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新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科技新闻如何贴近受众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闻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1-17

《科技新闻如何贴近受众》

本文是新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科技新闻和贴近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信息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和渠道非常多样化.在各类信息中,科技新闻依然是较为“小众”的新闻种类.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依然有待提高,科普力度仍需加大,而承担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科技新闻存在同质化严重,内容过于专业的情况.如何拉近科技新闻与受众的距离,让科技新闻变得“悦读”?本文以《江淮晨报》为例,浅析科技新闻传播的技巧.

【关键词】科技新闻;传播技巧;科学素养

一、科技新闻的概念和传播现状

科技新闻,顾名思义,指的是对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报道内容包括科技政策方针、科研成果、科技成就、科技工作者.在传统观念里,新闻类别通常会划分为社会新闻、时政新闻、民生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等;科技新闻相对“小众”,内容多以科技企业为报道对象,例如新产品发布、新技术推广等等,而真正关注科研的新闻不多.

不过,随着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也可以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

科技新闻也因其独特性、新鲜性、重大性等特点,愈发获得关注度.我们仅仅把时间回溯1年,就可以在记忆中搜索到不少举世关注的科技新闻,如Alpha Go 对弈人类棋手、埃隆·马斯克旗下SpaceX 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无人驾驶技术走上街头……

当下,科技传播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科技新闻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占比较低;国际新闻报道数量过多,关注科研本身的新闻太少,报道内容呈现“同质化”,文本不够生动,缺少亮点.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科技工作者不愿意主动宣传,而且不善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生动解读;隔行如隔山,传统媒体跑科技线的记者往往身兼其他工作,再加上新闻媒介对出稿速度的要求,记者往往无法对科研成果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难以写出一篇理解透彻、语言生动的科技新闻.

二、科学技术的新闻价值

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无人驾驶、Alpha Go、量子卫星,都是已经成型的产品.它们拥有了趣味性、实用性的属性,才成为科技新闻的主角.实际上,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往往要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实验,需要有严密的逻辑、精确的数据.从实验室中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再到应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线索频出,但同样也是报道的难点所在.

我们有很多次将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科技新闻的机会,比如无人驾驶、Alpha Go 中都用到的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虽然它注定没有已成型产品那样引人关注,但同样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 年“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超过10%”的奋斗目标,然而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1]提高公民素养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而科技新闻是普及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科研发现中有大量值得报道的新闻

在科技界,有科学家、科研领军人物,如从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国,来到合肥科学岛安心扎根科研、以创新报效祖国的“哈佛八剑客”;入选《自然》十大科学人物、“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科学家往往富有人格魅力,一项科技成果出炉的背后,必然也有许多外人所不知道的故事.这些人物、故事其实是具有可读性的.还有屡屡创新,刊载于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的科研成果,乍看和公众生活联系并不密切,但倘若记者能有心发掘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实用性、趣味性,报道就会变得生动.

(二)受众对于科技信息关注度高

对于科技新闻,公众并非不感兴趣.2015 年9 月,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对科学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的比例分别为77.6%、74.7%和69.8%.高达83.3%的公民对环境污染与治理感兴趣.[2]

2018 年6 月,中国科协科普部、百度品牌数据中心和中国科普所共同发布了《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2018 年一季度)》.报告显示,2018 年一季度,中国网民科普搜索指数为20.96 亿,同比增长20.18%,前沿技术、健康与医疗、航空航天成搜索热区.[3]

电视栏目《走近科学》《是真的吗?》及科普杂志一直拥有稳定的受众群体.全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也成为公众汲取科技新闻的来源.

比如,在微信公众号中,主打医疗卫生科普的“丁香医生”、“疫苗与科学”、“医学界”,以及主打科技类信息的“科学大院”、“果壳网”、“中科院之声”,主打气象科普的“中国气象爱好者”,综合性科普公号“知乎日报”、“知识分子”等,阅读量都处于较高水平.

可以看到,并不是科技新闻没有市场,只要内容有趣、贴近生活,同样引人关注.

(三)有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之一.科技新闻,是公众获取科学技术进展、了解科技工作者的主要渠道.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 年,安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5%,达到5.94%.[4]科技新闻的传播,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三、科技新闻的写作技巧

我们对科技新闻的探索,一方面是要将已经变成产品的科学技术报道给公众,同时避免新闻同质化;另一方面,则是将这些尚未变成产品的科学技术,介绍给公众.如何将科技新闻写得生动“悦读”,则是新闻媒体应当探索的.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曾对科技记者说过:“作为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科技新闻,必须把深奥的科技理论、专用术语,用广大读者能够理解的通俗语言进行翻译、解释.善于解释,化深奥为平易,于平易之处见神奇,是写好科技新闻的关键点.”

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概论》中,按照新闻和读者关系分类,将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则是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在分析科技新闻时,这一分类也同样适用.硬新闻包括科技方针、政策、成果等,做到准确清晰即可.软新闻包括对科技工作者的报道,对科技成果阐释性的报道,通俗化的表达.它讲究写作笔法,可以帮助“外行人”看懂原本晦涩难懂的科技成果.[5]

中国科协2014 年组织开展的“科技工作者科研伦理意识”调查显示,55.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国媒体在科技报道中常出现歪曲和误导,更有63.4%的人认为参与公共问题讨论有风险.这就表明,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媒体记者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6]

科技新闻需要保持客观,切不可为了增加可读性,而过分追求通俗化和生动性,也不能加入主观理解或者人为“拔高”,真实和准确是必要的前提.

