞玚、汪琬、钟惺、仇兆鳌、刘辰翁、王士禛等人批语.故上述两目均与实际不符,宜作“张宗柟校批并录钱陆燦等诸家批点、张元济跋”为宜.而浙江大学藏清蒋金式批《杜工部诗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周采泉《杜集书录》均作“清蒋金式批,宗舜年跋”,而实际上,该本在卷一处墨笔题“毘陵蒋弱六先生原本(名金式,字玉度),后学杨伦西河氏参定”.可知,该批本是蒋金式原批本,但是经过杨伦参定,且过录有诸家评语.其批点除蒋金式的批点外,尚引用有严羽《沧浪诗话》、《后村诗话》、王嗣奭《杜臆》、浦起龙《读杜心解》等内容,其他如钱谦益、王嗣奭、仇兆鳌、邵长蘅、李梦阳、朱瀚、杨士弘、王世贞、黄生、王士禛、沈德潜、卢元昌、梅尧臣、钟惺、郝敬、洪迈、赵彦材、王禹偁、张溍、俞玚、刘克庄、仲长统、罗大经、顾宸等人均有所过录,尤以沈德潜、邵长蘅、黄生等为多.故该本应著录为“清蒋金式原批,杨伦参定并录沈德潜、邵长蘅、黄生等诸家评点”为准确.同样,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清吴士模批、吴朗过批《读杜心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周采泉《杜集书录》均作“吴士模批、吴朗过批”,而该本实际上多过录诸家评语,其过录诸家评语均以某人之姓注明于批语之下,如“何”、“王”、“汪”等.因王士禛、王士禄易于混淆,故在王士禄批点中除在末尾以“王”标识外,尚在批语中称“西樵曰”,以与王士禛批点相别.或者直接只以“西樵曰”标识.还有直接以“屈批”云者,乃过录屈复之评点.那些未题名字的批点,周采泉认为即吴士模的批点,有些可能还需核实.因此,该本的批点情况实际上较为复杂,不应简单归之“吴士模批,吴朗过批”,而应以“吴朗过录吴士模、王士禛、王士禄、屈复等批”为宜.而浙江省图书馆藏清代佚名批校《工部五七古》,《浙江省图书馆善本书目》称为“佚名批点”,考该本批点,大多是过录沈德潜的批点,因其批点内容中多题“沈归愚云”、“沈云”,同时亦过录有少量刘海峰批点.刘海峰批点本,复旦大学图书馆也藏有此类抄本一册,却未有刘海峰先生批语,只有圈点.此处录有少量刘大櫆批点,殊为可贵.其他如方植之,杨慎,赵彦材,钱谦益、黄鹤等批点也偶有录入,故当作“佚名录刘大櫆、沈德潜等诸家批点”为确.

其二,将过录某一家的评点当作过录者自己的批点来著录.北京师大图书馆藏清徐松朱笔校注《杜工部诗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著录为“徐松校注”,笔者曾校核该本批点,发现该本批点绝大多数系过录俞玚批点.北师大图书馆目录径以为“徐松校注”,乃是受卷末徐松题识所误,将过录者当作批点者来对待.故应题作“徐松过录俞玚批点”为确.同样,上图藏清潘贵生批《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上图书目均作“清潘贵生批”,考其内容,亦几乎全部过录自清初学者俞玚的评点.但潘氏并未在批点中标明批点内容的来源,故上图目录以钤印和题识断为“潘贵生批”,不确.从内容来看,当作“潘贵生过录俞玚评点”为宜.另,上图藏清顾大文批、顾堃跋《杜工部诗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上图书目均作“清顾大文批、清顾堃跋”,而实际上,该本所批多取自《读杜心解》,己见极少,当作“顾大文过录浦起龙评点,顾堃跋”为宜.

