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文化创新方面有关论文范文 和多元共生理念下文化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以安徽大学艺术和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类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创新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8

《多元共生理念下文化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以安徽大学艺术和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

该文是文化创新论文范文跟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和多元共生理念类论文范文。

摘 要:“多元文化共生”理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共生思想,具有异质共存、融合互补、共同进化、创新传承、凸显时代性等特质,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文化视角.以“多元文化共生”的视角审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并以此为导向开展教学实践,能够构建与新兴文化产业相呼应的“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面向多元文化共生的教育教学制度的系统化设计,优化安徽省高等艺术教育资源.

关键词:多元文化共生;地域文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文化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2-0160-03

安徽省于2012年8月颁布《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首次提出:“‘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特色文化产业‘3115’行动计划,……,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30个省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以上.”[1]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省每年需补充文化艺术类本科人才约1.5万人,而目前省内高校每年仅能向社会输送1万名左右高等专业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匮乏、对开发地域文化重视不够等因素业已成为制约安徽特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千亿元特色文化产业目标的实现.201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关于省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继续“文化强省“战略,继续推行“特色文化产业3115行动”计划,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将新型文化产业与本科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对接,积极助推“文化强省”战略.

一、专业的设立与定位

2014年8月,安徽省依托省属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安徽大学组建了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二级学院.学院立足于安徽省地域文化,理性分析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切实需求,设立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本科专业.2015年全面启动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招生工作,与安徽省现有的艺术类高等教育交错发展,重点培养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专门人才,助推安徽省地域文化、当代媒介文化与数字创意产业的共生与创新发展,积极响应“文化强省”战略,完善安徽省高等艺术教育资源格局.

到2015年,安徽省42个艺术类本专科专业中,本科专业14个,仅占33.3%.而在14个本科专业中,大多为传统专业和师范类专业,与网络信息设计、数字化修复、数字影视等新兴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相关的很少,这与《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是不相符的.而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紧紧围绕“3115”行动计划,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服务于安徽省区域文化事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学院逐步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规模与结构相协调的与区域文化产业相呼应的专业体系,增强学院专业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

二、多元文化共生理念的认知核心

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与艺术遗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文资源,被活用于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兴产业之中,不仅能重新塑造当地文化,同时也会打造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将多元文化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对于“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艺术院校文化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多元文化共生理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共生思想,涵盖异质共存、融合互补、共同进化、创新传承等诸多内容.学院在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人才培养伊始,首先确立多元文化共生理念为专业建设的核心思想,即以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的基石,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与当今的媒介文化交融渗透,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文化导向.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泽被后人,光耀世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文化强省“战略的制定,“3115“行动计划的实施,还是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并借鉴和吸收外国优良文化.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直接演变成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是可借鉴的,并与现行文化融合,衍生为新文化[3].

(二)安徽省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淮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安徽省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成涡淮(淮河)、皖江和新安(徽州)三大文化圈,三者都属于安徽地域文化的亚文化形态.三大文化圈之间差异与趋同共存,涵盖了异彩纷呈的学术、科技和教育等诸多文化形态,底蕴深厚,互为交融、渗透,是多元文化共生认知核心的基础部分.

(三)当代媒介文化

当代媒介文化是大众传播时代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其传播形式具有多觉化和复合性特征,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其发展趋势正从边缘文化体系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当代媒介文化和现代艺术思潮对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这也是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

三、理念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自1996年“文化立国”战略的启动到近年来动漫产品的全球风靡,日本高校的文化艺术教育始终秉承“传统中求创新、创新中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4],这种对接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安徽大学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建设带来了启示:确立多元文化共生理念,深度融合传统、地方以及现代媒介文化,为“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创设出传统与创新相容相生的文化语境,建立由“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拓展教育”以及“综合素质教育”构成的课程群模块化培养机制,从“道”“艺”“技”三个培养层面培养多元文化人才.

(一)道的培养

针对目前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容易忽视或弱化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学院在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人才培养中,将多元文化共生的理念融入课程中,融入课程群的三大模块中,强化大学生对传统和地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的学习和传承,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即“道”的培养.

