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应用研究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和思政课教学中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类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应用研究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1-28

《思政课教学中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

该文是应用研究论文范文跟导学互动模式和思政课教学和应用研究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教授十分重视对思政课的改善和提高.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导学互动模式进入教育者的视野中.厘清思政课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要素,掌握其开展方式,归纳其转化原则,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互动导学,激发思政课活力,增强其实效性,打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一战.通过此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真正地实现教书育人,使学生真学、真懂、真用.

关键词:导学互动;要素;开展方式;转化原则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1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066—04

一、厘清思政课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要素

(一)学生:导学互动的“主演”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主要演员的主动性、创造性至关重要;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就像思政课堂这部剧作的主演一样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导学互动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开展交流实践,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学生自我价值的追求.“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做准备的历史发展(发展的历史)”,[1]这是马克思对于人的价值追求的经典描述.导学互动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更加突出学生的人文需求,尤其是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为主的思政课,更加强调对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使所学理论真正应用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听、说、答、辩”,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课堂上作为学生被需要的意义,增添其在课堂上的使命感,强化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主动性,支配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自身能力锻炼的要求.思政课导学互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内化整合,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导学互动将学与思完美结合.在不断思考过程中,便于发现新的问题,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逻辑推理思辨能力.交流讨论过程,是对学生知识结构梳理、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历练.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宣言》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人的价值追求.实现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也是作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教师:导学互动的“导演”

思政课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心骨,处于主导地位.导学互动能否顺利开展,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全新教学理念、高度把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网络平台,当好导学互动课堂的“导演”,做好“‘四个引路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教师全新教学理念的营造.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三观宏观上的引导,是其工作的重心.而教师往往只注重单一理论知识的灌输,机械地进行知识的传递,“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作为本质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诉求.想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理想,必须营造人文关怀、平等师生关系、教学氛围的教学理念,这是思政课开展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理念基础,也是基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做到不以绝对权威压制学生、不以书本知识“专制”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及批判探索精神.

教师对于教学的把控.思政课高度的理论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厚度、广度”.“厚度”上思政课教师需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广度”上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懂理论,还要“知人心,善教学”,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心理状况,能够把理论与现实充分结合,让学生做到“真听、真懂、真信、真用”.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网络平台是导学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平台作为“e 时代”的重要载体,教师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开拓创新的勇气,不怕麻烦,不嫌费事,不安于现状,积极探索应用网络平台,不断为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三)网络平台:导学互动的“武器”

网络平台建设是导学互动的重要一环.网络平台作为导学互动的关键创新,是其顺利进行的锋利“武器”.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影响越来越大.在一定意义上,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3]首先,导学互动网络平台建设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更加准确便捷地发布学习信息以及追踪学生学习情况.其次,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压力,保障思政课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提供平台.再次,教师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为教师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课程系统,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汲取养分,把思政课讲“活”.最后,抓住互联网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命力”,将导和动充分融合.

搭建完善高效的网络平台,必须配备技术、人才、设备的支持.选择合适的技术团队进行网络平台软件研发,将导学互动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并且保持软件的顺畅、安全、便捷.在软件设计时,必须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品读经典,加深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思政课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方式

(一)引导: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准备

导学互动式教学,引导是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如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课堂参与度,是教师在问题链导学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想要做好“导”,就要求教师必须对于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能够抓住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将知识成功梳理成模块体系,能够紧密结合社会现实问题以及对于社会发展更新的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课上的讲解和总结,在有深度的基础上与学生理解和思想认识保持合理的高度.

教师对于思政课内容要有整体上的把握,并进行知识梳理拆分,形成相互衔接的只是板块.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以及不同课上对于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在问题设计环节注意,必须要立足于教学重点难点、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学生思想困惑,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问题链导学.

(二)交互: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活力源泉

基于网络平台,建立择优选题机制,是一种首创式教学手段的应用.在问题式导学的过程中,通过在线抢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其自身的兴趣点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活跃度.同时,为避免出现集中选题的问题,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根据授课班级情况设置好条件,如人数限制.

依据目前思政课开展的现实情况而言,基本上都是采取大班授课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想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必须采取分组合作机制.在网络平台择优选题的基础上,根据选题情况,进行了自行分组,避免了传统分组模式的强制性,使分组模式趋于合理化、人性化.而且,通过分组可以实现同侪压力,在课下搜集整合资料、讨论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些同学敷衍不作为的情况,实现了课下“生生”互动的效果.

