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纪实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织里纪实:小童装织成大产业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纪实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2-27

《织里纪实:小童装织成大产业》

本文是关于纪实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与织里发展纪实和童装和织成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4 0 年来,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从南太湖岸边一条0 . 5 8 平方公里的扁担街,到如今闻名遐迩的“中国童装名镇”,从原先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到如今新老织里人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在中国4 万多个乡镇中,织里镇可以说有些特别.

如今的织里镇,城市框架2 5 平方公里、人口4 5 万、有中国最大规模的童装产业集群、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 6 2 ∶1……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勇气与创新破难的担当,织里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改革呼应民心,走出了一条产、城、人融合发展之路,让更多人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从改革开放的“轻骑兵”,变成城乡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织里样本”.

从家庭副业到形成专业市场,再到形成产业集聚,童装产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40 年织里走过的发展轨迹.

户户皆绣机,遍闻机杼声.历史上的织里镇便因织造业的兴盛而得名.从古至今,纺织、刺绣等工艺在织里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织里人未曾辜负地名中这个“ 织”字,“无中生有”织就了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童装,作为童装之都,童装业是织里的支柱产业.从家庭副业到形成专业市场,再到形成产业集聚,童装产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4 0 年织里走过的发展轨迹.

扁担街里的旧时记忆

随着织里童装的不断发展,“ 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已成为织里人最骄傲的一句话.走在织里街头,琳琅满目的童装,风格迥异的店铺随处可见.据统计,全国平均每两件童装中,就有一件来自这里.很难想象,这样一个“ 童装之都”,竟然缘起于一条扁担街.

因为旧城改造,曾经的老街已不复旧貌,然而在2 0 世纪8 0 年代初期,这里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勤劳的织里人每天都会用扁担挑着自家缝制的绣花枕套、儿童肚兜等小商品拿到路边摆摊,扁担街也因此得名.在中国第一座展示中国儿童服饰文化发展史的专业博物馆— 中国童装博物馆中,还详细地展示了这些绣花枕套和小肚兜.

19 8 3 年,当时的织里工商所顶住压力,在扁担街上用玻璃钢瓦搭起了3 6 个简易棚,用实际行动支持老百姓的自发经营行为.这不仅让流动摊贩们有了挡风遮雨的固定场地,更有了经商的底气.生意红火起来的同时,这些小商户们也发现,儿童服装越来越呈现出热销的态势,于是越来越多的织里人投身到了童装制造行业.

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织里的童装产业已经开始享誉全国,但与此同时,经营户分散、市场专业性不强等弊端也逐渐凸显.“扁担街”这样的经营模式已经开始制约产业的发展,搭建更大的平台成了当务之急.19 9 6 年,占地14 0 亩、拥有9 0 0 个经营店面的中国织里童装城正式开张.然而由于这里距离城区有4 . 5 公里,开张之初,商户入驻率很不理想,只有两成不到.

着眼长远,当时的织里镇政府壮士断腕,在将老城区内所有的经营点都划入禁售区的同时在市场的专业化上下足工夫,专门面向商户建立的研发中心,哪些款式和潮流同步,什么样的产品能够热销,这些最新的市场信息都给商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19 9 7 年10 月,童装城迎来第二次开张.第一批进驻的商户张晓云清楚地记得,店面比原先大了一倍,租金却只有老市场的7 成,一年下来她就积累了10 0 0 多个客户.

不到一年,随着900 个店面的全部租出,童装城一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童装市场,借助大平台,织里童装产业从此开启了大跨越的进程.最新数据显示,2017 年全镇童装年销售超500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市场的50%.

织里童装渐成“微笑曲线”

一件童装,生产环节利润只有1 5% 左右,8 0 % 以上的利润产生在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营销环节.近年来,织里狠抓童装升级,摒弃之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模式,注重“ 微笑曲线”两端,着力提升设计和销售能力.

2 013 年,织里投资2 0 0 0 万元打造了全国首家童装设计中心— 中国织里童装设计中心.设计中心里,除了一家家供入驻设计企业使用的独立工作室外,还设有样衣工作区、发布厅、设计沙龙及多功能厅等公共服务配套.中心承诺,“入驻企业只需要把设计人才带来,其他环节所需要的配套服务,中心都有.”目前,童装设计中心入驻优秀设计团队2 0 家,平台常驻设计师2 4 0 人左右.2 017 年,中心设计开发童装款式达1. 5 万件(套),发布流行资讯9 . 3 万条,成为织里童装流行趋势、流行品牌的发源地.

