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高考作文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高考作文:改革的另类史记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考作文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1-13

《高考作文:改革的另类史记》

该文是关于高考作文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和高考作文和另类史记和改革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每年高考时节,语文作文题都会得到舆论的强烈关注.这是因为高考作文题本身就承载记载时代精神、标示时代方向的职能.高考作文题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温度计.高考作文作为通用文体,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于1977年恢复的高考,差不多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同龄人”,高考题目的点点滴滴,就像一颗颗琥珀将改革的过程凝结,成为记载改革历史的一个个信息量丰富的截面.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多体现了新时代的新特色,北京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命题作文,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精准对接了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全国III卷以深圳、浙江、雄安三个地方三个不同时间段标语为题,勾勒中国的改革脉络.

时代在加速,初心并不能忘怀,高考作文像路标一样刻在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路上.

40年高考作文

浓缩了改革开放故事

黄晔/文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备受社会关注,因为它贴近社会热点.而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

回顾四十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演进,它已成为整个国家和时展的一面镜子,浓缩着不少改革开放的故事.我们跟随三位专家,从作文题目来看看改革开放进程.

作文题中有中国改革的脚步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考版)执行主编李业陶:40年来,改革开放这一话题和高考作文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78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要求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的短文.文章提出,建设速度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这就是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建设起步时的现状投影,折射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国家走上正轨、渴望国家富强的信念.

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漫画题,要求根据一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写一段说明文字,并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此外,和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关联得比较紧密的还有1988年的命题作文《习惯》和1994年的命题作文《尝试》,结合起来看,这几道全国卷作文题都是从思想层面上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观念、意识,引导人们攻坚克难,求新求变.

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也常见“改革”的身影.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突出了“中国崛起”这个关键词,材料指出: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三体现了“创新”“竞争”“合作”这些改革开放弄潮儿的精神品质.材料指出: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订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一则涵盖了改革开放的诸多成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高考作文题成为“时代之镜”重庆市高中语文课程创

新基地负责人巴蜀中学张学忠:四十年来,高考作文紧贴时代的脉搏,成为反映国家发展和时代气象的一面镜子.梳理四十年来高考作文的演进,我们不难发现,高考作文一直忠实于青少年的成长视角,引领学生去关注时展、感知现实生活,进而实现对学生精神、情感、思维的培养与提升;同时,随着改革发展和时代的变化,高考作文与时俱进,在考查内容和评价方式上也在逐步发展变化.

为国育才、选才,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生活,这是高考作文四十年来恒久的立常比如 :1978年的“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1985年的“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反映环境污染的信,呼吁尽快解决”,1994年的“《尝试》”,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5年(全国卷二)的“谁最有风采”,2017年(全国卷一)的“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等.这些高考题目都以当时发生的典型事件或现象为焦点,关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形态,极为准确地把握住了时展的基本面貌.

思想、文化、精神、情感、思维,是四十年来高考作文内容选择主要方向.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1990年的“根据两位小姑娘对玫瑰花有刺的不同看法,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自拟题目,展开议论”,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14年的“山羊过独木桥”,在提升学生思想高度,思维宽度上进行了有效引导.2003年的“智子疑邻”,2017年全国卷二的“诗词名句的感触思考”,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13年大纲卷的“不用贪心来对待爱心”,2015年的“小陈高速路父亲打手机”,则从文化、精神、情感维度,激发学生的言说,引导学生书写真切感受,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

高考作文也在不断改革

重庆市高中语文课程创新基地负责人巴蜀中学蒲韬:与时俱进、倡导思无定则、充分发挥高考作文的人才选拔功能,是高考作文发展变化的基本思路.

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的发展,高考作文在题型设置上经历了从“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为命题形式的变化,更是从单一化抒写到多元化表达的演进,从同质化认知到创新性思考的提升.倡导思无定则,努力扩展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是高考作文发展的必然.