专业人才建设小组在人才培养方案补充和完善过程中,拟在“专业素质拓展教育”课程群模块中增设32学时、2学分的“中国民间美术”课程;在“实践教育”课程群模块中,拟设为期两周、2学分的“安徽文化遗产考察”课程,对学生开展面向安徽省地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认知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对中外、传统和地域文化认知的基础上,使学生从情感和思维的角度深入解读传统和地域文化符号,创作出思想精深、反映受众审美追求、公众参与度高的艺术精品.

(二)艺的塑造

艺术,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融于文化又彰显着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不仅需要正视和并尽力排除数字技术带来的文化边缘化和弱化,还需要避免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发的标准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盲目套用,削弱或消解了文化.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关注“道”的培养,也应关注“艺”的塑造,重在培养学生基于多元文化认知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以及艺术创作独立思维、开阔的视野等.

在“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群模块中,已设置“设计思维”课程共计32学时2学分,“新媒体艺术”课程计32学时2学分等等,以对接现代文化创意设计和审美鉴赏的专业核心课程.拟在“实践教育”课程群模块中,调整增设为期两周计2学分的“艺术考察”等外出实践课程,对学生开展面向艺术创作的思维和认知教育,培养学生多元视角的认知能力,打破在脑海中先入为主的现代艺术观念及思维定式,以实情实景增强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的认知,使他们不会因创作的环境、时空和技术手段的变化而舍弃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

(三)技能并重

文化艺术作品的技法学习和实践创作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技法表现教育,不仅仅是指对艺术作品和创作技法的临摹,还包括参与创作、借鉴技法等,其内容涵盖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剪纸工艺、皮影木偶雕刻、木板年画、脸谱绘制的相关技能学习和应用等,是人文与技能的并重学习内容.

在技能教育环节,拟在“实践教育”课程群模块中增设“非遗技艺传承”选修课程,共计32学时计2学分.倡导引入实际或虚拟项目开发,采用三个步骤实施作品化实践教学:步骤一,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参与到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各个环节,以技法创作为契机,促使学生深刻体味文化艺术蕴含的内在价值与意义;步骤二,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作品创作技法,实现对文化艺术的深层开掘和创新融合应用;步骤三,通过创意创新作品的展示、交流、评比和专业赛事等实现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和再创造,获得对传统和地域文化形、神合一的立体审美与认知,借助新的传播媒介催生出新的文化特征.

四、引导学院文化教育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最具文化特征和先进技术表征的专业.就文化传承而言,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生(创新)问题,还包括对传统和地域文化艺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比如,采用现代数字技术对文化艺术尤其是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修复、创新与应用.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工作中,立足“多元文化共生”的理念,从视觉审美、思想情感、技法表现三个层面,将文化教育贯穿至”文化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中去,以引导学院文化教育发展.主要包括:(1)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中,拟逐步增加或调整基于“多元文化共生“理念的文化教育课程或实践活动;(2)逐步完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环节,注重通过新的传播媒介,催生出新的文化特征,同时为安徽地域文化在“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自我充实与发展优化文化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文化教育体系的系统化设计.

美国学者James A.Banks在其著名的《文化真经论争、知识的建构和多元文化教育》一文中指出:“民族(地域)文化教育应该将整个国家作为接触对象,跨越民族、地域、时空以培养博大宽广的文化教育胸怀,回归和观照地域文化教育.”[5]无论是民族或地域文化,只有当它是可生长的,才可能有生命力.这种生长可以影响到整个文化的美学内涵与品质调适、文化的性格精神的重构和再塑,给其他文明形态以有益的参照和影响.唯有如此,才不会在发展和挑战中消亡.

——————————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R].2012.14号(17).

〔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皖政〔2015〕22号)[EB/OL].[2015-05-15].http://www.ah.gov.cn/UserData/DocHtml /1/2015/5/15/3368619657824.html.

〔3〕宋生贵.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传承与超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8.

〔4〕李晓溪.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大学,2014.

〔5〕James A 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3.

(责任编辑 徐阳)

文化创新论文参考资料: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此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文化创新本科文化创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和多元共生理念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