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中国美术史方面有关论文范本 跟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究中国美术史以汉代画像砖石的撰述为例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美术史范文 类别:期末论文 2024-03-05

《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究中国美术史以汉代画像砖石的撰述为例》

本文是关于中国美术史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和美术史和撰述和方法论相关论文范例。

摘 要:中国美术史的编撰从传统到近现代,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研究方法都有所改变,文、史、图等并用法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以不同中国美术史当中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撰述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方法的系统化来探究中国美术史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方法论;美术鉴赏;汉代画像砖;风格比较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JG047);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SKGH2015-12).

一、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现状

有人说美术史是美术批评史,那么中国美术史就是中国美术批评史么?还有人说美术史就是美术发展的历史?诸多定义究竟哪个更为贴切,我们需要从早期的论著说起,中国关于美术史的论著有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这部绘画通史总结了前人有关画史和画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史与论相结合的传统,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而早期中国传统画学体系也正是以“画论和画品”为体构建并发展起来的,还譬如南朝齐梁间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

郭晓川在其《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一书中强调说,美术史实际上包括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即美术的发展历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生过的美术事件;二是书写的美术事件,我们将其称之为著述的历史.前者是对存在事件发展的确定,无怪乎你如何评价,可以凭借一种感知理解.而后者的著述,需要我们通过诸如文字、图片和口头流传的方式加以记录.图片也好,口头流传也罢,都要经文字流通才有意义.

无论是《历代名画记》,还是《古画品录》,中国传统绘画史论在编写过程中,大量画学是以文献形式得以存在,但文字记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作品流传、轶闻传说、历史故事的表述上,没有对作品内容的深入研究.这也证实了中国画学古文献引用法存在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美术史研究辅之前进.对于传统的美术史研究方法,仅仅凭借对“书画同源”的感悟显然不能使美术史获得稳固的学术地位.姜丹发表的美术史著作《美术史》标志着美术史教材逐步走上体系化的道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史论教材的大量出现,比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及增订本等等.

美术史研究的课题逐渐在学术界引起重视并发展开来,由于深受西方艺术理论的影响,以滕固为代表撰写的《中国美术小史》开始备受瞩目,不少人也开始思考拓展新的思维空间和学术领域,纷纷将美术史附属到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名下,这样的形势当然有好处,好处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全方位地解释美术,美术史不再单一枯燥简单化,弊端也伴随而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一半以上的美术史著作都或多或少按照政治史或历史的王朝更替作为编写章节的依据,不免使美术史的撰写乏味雷同.

二、美术史的研究方法论

美术史是书写的美术史,书写的人、文本、书写的对象和阅读者构成了美术史的四个方面.上述已提到由于美术史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到人文社会学科,美术史书写的对象也就宽泛起来,不仅仅局限在绘画领域(早期美术史就是单纯的绘画史),还涉及书法篆刻、雕塑、建筑和工艺等范畴.

书写对象的整体性与丰富性加强,要求书写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诠释历史,单纯依靠一种方法势必造成著作编写模式的雷同.仅以目前拿到的几本中国美术史来看,大致也没有脱离章节雷同的局面,仅是在小内容的编写上角度不同,依然都是以朝代的分期为主线.

中国美术史要想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解读,何为方法论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意义上来讲,方法论可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和具体学科方法论.美术史方法论的定义就是对美术史研究领域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主要包括具体方法论和基础方法论两种.具体方法论可以被总结为史料的整理、分类和分析等;基础方法论是由历史观、美学观和美术观共同生成的美术史观.显然,后者是根本,是比较活跃的因素.

具体到美术史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永远伴随诸多问题,发展动力问题、作品定义问题、风格演变问题等等,一旦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文本呈现的状态和输送的内容就不同,阅读者的思维与分析就会受到书写人的影响,一部美术史撰写的好与否,完全取决于撰写美术理论所采用的方法.

三、研究方法的历史传承

中国传统文人由于讲究“道法自然”“重道不重器”,古代画学主要以文献引用法支撑美术史研究,它将美术史的“史”的性质归位到“历史学”范畴,目的在于重构历史.

到了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多数是考古出土的物品,我国在各地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中,有关美术遗物与遗址的数量不在少数.美术史与考古学存在了联系,如何做好美术史与考古史之间的链接,采用以实证的考古材料去补充文献资料是最有效的论证方法,以弥补文献记载由于是人类口头流传或对图形的解读而带来的不准确.

