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关税方面论文范例 与关税战争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关税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26

《关税战争》

该文是关税方面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跟关税战争和关税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世界很不太平.导致世界不太平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略,那就是关税.关税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关税的前提是有跨境贸易,而16世纪以后,随着美洲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一个全球范围的跨境贸易,得以逐步成型.于是,关税摩擦开始为人类战争的桶,添加了一个危险的火种.

都是关税惹的祸

关税引发的战争,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可能是美国的独立战争.这次战争持续8年(1775—1783年),但“导火索”却是一次看上去很普通的小事——“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12月16日,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一群头上插着羽毛,化装成北美印第安人的欧洲移民的后裔,偷偷潜入停靠在波士顿港口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上,把船上的342箱茶叶,全都倒进大海.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很变态的“公司”,名义上是企业,其实是英国政府实施殖民掠夺的国家机器.这个公司跟亚洲的关系密切,我们后文还会提到.但在波士顿,在北美人民眼中,当时它就代表了英国政府.所以,倾茶事件也被视为对英国政府,或者它在北美的殖民政府的反抗.

这一事件引发的后果很严重.1774年,英国政府就对北美殖民地采取了报复性措施,颁布了五条《强制禁令》,内容包括封锁波士顿的对外贸易,削弱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州府)的自治权,增加这里的驻军,等等.《强制禁令》的意思很明显,波士顿人既然敢反我大英帝国,那我惩罚你,就拿你做典型,以震慑其他有异心的殖民地.

但是,事与愿违,英国政府的处理方式引发了更激烈的反抗,最后双方不得不兵戎相见,于是有了“莱克星顿的声”——美国独立战争正式开始.

以前读中学历史,说到波士顿倾茶事件时,语焉不详,让人倍感困惑,不就是一些茶叶吗?倒了这点茶叶,能泄多大的愤——我们都认为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仇恨,比山高比海深;而英国殖民者,又何至于这等愤怒,不惜激起众怒,也要惩罚波士顿人民.

有这种困惑是因为我们没有全面了解历史.实际上,他们之所以反抗英国政府,是因为他们的实际利益已经被触犯,而英国殖民者触犯他们的方式,就是用关税手段,限制他们的贸易自由.

道理很简单.北美殖民地的普通人想喝中国运来的茶,商人看到商机,也想做茶叶生意.但英国殖民政府为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除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茶叶免关税外,其他公司从中国进口到北美英国殖民地的茶叶都要交高额关税.

美国对“中国制造”收取高额关税,不是特朗普时代才有,历史上,早在美国独立之前就有先例了.但动机不同,当时的美国是英国人当家,所以,英国政府征收高额关税,真实的意图就是剥削殖民地人民,赚更多的钱,以填补英国财政亏空.

通过提高关税税率,以剥削殖民地,英国政府不是第一次这么干.实际上早在几年前(1767年),英国就通过了一个法案,规定从英国本土运到北美的很多日用商品,都要提高关税税率.为此,他们还列出了一个清单,被征收高额关税的商品有糖、茶叶,以及玻璃、纸张、颜料、铁、棉布,等等.

关税一提高,进口的商品就要涨价.日用品又是生活必需,所以,这等于增加了对普通家庭的盘剥,当然也对北美的商人造成了巨大冲击.

英国政府这个增税法案把北美商人和普通群众都得罪完了,自然也引起了激烈反对,最后还上升为流血冲突.

1770年3月5日,驻扎波士顿的英军以保护执行关税条例的英国官员为由,向群众开.结果群众死了4个,伤了6个.而英国政府也为此被迫让步,修改了关税条例.虽然其他日用品关税被取消,但茶叶的关税依旧高额征收.于是,双方矛盾未能化解,以致引发围绕茶叶进口关税的冲突,即波士顿倾茶事件.

那场战争改变了中国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英国败了,美国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国际贸易获得自由,关税以及其他税收也再不用受制于他国.

但是,在地球的另一边,70多年后,围绕自由贸易和关税,英国发动的另一场战争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那场战争跟中国有关,那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

中国地处亚洲的东方,虽然历史教科书说,我们过去“闭关锁国”,但实际上,中国并没有真正自我封闭.从唐始,中国的国际贸易就已经很发达,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直到战争前夕,中国都与世界保持着友好的经贸往来.

但16世纪后,世界变了,非洲、美洲、欧洲、亚洲通过海上贸易,联系空前紧密,贸易规模也逐步增长;不仅如此,18世纪后,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后果是,人力被机器替代,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于是,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也空前增多.