李业陶说,从全封闭的命题作文或半封闭的半命题作文到独立自主、强调思辨的开放性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作文,这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开闸放流、锐意革新.换言之,高考作文命题,也在阔步走着一条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

“时代”成为今年作文的核心话题

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依旧引导考生关注时展,关注国家发展,关注自身发展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高中语文组教师周云说,作文主题和2018这一特殊的年份密切相关.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进入了新时代.青年人应该如何看待这个时代?周云分析说,议论文命题作文“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紧扣这一方向,谈新时代下新青年的成长问题.

他说,记叙文命题作文“绿水青山图”兼具想象性和思考性特点.想象性要求考生展开想象,设计故事情节以凸显主题要求.思考性体现在引导考生关注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建设绿色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018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则延续了以往全国卷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和重大时间节点的关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关注社会国家大事,提升综合素质.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部语文老师范向勇分析说,在选题内容上,“中国梦”、“时代”依旧是核心话题.

他说,选择2000、2008、2013、2017、2018、2020、2035等重要的时间节点来拓宽文章的立意宽度,给考生提供了较广泛的写作范围.

“综合来看,2018年作文题开放性强,贴近生活.既考查思维广度,也关注思维深度,同时,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方向,关注身边生活、关注时事变化、关注时展.”范向勇说.

摘编自《重庆晨报》2018年6月5日、人民网2018年6月7日

他们当年是如何写高考作文的

陈平原等/文

高考就像人生里的一道分水岭.高考作文则是水面上最先涌来的第一层波浪,每一朵浪花都会有自己的归宿,而我们来看看冲得最高的这些浪花都怎么说——

陈平原:作文登上《人民日报》

1978年4月7日的《人民日报》有一个特别之处,这一天的报纸三版刊登了一篇高考作文《大治之年气象新》,作者是广东潮安县磷溪公社考生陈平原.当年的高考作文,《人民日报》先后选登了三篇,陈平原的是其中之一.

1977年冬天,23岁的陈平原和570万中国年轻人一起,走进了久违的高考考场,这场本该一年一度的考试距离上次开考,已远隔了11年.1977年的这场高考是“”十年久旱后的一场知识界的甘霖,中国知识分子积压了十几年的苦闷,在那短短的几个小时里释放得淋漓尽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次成为整个中国的社会风尚.

陈平原如今已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当年陈平原的高考作文见报时,陈平原已是中山大学的学生了,他正处在天之骄子间的激烈竞争中.校园里,大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分为“城里人”和“乡下人”两派.像陈平原这样上大学前连火车都没见过的,理所当然地属于乡下一派了.

陈平原的这种“阶层感”很快就被打破了,“那篇作文让我比较快地完成了这个转变.”陈平原曾经写过一篇《永远的“高考作文”》,回顾这段经历:有一天,指导员跑来告诉我,电台广播了我的高考作文,只是他所复述的几句又似乎不是出自我的手笔.同学们纷纷猜测,是不是高考卷子搞错了,如果是,此人入学资格都成问题……既可能是作文特棒,又可能是高考,后来我到食堂打饭都不敢抬头.直到几天后,《人民日报》刊出了我的作文.“城里人”对我也刮目相看了,有的道贺,也有的很不以为然.

陈平原“拜读”了好几遍自己的作文,却始终没品出味来,直到有一天,看到好几种《高考作文选评》中,把这篇文章说成一枝花,这才恍然大悟.“入学前我在中学教语文,作文自然有章有法,那些才气比我大的小作家们,写的都是文艺性散文,不大合高考作文的体例.”

对于1977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当年的阅卷老师归纳了这样几条标准:字数较多,结构完整,内容基本符合题目,能记住报刊上的一些时髦词语,而且能把这些词语写得连贯,错别字少.陈平原的这篇作文,从结构、语言到叙述方式,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

采访中,陈平原一再表示,“这篇作文跟如今的高考作文相比,水平差很多.”但对他高考作文的赞誉之声,却萦绕多年.暑假回家,还有不少家长领着孩子来请教,陈平原只好逃跑,把这个任务留给长期做语文老师的父母.谈到这篇高考作文的价值,陈平原自嘲道:“大概无论我如何努力,这辈子很难写出比“高考作文”更有影响,更能让父老乡亲激赏的文章来了.”

