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戏剧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现代视域下孔尚任戏剧审美意蕴以《桃花扇》为例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戏剧范文 类别:论文题目 2024-04-05

《现代视域下孔尚任戏剧审美意蕴以《桃花扇》为例》

该文是戏剧类开题报告范文跟孔尚任和视域和《桃花扇》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桃花扇》是清初戏曲家孔尚任创作的传世经典名剧,自诞生以来便广受欢迎.从现代的视域来看,《桃花扇》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文章基于此,首先介绍了作者孔尚任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背景,继而分析了《桃花扇》的审美意蕴,包括语言修辞中的审美意蕴、叙事结构中的审美意蕴、爱情悲剧中的审美意蕴、家国思想中的审美意蕴等.

【关键词】《桃花扇》;孔尚任;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014-02

一、孔尚任的生平经历与《桃花扇》的创作背景

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为孔子六十四代孙,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戏曲家,与同时代的洪升齐名,有“南洪北孔”的美誉.孔尚任传世的戏曲作品仅有两部,一部是与顾彩合撰的《小忽雷》传奇,另一部便是名满天下的《桃花扇》.孔尚任出生于明末清初,尽管清朝已经在北京建立了政权,但统治尚没有完全稳定,信念旧朝的思想在广大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孔尚任作为孔子的后代,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自然对明朝有特殊的情感.孔尚任幼年时便从家族兄长处听到了不少有关前朝的旧事,对南明时期以南京为中心的各类人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并萌发了写《桃花扇》的念头.为了以文学来传递历史,孔尚任在动笔之前做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工作,比如到史可法墓前凭吊,又如与冒襄等书信往来,获取了大量写作资料,保证了“写兴亡之感”的客观性,因此,《桃花扇》“可作野史观也”.《桃花扇》结稿于1699年,并于9年后出版看行,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四大名剧之一.

二、现代视域下孔尚任《桃花扇》中审美意蕴

(一)语言修辞中的审美意蕴

《桃花扇》之所以能够历经三百余年仍然广受欢迎,和孔尚任高超的语言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桃花扇》的语言修辞一直以来也是后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桃花扇题辞》中就有“新词不让长生殿”的美誉.雅俗共赏是《桃花扇》语言修辞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现代人读来有别于传统戏曲文本的重要特点.戏曲尽管是市民阶层欣赏的艺术样式,但其多由文人创作,因此,在语言上存在雅化的特点,最为典型的便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李渔评价到“字字俱废经典,字字俱欠明爽”.孔尚任在《桃花扇》的创作中注重雅俗共赏,大量吸收运用了民间的俗语、俚语乃至坊间笑话,使得《桃花扇》既有风流气,又有烟火气,如“在泥窝混”、“大风吹倒梧桐树”等,丰富了作品的审美形态.《桃花扇》中的出场人物极多,既有历史人物,如侯方域、李香君、史可法等,也有大量虚构的人物作为串联故事的载体,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以及性格特征,因此,在语言上必然会具有差异性.传统的戏剧在人物语言的设置中往往忽略掉此点,导致语言与人物之间的隔阂,弱化了语言的个性化,《桃花扇》汲取了既有戏曲在人物语言上的教训,非常看重因人设言,实现了闻其声而知其人的目标.比如,史可法作为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南明抗击清朝的主要将领,剧种开篇便以《点绛唇》唱到“持节江皋,龙骧虎啸”,既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又进一步烘托了史可法力图挽狂澜的气概.厚重的历史感也是孔尚任《桃花扇》语言修辞的一大特色,这和故事以历史兴亡的时代背景作为故事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最后的《余韵》部分,孔尚任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将历史的人事代谢做了归纳,“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形象地展示了由盛到衰的历史发展进程.

(二)叙事结构中的审美意蕴

叙事学的兴起使得文本研究从传统的语言、修辞、风格、情感研究拓展到叙事艺术的研究,而准确地把握《桃花扇》的叙事结构,不仅是我们更好地阅读《桃花扇》的需要,也是理解《桃花扇》中人物性格以及故事脉络的前提条件.从现代叙事学的角度来言,《桃花扇》的审美意蕴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的“一个中心”,指的是《桃花扇》中的扇子.扇子是全剧最为重要的意象,孔尚任不仅径直以桃花扇作为剧名,更将扇子作为串联全剧,铺陈故事的主要道具,全剧可以总结概括为赠扇、溅扇、画扇、寄扇、撕扇等相互独立有密切关联的单元,侯方域与李香君爱情围绕着扇子的命运而开展,而扇子很多时候也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比如,溅扇环节,李香君虽被逼另嫁,但为了守住名节,不惜以血溅扇,扇子承载了李香君的高尚品格,而在寄扇环节,又表现了李香君对侯方域的思念之情,扇子作为二人情感的见证,其信物功能得到了深化,“罢罢!奴的千愁万苦,俱在扇头,就把这扇儿寄去罢.”而在最后的撕扇环节,随着张道士“裂扇掷地”,二人也从尘世的束缚中彻底地解放出来,扇子的损坏寓意着尘世的终结.而“两个基本点”则指的是剧中两条最为重要的叙事结构.《桃花扇》采用的是复杂的多线条复合叙事结构,在众多的叙事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两条是南明小朝廷兴亡的国家故事以及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前者是后者的时代背景,后者是前者中的时代悲剧.南明小朝廷作为北京陷落后天下人希望之所在,却没有能够励精图治,一雪前耻,反而亲信马世英、阮大铖等小人,倾陷正人君子,最终分崩离析.李香君与侯方域因扇结缘,互相敬重,爱情几经波折,最终随着时代的终结而以双双入道而收尾,正应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三)爱情悲剧中的审美意蕴