(一)新闻媒体不是科研机构的“传声筒”

传统媒体获取科技新闻线索,有一部分来源于通讯员投稿,而题材则是新鲜出炉、刚刚发表于权威学术期刊的科技成果.

这样的科技新闻通常很专业,甚至晦涩难懂,而且更注重“宣传”效果,强调意义和成就.

这样的新闻素材外行人拿到手往往“看不懂”.如果不经过再加工,这样的新闻稿件难以获得见报机会,即使刊发出来,也拉远了科技和公众的距离.新闻媒体不是科研机构的“传声筒”,如何把其现实意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报道,是新闻媒体需要探索的.

(二)解读“高门槛”的科学技术,记者应增强基本功

科技新闻不同于其他,不能简单罗列一些专业技术名词、数据,新闻报道必须有层次、有深度.

科技原本就是“高门槛”行业,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各有不同,不同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同一学科之间还有多个细分领域.以物理学来说,就分为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高能/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等众多领域.一个在量子领域颇有建树的科学家,未必对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知识做到通透熟悉.隔行如隔山,何况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大多是非理工科专业的背景.如果对科学知识没有基本的了解,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可能无法让大众感到“悦读”,或者过分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对专业知识进行了错误或者夸大的解读.

因此,科技新闻记者应当对行业知识有所涉猎,熟悉所跑条口领域的知识,也应当和科研工作者建立联系和信任感,获得一手资料的同时,得到更加权威的内容解读.

(三)科技成果转化新闻语言,记者应做好“翻译”

此外,科技新闻也需要有趣味性,在保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避免简单罗列术语和数字,而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新闻语言,做好“翻译”.例如,2018 年7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展”现场,购买了一款“合肥造”科大讯飞翻译机,赠予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

在得悉这一线索后,江淮晨报记者选择以“消息+通讯”的方式,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消息《总理买走了我们的翻译机》中,对新闻见证人进行采访,对事件进行还原.通讯《口音太重、语种小众都难不倒它讯飞翻译机三步搞定“中翻英”未来可担当法律、经济等专业领域“翻译官”》一稿中,通过对讯飞研究人员的专访,对引起读者好奇的问题进行解读,比如,翻译机让总理“青睐”的原因,它把李克强总理的问候,转化成保加利亚总理能听懂的语言,用到了什么样的技术?有手机翻译软件在前,企业推出这款产品的意义何在,未来还会带来哪些新技术?

这样一来,对新闻事件的还原,和对科学技术的解读没有混为一谈,稿件也更加清晰生动,令人“悦读”.

又如,2016 年,中科大教授、量子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及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的量子纠缠分发.这是一则专业性非常强的科技新闻.江淮晨报记者采写的《破纪录!量子纠缠跨越“一步千里”》稿件中,首先对量子纠缠进行形象描述:“两个纠缠的粒子之间,仿佛一对有心灵感应的‘双生儿’,无论相隔多远,一个粒子的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立刻响应.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

这个实验怎么做,记者也进行了细致采访,“需要趁着夜色‘掐点’”,实验过程并非如常人所想,只要卫星上天,实现“天地互通”就可以顺利拿到实验数据,实际上,每天卫星只留给地球上的科研人员200-300 秒的有效实验时间.

这样一来,这篇新闻就从非常专业的科技新闻,变成了普通人可以看懂的新闻.

(四)全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传播的创新

狭义的科技新闻强调专业性,受众范围小,科学素养高.但在全媒体时代,科技新闻的范围、种类增多,受众群体也迅速扩大.受众可能不太关心铁基超导和稳态强磁场技术,但是新药品上市、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等新闻,也拥有广泛读者,对于教育背景、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并不高.

科技新闻不再是“小众”类别,这就要求媒体改变原先报道习惯,对科技新闻进行持续性报道、深度报道.

中国科协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53.4%,比2010 年的26.6%提高了一倍多,已经超过了报纸(38.5%),仅次于电视(93.4%),位居第二.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1.2%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7]

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弱于新媒体,“抢独家”、“抢首发”难度大.那么,做好深度挖掘,找到新闻的第二落点,就是传统媒体在科技新闻传播中必须下功夫的地方.

此外,传统媒体也在尝鲜全媒体手段,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数字、术语、研发过程非常复杂,我们可以运用图表、图形的手段加以辅助;也应善用视频、直播等手段,让读者更直观地接触科学技术本身.

例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应用技术所推出了一款“智能先锋”无人车,并完成了在第三方监控下的开放道路无人驾驶测试,在红绿灯路口通过这项上,成功率达到99.9%.首次接触这一选题时,江淮晨报以《科学岛这辆无人车能“看”懂红绿灯》为题,通过采访应用技术所的技术人员,还原了考试过程和无人车的现场表现,此外,注明无人车测试这一科技成果的意义.

随后,记者又与应用技术所进行进一步联系,在无人车下一轮测试时,进行现场探访,并通过新媒体进行直播,让受众得以直观感受“合肥造”无人车技术.

综上,传统媒体在操作科技新闻时,应主动规避“同质化”可能性,多在采访和文本上下功夫,注重结合热点问题,延伸新闻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新闻传播形式也应当进行创新,让受众获得新闻“参与感”.

注释:

[1][2][4][7]中国科协. 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5.

[3]中国科协科普部、百度品牌数据中心、中国科普所.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2018 年一季度),2018.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薛品,张文霞.加强科技工作者科研伦理意识.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

(作者单位:江淮晨报社)

责编:姚少宝

新闻论文参考资料:

新闻杂志

新闻战线杂志

新闻导刊

新闻总署期刊查询入口

新闻投稿网站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

此文结论:该文是一篇适合科技新闻和贴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新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新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