刘静心:行云流水一般顺畅

198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17岁的刘静心是当年高考大军中的一份子.来自农村的他怀揣着“知识改变命运”和“高考改变命运”的目标,信心百倍地踏入了高考考场.而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图片作文.这幅漫画题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漫画上一个嘴叼,左手拿铁锹,右臂搭着毛巾,裤腿挽得老高的人,正迈开步子向前走去.刘静心回忆说:“当时高考结束之后,连老师都说今年的作文题非常特殊,但我觉得还可以!”刘静心非常自信.

虽然高考已经过了30多年,但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写作文时的点点滴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文章的标题.刘静心对记者讲,当时大家的作文标题都有“套路”,题目都喜欢起“由……而想到的”,但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选用了荀子《劝学篇》的名言当做自己文章的标题,“我觉得这样既贴合主题,又显得与众不同.”

凭借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日常坚持不懈的积累,刘静心说,自己写高考作文时“好像行云流水一般,非常顺畅.”

“不知道是不是题目的原因,当年语文满分100,我考了87,班里第一!”说起这件事,刘静心满脸掩藏不住的骄傲和自豪.

骆轶航:作文鼓励创新

骆轶航,1999年高考作文满分,后进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文科实验班,现为科技与数字文化媒体PingWest品玩创始人.不久前他撰文谈了当年是如何写这篇作文的——

我的人生巅峰停留在了18岁,那年我写出了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当年的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对当时的高中生来说,这种半开放式带悬念的命题能当场吓哭不少人——完全在平时的训练范围之外.而且卷子上写得清清楚楚“文体不限”——光是在考场上纠结该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就已经让人很痛苦了.

其实,过了那么多年回顾我当年的考场作文,你会发现,它是一篇特别主流正能量的演讲稿.如果让中学生拿到共青团组织的演讲比赛上,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的话,绝对是催人泪下的.大量的排比段落,夹杂着各种漂亮的词藻,中国人和外国人生僻的名字,积极地拥抱未来,对“记忆移植”这件事的伦理和社会效应只有歌颂和期待,要多主流有多主流,要多正能量有多正能量.

在这篇800多字作文的前半部分,我用了三个排比段落,分别“移植”了钱钟书、余纯顺和邵云环三个人的大脑,然后用华丽的语言歌颂了钱钟书的渊博、余纯顺的探险精神和邵云环的爱国主义.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又用了三个排比段落,还押了韵.薪火、沧海、底蕴、贯通……这些高中作文里的“六级词汇”,我一个没落,都串成了句子.

回到今天,我再想想当年的我在高考考场上的满满一篇人名、书名、地名和华丽的寻章摘句凑成的大杂烩,整个就是一个散装零售知识大拼盘.

其实当年交了卷之后,我一直处在惴惴不安的状态.毕竟这也是我第一次把参加《迎接十五大国旗在我心中》首都中学生演讲比赛写演讲稿的文体用在考场上.我也不清楚当时我在考场上的时候怎么居然敢尝试新的文体,深谙应试教育规律的老师,没有一个敢鼓励学生在考场上冒这个险.

公布成绩的那天是1999年7月22日.早上我坐卧不安地拨打了查分电话,分数还没出来.回到家,我妈脸上笑靥如花,声音颤抖地说:“你知道发生什么了嘛?你们老师打电话过来了,你作文得了满分,《北京青年报》上已经登出来了!”

事后老师说:今年高考作文鼓励创新,打破常规,基础好的学生更容易冒尖.接下来,就是这篇作文被印在了各种语文辅导讲义上,一用就用了10多年.

小帆:写出新意能拿高分

参加2010年北京高考的小帆仍然记得自己那道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只有简单9个字的命题作文却让小帆颇感意外.“这题跟我想的不太一样!我还以为会出一段材料,谁知道这么简单!”

简单的愣神过后,擅长写议论文的她迅速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我认为这道题可以这么写:人不仅要有宏伟的理想,更需要踏实、耐心,从小事儿做起.”小帆告诉记者,自己124分的语文成绩,作文应该起到了不小的帮助,“虽然我的作文比较中规中矩,但好在自己平时的积累量比较大,素材上比较有新意.”.

