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公民教育类硕士论文范文 和新时代公民教育的困境和突围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公民教育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3-12-25

《新时代公民教育的困境和突围》

该文是有关公民教育论文范文素材跟公民教育和新时代和突围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有赖于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新时代,公民教育是中国寻求稳定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石.我国的公民教育亟须根据新时代所处的多元困境进行实践突围,抓住时代洪流的机遇,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不动摇,建立适应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公民教育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公民教育;困境;实践突围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8)12-0231-02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也随着科技而不断演进.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型全球化给我国的公民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而公民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具有意识形态性.这就需要追寻公民教育的内涵进行实践转型,使我国的公民教育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一、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内涵探究

(一)公民

对于公民是什么的概念,学术界有许多的精彩分析.从政治的向度来看,公民是与个体的政治自由联系在一起的.公民是建立在公正的法律基础之上的,并且公民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法律史专家梅因认为:“在早期的共和政治中,所有公民都认为,凡是他们作为其成员之一的集团,都是建筑于共同血统之上的.”

我们可以先从它的对立面来探究,公民相对的是私民,这里的“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私人的意思,即有一种附庸的意蕴包含在内.也就是说私民是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阶级的群体,他们依附于该人或者该阶级.这里它的主要形式就是臣民.还有一种则是私有的“私”,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自私的”私”,也是社会现象中的一类即道德冷漠,人们对于共同生活的社会中的所有行为和准则规范忽视甚至蔑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博托莫尔将公民身份做内外区分:“将成员身份叫作实质性公民身份,将拥有权利的称作正式公民身份.”

公民绝不是依附于他人丧失独立人格的私民.现代公民的产生和发展一定是建立在自由人格、权利意识的基础之上的.公民是一种有共同价值追求建构起来的身份.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包含了爱国主义或者可以说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有别于古代臣民和狭义的国民.公民身份蕴含了与政治相依相存的内在性联系.在这个意义之上,公民不仅仅是具有法律界定,同时还要求与政体、意识形态相符合的素质、责任、义务、权利,即具有综合性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公民性”.

(二)公民教育

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从狭义上来看,公民是个体并且具有社会个体主体性,这就产生了任何人都不可干预的一个领域,即社会个体的私域.这其实就是每个人精神真正自由无人可以管辖的领域.公民的内涵只有经过实践的环节,才可以真正内化为普遍的公民意识和能力.

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把个体改造成符合国家需求的公民,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国家成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普遍的目的,把人的粗糙的本能精雕细琢成为合乎道德的合乎国家意志的,把人的自然属性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的本能变成追求精神的自由,把个体的精神与国家的意志相融合,即个体和整体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马克思曾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而“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认为,必须遵循实践的思维方式来了解整个社会活动的发展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改变和变革公民教育,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一边实践一边修正,才会使公民教育越来越适合本国的发展需求.

历史进入新时代,首先需要确保的就是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才得以茁壮成长.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产物.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治、制度、法律各方面都趋于完备的前提下,公民教育的过程就是使社会产生公民意识并普及的强劲动力.公民的政治地位与法律地位的确立,公民意识与法制意识的形成,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中介点和精神支柱.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因此公民素质亟待提升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诉求.

二、公民教育的困境:人的碎片化与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公民教育有着鲜明的国家意志,同时也孕育在政治、文化的襁褓之中.在科技与文化的关系中,技术的发展是自变量,而文化是因变量.在技术决定社会与文化的立场上,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一致的.莱斯利·怀特指出“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社会进化是科技进化的结果”.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过快则会面临着贫富差距加大的结果.现代科技的发达催生了现代的商业模式,正是现代的商业模式使得一夜暴富成为可能.在此条件之下,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堆积.巨大的贫富差距更是导致公民对社会秩序和国家政策的不满,各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出现,同时道德沦丧使得灰色收入、非法暴富、垄断产业的增加,进一步导致贫富差距.公民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处处以利益为先,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行为主体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作为行为选择的重要尺度甚至首要考量,而将道德搁置一边.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压制,社会信仰变得无人关心,社会关怀销声匿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步入了现代资讯社会,因资讯科技之发达,个人资料的收集、处理、利用极为方便快捷.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带来的恶果就是人的碎片化:人在快速阅读,大脑接受形形色色的刺激而缺乏思考.在这样的影响之下,我们时常可以接触到社会违反法律道德等不利的一面,这对于社会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影响,会影响公民的价值判断.

披上网络的外衣,公民成为网民,在网络之中身体缺场,在缺乏网络监管的条件下,一些人肆意妄为,胡言乱语.虚拟社会之中人人平等,也造成了权威的瓦解,现实中的权威在网络中无人信服,甚至互联网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社会的“避难所”.而我国的平均公民素养有待提高,加之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个体缺乏正确的认知,受到网络中的“权威”的影响,理性遭到了放逐.那么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公民的素养需要不断提升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三、中国梦——我国公民教育的旨归

自担任国家主席之后,“中国梦”一词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词汇.同时,对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来说,中国梦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如今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无不显示出中国人民内心的一股劲儿.今天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定地位,我们内心充满希望,中国梦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绩鲜明闪耀,因此提升我国公民幸福感,才会给现代社会的上升注入强劲的动力.中国梦让中国的文明有能力可以引导世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里做一个领路人,带领人类向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进发.这个前提就是我们的公民教育需要得到改善,我们的精神文明得到蓬勃的发展,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新时代的公民教育,就是需要贯彻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涵,同时也是公民教育的理论内核.但是公民教育不仅仅是这些,更需要的是修正个人思想、行为规范;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调节在网络、媒体影响下的社会心理;倡导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认同.权利和责任、与规范、公正与幸福,这些都是公民教育的具体内涵,而这些具体内涵则是中国梦的血液.中国梦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所以公民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中国梦是公民教育的实践指向.

四、新时代公民教育的实践出路

(一)要注重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自义务教育起始阶段,儿童们接受的思想品德课程就不应该局限于书本和考试,这就需要学校在这一模块做出相应的变革,不能将教学资源全部注入语文数学等当下主流课程.当然这也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与扶持.学校应当创新思想品德课程的模式,增加多种方式,采取老师引导、小组讨论、父母参与的模式以及参观历史博物馆、视频播放渲染等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效果.

(二)净化公民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该完善网络和媒体的审查制度.在科技发达的资讯社会,网络把每一个公民相连,他们可以与世界交流联系.每一个公民都崇尚私领域的至上性,现实一套,网络一套,对政治生活冷漠.所以网络的监管和媒体的导向必须严抓,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尤为重要.

(三)实践突围过程中的核心是坚持人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要以“人”为前提,不能脱离“人”这个基本元素,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是空洞乏力的.要想实现中国梦,在新时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公民教育就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公民政治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使人民感到幸福.这也是公民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实践转型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魏伟.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李万青.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龚超.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5]莱斯利·怀特.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马进,韩昌跃.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7]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公民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概括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公民教育和新时代和突围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公民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公民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