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生命方面有关论文范本 与华阴老腔:古老的摇滚,生命的呐喊有关论文范本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命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15

《华阴老腔:古老的摇滚,生命的呐喊》

本文是关于生命论文如何写跟生命的呐喊和华阴老腔和摇滚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颜 亮

“将领一声震山川,人披盔甲马上鞍……”电影《白鹿原》里,一群关中农民在饭后闲余唱起的曲子让人眼前一亮.一曲下来,直唱得人热血沸腾,把外乡人对关中汉子的“楞娃”形象填得满满当当.

相比对电影的失望,这一曲算是为全剧添色不少.

这不是秦腔,而是一种流传于陕西华阴县一带的皮影戏种“华阴老腔”.与其他剧种不同,老腔是极少见的“家戏”,数百年来,由华阴县双泉村的张姓家族世代传唱.直到近代,才有外姓人偷学到技艺.

但老腔的“正宗”,始终是双泉张家.

“老腔”,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早在2006 年,老腔就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皮影戏”项目),传承人是王振中(白毛)和张喜民.由于极富地方特色,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电影《活着》、《人面桃花》里就曾零星用到老腔.待到2005 年,林兆华在话剧《白鹿原》里,大量使用老腔唱词,才算是在全国真正出名了.

关于“老腔”这一名称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是这个剧种产生的年代较早,其乐调古朴悲壮、沉稳浑厚、粗犷豪放,为古老之遗响,所以称为老腔;二是由于它是从湖北老河口的说唱传到华阴演变而成,所以取老河口第一个字来命名为老腔.

老腔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据《华县志》载:老腔皮影又名拍板调,于清乾隆元年至十年就已盛行于华州(今华县).一般认为,老腔是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在明、清两代,华阴境内有十多个班社,活跃在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南一带.

老腔的形成,同双泉村的位置有很大关联.打开地图,双泉村距黄河仅20 公里,2000 多年前,这里是一个军事重地.据考证,秦国曾在此建过城墙,西汉的粮仓就设在此地.军事与漕运的发展促使当地产生了老腔和素鼓两种文艺形式.专家猜测,老腔可能是船工逆水拉粮船喊的号子演变而来的.当时漕运直通当时的都城长安.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这就是现在的所谓“拉坡调”.“拉坡调”狭义是指逆水行舟时演唱的,广义则为大家一起吼的曲调.老腔即由此而来.后来,老腔成为皮影戏的伴奏,隐退在幕后,渐渐被人们淡忘.

五人可以撑起一台戏

“沉雄古朴、粗犷豪放”是华阴老腔的独特风格.老腔的剧目题材多为列国、三国、唐宋战争故事,如《征东一场总是空》;也有农村生活场景的展现,像《如今的日子》.老腔声腔刚直高亢、气势磅礴豪迈,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并用板凳敲打伴奏.老腔的伴奏乐器有惊木、自制的月琴、胡琴、梆子、钟铃、战鼓、大锣、马锣等,以及没有固定调的长号.

传统的华阴老腔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

前声:即主唱,也叫说戏的、叮本的,说唱全本台词.演出时,怀抱月琴,旁放剧本,配合表演进行唱奏.

签手:主要负责指挥皮影、也被称为“捉签子”、“栏门的”,开演前打开场时还要负责小铰子;后槽:也叫打后台,“打后槽”主奏马锣、勾锣、梆子和碗碗,武打中还要呐喊助威;

板胡手:主奏唱腔过门,兼奏小铙喇叭,助威帮唱、吹哨;

坐挡:也叫“贴档”、“帮档”、“择签子的”.根据剧情进展、提前安装皮影人物道具,随时供签手使用.并帮签手“绕朵子”,排兵对打、拍惊木、呐喊助威.

华阴老腔的主唱一人需分饰“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后来从幕后走向前台的华阴老腔加入了很多创新的元素,但是在唱腔上仍然非常讲究父辈相传下来的传统.

传统的老腔演出大多是在红白喜事时助兴.这类田间地头的演出非常辛苦,据张喜民介绍,从抬箱搭台到一场正本戏演完,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

有时还会应观众要求,加演一些折子戏.演出中也不会有半点休息时间,演出完早已是深夜.

“华阴老腔”的命运

同几乎所有戏种一样的命运,1980 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娱乐生活的日渐丰富,原汁原味的老腔皮影也越发受到冷落.张喜民记得最辛酸的时候,是在2001 年年底一个大雪天,那天的演出上面有五个人在唱,听起来很热闹,但下面没几个人观看.场面很冷清,但为了拿到报酬,戏班还是得忍着严寒把三小时唱足.

