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问题研究论文范文素材 跟融合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步道设计的关键问题以苏州环古城河步道为例类论文范文检索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问题研究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1-17

《融合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步道设计的关键问题以苏州环古城河步道为例》

本文是有关问题研究论文范文检索与理念和步道和古城类论文范本。

摘 要:随着对城市机动化的反思和对健康生活态度的回归,城市步道建设日益增多,但也存在重工程、轻环境;重标准、轻特色和重通行、轻生态的问题.根据“城市双修”的指导意见,城市步道设计应是“服务市民生活、改善出行条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空间”,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能力”,满足“生态友好”,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在苏州环古城河步道案例中,上述指导意见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通过多规融合、将步道纳入城市景观体系,引入生态设计,整合绿地系统,提高可达性和设施的完备性,凸显地方特色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步道的服务性能.

关键词:城市双修;苏州环古城河步道;空间环境;海绵城市;生态友好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1.015

一、背景——城市步道的认识城市步道,通常是指只可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在城市中,这样的步道一般布置在城市公园、较宽的道路/沿河/湖绿化带内,其特点是一般利用公共空间,满足市民的,公共通行、休闲、健身、社交等需求.[1]近年来,随着对城市机动化的反思和对健康生活态度的回归,市民对步行的认识和需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健身步道、滨水景观步道、环山的绿道和公园游步道的建设也成为城市环境改善的新趋势.

国际上,韩国首尔的清溪川、美国的高线公园、哥本哈根的都市人文慢行道和新加坡的生态廊道均是较为成功的城市步道案例.其中,韩国首尔的清溪川[2]是城市核心区风貌改造的一则典型案例(图1).首尔市政府将高架桥拆除、将原来填埋的水系加以恢复并连通至汉江,在城市核心区重新建立了一条生态优美、景观秀丽的步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具有游憩功能的亲水环境.改造后,通过强化公交和慢行体系,景观水域恢复,在清溪川发挥景观生态效应的同时,也会带动巨大的商机,知名大企业拼命想挤进清溪川周边发展商业,两侧地价不降反升,实现了经济和生态双赢.

与之类似的,美国纽约高线公园[3]同样是通过步道建设复兴街区的一则实例.通过在废弃的货运铁路高架上改造成空中花园走廊,不但在有限的城市中心提供了慢行活动公共空间,串联了商业、艺术节点,还为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国际设计和旧物重建的典范(图2).

国内的重庆山城步道、南京玄武湖公园步道、大连星海广场滨海步道,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提供市民休闲娱乐服务的同时,也作为地区一景起到了地标、城市名片的作用.其中上海黄浦江沿江步道应称得上城市步道中的巨无霸,因其设计立意宏大、前瞻,以城市的尺度构建步道的基地,总长度达到惊人的45公里,步道功能多样,设施先进,向市民与游客提供步行、锻炼和游览的通道和场所(图3).区位又处于黄金的得黄浦江两岸,江景、人文景观相互穿插串联,近代工业遗存、商业中心、艺术中心并存.最可贵之处在于打通沿江两侧不同权属、互不连贯的用地,沟通绵延的岸线,形成城市一景.其实质上已突破了步道本身的概念,而是整个黄浦江沿线公共空间的开发.

然而,作为一种工程体量相对较小、涉及部门相对较多(规划、园林、市政、水务)、多方利益博弈(市民、开放商、政府)、规范套用相对灵活的项目,在地方城市开展的城市步道的设计中,少数项目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注重工程设计,忽略整体空间环境设计.步道以结构设计为主,辅以线性的景观设计.较少考虑整体空间的一体性、系统性,缺少周边设施、水系、城市建筑、天际线的有机结合.难以做到与周边交通设施、交通环境的统一.往往步道建成后,步道两侧不见景,进出两侧公共空间还需绕行至市政道路.

二是注重通行功能,忽略生态、休闲功能.步道以全线贯通、满足步行/无障碍通行等作为技术标准.而对连接绿地、河湖所承担的蓄水、排水、引流的生态功能较少考虑,也缺少休闲休憩活动必备的附属、配套设施(如卫生间,小卖部,游憩、观景设施).缺少必要的游憩设施,其本质是忽略市民的内在需求,健身休闲需求本质上可以派生出商业、社交、文化等多中需求,而配套设施的缺失,不但压抑了市民的内在需求,也浪费了相应的公共空间资源和商业资源.