8年后的今天,当小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又一次陷入了对2010年高考作文题的回忆:“其实现在我对这个题目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甚至我还有了反向的理解.要是再让我写这个作文题,我觉得我会写出一些新意和深意,没准分数还能再高呢.”

岳昕:写最关切的议题

岳昕现为北京大学学生,2014年参加高考,作文得了满分.2014年北京高考的作文材料是“老规矩”,她拟的题目是《“木头裙子”与公民社会》.近日她撰文谈了当年是如何写这篇作文的——

“木头裙子”的比喻来自春节时电视里一遍遍重播的“家风是什么”特别节目;幸好我在最紧张的高三依然有闲心陪家人看电视.现在想来,除了从报刊社论中借用来的语言,恐怕这篇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问题意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同样在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当年的我很胆大,指望用八百字写出韦伯一厚本书都没敢说分析透的问题.

然而,这篇作文有一个致命缺点——从头到尾,都没给“公民社会”下一个明确定义,只是模模糊糊地将“公民社会”与“公民自组织”等同起来,并且强调公民社会相对于政府的自治性.缺乏学理分析基础,未曾“我注六经”就在考场上“六经注我”,我把政治课上学到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往身边拽,把“市场经济”、“私权意识”等当时认为正确的名词与材料里种种“老规矩”一对对地贴起来.

诚然,这没法怪一名高中生;直到大三出国交换选修了“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课程,我才真正从学理上了解“公民社会”意涵的多元与宽广.

大概很少再有场合要求我们在没有任何考据的情况下,仅凭不到十分钟构思洋洋洒洒写下两页答题纸.虽然回看自己的“高考满分作文”深感幼稚,也早已在阅读与思考中推翻了很多当时的观点,但直到今天,在大学的各种社会学课程与新闻实践中,公民社会依然是我最关切的议题之一;当年的文字就像一个路标,见证着我的反思与改变.

在精确审题的前提下,写最关切的议题、最珍爱的事物,无论在分数上还是良知上,都不会后悔.

摘编自《文史参考》《博客天下》、央广网

那些年的“满分作文”写了啥

1981年高考满分作文——

毁树容易种树难

四川一考生/文

大家可曾见过这样的情景:十个人在前面辛勤地种树,在他们的身后却尾随着一个毫不费力的毁树者.在十个人的身后留下了一排翠绿的小树苗,而在一个人的身后却留下了一行半死的小树.

当大家看到这情景的时候,一定会为辛劳者惋惜,为小树的死感到痛心,对那不知羞耻的毁树者感到愤怒.这是大家共同的思想.

然而毁树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都是这样直接地表现出来,多是间接地、隐蔽地进行着.这隐蔽着的丑恶行为给人民、给国家、给事业都将带来更大的损失.

自古以来这样的“毁树者”并不少见.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者屈原,为了楚国的兴旺,竭忠尽智,然而上官大夫的谗言竟致使他被流放,国家遭劫难.宋代的爱国英雄岳飞,英勇无畏地守卫着边疆.由于秦桧的卖国行径,杀害忠臣的罪恶,致使岳家军惨遭破坏,国地被侵占,人民受蹂躏.这就是古代“毁树者”的罪恶行为,这就是“毁树者”带来的损失.

在我国近代现代历史上,这样毁坏革命之树的人也是有的.为妇女求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秋瑾就是在即将起义的时刻被判徒出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八一”南昌起义,也是由于叛徒告密,暴露了时间,致使起义被迫提前.王明奉行机会主义路线几乎断送了革命,使红军为此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都是“毁树者”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我们中国人建立起革命的事业是多么的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优秀的人和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呀!

在今天的生活中不是还有一种“毁树”的情况吗?由于官僚主义的瞎指挥,主观主义者的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盲目性,致使“渤海二号”翻沉,致使丰收在望的几十亩黄豆连根拔起.看看这毁树行为的后果吧,他们断送了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种植“四个现代化”这棵大树,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全国人民在为此努力地工作着.我希望也坚信,只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一心建设我们的国家,不让“毁树者”轻易得手,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迅速发展起来.