辩论竞赛机制的引入,实现了课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柯尔伯格公正团体法强调在讨论中形成道德认知,辩论竞赛以一种更加趣味的方式进行讨论互动,可以使学生的参与度更高、积极性更强,而且通过辩论的形式,寓教于实践之中,可以使学生对于“原理”的掌握更加透彻,对于三观的养成具有更深刻的指导作用.

实施积极的导学对策,引导良性互动.调动多元教育主体,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现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的互动,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现实之间的互动;完善形式,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互动;拓展场域,实现课堂与课外、线下与线上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一种亲自参与知识传播并获得认可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求索的热情,有效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把静态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学生有探索价值的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奖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保障提升

改变传统的以考勤、期中报告、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注入多元评价机制.以传统的考勤、期中报告、期末考试为主线,融入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课后资料搜集情况,小组讨论情况,课上汇报情况,后期学习跟进情况,综合考量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状况,给予评价,确保评价机制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成绩刷新提高机制,更大程度发挥同辈群体作用,培养学生向学的风气,改变现有学生“六十分万岁”的学习心态,强调思政课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生动地将“原理”理论融入到跟学生密切关联的学习生活中,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成绩刷新对于网络平台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网络平台必须完善相应的操作体系.

修改提交,刷分激励.经过教师的总结提升,学生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改,提交到网络平台,学生之间进行点赞评价,互相学习.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对于自己所提交的内容进行不断修改完善,刷新提高自己的成绩.并将刷分情况引入学生思政课成绩考核评价项.

教学效果数据分析.通过对学生进行网上评教、教学平台应用的网上统计,以及对于学生成绩的比较分析,对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运行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并对网络平台建设进行更加完备的补充,实现思政课的最佳育人效果.

三、思政课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转化原则

(一)尊重授课对象差异性

思政课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所有学生都必须进行学习.基于此,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导学互动课堂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学科之间授课对象的思维方式、理论基础、学习主动性是具有很大差异的.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思维方式偏于理性,文科专业的学生较于理工科学生更加感性,艺体生则较为随性.所以,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必须尊重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特点,实施更具针对性的互动,比如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文科专业的学生采取情景式互动,艺体生结合其专业特长实现积极互动.不同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引导教学时,必须把握好问题的深浅.对于理论功底较好的文科生可以相对深入一些,理论基础较薄弱的理工科或者艺体生在问题设置上要相对浅一些.学习主动性也是千差万别,就整体而言,对于思政课来讲,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要高于艺体生.在导学互动教学进行中,要偏重于理工科学生、艺体生学习主动性的养成.

尊重授课对象差异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清楚授课对象的特质,因材施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及时关注部分学生个体,灌溉每一位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将一些错误思想排斥在外.

(二)“明”与“暗”的结合

“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讲解传授,是教育教学中极端重要的过程.导学互动教学绝不是摒弃课堂教学,一味靠学生自主学习,而是汲取传统课堂优势,通过教师对于知识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知识,从而为其达到理想效果夯实基础.

“暗”:柯尔伯格提出“隐性课堂”,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通过其之间的讨论,在各自的观点碰撞中产生共鸣,从而达成共识.在思政课教学中,同样是对于人的意识形态,道德品格的培养,导学互动教学有机地将课后学习以及辩论、汇报等形式结合,形成一种“暗”处的课堂,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更加清晰.

在显性课堂教育基础之上,融入隐性课堂,这种“明”与“暗”的结合是导学互动一个重要的转化原则.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有高度的契合,教师能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并将问题链设计得缜密连贯;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高度集中,内化吸收,课后的搜集资料、小组讨论、汇报等对知识的“拔高”及输出也要精心研究.

(三)“知”与“行”的统一

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4]这不仅是总书记对于青年的希冀,同样是思政课开设的价值维度之一.

课堂的交互是知行合一的一个方面.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吸收,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形成一定行为指导的思维,是导学互动课堂要达成的最佳效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通过思政课的学习,使得学生不管是在如今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都能够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设计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案,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做好引路人的工作;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将思政课的所学理论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寻求自己最佳的学习方法,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面对挫折苦难,调试心态,养成攻坚克难、自信自强的品格,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加强高校思政课教育,开展导学互动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应用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导学互动模式和思政课教学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应用研究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