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民主政治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历程和经验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主政治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历程和经验》

本文是民主政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跟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和经验启示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其前提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障就是坚持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治化的道路.通过对30 多年中国政治建设历程的梳理和总结,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国政治建设必须根据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建设道路.

关键词:政治建设;历程;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我国的现代化政治进程中,政治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回顾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历程,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后抓好政治建设,增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粉碎“”后,特别是同志复出主持工作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完善中国政治建设,开始了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一、改革开放后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

1. 重建了党的领导机构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宝贵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始终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1976年10月,一举粉碎“”,并对其罪行进行彻底追查,一大批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逐步调整和充实了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在党内的领导职务重新恢复,为后来的政治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1977年8月12—18日提前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修改了党章,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集体.党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发展经济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

2. 巩固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1978年初,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召开,基本恢复和坚持了1954年宪法中对社会主义原则和政治体制的规定.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会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停滞20多年后重新得到发展.其中包括对选举制度的发展,与1953年的选举法相比较,对选民范围进行了扩大、实行无记名以及对少数民族选举权的重新规定等.1982 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等,为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逐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199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这对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完成使命,切实维护好人民的利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1978年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清了执政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同志指出了党的领导体制的弊端,并积极改革,基本理顺了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重申了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主要是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性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原则,强调党组织不能代大行使职能.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政策和决议仅仅对党员具有直接的约束力,党的意志只有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后才对全国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二是对选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199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规定》,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将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改进了候选人的提出办法,实行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充分地提出候选人制度.和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任何选民或者代表都可以提出候选人.面对社会阶层的分化,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利益诉求.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次明确规定了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选举农民工代表,从法律上保障了农民工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直接拥有自己的代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政治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充分保证了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对扩大广大农民代表比例,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扩大农民群体的发言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机制的完善和发展.首先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宪法监督体系.宪法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宪法的制定权、修改权和解释权归全国人大所有,全国人大可以进行违宪审查.宪法是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等都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其次是加强了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工作.人大听取并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职能得到了具体落实.2006年8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提供了法律后盾,以专门法的形式保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同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权力.

3. 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1978年初举行了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重新赋予了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恢复了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时期,党积极支持各党派重新发展自己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国与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成为新时期处理中国同党派关系的重要准则.1989年5号文件,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领导的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各党派参政党的地位,各党派是接受中国领导的、同中国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明确规定了的执政地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领导、合作的政党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十四大通过的《中国章程》首次添加了“坚持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1993年载入宪法,从法理上确定了我国的政党制度.2007年,《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成熟.

4. 巩固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强调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从法律上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1979 年全国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同时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经过实践检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党的十三大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有关的民族政策被列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党的十五大上被列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2001年2月,《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颁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得到了确认.

二、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1. 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是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党的领导,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提出加快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构想,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到2010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了中国政治建设的新篇章,从根本上适应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途径是逐步使制度化和法律化,即通过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形式将的原则、程序和方式确认下来,使上升为国家法律和制度.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历程,正是遵循了这一基本主线,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使的实现形式逐步制度化和法律化,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 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制度上存在的弊端.从党政分开到政企、企事分开,这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认识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由政府主导逐步变为市场主导,逐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都得益于政治改革的发展.

3. 政治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延安时期,和黄炎培有个著名的“窑洞对”,就是关于“历史周期律”的对话:只有人民监督政府、各党派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怪圈.各党派作为参政党,对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济社会建设提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建议,敢于进诤言,对执政党科学执政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促进作用.同志曾多次强调要听到党外的声音,对改进执政是大有裨益的.改革开放以后,同志恢复了党派的政治地位,党派在组织和能力建设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科学执政提供了更加有益的建议和监督.民建很早以前就对个别地方、个别领导一味追求GDP的扭曲政绩观提出了批评,守住金山银山更要守住绿水青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给中国带来了现实的执政考验.面对这一考验的根本途径就是要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

民主政治论文参考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政治杂志

此文结论,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和经验启示方面的民主政治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民主政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