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曾国藩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廉洁之道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曾国藩范文 类别:电大论文 2024-01-23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廉洁之道》

该文是曾国藩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重臣曾国藩和廉洁和曾国藩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生活上崇俭反奢

身为将相、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曾国藩,始终保持一介寒士之风,节俭自律,不事奢靡,生活简朴.

在饮食方面,清廉自养是曾国藩服膺老庄的表现之一.在养生之道上,他信奉自然之说,反对服食贵重补品.曾国藩每餐只蔬菜一品,决不多设.虽身为将相,而自奉节俭,无异于寒素之家.时人以其每餐只菜一品,而呼之为“一品宰相”.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 注:两江辖江南、江西两省,其中,江南省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曾巡视扬州一带,扬州盐商特备盛宴,山珍海味,罗列满桌,但曾国藩仅就面前所设数菜稍食而已.饭后,他对人说:“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在穿衣方面,曾国藩秉性节俭,衣服十分简朴,平时不衣帛,布袍鞋袜多系夫人所做,衣服上常有补丁.曾国藩不允许在总督府内雇佣太多的仆人,人手不够用,就要求自己的女眷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做家务活.曾国藩曾给女儿、儿媳妇定了一个工作日程表:每天早饭之后要做小菜、做点心、做酒浆,叫“食事”;上午纺花或织麻,叫“衣事”;中饭之后做刺绣之类的细工;晚上还要做鞋,这是粗工.总督府的女眷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休息,几乎歇不了.如此的总督府家眷,在大清王朝肯定找不到第二家.当时,每天晚上,在南京的总督府里,曾国藩在一边秉烛批阅公事,他的女眷在一边点灯织布,应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动人的画面.

曾国藩30 岁刚过时,曾制天青缎马褂一件,在家时从不轻易穿上,只在遇到庆贺及新年时才穿一下,故藏之30 年犹如新衣.他曾说:“古语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观之,衣亦不如故也.”

曾国藩之女崇德老人曾回忆说:在江南督署时,李鸿章( 注:李是曾的弟子) 请曾夫人和小姐吃饭,姊妹二人仅一件绸裤,相争至于哭泣.曾国藩听说后安慰崇德,如果我明年继续任总督,必给你添制一条绸裤.那时,崇德年幼,一听父亲说了这句话,破涕而笑.

在住行方面,曾国藩床上铺草席、盖土布.家中老屋已有百余年,由于家中人口增多,同治六年( 公元1867 年),曾国藩因为家人修理旧屋花钱七千串而不安,写信责问弟弟:就算是造一所新屋,也不应该花这么多钱,“余生平以大官之家买田起居为可愧之事,不料我家竟尔行之”.

在开销方面,身为湘军统帅和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在京城为官时大不一样,每天面对的都是自己的部下,应酬越来越少,衣服也越来越简单,有点不修边幅,开支也大减.他的女儿出嫁时,他规定办嫁妆的钱不得超过两百金.而他每月给妻子欧阳夫人的零花钱少得可怜.

曾国藩机要幕僚赵烈文第一次见到的曾国藩是这个样子:“所衣不过练帛,冠靴敝旧.”同治二年( 公元1863 年),戈登( 英国洋队首领) 到安庆拜访总督,戈登的随员写了一本回忆录,提到这次会面.这些外国人惊讶地发现,堂堂两江总督,衣服陈旧、打皱,还有斑斑的油渍——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小心落的油渍.

治军尚廉洁

曾国藩是靠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家的.曾国藩深知廉洁对于战斗力的重要性, 只有立定不要钱、不怕死之志, 才能组织起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队伍.

曾国藩对湘军将领要求:“为将之道,谋勇不可强求,但廉明二字则可学之.”他认为,如果带兵的将领在“银钱上不苟”,则会受到兵勇的畏惧和服从;若将领在银钱上苟且,则兵勇们心中必定不服,而且会在言语上加以讥讽和议论.当兵的人,对于将帅的本事大小各有各的看法,但对于银钱一事,可是个个心知肚明的.

曾国藩通过树人立法脱胎换骨打造湘军,坚持在军中严惩贪污.一旦发现贪污中饱私囊之行为者必严惩不贷,从不姑息.湘军副将杨复成、彭得胜等就因克扣军饷,被当即正法.

“以不爱钱为本,廉洁自律,方能上对得起天、皇上、国家,下对得起百姓、亲友、子侄”.湘军风气,自此不同.

曾国藩树人立法,带出一批宁可肥公、不可肥私的湖湘廉将、廉官.湘军统帅之一、官至湖北巡抚的胡林翼曾这样评价湘军将士,他说,在涤师( 即曾国藩) 的带领下,湘军将领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等,“均不以军饷自肥”.

其实,胡林翼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廉官,曾国藩称他“赤心以忧国家,小心以事友生,苦心以护诸将”.后来,他担任湖北巡抚,成为湘军领袖,直到生命终结,自始至终贯彻“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的信条.他在遗嘱中交代:“我死后,诸君送我的奠银,都要全部用来建设好书院,而不要拿去挥霍!”