直到当时陕西省华阴市文化局干部党安华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无意中在幕后看到老腔表演场景的党安华震惊了,原来老腔演出是这么丰富生动,如果把幕后的表演搬到台前,一定更吸引观众.于是党安华试图说服张喜民,让老腔到台前表演,实际是让它回到了最初的状态.一开始张喜民戏班极力反对,但迫于现实,张喜民最终答应尝试一下.谁承想,这一大胆的改变,成就了华阴老腔日后的红红火火.

2003 年,在党安华的带排下,戏班演了一出把皮影与老腔剥离的《古韵乡趣》,同时还加入了手持纺锤的女性角色,充满展现日常生活面貌.在这场打破传统的演出中,观众第一次了解到幕后乾坤,并被其生动的表演深深震撼.由此,也拉开了华阴老腔,被全国,乃至全世界所了解的序幕.

不过,对于党安华的这种改编,张喜民倒是向笔者表达了担忧.在他看来,几百年来,除了照皮影的光,从煤油灯变成了电灯,其他什么都没变过的老腔皮影,如果丢了皮影,丢了先人们留下的本戏,那就不是真正的自家的东西了.“毕竟是自家传下来的戏,如果在我手上丢了,以后也不好说”.

张喜民的担忧不无道理,事实上,对于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主张完全保留传统,不允许有任何发展,这种保护方法以日本的能剧为代表;另一方则认为传统戏曲早已无法适应当下,因而必须有大张旗鼓地改动,引进新元素,为传统戏曲注入新的活力,这种保护方法以白先勇版《牡丹亭》为代表.

对于华阴老腔这种散落于民间的传统戏曲,受众基础和影响力自然比不上能剧和昆曲,也没有经过历代文人雅士的系统整理,它同中国乡土社会血肉相连.伴随着中国乡土社会的坍塌,第一种保护方式早已无从谈起.为剧种注入新的活力以适应当下时代,确实是华阴老腔唯一能走的一条路.这也是成千上万种与华阴老腔类似的地方小剧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党安华的创新,解决了老腔现代化转换的第一步,它至少在形式上证明,传统的老腔是可能被当下所接受的.这种探索为华阴老腔赢得了名声,帮助华阴老腔走出了暂时的低谷,获得了喘息之机.但这条路是否能越走越宽,却有诸多“陷阱”,需要小心避开.

形式转变最大的问题是流于表面.从“第五代导演”中的张艺谋开始挖掘老腔,到话剧《白鹿原》中大量使用老腔,再到参加各种所谓的音乐节.原本丰富生动的老腔,似乎越来越被简化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一丝传统风情,每次演出的也往往是那几首小曲子,若干个小片段.脱离了完整而系统的皮影正戏后,华阴老腔更加虚弱了.

这也正是张喜民所说“不过瘾”的症结所在.

在经过10 余年的发展后,随着艺人的逐渐老去,仍然满足于这类“赶场”演出的话,老腔很有可能会断送当前难得的有利局面.事实上,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各种粗制滥造的“山寨老腔”在陕西层出不穷.

为“老腔”注入现代元素

党安华和张喜民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破”,把老腔的传统结构进一步打破,寻找用它去表达当下的某种可能性.

2012 年,林兆华导演的《山海经传》在香港首演.在这部戏中,导演完全启用了华阴老腔的原班人马,由他们来演绎这部史诗巨作.在这出戏中,他们仅唱了几首传统的曲子,更多时候都是在说台词.张喜民在其中扮演“说书人”一角,贯穿全场,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笔者在现场看了这场演出,虽然老腔艺人已经不再唱“老腔”,林兆华导演的编排设计也有诸多可供商榷的地方.但他们演出时的唱段、说书等等表现,却无时无刻不体现出“老腔”的色彩.更关键的是,艺人的表演更加自由了,也能够拿捏住整台演出的精气神.

可以说,这场演出指明了华阴老腔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老腔这样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注入更多现代化因素,实现它的“立”,让老腔以一种新的表演样式进入当代电影、戏剧和学院之中,由此产生长久的活力,在未来,才能迎来新的发展可能.

至于传统的皮影戏样式的老腔,一方面要尽快对现有唱本进行整理,以文献的方式留存起来.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应该加大对传统华阴老腔皮影戏演出的支持力度,使它不至于没有了表演基础,也能让老腔艺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华阴老腔虽历经波折,但仍以张家家族戏的方式延续至今,其实早已证明这个草根剧种顽强的生命力.以张喜民为代表的老腔艺人,在老腔获得巨大名声的今天,时常应邀出国演出的他们,仍坚持挑箱在华阴各地演出,不改淳朴本色,这或许也是我们在愈发浮躁的当下,格外珍视老腔的原因之一.

作者 《南方都市报》记者

生命论文参考资料:

生命的意义论文

生命科学杂志

生命科学论文

生命科学论文2000字

关于生命的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上文结论,这篇文章为关于生命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生命的呐喊和华阴老腔和摇滚相关生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