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国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和当代语境中民国胡琴之多维品鉴第五届中国弓弦艺术节民国胡琴系列活动述评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国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4

《当代语境中民国胡琴之多维品鉴第五届中国弓弦艺术节民国胡琴系列活动述评》

该文是关于民国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弓弦和语境和民国胡琴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2017·北京第五届中国弓弦艺术节于10月21日至29日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分为“二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奏训练”与“胡琴艺术传习”两个专题的系列活动.前者于23日至25日举办,后者涉及二胡、雷琴、民国胡琴等几个活动板块.

在该院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工作坊”项目的共同协办下,“民国胡琴”系列活动邀请到来自胡琴演奏、制作、收藏,以及胡琴表演理论研究、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胡琴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开了多维视野下的综合研讨.这样一个集各学科专家学者、围绕着民国胡琴的“展-演-制-传-研”展开的一体化活动,尚属首次.

(一)“百年回响——民国胡琴收藏展”及“国粹胡琴专题讲座”

此两项活动分别从乐器展示的感性层面以及收藏家本人对藏琴的自我讲述,拉开了“民国胡琴”系列活动的帷幕.

10月27日至31日,民国胡琴展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中国乐器博物馆举办,活动展出的21把琴皆由上海民间胡琴收藏家蒋国粹先生提供.这也是民国胡琴首次在音乐学院的展览.在蒋国粹先生收琴藏琴的45年时间里,共收藏有不同形制、不同材质、不同年代的百余把胡琴,体现了民国胡琴的丰富与时代的变迁.如,“小提琴头”和“吉他头”胡琴,反映着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同时期“如意头”胡琴,极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审美特色;四五十年代刻有“龙头”图案的胡琴等.其中,最为珍贵的是由紫檀木制作而成的百年老琴——“灵芝头”胡琴.据蒋国粹讲述,他于20世纪80年代在江阴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手中见到此琴,此琴自20年始伴随老人.据此推算,此琴产生的时间上限为20世纪20年代,是一把名副其实的百年老琴,至今音色醇厚、深邃、韵味独特.

此次展览作为本次“民国胡琴”板块的首个活动,使观展师生得以对“民国胡琴”获得丰富、多元的感性及理论层面的认知.中国音乐学院修海林为此次展览撰写了前言,文中依据史料,将胡琴传入中国、开启汉化、兴于民间、盛于学堂的历史脉络予以梳理,不仅是对此次展览用意的全面概括,更是对此次“民国胡琴”系列活动立意主旨之总结.

10月27日下午,蒋国粹以其个人的藏琴经历、爱琴之情、练琴之趣为内容举办了题为“国粹胡琴”的专题讲座,从形制、材质等方面分别对四把颇具代表性的民国胡琴的产生年代及特点进行生动讲解.

(二)“民国胡琴展演音乐会”

在10月29日举办的“民国胡琴展演音乐会”上,宋飞、张尊连、曹德维三位胡琴演奏家分别使用不同形制、材质的民国胡琴演奏了6首传统曲目,分别是:古曲《汉宫秋月》?譹?訛《二泉映月》?譺?訛《弹乐》?譻?訛《阳关三叠》?譼?訛《月夜》?譽?訛《流波曲》.?譾?訛6首经典曲目经过演奏家在民国老胡琴上的重新演绎,唤醒了人们对于民国胡琴音乐的记忆.本次音乐会的用意正如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宋飞在主持中的关键词——“复活”,使这些民国老琴得以在当今语境中被演奏、聆听、演绎.老胡琴醇厚的音色历久弥新、穿越时空,音乐会如同老胡琴的复活仪式,在全场所有观众的见证下重获新生.

(三)“声影·记忆·体验——民国胡琴展演品鉴研讨活动”述评

10月29日的研讨会核心可概括为一个关注点——“民国胡琴”,三个关键词——“寻根、复活、发展”,五个维度——“展示、演奏、制作、传承与研究”.

1.民国胡琴的声音记忆

民国胡琴的宝贵之处首先在于它独特的“声音”.由于其形制、材质,声音带着特定年代的标记与记忆,故对于民国胡琴声音的认识与探讨是本次研讨会的焦点之一.中国音乐学院曹德维将这种演绎与体验总结为“原汤化原食,原汁原味”.正如修海林点评:“琴的声音就像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味道.就像品味一坛老酒一样,这种声音的味道和记忆,是历史声音的留存,很难复制,这正是这项活动具有独特价值的地方.”对于声音的追求与探讨,与会专家提及以下几点.

第一,特定的时期和年代会产生有特殊的胡琴音色,对这些音色进行纵向历史维度的体验与把握,可以让青年学子掌握演奏老胡琴的方法与特别的技能,促进其对于老胡琴内在韵味的体验和把握.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专业委员会会长丰元凯提到:“二胡音色是怎么演变过来的?现在院校学生们使用的琴和老胡琴在音色上存在距离感,怎样才能让他们知道过去的老琴是什么样的音色?这就是这次活动可以提供的.”

第二,对老胡琴音色和声音的现场调试与体验,为乐器的制作工艺的发展,改变重材料轻声音的价值取向提供契机与思考.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秘书长杨光熊指出:“乐器的声音,可以说是乐器制作师和乐器演奏者共同创造出来的.……谈乐器的制作发展史,以及谈乐器的演奏发展史,必须要纳入对声音、对音色的审美取向视角.”