“ 我们主要做品牌系列,一个系列最多时有5 0 多个版样,一个版样能卖到4 0 0 0 元.”中心入驻设计工作室“九色衣柜”负责人霍润才介绍,“九色衣柜”的主打设计是羽绒童装,团队完成一个系列设计一般只需1 个月时间.霍润才说:“ 我把老公司的样衣制作设备全都卖了,因为设计中心这里都有,还免费使用.现在一心琢磨设计,已经跟迪士尼、西松屋等很多大品牌实现了合作.”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依托规模庞大的传统童装业,织里的“网络童装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仅2 017 年织里童装实现线上销售额70 亿元.2 012 年织里镇与阿里巴巴集团经过多次磋商沟通,决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阿里巴巴-织里产业带”,织里成为中国首家入驻阿里巴巴产业集群平台的产业带.截止到2 018 年二季度织里镇产业带入驻商家472 5 家.织里镇的大河村、河西村和秦家港村更是有名的“淘宝村”,村里的缝纫机都换成了计算机,截至2 017 年底,三村共有近2 0 0 0 家电商企业.

马伟忠是织里镇上第一批童装经营户,如今他掌舵的企业“布衣草人”把童装通过互联网卖到了国外,成为当地第一位尝试跨境电商的人.“ 以前,我们也是前店后厂的模式,我还清楚地记得每天蹲在店门口打包的场景.”如今企业成立了电商部并开发了自己的电商平台,产品出口1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在一线城市开设设计分公司.布衣草人目前在海外电商市场已有8 个站点,销售额日均超10 0 0美元.

对于未来童装业的发展,织里也有深入的思考和谋划.织里镇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拟共同筹建中国童装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织里分院),为织里童装产业培养高契合度的人才,童装产业人才难题.织里镇拟打造总占地面积10 0 0 亩的童装上市企业总部园,在全国范围内招商,争取把中国最优秀的童装品牌全部集聚到织里来,加快织里由“童装名镇”向“童装强镇”转变步伐;根据童装产业对仓储、配送、管理、结算、运营为一体化管理的需求,建设织里童装物流园区,将其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大规模、信息反馈及时、运作方式先进的现代化大型仓储物流基地.

从“织童装”到“织平安”

织里有两座雕塑,讲述着不凡的城市故事.

一座在入镇口,名叫“ 织梦”:三名织女背对背挽手成圈,矗立于石柱上,象征织里人齐心建设美好家园;另一座在镇中心,名叫“ 涅槃”:一只凤凰冲破重重束缚,作冲天之举,象征织里再次腾飞.

织里曾面临发展的阵痛.12 年前,“两把大火”烧出了产业粗放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7 年前,一场件揭开了经济迅速发展中的社会矛盾.是一关了之还是浴火重生?织里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痛下决心进行转型升级,花大力气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为科学解决织里镇外来人口多、社会治安压力大、童装产业低小散、消防隐患多等实际问题,织里镇开展“智慧化”探索,提高信息的采集率、使用率,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代工操作,使用大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 012 年,织里镇启动实施“ 智慧织里”项目.2 013 年,“ 智慧织里”项目被列为浙江省政府2 0 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之一,是其中唯一一个以城市命名的试点.

2018 年6 月2 9 日,历经5 年的持续高标准建设,“智慧织里”试点项目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通过加强4 G 网络、光网、专网、云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慧安防”“智慧安监”“智慧人口管理”“智慧税收”等子项目建设,如今织里镇的智能化管控水平已跻身全省前列.

随着清脆的警笛声响起,手机A P P 中立刻出现了报警信息,紧接着声光报警器出现反应,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信号后,火源的具体位置跃然屏幕…… 这是织里童装产业园内工作人员对智能预警系统的烟感报警器所进行的演示.在火灾发生初期,只要探测到烟雾粒子,墙壁上的烟感报警器便会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四重报警后,消防队员能够对事故发生地进行精准定位,并及时赶到进行处理.这是织里镇推进“智慧消防”的一个生动案例.近年来,织里消防大队研发并推广应用了“智慧监管系统”“智能预警系统”“ 智慧用电”和“ 智慧用水”四大智慧系统,实现火灾事故的“精确预警”“精确防范”“精确处置”和“精确指挥”.

东盛社区业主归沈群正用手机缴纳了本月的税务,“ 原来我缴税要一直跑到窗口来,现在只要在手机上用A P P 就能缴纳,而且它还会定期提醒我,也不会忘记了.”“ 智慧税收”的建设突破了传统人工上门征收、纳税人大厅缴税的概念,提升数据库信息正确性和保密性,提高开票工作效率.截至目前,使用网上纳税系统全面推送纳税通知短信13 4 3 3 条,分五次发送催缴通知短信合计14 310 条,通过“易办税”A P P 线上纳税13 7 户,合计金额3 0 4 . 4 6 万元.

五年来,精做“ 智”文章使得织里镇的管理能力提升显著.据统计,织里镇辖区内视频监控在侦查破案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的案件占比达70%,近五年刑事案件年平均降幅达18%.智慧用水系统、智慧安监系统建设,推行智慧用电设备的搭建,使全镇市政消防栓完好率达到9 8 .7 9%,消防灭火救援效能提升近2 0%,企业用电隐患综合下降了3 7. 9%,电气火灾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 016 年,织里智慧消防管理系统获得省厅科技创新一等奖.