三是注重标准化,忽略地方特色.

二、机遇和挑战——城市双修背景下步道设计的新要求

作为提倡回归慢行和邻里关系的代表,简?雅各布斯就曾经论述过,城市的尺度应适当控制以适应人居的尺度.[4]在上海街道设计导则,伦敦街道设计导则,纽约活力街道设计指南中,均有构建尺度适宜的慢行步道的论述:城市不是为机动车而生,要塑造活力的城市、街区环境必须要有活跃的慢行.[5]在这个意义上,越来越多城市步道算作是一种回复邻里关系、回复城市尺度的尝试.

时至今日,除了回归慢行生活、促进街区发展以外,城市步道的构建还被赋予了更多的绿色、生态、人文意义.住建部于2015年4月公布了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明确,“城市功能向复合型、生态型、方向发展……绿色生态交通、慢行交通为市政道路改造的重点方向”.[6]

2017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更是直接提出了“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新要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7]

提取“城市双修”指导意见的关键词,城市步道设计应是“服务市民生活”“改善出行条件”(通行、健身、休闲多项需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空间”(可达性好),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能力”(配套服务齐全、串联公共设施),满足“生态友好”,尊重“历史文化传承”. [7]

三、关键技术研究——以苏州环古城河步道为例

苏州的姑苏区是全国首个区一级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其核心位置、位于古城河环绕之内的14.2平方公里,即为苏州古城区.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含苏州的运河遗产即四条运河故道和七个点段,古城河为四条运河故道之一.作为环古城风貌带保护工程和“大运河、古城河、胥江——两河一江”工程的延续,[8]环古城河步道定位为服务市民、提升旅游的惠民工程.工程在2014年初启动,于2015年年中完工,并在2015年的苏州市十大民心工程评选中,被十万余名市民选为十大之首,足见其受欢迎成程度.

环古城河步道工程的设计范围为环古城河内侧环线约17公里,面积约140.4公顷(图4、图5).

(一)多规融合、纳入城市景观体系

为避免步道的规划建设独立于其他景观、市政系统,在城市总体规划、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下,规划主管部门联合园林绿化、交通、旅游等部门专门编制了《苏州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环古城河文化旅游风光带规划》《苏州市环古城河水上巴士建设规划》等一系列直接指导于本工程的专项规划,厘清了步道在古城慢行系统中的定位和功能,在环古城河景观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以及在古城多方式交通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加强了环古城河步道与内侧水系、外侧绿地、沿线地块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实现了整体空间环境的设计.

(二)引入生态步道设计

根据《苏州市海绵城市规划》,为响应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苏州的市政设施以生态滞水、蓄水为主要目标.[9]在环古城河项目设计中,该目标主要通过路面的渗水铺装、两侧/单侧绿化的下凹式雨水花园、加设雨水收集井和蓄水再利用设施实现.并改原来的硬质驳岸为生态驳岸,进一步增加步道及两侧绿地的蓄水、滞水能力(图6、图7).

此外,生态设计中,还对步道两侧原有的绿化、水系进行修复.一方面,靠河一侧重新梳理植被,以大型植物组团、乔木代替原来杂乱的灌木,打开水系视觉界面;另一方面,在背侧河水的一侧,改变以往高填土的绿化植被,改为较低的填土,便于与内侧服务设施沟通,也利于生态雨水花园的节水蓄水.同时梳理、开挖淤塞的水系,促进环古城河及古城内部水系的循环.

(三)纳入沿线公共服务体系,盘活存量绿地品质

以往的城市步道,往往以满足通行需求为第一要求,辅以大量线形绿化,实际上往往不能让人进入绿化、两侧地块腹地,从而制约了通行以外各类休闲、娱乐、商业活动的展开.项目路线则环绕苏州古城,经过的文物保护单位、城市公园众多,各类市民休闲、娱乐资源丰富.基于此,项目的设计中一改以往重通行、重绿化的倾向,而是将整个步道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更多地考虑市民的生活和休闲需求,并体现在步道的串联性、互动性上.