第三,启发演奏者如何更好地操控、演奏老胡琴,与声音相互协调统一.宋飞在讲述自己与老胡琴乃至民国胡琴结缘的过程时,明确提到她所追寻的正是民国胡琴独特的音色和音质,“我对老胡琴的关注,其实是在上个世纪末,当时我正在研修孙文明先生全部的作品……我就要寻找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可以连接起孙文明先生的音乐和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一辈的演奏……我希望能有一种既能穿越时空,又能够相和的演奏呈现”.获得一种既有历史的深邃与古朴,又能穿越时空,在当今的语境中与人、琴、情相和统一的声音.对此,宋飞提出“三层台阶”的阐释:1.“搀扶一个耄耋老人”,即乐器与演奏者之间是你高我低;2.“相扶而行就转到了一种相伴,可以感受到他倾诉他的情愫”,即平等相和;3.“从原来的这种相扶、相依,倾诉、倾听,转成了我似乎也可以把我的感情跟他相和地展现出来”,即与乐器相和释放.这“三层台阶”,实际上就是一种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过程,进而达到人通过琴抒情,琴通过人诉说的境界.

2.寻根民国胡琴

民国胡琴是当代社会和院校中普遍使用胡琴的根源所在.关于如何从“根”上发展,何为胡琴的“根”,与会学者各抒己见.杨光熊在谈论胡琴的定位问题时,特别强调了要重视胡琴“史前史”的研究,即重视刘天华之前的胡琴研究.他认为,在刘天华之前,胡琴与中国各地域不同地方的戏曲曲艺形式关系密切,与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它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充分重视传统音乐特点与因素的基础上,避免“嫁接”的发展趋势的观点.杨光雄说:“在百年之前,二胡和胡琴文化形成的过程是怎样展开的,以及胡琴与地域语言中戏曲、民歌、说唱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胡琴文化之根的寻找.”他的观点,获得了南京师范大学岳峰的赞同,她指出,民国时期的二胡大致可以按照二胡使用人群的不同,分为民间二胡以及文人二胡两类.前者以阿炳、孙文明为代表,后者以刘天华为代表.两者的区分在于演奏的琴风不同,前者因其在民间为曲艺伴奏,故有浓郁的说唱特色,一弓一音.后者用于文人的吟诵,因此具有鲜明的吟唱琴风,把握住琴风,也就避免了“自我转基因”的错误发展方向.二胡演奏家许讲德在胡琴声腔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深有心得,她从胡琴的形制、材质方面表达了对如何寻根的认识.她指出:“丝弦和钢弦的差别,这里面文章太大了.对于现在的院校学子,不是让他们去‘复古’,而是要让他们了解过去,了解二胡的音色、传统根基是什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建一谈到,“民国二胡是现代二胡的根,民间二胡也是我们的根”,强调了寻根的重要性.

只有对民国胡琴及其属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依其自身的特色去发展,才能够更准确的认清胡琴的过去,把握胡琴的现在,进而创造胡琴的未来,故本次活动亦是一次胡琴艺术的“寻根之旅”.在与会专家的发言中,都表达出了“民国胡琴是当代胡琴的‘根’”的观点,认为对于民国胡琴的重视,即是对“根”的重视,是对“根”的重温与追寻.

音乐是乐音的艺术,乐音本身会带有特定年代的记忆与韵味.本次活动的亮点,取得的共识等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1. 从活动的性质与组织角度,本次以“民国胡琴”为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由来自专业学会、图书馆、乐器制作人、理论家、音乐学家(历史学、美学、声学、乐器学研究)、胡琴收藏家共同参与,突破以往单视角的研究模式,以交叉、复合的综合视角对胡琴艺术予以观照.同时,对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多家老胡琴的参与,为胡琴的收藏、品鉴、研究有特殊意义与价值;开启了对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二胡演变历史系统性研究的关注;对“民国胡琴”声音的复活与体验,提升了青年一代对老胡琴的认知,有助于在技法上的提升等.以此角度,此类活动尚属首次.

2. 将“民国胡琴”作为学术概念提出,成为新的学术专题.此次活动可作为该项工作的起点,开启了恢复、体验民国胡琴大门,开辟了具有特定历史时期概念的“民国胡琴”的认知领域.为了解民国时期民间二胡、专业二胡在形制、材质、工艺、音色等方面得重要契机,亦成为开展此项工作的起点,为“民国胡琴”专题研究提供实物基础与实践经验.

这项活动的经验和认识,为胡琴艺术今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实现其生命的延续.在这项活动中,民国胡琴不再是冷冰冰地在博物馆的陈列,而是通过“展示、演奏、制作、传承、研究”多维一体的平台,让其可体验、可聆听、可参与、可触摸,在舞台上重现音响、再奏旧曲,让历史变得鲜活.这样一种创意新颖的活动,体现的是胡琴艺术在传统音乐语境中的活态传承与教学、多学科聚合的探讨与交流、立体全方位的关注.

?譹?訛 丝弦圆筒琴,张尊连演奏.

?譺?訛 华彦钧作曲,曹德维演奏,八角低音琴.

?譻?訛 孙文明作曲,宋飞演奏,八角弹乐琴.

?譼?訛 张尊连演奏,八角低音琴.

?譽?訛 刘天华作曲,宋飞演奏,丝弦高音琴.

?譾?訛 孙文明作曲,宋飞演奏,八角低音琴.

韩冰 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馆员

(责任编辑 荣英涛)

民国论文参考资料:

民国期刊

概括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民国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弓弦和语境和民国胡琴相关民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