1983年高考满分作文——

干劲·恒心·效率

——从一幅漫画中得到的

江苏考生/文

有这样一幅漫画,题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画上有一个嘴叼,左手拿铁锹,右臂搭着毛巾,裤腿挽得老高的人,正迈开步子向前走去.

在他的身后留下四五个深深浅浅的水井,但它们离地下水面总有那么一段或长或短的距离.而最靠近他身后的那个,只挖了几锹,就感到这下面没有水了,要换个地方挖.他迈开步子正向未开发地带继续“挺进”呢!

看了这幅漫画,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干劲、恒心和效率这三者的关系问题.

要干成任何一样事情,首先需要的是干劲,缺乏干劲什么事也做不成.然而这十足的劲头该如何使用呢?假如你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结果会一事无成.这个道理小学生也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一篇寓言《白头翁的故事》.说的是林中有一只小鸟,看到黄莺鸟唱歌唱得好,就跟她学唱歌,看到燕子会做巢,又去学做巢……结果头发白了,本领一样没学成.就得了“白头翁”这个名字.

由此可见,干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干劲,还要有恒心,确定目标,持之以恒,才会获得较高的效率.这就好比做人工呼吸,只要存在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不断进行下去,直到病人恢复呼吸.如果你按了两下,无所所应,就放手不干了,这样,一个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就会断送在你手里.

因此,要取得较高的效率,必须把干劲和恒心相结合.光有干劲是不行的.而那个挖井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他挖了一连串的“旱井”,而且还准备继续挖下去,干劲应该说是不小的,然而他缺乏的正是恒心,要是他能坚持下去,别说一口井,就是两口也早就挖好了,效率该是很高的.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

中,要切忌犯挖井人那样的错误,要注意干劲和恒心相结合,以取得高效率.

1987年高考满分作文——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湖南一考生/文

育民小学举办游泳训练班,用科学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游泳训练,取得显著成绩.这又一次极好地证明了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这个真理.

科学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的正确认识.当它再回到实践中来用于指导实践时,便如指南针一样,能够指引正确的方向,使人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错路,迅速地到达目的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曾启发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经椭圆轨道绕日运行的规律;门捷列夫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科学预言,也为后来的人们有目的地寻找新元素提供了帮助,而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更使千千万万人民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抛弃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一味地盲目蛮干,不是明智的做法.蛮干瞎闯,必然是撞南墙,进死胡同.我国人口学家马寅初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可惜当时国家领导不予重视,以致造成今日中国之“人口爆炸”.这是忽视科学理论指导意义所带来的恶果.

或许,有时蛮干瞎闯者七弯八绕之后也可以到达目的地,但是已付出了数倍于人的劳动——这完全是无谓的代价.比如育民小学的孩子们,从小在水里泡大,谁还不会个“狗刨式”、“仰天泳”呢?可是,如何正确使用力量,求得最佳姿势、最佳速度,诸如此类的技巧问题,就不是在水里扑腾两下就能够掌握的了,需要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总结了无数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借助它们的指导作用,更好地进行实践.

让我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上迅速前进吧!

1988年高考满分作文——

习惯

福建一考生/文

爷爷老是坐在他那早已

掉漆的太师椅上,捋着他那几根花白的胡子,戴上老花镜,看那几本早已发黄了的《三字经》.

那张不时会发出“咿咿呀呀”声音的太师椅,据说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已经是好几代了.爷爷老是不愿换上一张新的,虽然爸爸好几次说要买一副沙发换上.只要爸爸一开口,就遭到爷爷的训斥:“祖宗的东西能随便搬掉吗?你这个不肖的子孙!”于是爸爸便唯唯诺诺地退到一边,不敢再提买沙发的事.而爷爷大概是气昏了,坐在那太师椅上,花白的胡子习惯地一翘一翘的.

我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看到爷爷坐在这张太师椅上,闲悠闲悠的.有时几个老朋友来探访他,于是兴上心来,背着“之乎者也”,身体也就习惯地摇摆起来,活像一座古老的摆钟.——即便是他一个人在家,也是常常这样背书,这样摇摆.他这样摆得习惯了,我们也就看得习惯了,虽然爸爸仍然很想买一副沙发,但也终于没有提.