西方文艺理论方法的引入,将图像学和风格学带到中国,除了滕固,还有很多艺术家深受西方史学研究影响,图像学研究者瓦尔堡用他搜集的照片编排了图谱,旨在展示艺术中一定情感表现类型的发展和变化,即承载记忆象征理论.图像学方法类似考古学方法,从根本上调整了古代研究的叙述样式,直观解读实物,还原历史,体现了以图证史的价值.与图像学并驾齐驱的风格学分析法,注重艺术本体的形式、结构演变和风格法则,通过总结艺术本体内部的发展轨迹和风格规律完成断代、鉴赏等研究,与传统的主观品评风格截然不同.

目录学法的辅助,是提供学术信息的便捷方式,当我们看到几本中国美术史著作时,可以从它的书名、著者、出版、附注和目录等几个方面进行大致了解,以便选择哪一本中国美术史著作.

从古代到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研究并不是以一种研究方法存在,而是需要并存才能更好地诠释中国美术史著作.考古学法注重历史挖掘,图像学强化内容阐释,风格学着眼风格发展,目录学提供学术信息.

四、汉代画像砖石的撰述

关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历史,在中国美术史当中仅仅被作为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进行叙述,运用上述的目录学我们从选取的五本不同出版社的中国美术史著作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有关秦汉时期画像石与画像砖的编写,有四本都是从汉代画像石和秦汉画像砖两节内容进行目录上的划分,只有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一书中将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内容划分到绘画艺术的门下,让读者不自然地将画像砖石图像与绘画艺术中的墓室壁画相联系,对比学习.仅仅从目录上,我们似乎看不出大的变化,而这五本教材分别出版于1989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5年.年代的变迁并没有出现有关画像砖石研究的新视角.

在不同的中国美术史教材中,值得我们肯定的是文献引用法、考古学法、图像学法的完美结合,譬如四川彭县三界乡出土的东汉荷塘渔猎画像砖,荷与鱼的图形,无论从造型还是线条都为研究唐宋花鸟画技法提供难得的依据.以文献为基础,以图证史,三者的运用,不仅利于我们恢复和坚持民族历史记忆,文物考证的整体性还须考察砖石置放的形式、空间以及汉代绘制画像的风尚与文化背景,从大环境了解汉代人的美术与文化观念.

几本美术史依然是按照年代的分期和地点的分布两种形式进行归纳.年代上主要是从西汉晚期到东汉前期、后期三部分进行,之后按照砖石的分布山东、豫南和四川三地进行简单描述,譬如山东武梁祠画像,仅从历史、画像刻画的图形内容、神话故事进行介绍.其中一本美术史在其增订本中,描述内容与详略程度都没有太大变化,不由让读者产生异议,增订本的修订到底在哪里?其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四川地区的汉画像石,均属于东汉后期物,艺术风格明显受南阳画像石的影响”,这里的艺术风格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按照风格学法进行重新编撰,从精炼质朴、粗放简率、深沉宏达几种风格重新阐释,并将其运用于艺术史的分期和具体作品的断代,来呈现东汉与西汉作品的异同.这样汉代画像砖石的描述将呈现出新的面貌.

为了证明汉代砖石艺术图像的风格与神话传说,砖石图例的选取均相对具有代表性,但在描述图像上仅是从上层描绘了什么,中层描绘了什么,下层描绘了什么进行叙述,而没有从不同图例的形态发展与线条演变上找切入点,逐渐完善美术史编撰结构.比如我们在画像砖的介绍中多次看到阴刻图形与阳刻图形,能否尝试按照巴赫霍夫关于“线性”到“图绘”到装饰的特点来假定艺术风格的演变来划分汉代画像砖石的历史?当然,这只是一种重新构建美术史框架结构的设想,还需要科学的整理与逻辑的分析.

五、结语

优秀的中国美术史著作,不仅要描述美术史作品发展的历史,关键在于形成优秀的历史观、美学观和美术观.仅停留在表述美术现象的高度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既然西方艺术理论的部分优秀成果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应该继续运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来发展中国美术史,风格学也好,比较法也罢,结构框架的变化,从本质上讲只是形式变化的一种状态,关键是中国美术史研究要逐步走上多元化道路,进一步体现中国文化历史的价值.

中国美术史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文化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汇总,该文是关于美术史和撰述和方法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中国美术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国美术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