其三,未察批点中的题识,而将有姓氏批阅的当作佚名批点对待.北京师大图书馆藏佚名批点《杜工部诗集》,《北京师大图书馆藏善本书目》著录为“佚名批点”,实际上该本为清王希廉批阅.因该本卷之一首页处有墨笔题识:“吴县雪芗王希廉阅,时道光戊戌仲夏下浣.”从此可知,王希廉曾经阅读该本,且从笔迹来看,此处题识和正文中的墨笔批点笔迹一致,应为一人所写,故其中批点为王希廉书写无疑.考王希廉生卒年(1805—1877),道光戊戌年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此时王希廉34岁.但从批点内容看,似过录他人为多,不是王希廉自己的批点.故应题作“王希廉过录诸家批点”为好.北京师大图书馆著录为佚名批点,恐未察此题识.

2. 因批点时间与批点者生卒不合而致误.北京师大图书馆藏清张问陶批注《杜诗论文》,《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北京师大图书馆藏善本书目》均作“张问陶批”,而考其批点时间,则与张问陶生卒年不合,故知为伪托无疑.该本共有三处记载:在第一册末尾《杜诗论文二》之《白丝行》一诗的批点后有时间标识:“癸未三月雨窗无聊,书此以记,船山”;在第三册末尾杜诗论文卷九《腊日》一诗的批点后有时间记载:“甲戌长夏,船山批阅”;在第十三册末尾,杜诗论文四十五处有墨笔题时间:“甲戌秋九月既望,船山张问陶并题于西冷〔泠〕.”考张问陶生卒年(1764—1814),“癸未三月”,张问陶并未经历癸未年,而“甲戌”年乃清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此年三月张问陶即病卒于苏州,故也不可能在长夏和九月再批点杜诗.故应题作“题张问陶批点”或“伪托张问陶批”为宜④.另外,北京师大图书馆藏清代潘德舆批校《读杜心解》一书同样如此,该本中的批点时间记载与潘德舆生卒年不相符合:如在卷一之三末尾处《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一诗批语后有墨笔题“庚申八月二日记”,在卷一之四“五古”《雨》处墨旁“庚申补选”,卷一之五”五古《昔游》诗批语后墨笔题“庚申八月记”,卷一之六五古《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批语后题“庚申九月记”,卷四之二《登高》一诗后题“癸卯闰月记”.从这些记载看,涉及到“庚申”、和“癸卯”两个时间,而根据潘德舆的生卒年(1785—1839)来看,其所经历的庚申年为清嘉庆五年庚申(1800),此时潘德舆16岁,似不太可能批点杜诗,更不可能“补选”了.而其一生并未经历“癸卯”这一年,距其最近的癸卯年是清乾隆48年(1783)和清道光23年癸卯(1843),前者,潘德舆尚未出世,后者已是潘德舆去世5年后了.故从时间记载来看,潘德舆不可能批点杜诗,故应作“佚名过录潘德舆批校、潘亮彝按语”为宜⑤.

3. 为突出某一家批点而忽略其他诸家批点.复旦图书馆藏清佚名录申涵光等批点《杜诗评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题作“《杜诗评律》六卷,清洪仲撰,清刻本,佚名录清申涵光等评点”,但考该本实际批点,经统计,“这些圈评共计533则(约2.5万字).其中佚名93则,知名者440则(此均见于《仇注》)” 〔3 〕 (P16 )其中引录申涵光批点仅2条,而其大部分批语来源于仇兆鳌、黄生、王嗣奭等人,为何仅称“佚名录申涵光批点”?未得其解,且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而《复旦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则著录较为审慎,“《杜诗评律》六卷,〔清〕洪舫撰,清康熙刻本(有朱墨圈点批校),四册”,虽标明其有批点,却未能落到具体实处,亦不甚明白.故该本当题为“佚名圈评,并录仇兆鳌、黄生、王嗣奭等诸家评语”为宜.亦有人认为“根据其书实际情况,说明‘佚名圈评,多引《杜诗详注》评语’或为适宜”,亦可.同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藏清申颋批点《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申颋批”,而该本批点除了申颋批点之外,尚有少量武福鼐批注的,标明了“鼐注”字样.因此,该本当题作“申颋、武福鼐等批”为妥当.

