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田园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跟山水田园诗中虚实结合带来的视觉美感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田园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23

《山水田园诗中虚实结合带来的视觉美感》

本文是田园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山水田园诗和视觉美感和虚实类本科论文范文。

刘 跃

自魏晋以来,发展成熟起来的山水田园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山水田园诗巧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给读者带来了视觉美感.虚实论最早是从老庄的那个“无”字开始,经过魏晋文人发挥,直至中唐以后,人们对虚实审美特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山水画可谓是时空的合一体,形式美的规律更多地集中在虚与实的审美意识方面.

大诗人王维在他的《国画秘诀》中写道:“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或咫之图,写千里之景.”尺寸之图展示方圆千里的山水景象.“初铺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布路歧,莫作连绵之道.”“远岫与云容相接,遥天共水色交光.”“远景烟笼,深岩云锁.”更具体地诠释了古典山水画中虚实的处理,山水画中,山、水、烟、云等都是留白之处,都能用以实衬虚的手法烘托出来.作画作诗,自有相通之处,作画需要处理好虚实,同样,作诗也要处理好虚实.本文从意象的选择、色彩的运用、情感的表达三个方面探讨了山水田园诗虚实结合的处理艺术.

一、意象选择的虚实结合带来视觉美感

美感从根本上说,是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人的一种情感活动,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客观事物的美决定了人的审美观念的形成,审美观念决定了美感的产生.诗歌正是通过意象来达到美的价值的体现,山水田园诗意象选择的虚实结合带来了视觉的美感.

山水田园诗中意象的选择,一般不会都用个性鲜明或具体象征意义强烈的事物,多是平平淡淡、若隐若现的东西,所选的事物是温润、圆融的,如“云”“雾”“烟”.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宇回.”(王维《送崔五太守》)

这些淡雅空灵的事物,没有固定的状态,景物虚化且得以延伸,真如山水画技巧中的“染”,营造了一种虚幻缥缈的意境.让读者透过文字,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到诗所描写的景物柔和的线条、优美的姿态、淡雅的色彩,从而产生视觉的美感.

二、色彩运用的虚实结合带来视觉美感

中国画一般多在素白的宣纸上作画,“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亦自有波涛”,黑是实,白是虚.作为山水诗对于颜色搭配也特别用心.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绘,达到一种虚实结合的美感.

山水总是和颜色有关,就山水诗田园诗而言,色彩艳丽为实,色彩淡雅为虚.诗中的“云”“雾”“水”“月”多为淡色;诗中出现的“农人”“隐者”“僧人”等都为心态淡泊之人,所以山水田园诗总能给人一种恬淡闲适的美感.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从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白色、青色是山水的主色,传统水墨画往往用留白处理.王伯敏《论画》诗中提到“长河无点墨,似见笔纵横”,靠的是用其他景物的轮廓烘托出来,这就是绘画中的虚笔.在王诗中先给我们展示了气势雄伟、高耸入云的终南山的总轮廓,接着以云、霭相隔,山中的青岚叠翠、千岩万壑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云霭的虚处理使人产生了轻盈飘渺、清逸空灵之美,接下实写到溪水涧流,樵夫正结伴踏歌而行.近实远虚、点景相互配合,使得画面丰富,又用虚笔渲染出浮动的白云、合拢的青霭,使山得云如鱼得水,生动空灵,增添意境,使欣赏者心旷神怡,产生视觉美感和心灵的净化.

三、情感表达的虚实结合带来视觉美感

陆机《文赋》中明确指出“诗缘情”,即“诗缘情而绮靡”.诗歌因情感而生,又是抒发情感的载体.山水田园诗具体写景为实,抽象说理、抒情为虚,在情感的表达上十分重视虚实结合,以给读者带来视觉的美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诗中,作者游村所见所闻为实,抽象的说理抒情为虚,首联渲染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表达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美.接着实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流畅明快的诗句,写出诗人在青翠的山峦漫步,在清碧的山溪边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在迷疑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青,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而诗句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绝处逢生的惊喜之情,以及表现的人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会迎来光明的生活哲理,是虚写.实中存虚,虚实结合,读来意趣盎然,让读者如见渔人进入桃花源一般,眼前一片光明,精神为之一振,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美的感受.

从魏晋以来发展成熟的山水田园诗巧妙地运用了“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实相生”的技法,营造了隽永优美的诗境,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无不给读者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带来一种虚情空灵的审美愉悦.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清浦中学.

田园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山水田园诗和视觉美感和虚实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田园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田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