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做生意的再不用担心没有东西卖,而是转而担心,有没有足够的市场和人口消化这些海量的剩余产品.

于是,人口和国土面积都几乎是世界第一的中国,成了英国的工业主和商人们眼中的“唐僧肉”(目标市场),他们千方百计,想在中国推销他们的工业品.

而另一方面,中国还没有意识到世界发生的深刻改变,我们只开放了广州这个口岸,以为已足够外国人使用,而且将此举视为地大物博的中华帝国对欧洲这些野蛮人的福利.

然而,这远远不能满足英国人的需求.于是,他们谈判、战争、再谈判,最终迫使清政府开放了一个又一个通商口岸——从南部、东部沿海,一直开放到长江中游,连云南的大理、蒙自,都成了他们开放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迫使中国政府降低关税,为他们的工业品销售扫清道路——从20%左右降到5%以下,把中国纳入到欧美国家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中.

英国在贸易和关税上的胜利,不只是迫使中国降低关税税率,而且还成功地主导了中国的关税机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职务长期被英国人把持.可见他们对中国关税体制渗透之深.1912年后,中国关税的收入更是被这些把持中国海关的外国人直接存入外国银行,用来还中国欠下的所谓战争赔款.

“中国制造”抵挡不住毒品

18世纪后,英国想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以自由贸易之名,用压低他国关税的方式推销他们的商品.于是,正如中学历史告诉我们的,中国成了牺牲品,成了“杯具”.

这是一种贸易“战”,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是工业革命后新的殖民方式(开拓殖民地,目的是为了钱,用商品去赚钱,比发动战争看上去优雅很多).英国人用得最娴熟,随后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先后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也跟上了英国的步伐.

不过,英国人用他们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工业品,想要打败手工版的“中国制造”时,起初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18世纪的英国工业产品中最拿手的就是毛纺织品.那些东西在18世纪后期一度被英国商人不远万里,运到中国的广州来销售——那时(自1757年后),广州是中国唯一被允许跟欧洲人交换商品的口岸.

英国商人带着他们的毛纺织品满怀希望而来,但事与愿违,中国人对他们带来的商品不感兴趣.

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穷人嫌贵,宁愿自己织;而富人穿惯了绫罗绸缎,根本看不上这种英国制造的劣等货——请不要怀疑中国清代那些有钱人的品位,他们不是英国18世纪那些暴发户可以比的.(如果觉得我冤枉了他们,可以参看《德伯家的苔丝》)

但另一方面,英国人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特色产品又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结果就是,英国感觉他们输给了“中国制造”,导致贸易逆差,白银外流.

英国究竟亏了多少,有一则数据可以做一个注脚:1781—1790年间,英国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1800—1810年达2600万两.似乎英国的亏本贸易19世纪初还有上升趋势.

面对贸易逆差,英国开始想办法,他们想到了.18世纪早期,欧洲商人开始向中国售卖,但数量很少,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1773年,英国政府的代理人东印度公司开始大规模发展贸易,此后,贩卖至中国的数量剧增.1800年,中国政府开始警觉,明令禁止贸易.但是,禁令无效,贸易持续增长,以致中国的对外贸易从顺差变成逆差,而英国终于得偿所愿,实现了对中国的贸易顺差.

这场贸易“战”,中国开始绝对优胜,但最终还是败了,败得很窝囊.有学者统计,战争前40年,中国白银外流超过6亿两,每年平均超过1500万两.中国失去的不只是白银,还失去了健康,失去的不只是身体的健康,还有精神的健康.

不过,被很多人忽略的是,由政府支持的对华毒品贸易,不只是英国得利,美国也参与其中.有一则数据可以为证:1817—1818年,美国输入中国的量,占各国输入中国总和的42%.显然,美国对华毒品贸易的罪恶不比英国少.

在毒品面前,“中国制造”无力抵挡,但人类文明史不应该忘记这段往事.中国输出的商品,给世界的是文明和进步,而欧美列强却报之以.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其最初的目的仅仅是扭转贸易逆差.大概在贸易问题上,自以为文明的西方列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1839年,中国的有识之士终于壮士断腕,严查贸易,关闭广州口岸,不再对英国开放.但历史的败局已定,很快在英国工业主和商人积极游说下,英国发动了著名的战争.

关税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点评,本文论述了关于关税战争和关税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关税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关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