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课程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多元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重构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程范文 类别:论文范文 2024-02-22

《多元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重构》

本文是关于课程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重构和学校课程重构和多元发展课程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课程改革指向核心素养培育,是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都市玉林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基础上,经统筹、整合、拓展、创新,形成了包含基础类课程、选择类课程和整合类课程的“三类七型”多元发展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并实施了培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改革实践,实现了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了办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重构;“三类七型”;多元发展;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477(2018)09-0089-04

  课程改革指向核心素养培育,是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方案与高考综合改革衔接,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如何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系统构建和实施学校课程,引领学生自主多元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关键.成都市玉林中学基于学校育人目标,明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系统重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兼顾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体系特点的“三类七型”多元发展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个性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了办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指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课程是学生全部学校生活的总和,也是全部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学校课程建设应该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多元发展、自主发展和长远发展.

  基于此,我们着力顶层设计,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统筹、整合、拓展和创新,形成了包含“平台+模块+课程”课程结构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系统性突破(见图1).

  基础类课程指向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做人的基础,也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学科基础型课程是指国家规定的必修科目,主要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领域.学科衔接型课程包括小初衔接课程和初高衔接课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完善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加强学生的学科学习方法培养,培育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如小初衔接语文教程、高中学习方法指导等.品格养成型课程旨在通过德育课程活动,着重从健康生活与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方面,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比如颇具学校特色的学生“自管自育服务周”,每个班级学生为全校师生服务一周,旨在培育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担当责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选择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适性发展与多元发展.其中,培趣型课程重在培育学生的不同学科学习兴趣,如空竹、英语口语、声乐选修、剑道、《红楼梦》选读等;扬长型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学科优势,如学科竞赛课程、生物与环境、算法与数据结构等.两类课程都采取选修的方式进行.

  整合类课程是在基础类课程和选择类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的兼具综合性、实践性与探究性的课程,其主要目标在于聚焦实践创新这一核心素养,开掘学生发展潜能.其中,研究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如NBA与美国文化课程就是在学生懂得篮球的基本规则基础上,为热爱篮球但不一定擅长篮球运动的学生开设的,引导学生从篮球文化视角对美国文化进行研究;创作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如机器人制作课程、科技发明课程等.以上两类课程的课程形态都是主题活动课程.

  二、“三类七型”: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特色

  当我们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课程结构之后,还需要通过具体的特色课程群的建构来体现.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打牢底线基础,尊重差异发展,鼓励个性选择,以丰富课程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习需要,满足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构建了丰富的“三类七型”多元发展课程内容(见图2).

  三、“五步四措”,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模式

  1.“五个步骤”,完善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程序

  课程开发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泰勒将这一过程概括为四个基本步骤:确定教育目标、厘清课程结构、组织课程内容和进行课程评价[2].成都市玉林中学根据本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资源状况与开发路径进行价值判断,不断地对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程序、方法和价值进行修正,形成了如下五个步骤.

  (1)课程设计.在学校课程总体框架内,教师确定自己准备开发的课程科目,写出课程开发意向书,经课程领导小组与教师的讨论研究,确定列入开发的科目.然后,学校向教师下达课程开发任务书,要求教师按统一的体例写成课程纲要,经多次修改通过后,该课程进入“准入”状态.

  (2)课程选择.开学第一周,通过教师的课程介绍与对学生选课的指导,由学生进行网上选课;通过选课确定开课科目;凡满10人及10人以上即可开课;学生可以跨年级听课.

  (3)课程实施.教师按照自己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进行课程教学.为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任务分工:成立课程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开发的管理指导工作;成立课程实施管理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成立学校课程评价小组,负责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价.

  (4)课程评估.学校主要从课程开发的意义、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评估.

  (5)课程发展.每一轮课程实施后,课程管理小组要求课程实施者根据课程评估意见,对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对少数因学生选课人数不足或学生评价不高的课程做出淘汰处理;鼓励教师开发更多更新的课程,从而使学校课程不断发展.

  2.“四大举措”,提升课程建设的动力源

  (1)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水平.要让课程改革从外延走向内涵、从形式走向本质、从被动走向主动,教师的内驱力是关键.为此,我们不断加强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研究与实施能力.同时,学校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细化考核细则,把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借用制度的力量推进课程开发,并最终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

  (2)提升学生课程选择能力.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性格、能力和发展方向来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设计.自2010年开始,我们与抱抱熊公益组织合作,开设iDream生涯领航课程,不断强化学生的生涯教育,切实提升学生自我规划、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课程选择能力,使丰富多彩的课程真正达到激发兴趣、开掘潜能、培育特长的目的.

  (3)采取学生分层分类走班.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同一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玉林中学全力推行以“分层+分类”为基础的选课走班制度,逐步推行“行政班+选课走班”双轨运行.每周固定2节选修课,打破行政班界限,全校学生凭特长和兴趣选课走班.“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彰显.

  (4)强化学生过程评价导向.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遵照新课程下多元评价理念,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出发,着力于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了解课程的问题和需要,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以此撬动学校的课程建设和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四、特色课程,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核心和关键是构建与实施多元的、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特色课程作为特色学校发展的内涵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内容[3].特色课程的建设应该摒弃当前盲目追求数量的做法,而是根据学校文化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走精品化之路.玉林中学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多元发展,整体推进基础类课程、选择类课程和整合类课程,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课程格局.聚焦实践创新素养的科创教育课程,拓展学生发展途径的“航空”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宏志”教育课程,激活学生个性潜能的社团活动课程,领航学生生涯规划的iDream课程,提升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国际教育课程,等等.

  以科创教育课程为例,作为成都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和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基点学校,成都市玉林中学聚焦于实践创新这一核心素养,注重普及与提高,兼顾兴趣与特长,基本上建立起系统的科创教育课程群(见图4).

  为让科创教育课程落地,学校成立了多元发展部,派驻中层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科创教育工作.同时加强科创教育项目协作建设,与四川大学合作成立“成都市玉林中学博士工作站”,与成都市科协合作成立“成都市英才俱乐部玉林中学培训基地”,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成立“成都市玉林中学创客中心”,联合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开设了3D建模、电子制作、Arduino编程、工程设计、创造技能等课程,探索STEM课程与创客教育相结合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以及相关交叉领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

  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科创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19项、省级奖43项、市级奖1800多项,取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中学生发明项目和科技论文历年获奖人数、等级均列全市前茅,发明项目2016年获得市团体一等奖,科技论文连续8年获得市团体一等奖,科普知识竞赛连续四年获得市团体特等奖.学校先后被授予“四川省科技竞赛先进单位”“成都市科技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需要学校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课程架构、内容、项目和实施路径,让课程以最柔和、最贴切的方式融入并导引学生的生命发展.成都市玉林中学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将目光聚焦到学校课程重构上,对学校的文化进行追根溯源,并依据所发掘的学校文化资源,建立个性化的办学思想体系.在此引领下,构建目标指向性较明确、内容综合性程度高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基于学校文化基础和培养目标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多年的实践探索让我们知道,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是一项创新工程,需要坚韧不拔的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合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教育的不断思索与改革,永远在路上.

课程论文参考资料:

新课程编辑部

新课程刊物

课程教学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结束语,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重构和学校课程重构和多元发展课程方面的课程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