我也常常爬上太师椅,学着爷爷的模样摇摆起来,但总觉得自己摇得不比爷爷好看.但如果被爷爷看到了,自然是会有一顿训斥的.训斥完后自然是坐在太师椅上,胡子习惯地一翘一翘.坐上太师椅,爷爷俨然是至高无上的.

我对这张破旧的“老古董”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这不单单是遭到爷爷的训斥而迁怒于它.它摆在门边,常常无缘无故地磕痛我的脚,有时还磕破了皮渗出血珠来.这种恨促使我起了弄坏它的念头,我趁爷爷不在家,偷偷地拔掉那几个快要掉落的楔子.

爷爷回来了,他习惯地把拐杖倚在太师椅旁边,撩起长衫,习惯地往下一坐.“哐啷”一声,等一家人从内屋跑出来一看,爷爷早已倒在地上,他的大腿扭伤了.

爷爷被送进了医院.他躺在床上“唉唉”地叹了几声气.我去看他的时候,看到他那艰难的样子,真想向他承认这是我的过错,但我终于没有说出口来,尽管心里有着莫名其妙的内疚.

爸爸终于买来了一副沙发,摆在那太师椅的位置上.那张早已支离破碎的太师椅,被堆在靠墙的一个角落.

爷爷出院了.他在家里看到了沙发,依然是叹息几声,没有再说什么.

他依然是习惯地把拐杖依在一边,习惯地撩起长衫,习惯地把身子向前一俯,习惯地轻轻下坐.但我常常看到,他的身子落下时总是像着了一惊似的——大概是他还不习惯坐这种又低又软的沙发吧.

1994年高考满分作文——

尝试

——叶老师下海

山西一考生/文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第一个做生意的老师又是什么呢?”叶老师苦笑着问自己.的确,在这样一个传统、保守而又平静的小镇上,老师想做生意真是天方夜谭.但如果不这样,又能怎么办呢?难道就眼看着那群可爱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吗?难道就眼看着学生们买不起文具课本而误课吗?“不,不能,决不能.”叶老师毅然地甩了一下头,低低地但有力地说了一句,“我必须在这个假期把下个学期的书款和学生们的书费凑齐,现在手头有点钱,再做几天生意,赚几个钱,大概就够了.”

于是,几天后,小镇的街上出现了一个卖馄饨和茶叶蛋的小摊.冷清惯了的人们纷纷走向这个顿时使幽深的小巷子热闹起来的摊子.然而,当发现摊子的主人竟是镇上小学的那位以清贫、敬业著称的叶老师时,人们不禁呆了.于是各种各样的议论便在人们中传开来:

“看不出叶老师竟是这样的人.毕竟是耐不住清贫了.”

“老师做生意?这还叫老师吗?真是不像话.”

“叶老师家的确挺困难,听说他爱人一直有病,经常吃药打针.他这样做也是情有可原的.”

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嘀咕着,有的转身走了,有的禁不住那摊子上发出的香味的诱惑,坐下来美美地吃了起来.

“嗯,不错,味道的确不错.”人们满意地说.

于是,慕名而来的人们又挤满了那矮小的长凳,品尝着味美而又价廉的馄饨.当然,人们的议论还在继续,其中也不乏鄙视叶老师的话.渐渐地,叶老师在人们心目中已不再是那个有口皆碑的、受人尊敬的叶老师了.

又一个学期来临了,街上的那个飘着香气的小摊也不见了.多了几个哭哭啼啼地闹着要上学的娃子.

“唉,这两年日子越来越紧,实在供不起这几个娃上学了,就让老大退学帮我干活吧.”一个神情沮丧的男人无可奈何地对叶老师说.旁边几个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也抽泣着向叶老师告别.

“没关系,今年这几个孩子的学费免了,书费也不用交了."叶老师微笑着说,又给那几个孩子一人发了一支铅笔,一个作业本.

那个沮丧的父亲瞪大了眼睛,吃惊地望着叶老师,随即,他深深地向叶老师鞠了一个躬,紧紧抓住叶老师的手,使劲地摇着,几滴泪滴在叶老师沾满粉笔灰的手上.

