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中国国防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中国国防战略之变:由重海防到争海权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国防范文 类别:论文题目 2024-03-23

《中国国防战略之变:由重海防到争海权》

本文是中国国防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海权和海防和重海防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如今,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陆上资源日显不足的局面,中国的下一步发展只有着重面向海洋.这意味着国防战略也正经历重陆防、海防向争海权的重大转变.

新中国成立前毫无“海权”观念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自古是农耕民族,地理条件决定了历代朝廷基本依赖农田供赋支撑经济.再看一下中国大陆边缘的浩瀚东海,在古代既阻隔了中外文明的交往,也成为防患外寇的自然障碍,15 世纪之前并没有海上入侵者,历代朝廷也从未将海防当做国策考虑.

直至明中期以后,掌握了全新航海技术和火器的葡萄牙人、荷兰人等东来,日本诸藩和武士们也利用广阔海域对大陆机动劫掠,防不胜防的倭寇之患,才使明廷开始将海防问题提升到国防战略高度.然而,生长于内陆游牧区的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两百年间“重陆轻海”,终招致战争惨败及长期有海无防之祸.

农耕社会条件滋生的封闭保守观念,导致清朝以后的国防线退到海岸和陆疆,在主要来自海上的入侵者面前难以招架.洋务派虽从外国买军舰成立了福建和北洋舰队,战略指导思想却是将其当成岸边的浮动炮台,因则出现了中法、中日战争中舰队被歼于港口的悲剧.

弱小的民国海军更未同外国打过一次海战,抗日战争爆发后,所有舰艇都可悲地自沉或被日军航空兵炸沉.近现代的国人看待海洋,除看到的是危机之源外,只能认识到有捕鱼和舟楫之利,毫无“海权”观念,甚至直至新中国成立前,连领海线都没有提出过.

海权观念的缺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周边作战中也体现出来.解放军主要靠陆军成功进行了边境的一系列反击战.与此同时,对南海岛屿的控制以及北部湾、鸭绿江口一些与近邻他国岛屿的归属,我国却没有重视.

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又是严重制约海洋开发和海军建设的短板.新中国海军的年均装备费不足2 亿元人民币,解放军海军建立之初,靠购买四艘1600 吨级的苏联旧驱逐舰和几艘潜艇作为后备核心力量.

以如此薄弱的海上军力面对周边的强敌,决定了中国海军上世纪50 至60 年代的战略只是“近岸防御”.这种按沿岸游击思想建立的海军,自然难以顾及远海.例如,建立南海舰队的战略目标,只是防止国民党海军对广东沿海渗透和骚扰,并协助海南岛的防御,难以顾及南海维权.

改革开放后海洋维权的新形式

若仔细研究新中国的海军力量发展史,可以看出,在上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国内舰船制造能力已有相当提升,但当时海军投入不足全部军费的1/10,这一低比例中的建设重点,又放在拱卫北京的北海舰队以防苏联远东舰队袭击渤海湾,对中国台湾方向的东海舰队经费次之,维权任务最重的南海舰队的投入被放在最末位.

上世纪70 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也逐步转变了我们的海军战略.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在沿海建立开发区,“大进大出”成为重要的生产模式,外贸产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发展战略思路拓宽,国人终于发现内地资源严重不足.过去中国的教科书常说有960 万平方公里领土,上世纪80 年代后根据世界现行的海洋权益规定,才发现还应加上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可惜,这些应属中国的海洋区域,却已有一半不在自己控制之下而同他国存在争议.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面向海洋又面对另一困境——依然落后的经济科技实力不足以建设世界高水平的海军.于是,1979 年提出的海军战略是“近海防御”.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起,海军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构想,跳出过去近岸防御作战的束缚,强调战时也要向敌方的海上纵深出击,同时要肩负起和平时期保卫海洋开发的任务.因此,不仅要继续加强潜艇( 包括核潜艇)、海军航空兵的建设,还要建造大型水面战舰以维护海洋权益.

国家外向型发展,终于呼唤着中国海军由沿岸的“黄水”走向近海的“绿水”,再进一步走向远洋的“蓝水”.

在新的海军战略指导下,1988 年中国海军首次进入南沙海域,在赤瓜礁一战中打败越南海军,占据了六个礁盘,在此海域总算有了一席之地.不过,这一仗也暴露了缺乏空中掩护的弱项,因为当时中国航空兵最南端的海南岛陵水机场距南沙海域1000 多公里,主力战斗机歼-7 的作战半径则不到500 公里,这种无制空权的窘境,导致有利时机下难以在南沙夺岛.中国必须建造航空母舰的呼声,就此在海军内部普遍出现,国人亦认识到这是维护海权的必须.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大陆基本不存在遭受地面、海面大规模入侵的可能.这种情形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也有利于海军建设的大转型,即将战略目标由防卫大陆转向维护海权.