湘军水师大将彭玉麟,湖南衡阳人,后任兵部尚书、清军水师统帅.他有著名的“ 三不要”广为人知:不要官,不要财,不要命.他一生曾六次辞官.

湘军大将李续宾、李续宜兄弟,湖南涟源人,人称他们“皆以清洁自矢,廉俸薪资,悉供军用;家无长物,环睹萧然”.

治政上约法三章

如果说治军相对简单,治政则繁琐得多,一则由于管辖区域大,事情多;二则由于涉及人员多,牵涉面大.上任26 天后,曾国藩就开始巡行辖区,整顿吏治.

首先,禁止搞迎送仪式.曾国藩晓谕两江,要求官员到基层巡视时禁止大搞排场.这样做,其实有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下属的负担.历史上很多官员为了迎合官场上迎来送往的习惯,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花费在这个上面,同时也不得不把大量钱财花在这个上面,下属官员是有苦难言,却又不得不为之.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因为不习惯于此,愤而辞官不做,隐居林泉.

其次,是约法三章.其中包括不许收受银礼,无论茶叶、小菜还是裁料、衣服、书籍、字画、古玩、器皿、金银、食物,均皆不收.这对于一些正直官员来说,也是两惠之事,一则免除了下属的经济负担,二是增加了上司的清誉.但是长期以来,官场上的互相馈赠已形成一种潜规则.似乎不送不收,显不出上级官员的权威,看不出下级官员的诚意.对于这种陋习,曾国藩一律予以禁止.然而,还是有官员送礼.

鲍超是曾国藩的爱将,别人不敢送礼,他却借赴安庆向曾国藩禀事兼贺寿的机会,带去了16包礼物和不少珍宝古玩.曾国藩把礼物全看了一遍,挑了一顶小帽收下,其余全部笑着送还.鲍超也无可奈何,把礼物带回去了.

这样一来,过去下属送一点火腿之类的小东西,现在也没有人送了,弄得曾国藩要喝点黄酒,吃点火腿都要上街去买.以至于有一天,赵烈文笑道:大清二百年无此总督衙门.

同时,更大规模的挑战陋规也在两江全境展开.在湘军的浴血奋战下,同治元年( 公元1862年),江西全境克复.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开始在江西为百姓减负.在明知湘军军饷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曾国藩决定大幅度减征江西百姓的田赋附加税.因为他看到,作为主战场之一的江西,在战争中遭受到的创伤巨大,百姓苦不堪言,甚于湘军缺饷.

减征田赋附加税,主要对农民有利;而开征厘金,则是对商人征税.据布政使李桓估计,仅此一项,每年可给江西百姓减负100 多万两.

附加税一降,各种陋规相应裁减.他和江西巡抚沈葆桢商量,先将州县一切捐摊款项全部停止,其他陋规悉数裁革,以清其源,再将各属县征收的丁漕数目大加删减,以节其流.

这样清源节流做下来,让江西的农民得到了不少实惠.但是,事后才发现,这一改革太激进了,许多地方开支因此没有了着落,特别窘迫的是,因为战事胶着,军事费用增加不少,曾国藩颇为后悔.但后悔归后悔,他却从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一做法.

( 据《书屋》)

——/链接/——

曾国藩30岁前很平庸

曾国藩一生办过很多大事,而且手段都非常高明、精明.但其实,曾国藩的智商并不是特别高,从家庭遗传的角度来看,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在读书的时候脑子就很笨,从十几岁开始考秀才,一直考到43 岁,前后足足考了17 次,最后头发已经花白了,才中了一个秀才.曾国藩自己的科举道路,一开始和他的父亲有点像.前6 次考秀才都失败了,一直到第7 次才勉强中了一个秀才.为什么说是“勉强”呢?因为他的名次是倒数第二.

关于曾国藩的天资,当时人就有很多议论.他的朋友左宗棠经常在和一些亲友的通信中评论曾国藩,说曾国藩“欠才略”、“才太短”、“才艺太缺”,“兵机每苦钝智”.他的学生李鸿章当他的面说他“儒缓”,说他做事反应太慢.

曾国藩在30 岁以前,性格方面有很多平常人常有的缺点和毛病.在他到北京做官之后,他每天用于社交的时间特别多,到处去喝酒、聊天、听戏、下棋,用于读书的时间特别少,读书也往往坐不住.有一次,翰林院放了40 天的假,在假期结束的时候,曾国藩在日记中做了一个自我总结,说自己这40 天做了什么事情?除写了几封家书之外,什么事都没做,稀里糊涂就混过去了.

他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脾气比较暴躁,曾经和别人发生过几次比较严重的冲突.其中一次是和同乡的一个京官郑小山,两个人因为吃饭的时候意见不合就打了起来.什么脏话都骂了出来,甚至“问候”了双方的亲人.曾国藩过后感到非常后悔,说自己这种举动太有辱斯文了.可见,30 岁以前的曾国藩,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和我们后来印象中人格完美无缺的圣人有非常大的差距.

( 据《文史参考》)

曾国藩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家国情怀论文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

该文结论,此文为一篇关于曾国藩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重臣曾国藩和廉洁和曾国藩相关曾国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