星期六的晚上,那飘香的小摊又摆了出来.

这次,人们依旧聚集在摊前,依旧品尝着那美味的馄饨.只不过,那递过的钞票仿佛厚了一些,人们的眼光中,又恢复了原来的,甚至更多的尊敬与理解.旁边,好几个娃子欢笑着帮叶老师刷用过的碗……

“看来螃蟹的确吃得……”叶老师欣慰地笑了,镜片后的眼睛那么亮.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

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

陕西一考生/文

“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这已经成为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身为中国人,无不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当中国举着“经济”与“政治”的大旗昂首阔步地走在世界前列时,国内的一项调查却表明:有97%的受访民众认为,国民素质的低下与大国形象相去甚远.为此,我们必须记住: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

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我想对千千万万的商人们说.谈及经济与商业,中国人如今可以昂首走在日本前面.然而,不知可曾记得,二战过后,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运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半个世纪后的今日,日本人身高平均增加了九厘米.而中国人也喝牛奶,却喝出了三聚氰胺和“大头娃娃”.在这样的事件中,商人们怎么能昂起头颅骄傲地对外宣称自己的强大?没有了道德的约束,经济崛起怎么会有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想对商人们说: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

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我想对千千万万的司机们说.当有越来越多的人驾驶着进口小汽车行驶于大街小巷时,我们为经济发展的飞快速度而欢呼雀跃.然而,当陈家酒驾致2死1伤,当撞死路人后趾高气扬地喊出那句“我爸是李刚”时,谁又能不汗颜?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新一代,道德何以沦丧到如此地步?当人们驾驶起代表着经济高速发展的高级轿车行驶在宽阔的路面上时,请切记: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

经济崛起勿忘道德崛起,我想对所有的中国人说.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住进了洋房,开起了洋车.但请不要忘记在必要的时候相互扶持.记住好人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仍不忘帮助他人;记住长江大学的那些学生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为人;记住好干部经大中,在大地震颤的那一刻,喊出振聋发聩的那句“干部留下,让娃娃们先走”.他们都是道德的巨人,在中国立于世界之林之际,他们撑起了代表中国的一片天空:道德!

让我们的道德像我们的经济一样稳步崛起.让国民道德素质的水平与大国形象相匹配,这样,有一天,中国将作为真正的大国排在第一位!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

大美中华有容乃大

湖南一考生/文

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选择来华留学,中国用宽阔包容的胸怀迎接,展现中华大美.而中国的大美不仅在于壮丽河山,不仅在于雄才济济,更在于经济状况、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共同折射出的“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推崇经济互容,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将驱动世界.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相承接,与中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匹配,已摒弃了国际上长期的“零和博弈”思维,用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和”文化为核心思想,搭筑了新的互利互容的经济交流平台,开创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思路,可谓展现了中国之大美.

中国秉信文化包容.古老的京剧是中国的一个文化标识,以其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手法、生旦净末丑丰富多样的艺术造型、各式各样的艺术装饰,在世界文艺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几百年前徽剧和汉调艺人进京演出,徽汉合流后逐步演化成京城特有的剧种,它并吸收全国各地戏曲多种表现形式,逐步完善自身.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造就了中华的国粹京剧,并且每个中国人都相信,京剧等古老文化在历史的碾压下并不会匍匐不前,而是更加开放包容,吸收现代艺术因素,更加强劲地展现中华大美.

中国倡导生活共容.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事物正在悄然改变中国大众的生活,其特点便在于它的共享性,即在不同时间与地域共享资源.这也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特性:共同相互,互相包容.这种共容性的社会是一种极为有益的生活导向,中国的面貌正以“共享共容”的趋向变得更加祥和美好.

中国当今早已从沉睡中醒来,用包容的双眼凝视世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中国人抑或是外国人,都应谨记:我们都是世界人.用包容的态度,和的精神对待每一个事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做的.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大美中华,有容乃大.

摘自中青在线、中华语文网、搜狐网、高考网等

高考作文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生作文杂志

作文网投稿

高考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投稿作文

小学生作文投稿网站

上文总结: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高考作文和另类史记和改革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高考作文本科毕业论文高考作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