古往今来,有关《桃花扇》的解读不计其数,宿命论、幻灭论、末世论、爱国论等主题阐释自清代中叶以来便未曾断绝.不可否认,前人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文本基础,但也避免不了牵强附会的嫌疑,并且,在微言大义的阐发中独独忽略了《桃花扇》最为本质的内容,即《桃花扇》首先是关于爱情的文学.从现代视域来看,《桃花扇》是一出爱情戏,并且是一部爱情悲剧,主要描绘了动荡环境中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剧中的审美意蕴也附着在爱情故事上.与封建时代“媒妁之言”的虚伪爱情相比,《桃花扇》的女主人公李香君虽然是一介歌妓,但她和侯方域的爱情却有着现代人所极为珍视的真挚性、纯洁性、崇高性.剧中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相识与结合并没有摆脱传统戏曲才子佳人的恋爱套路,但在故事的演进中,男女双方逐渐从男才女貌的庸俗爱情发展为在平等主体人格上的心灵交往,李香君看重的是侯方域复社文人的身份以及心怀天下的政治品格,侯方域珍惜的是李香君的刚烈性格,正是心灵上的相通,使得二人成为封建时代迥异潮流的理想伴侣.二人的爱情并没有以“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尾,这是时代环境以及人物精神所共同导致的.侯方域、李香君生活在明末清初剧烈动荡的时期,南明小朝廷承载着天下人的厚望,却自甘堕落,不思进取,奸人把持朝政,正直之人屡遭迫害,侯方域就是在阮大铖的构陷下不得不抛开李香君避祸,李香君被迫另嫁他人,却能以头撞地,渲染桃花扇,誓死守节,黑暗动荡的时代让一对恋人分离,导致了爱情悲剧的发生.故事结尾二人虽然重新相聚,却双双入道,逃离尘世.因为二人孜孜以求的国家最终未能逃过一劫,政治理想的覆灭彻底了摧毁了二人的内心世界,万念俱灰,唯有遁入空门,这也是传统语境下以“以不抗争进行抗争”的一种表现.

(四)家国思想中的审美意蕴

《桃花扇》虽为戏剧,但却以历史兴衰为背景,书中的人物也大都为历史人物,如侯方域、李香君、杨龙友、阮大铖等,因此,相比于一般的才子佳人戏剧而言,书中的家国思想、民族情怀有着更多的流露.更为难得的是,书中家国思想的主要肩负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而是一介女流,并且是素来为人所轻的歌妓.相反,以侯方域为代表的士大夫反而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动摇的性格.比较典型的便是《却奁》中李香君的自明心迹.阮大铖在天启年间曾经依附阉党魏忠贤,政治品格低劣,为了拉拢侯方域,在侯方域纳妾时向其大肆讨好.侯方域的父亲本为东林党人,与阉党势同水火,但在阮大铖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反而出现了动摇,甚至说到“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可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李香君当即警醒到“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可见尽管身为下贱,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则上,李香君有着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骂筵》中,李香君冒着生命危险,对南明高官甘于堕落,不恤百姓,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做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希望警惕统治者,家国思想溢于言表.当然,孔尚任生活在清朝统治期,不得不在史实呈现以及文字语言上做出必要的“让步”,以削弱作品的反满的色彩,比如对民族英雄史可法之死的描绘,以沉江殉国代替战死沙场.尽管传统语境下的爱国思想带有浓厚的忠君色彩,但明清易代之际毕竟不同于普通的朝代更换,更有民族战争的色彩,正如顾炎武所说“有亡国,有亡天下”,在一般士人眼里,明朝的灭亡属于“亡天下”的范畴,因而家国思想表现的更加深沉、浓厚.家国思想以及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现阶段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本质上也是家国思想的表现,与三百年前《桃花扇》中的家国思想遥相呼应.

三、结语

《桃花扇》诞生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各个时代都有不少的研究者,比如卢前、梁启超等.作为古典戏曲文学的巅峰之一,《桃花扇》用现代的视角来看,同样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特别是语言修辞、叙事结构、爱情悲剧、家国思想,无一不是审美意蕴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孔尚任.桃花扇[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王耕夫. 《桃花扇》的创作经过[J].戏曲艺术,1983(4):89-91.

[3]徐振贵,张玉芹.《桃花扇》语言新论[J].山东社会科学,1990(02):44-49.

[4]张鹏.浅析 《桃花扇》的多重叙事结构[J].戏剧文学,2014(03):114-117.

[5]杨凤琴.论《桃花扇》爱情悲剧的审美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14(4):57-59.

[6]凌琳.浅论《桃花扇》中民族家国意识的表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96-97.

戏剧论文参考资料:

戏剧鉴赏论文

戏剧文学杂志

点评,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孔尚任和视域和《桃花扇》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戏剧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戏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