国家级试点练好城市“管理学”

随着“ 中国国际童装之都,太湖南岸工贸新城”的城市发展蓝图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日益成形,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来到该镇追梦.虽说是一座乡镇,但人口达4 5 万的织里已接近中等城市规模.

城市的日益壮大,也带来了一系列“城长”的烦恼.在改革开放初期,织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遍地是黄金,遍地是垃圾”,城市环境的不堪重负由此可见一斑.如今,织里工商注册体已达3 . 6 万余家,小轿车保有量13 万辆,各类三轮车超10 万辆.如何练好城市“ 管理学”,成为织里的必修课.

自2 010 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后,织里城市管理进入了新阶段.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环境综合整治,织里这座城市环境面貌脱胎换骨.2 017 年,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织里又亮出了城市管理的升级版— 城市精细化管理.这套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出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垃圾分类、装修管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贴乱涂乱画、违建管控、市政维护和门前三包等十大方面的“药方”.5 47 名镇机关干部全面下沉到9 3 8 条路段当“路长”,与网格内的安监、、环卫等“三员”对所管辖路段区域内的这十大关键“ 望闻问切”.并且,当地还创新举措,打破部门界限,采取“交巡警+ 执法队员”联勤模式,每个社区由1 名交通民警带领4 名交通协辅警和4 名执法队员联合执法.

如今的织里,不论新老城区都是道路整洁、车辆往来有序,就连三轮车都有了专门的“停车位”.曾经楼下遍地是垃圾的模样早已不复存在.为了解决和长期保持社区环境,许多老社区还实施了“楼道长”制度.

云村退休老书记姚金江就是如今云村社区的一名楼道长,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早晚在社区楼内长廊和楼下巡逻,提醒住户不要在楼梯、长廊以及楼下背街小巷内堆放垃圾.据姚金江介绍,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社区楼下的背街小巷中,就连三轮车位和垃圾桶的间隔都经过精确设定,极大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

新老织里人共筑“织里梦”

从19 6 9 年1 月开始广播,时至今日已经5 0 年,织里镇的这档“金牌”广播就叫“王金法广播”.主讲人王金法今年70 岁,是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他的温情电波每日早、中、晚都会在织里的空中飘扬,用最接地气的土话讲明国家政策,讲透法律法规,说活城乡故事,成为助推当地社会治理“永不消失的电波”.

随着社会治理的深入,“王金法广播”开到了车间.2 012 年,该镇开办了针对广大外来新居民的普通话广播节目“ 车间好声音”,《织里城市·播报多看点》《今天知礼秀》《好歌送给你》《车间文化礼堂》《邀你说织里》《知礼·青年说》等栏目,还会邀请员工和企业主做节目,每天分3 个时段播出.

“ 平时工作时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自从‘车间好声音’开通后,工作时心情更加愉悦了,希望越办越好!”来自安徽省歙县的陈师傅在织里打工10 多年,第一次在车间里听广播格外兴奋.

“原来车间里比较沉闷,员工彼此间交流较少,现在‘车间好声音’响起后,员工脸上的笑容多了.”当地一家服饰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车间好声音”拉近了童装企业主和员工之间的距离,让新老织里人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除了享誉5 0 年之久的老织里人“ 王金法广播”之外,由新织里人何维丽发起的“ 平安大姐”工作室也是织里家喻户晓的存在.

“ 平安大姐”发起人徐维丽是河南人,2 0 0 3 年来织里经营童装.说起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她如是说:“我来织里做服装生意已经十六七年了,织里早就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这些年,我在这片政策惠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土地上赚了钱,口袋鼓了,还想为这片土地做点贡献.”

当她把想要成立一个矛盾调解中心的想法告诉周边的好姐妹后,大伙一拍即合,随即成立了“平安大姐”工作室.来自九个省十六个地区的2 4 名“ 老板娘”纷纷响应.2 015 年12 月2 4 日,“平安大姐”志愿团成立,并正式命为“ 湖州市吴兴区平安大姐社会工作室”.

自成立“ 平安大姐”后, 徐维丽带着姐妹们坚持每周一、周五在织里镇织南调解中心轮流提供调解服务.劳资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员工与老板之间的矛盾等都是大姐们调解的对象.

来自吉林的李大姐因房租问题与房东发生纠纷,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心情抑郁的李大姐一度想要自杀.得知该情况后,“平安大姐”们主动找她谈心,不仅给予心理辅导,还帮她找好新店面,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两年多来, 她们总共为新居民朋友调解各类纠纷3 5 8 起,成功调解了2 7 9 起,化解成功率达7 8%,大姐们参与调解的事项没有一起被投诉.

“平安大姐”有爱心、乐于奉献,而且都在织里打拼多年,将企业由小做到大,在新居民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她们的加入使调解工作更有效率和活力,与政府调解形成了有效互补.

改革开放4 0 年来,织里童装产业转型、小城镇转型,新老织里人成功走出了一条团结打拼、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织里之路”,小小的童装织就了织里的大产业.

纪实论文参考资料:

新纪实杂志

此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经典纪实专业范文可作为织里发展纪实和童装和织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纪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