4. 未考批点者具体情况而致著录不确.复旦图书馆藏清代秩斋批点《杜诗分类全集》,该本在《杜诗分类全集》卷一目录后有墨笔夹签批明确指出“杜诗中硃书字皆秩斋笔”,故知该本为“秩斋”批点无疑.但《复旦图书馆善本书目》却未考“秩斋”为何人之号,仅据此著录为“秩斋批”.实际上,“秩斋”为蒋孚吉之号,按蒋孚吉,字芝山,号秩斋,江阴人.有《秩斋初稿》一卷.由此可推知,该本或系蒋孚吉批点.

另如复旦图书馆藏神生过录钱陆燦、王觉斯、仇兆鳌等诸家批点《钱牧斋先生笺注杜工部集》,清康熙静思堂藏版.该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题作“佚名录清王铎、钱陆燦、仇兆鳌批校”,《复旦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题“临〔清〕王觉斯批校”,实际上是神生过录钱陆燦、王觉斯、仇兆鳌等诸家评点.该书第一册封页有墨笔题籖,标明该册主要内容和批校情况:

朱笔湘灵临王觉斯阅本,蓝笔以仇沧柱详注参校,大红圈遵王孟津.又志.

从此题识,我们可知该本主要有朱蓝二色批点,朱笔是钱陆燦临王觉斯的批点,蓝笔为仇兆鳌的批点.那么,该本批点到底是谁过录的呢?在《杜工部集目录》末尾处有红笔批校,交代其过录批点的具体情况:

庚戌夏月,命二儿临孟津王觉斯先生阅本,大红圈笔.湘灵燦记.

甲辰仲冬,于黄天章处借得湘灵先生阅杜诗,对校其评点,颇以己意为去取,不尽依钱本也.乙巳春二月二十日神生识.

凡王孟津评语,今标以“王曰”二字,湘灵先生评语今标以“湘云”二字,其无“王云”、“湘云”者,则参考诸家之注而间以己意附焉者也.神生又识.

从此题识可知,该本批点实际上是先有钱陆燦命二儿临摹王觉斯批点,后有神生于黄天章处借钱陆燦阅本,并以己意为去取,同时在批语前以“王曰”、“湘云”之语别之.故题“神生过录钱陆燦、王铎、仇兆鳌等诸家评点”为最妥.

5. 因批本夹签而著录不一的情况.浙江省图藏清朱为弼批校《杜工部集》二十卷,该本周采泉《杜集书录》著录为“《批杜工部集》,清陆奎勋批”.同时在“著录”中称:“《浙江图书馆善本书目》,《目》中著录作陆茮堂批.”在“按语”中就此批的批点者问题也作了说明“此批以论诗为主,即以墨笔批在《钱笺》上,字迹极清秀,出于名家之手无疑.无题名及印记,仅有浮签介绍陆奎勋简历,省馆以为陆茮堂批,但陆维鍌《平湖经籍志·陆奎勋小传》无茮堂之号,故是否出陆氏手,以未得真迹一校,亦未能确信.” 〔2 〕 (P539 )按陆奎勋(1663—1738),字聚缑,号坡星,又号陆堂,平湖人.著作有《陆堂易学》10卷、《今文尚书说》3卷、《陆堂诗学》l2卷等.

周氏所记,当是根据书中两个地方的记载,一是根据书中白纸红框夹签而定(图1),该签条上墨笔题有陆奎勋题识:

陆陆堂名奎勋,字聚缑,号坡星,又号陆堂,平湖人.南雄守世楷之子.十二岁能诗.康熙辛丑进士,年已六十,官检讨.著有《陆堂易学》《诗学》《今文尚书说》《春秋义存录》《戴记绪言》《鲁诗补亡》《陆堂文集》《诗集》.