上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加强了海上执法队伍的建设,大量建造海监、海警、渔政船只,“海军二线、海警一线”成为海洋维权的一种新形式,近几年来在黄岩岛、钓鱼岛海域采取的行动便是如此.

海洋防卫战略从“近海”到“远海”

改革开放40 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第二.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一靠科技进步,二靠足够的资源.中国的发展受资源制约越来越大,这决定了海洋权益和资源开发要由海岸附近向外扩展.

近年来,我国在南海进行的油气勘探区域距大陆近千公里,国内石油企业还在亚、非、拉美三大洲开展勘探和采油作业,海外投资超过3000亿美元,外包的矿山分布在西亚、非洲和南美洲.利益的扩展,自然需要军事力量的增强,而能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军种主要是海军.自2008 年起,中国海军开始持续进入东非海面巡逻护航,在远海防卫方面显示出决心和力量.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解放军的战略思想已摆脱传统的陆防思维,中国国防白皮书已申明海军战略由过去的“近海防御”发展为“近海防御和远海防卫”,意思是二者兼顾.由于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国防投入近年来大幅增加,海军建设经费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国际各权威战略部门公认,近些年,中国造舰数量和吨位均居世界第二,而建造重点是航空母舰、大型驱逐舰、两栖攻击舰和核潜艇.中国的造舰技术水平大大提升.

这种“寓军于民”的大发展,使三大海上力量——造船工业、船运公司和海军得到同步壮大.如今,我国每年的海洋产值已达几万亿人民币,而且不限于传统渔业而重在海底资源( 油、气、矿藏) 的开发,为海军千亿计的建设费用提供了保障.海军的不断发展,又能保障国家海洋开发顺利安全地进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从我国下一步经济发展看,周边海域还是开发海底资源的重点( 南海又是重中之重).与此相适应,中国海上防卫力量的发展也会分两个方向:一方面继续大量制造近海作战最需要的常规动力潜艇、导弹快艇、近型导弹护卫舰、陆基作战飞机,乃至于专属经济区维权的海监、海警船;一方面发展新型航空母舰、核动力潜艇、大型船坞舰和驱逐舰以及远洋补给舰.估计在不长时间内,中国海军的新转型将基本完成,国家的海洋开发和海外利益拓宽将出现全新局面.中国下一步的和平崛起,也就能得到资源和国防力量两方面的保障.

( 据《同舟共进》)

——/附录/——

专家解读:中国海军应坚持三大发展方向

2018 年4 月12 日上午,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8 艘战舰、76 架战机和1 万余名官兵参加了海上阅兵式.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在中国历史上,海军建设和发展被提升到如此的高度,还是头一次.

有专家分析指出,中国海军未来之路仍任重道远,应坚持三大发展方向:近海远洋战略齐头并进.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中国战略界围绕中国海权战略和海军战略曾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分歧在于究竟是近海为主.还是近海远洋同步发展.2011 年“辽宁号”航母的下水和2012 年以来052D 型驱逐舰的批量建造,用实际行动终止了这种争论.中国将同时发展近海防御力量和远洋作战力量,既要继续发展潜艇等非对称作战力量,也要发展航空母舰、远洋驱逐舰等世界一流大型水面舰艇.下一步,近海防御力量的建设关键是体系性和融合性,而远洋战略将进入一个全面大发展的时期.

软件建设是未来重点.在全球范围内看,中国海军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海上力量.经过这些年装备建设的“并喷式”发展,在主战装备的制造能力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硬件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越了美国之外的其他海上力量.不过,在技术创新、合成化程度、人才队伍和作战经验等方面,中国海军的差距还很大,不仅远落后于美国海军,也落后于英、法等主要海上力量.下一阶段,中国海军的建设重点即在上述软件建设上.

创新是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前提.迄今为止,目前中国海上力量的建设更多是追赶,即在军事技术、作战理念和力量合成等方面,全面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再往前走,中国和美国等西方海洋强国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多时候再无可参照对象,必须自己探索未知技术和战略战术.

( 摘自据《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国防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国防论文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文化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总结:该文是关于对写作海权和海防和重海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中国国防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国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