步道的实施,串联了环古城河沿线的所有旅游、观光、休闲、商业节点.经过上位规划、整体化设计和主管部门管理协调,沿线各类景点、商业公共服务设施均与步道无缝对接.无论是盘门三景、平门水陆城门、相门城墙博物馆、阊门运河码头、山塘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文物保护单位、游览景点,还是桂花公园、东园、百花洲公园、苏州规划展示中心等城市公园、规划展示中心,抑或石路、南门等传统商圈都将步道纳入自身的景区、商业、绿地体系.市民在步行中可同构步道与地块的开放式接口随时进出各类设施,并不需要再绕行至市政道路.与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良好互动,赋予了步道服务功能的大幅提升(图8).

与此同时,多个景区、公园在步道经过的段落,也借着步道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园路品质和两侧绿地的品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是将原来散乱、断头的园路整合、连贯,比如在平门桥下新建栈桥,避免步道与市政道路交叉相互干扰;另一方面,步道两侧的绿化一般在沿河一侧梳理了杂乱的灌木,打开了沿河界面,在背河一侧则新建公共服务开场空间,并辅以适当的当地景观小品(图9).

(四)整合交通资源、提高可达性

步道为只通行步行的道路,行人进出步道需通过常规市政道路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转换.

1.机动车衔接

与步道相交的每条城市道路都能便捷的进入慢行系统的步行通道,设置8个机动车停车场(图10).

2.公共交通衔接

步道的节点与周边的公交及轨道交通接驳顺畅,保证系统使用的有效性,截至项目结束,共有30个常规公交站点和8个轨道交通站点(5处现状,3处在建)布设在步道的沿线200米处(图11).

3.水上巴士

环古城河慢行系统充分考虑与环古城河水上巴士的衔接,做到“水陆联动”.现状水上码头4处,本次新增4处,一共8处(图12).

4.公共自行车

步道沿线现状共有8处公共/社会自行车站点,根据《苏州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专项规划》落实公共自行车点位,结合步道与市政道路的节点,在现状8处基础上,新增18处,达到设置26处(图13).

5.设施配套齐全、凸显地方特色

以往步道建设中,对公共服务的考虑一般较少,与步道两侧腹地的公共、商业服务设施互动有限.本次设计中,为充分挖掘两侧的旅游、休闲、商业价值,增加市民游憩体验,本次步道设计在各个段落大量增加配套服务设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要游憩节点的配套设施以利用现有设施为主,发挥设施复合效应,节约建设成本.通过利用、盘活现有的设施、建筑,步道全线整合18处商业服务点,27处现状休憩点,34处避雨点,24处公厕,并布设了较为密集的照明、治安监控和信息引导设施(图14).

此外,步道的设计中融入了苏州本地的元素并体现在设施、建筑风格、景观风貌中.对重点路段和节点借助浮雕、小品、指示标志等文化展示载体,以主题文化为引导,丰富路段文化感受.

在设施、特别是配套的标志引导设施设计中,设计单位分别提取了苏州传统景观元素——水、花窗,传统颜色——灰、白、赭、暗红等,设计了几套具有仿古风格的导引设施.步道在后期实施中,为了养护和造价考虑均有较大改动,但是基本的水纹、窗格元素得到了保留.

在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中,样式和风貌大量参考了苏式园林造园手法,比如在苏州大学段的栈桥,完全以苏式园林中风雨廊的造园手法打造,栈桥与水、景相得益彰.同时,对一些新建配套设施、景观小品节点,建筑本身以粉墙黛瓦的苏式传统建筑式样,铺地大量采用青砖、金山石、鹅卵石镶嵌瓦片,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

四、结论

苏州环古城河步道,通过打造地方特色、配套齐全、可达性好的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的休闲运动需要,也实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城市步道设计,需要考虑不同地域的的生态需求、景观要求,满足市民出行、休憩、健身、社交等一系列需求.作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重要策略途径和工程实施手段,城市步道建设应更注重空间环境设计,各类需求兼顾,并有地方文化特色.成功的城市步道建设,还离不开齐全的指导规划、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市民的积极参与.

问题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评论:上文是一篇关于理念和步道和古城方面的问题研究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