该签条纸质较新,当为后来插入无疑,不足征信.二是在杜工部集卷之一下有墨笔签条覆盖专著者钱谦益的内容,并用墨笔题签一条(图2),上面题有“评语本义门,兼参邵氏子湘、陆氏陆堂”字样.此处,周采泉当把“陆氏陆堂”作为此处题签的署名,误.因何焯生于1661年,仅年长陆奎勋两岁,陆奎勋似不必如此推崇同辈之人何焯,更为可疑的是,邵子湘出生于1637年,比何焯和陆奎勋都年长,按照尊崇长辈的习俗,当题作“本邵子湘,兼参何义门”为是,故作陆奎勋题签,殊为可疑.实际上,从用语习惯上看,此处“陆氏陆堂”当为和“邵氏子湘”相并列的.亦即朱为弼批点过程中除了主要过录何焯,同时参考了邵子湘、陆陆堂两人的评语.另外,考二人的生卒年,陆奎勋生于1663年,卒于1738年,朱为弼生于1771年,卒于1840年.朱为弼晚生于陆奎勋一个多世纪,故参照前人批点,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更为可证的是,陆奎勋曾经评过杜甫的诗歌,这在其诗歌中得到反映,故再次证明了朱为弼可以参照的可能.另外,笔者后来咨询省图工作人员,他们拿出图书馆老目录,其中著录亦为“朱茮堂”所批.可见,周采泉所谓省图目录题“陆茮堂”者,当为误记.

《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清朱为弼批校”,盖根据书中夹签“钱注杜诗六本,平湖朱茮堂□评,未刻”定夺.其实书签条中有伯英墨笔题识,明确标明该书“得自茮堂后裔”,为朱为弼评点无疑:

此书得自茮堂后裔,云系原稿,虽无疑可征,而评语书法苍老,非能手不备,俟审茮堂书者,信之. 癸亥十二月伯英于灯下.

下题:钱注杜诗 六本,平湖朱茮堂□评,未刻.

另外,从批本笔迹来看,与朱为弼手迹字体一致(如下图),故该本当为朱为弼批点.

按朱为弼(1771―1840),字右甫,号椒堂,浙江平湖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官漕督.金石之学,上追欧、赵,隶篆有浑厚劲折之致.刻印神似秦汉.工山水,写意花卉,涉笔便古.卒年七十.著《椒声馆诗文集》《续纂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伯右甫吉金释》《鉏经堂集古印谱》等.

该本卷一前另有丙申、丁酉复阅时墨笔过录何焯引录宋景濂《杜诗举隅序》一则,从字迹看,此与该本正文批点笔迹一致,而与伯英笔迹不同,当亦出自朱为弼之手.考朱为弼生卒年(1771—1840),“丙申”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丁酉”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此可知,在朱为弼去世前三、四年,朱氏曾“复阅”杜诗批本无疑.

该本为墨笔批点,有眉批和旁批.就其中所批内容来看,批语有提到“方云”、“朱云”之类的词语,可见,除过录何焯、邵子湘等人之外,尚有其他诸家批语的过录.但大多数批语不题何人所批,故混杂一起,难以辨别.因此,《浙江省图书馆藏善本书目》之著录亦值得商榷,应题“朱为弼过录何焯、邵长蘅、陆奎勋批点”为适当.

〔注释〕

很多杜集书目不注重杜诗手批本著录的原因是编目者“对于一些著名版本的名家批校本,一般情况下并不视为单独的杜诗学文献著作”(张忠纲、赵睿才、綦维、孙微等著《杜集叙录·前言》,齐鲁书社2008年版).

近年杜诗研究者曾就韩菼、李念慈、陈訏、张问陶、朱方蔼、方拱乾、沈巗等杜诗手批本进行过论述,但基本上处于单兵作战的形式.而近年来的杜集书目,如胡可先《杜集善本目录》(《杜诗学引论》附录二)也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了各类杜诗手批本80馀种,但惜乎只言片语,未作深入辨析.其他各大图书馆编书目也多同此类.

周采泉《杜集书录》等杜集书目有著录的,则文中均予以说明,未特意说明的则均为未曾著录的手批本.

④关于张问陶批点《杜诗论文》的辨伪,可参看胡传淮《张问陶批点<杜诗论文>辨伪》(《收藏家》2008年第6期)、《张问陶批点<杜诗论文>系伪造》(《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等论文.

⑤潘德舆批点杜诗,除了批点时间与其生卒不合外,在批点笔迹和钤印方面,也存在诸多可疑之处,笔者博士论文《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2010)对此有考辨,可参看.

[参考文献]

〔1〕胡可先.杜甫诗学引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周采泉.杜集书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周到.洪舫《杜诗评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著录论文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文献著录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上文结束语,上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著录本科著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辨正和杜诗和著录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