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传播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跟符号化传播视角下的丧文化解读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播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24

《符号化传播视角下的丧文化解读》

该文是关于传播类论文范文集与符号和视角和传播方面论文例文。

摘 要 “丧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符号,从线上的全民自嘲狂欢蔓延到线下的“丧文化”营销,引起的轰动是不容小觑的.文章从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的概念来分析解读“丧文化”究竟是如何能够风靡网络形成轰动社会效应,以及“丧文化”又是如何引起共鸣,对社会群体文化产生强大影响力的.

关键词 丧文化;文化符号;符号化传播;网络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2-0026-02

伴随着“葛优躺”爆红网络之后,一大波压力重重的年轻人似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组织”一般,纷纷都给自己贴上了“丧”的标签,尤其是到了2017 下半年的时候,这种“丧”的态势持续发酵,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毒鸡汤,“今天不开心没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从爆红网络的“葛优躺”到持续发酵的各类“毒鸡汤”“自嘲气质盛行”,由“小确幸”到“小确丧”的演变,“丧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符号,且还流行到了线下的“丧文化”营销,因此这种“病毒式”传播的“丧文化”是值得学界关注的.

1 丧文化的起源与研究视野

追溯到“丧文化”的源头,应该是20 世纪60年代美国的嬉皮士运动、70 年代英国的朋克风潮以及80 年代末在我国香港地区所流行的“Hea”文化差不多,“Hea”来源于英文的“hang around”,大意是“闲逛,漫无目的的消磨时间”,在日本一度风行的“宅文化”也与其有着相类似之处,而这种“丧”其实更多的是透露着无可奈何不如凑合着过的戏谑心态.

“丧文化”刚刚起步不久,目前丧文化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杜骏飞教授的《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丧文化”能在多种心态以及情绪中脱颖而出“爆红网络”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当下“80 后”以及“90 后”年轻人在承受着外界多重的压力下,形成了独特的“自我反讽”机制.

还有学者从媒体报道入手,研究内容主要是文本和受众,从丧文化的表征以及呈现的文本分析之后,来探索得出了“丧文化”背后所蕴含着的社会深层次矛盾以及意识形态的冲突等问题;也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剖析这种“丧文化”可能对中国青少年造成的影响,这种非主流的文化标签,是否会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在吸取了前人的研究后,本人准备从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的概念来分析解读“丧文化”究竟是如何能够风靡网络形成轰动社会效应?以及“丧文化”又是如何引起共鸣,对社会群体文化产生强大影响力的?

2 “ 丧文化”何以风靡网络引轰动

2.1 符号的意指——共同的社会大背景

“丧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主要是当下中国的青少年网民们,在分析“丧文化”何以风靡网络引发轰动效应,很有必要结合这些传播主体的共性认知,传播者对于文化的共性认知是会直接影响并决定着这个文化的传播路径的.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概念中可以认识到,符号意义的生产其实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结果,编码者和解码者二者其实存在着“彼此可进入性”“心灵的共享性”,在对文化符号意义解读或者说感知过程中,编码者与解码者是同属于一个文化社会背景之下的,这为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下这个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人所面临的资本和权利的博弈、残酷无情的竞争,随着社会阶层的固化,想要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来实现阶层的跨越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一代“90 后”的焦虑是无与伦比的,既然仅仅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一定能成功,那为何不能偶尔“瘫着缓一口气”呢?在当下的这样社会背景中无疑为“丧文化”的传播者与受众拥有“彼此可进入性”和“心灵的共享性”奠定了基础.

2.2 符号的解读——跨越时空的对话

罗兰·巴尔特在关于符号的解读中指出:“编码者或者是解码者,双方其实都是可以意识‘彼此传递信息的意向’,透过符号是可以传递感知的,而符号存在的意义就是解码者和编码者意识到对方的意向后,进入解读的过程中,进而获得一个‘共享世界’”.

丧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实就是图片、文字、视频等各式各样的文化符号,但这些传播的文化符号却承载着中国这一代“90 后”真实的一种心灵状态与焦虑,在当下的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的“90后”青年的一种压力状态透过“丧文化”的这些符号承载都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对于丧文化的内涵解读其实也是在解读当下青年的焦虑与迷茫.

笔者想这应该也是文化符号的指代作用,透过“丧文化”的这些符号指代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些同样‘丧’的“同伴”,这其实也是一种与创作者和其他解码者的一次“跨时空的对话”.但深入解读这种‘丧’并不是一种对生活的绝望,其实更多透露出的则是一种坦然,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追赶.

根据2017 英国瓦尔基基金会发布的《Z 一代:全球公民资质调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这个调查结果来看:“中国青年对于未来是最为乐观的,有29% 的年轻人坚信在中国是最好安居乐业之地,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出人头地.更有93%的受访者认为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以及医药等技术的进步,中国的未来是充满着希望的.”那“丧文化”的流行是一回事,但中国的青少年并不是真正在走“丧”的颓废之路.那究竟“丧文化”何以能够引发共鸣?

3 “ 丧文化”何以引发共鸣

3.1 符号的神话色彩

巴尔特对言语被神话的过程有描述到:“当一个概念被赋予在已经存在形式的意义时,它不会使已有意义消失,它的功能是扭曲、扩张缘由的意义;当神话赋予在明示层面的时候,神话掏空了第一层面的概念,只保留能指形式,然后将神话置入其中,便构成了表达新意义的符号.

在符号的这种神话性产生过程中,其形式包含的直接意指的意义被驯服后,逐渐地推到远处,再度植入的意义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的某个认识.”

正如丧文化中的典型“ 葛优躺” 的葛大爷代表人物就是成为这样的一个意指符号,在众多的青少年眼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好吃懒做、赖在别人家不肯走的‘二混子’葛大爷”,网民们在解读的时候往往都淡化了直接意指的第一层面(明示层面),更多的是去关注“葛大爷瘫”这个形象象征了什么?代表了什么?不得不说“葛优躺”的病毒式传播作为一种神话般的存在,但这种符号神话性的过程背后是文化意义的召回,是符号引申意义的感召作用于文化影响的结果.

3.2 符号的还原性

当类似于“葛大爷”这样一个一个的象征着‘丧文化’的符号的内在意义被网民们解读之后,“丧文化”符号的内在意义在不断被解码的同时又被受众们注入了全新的内容,在此同时也引起了这个相同社会背景下的人民们的共同情感,由符号召唤引起的文化情感也对整个社会群体都产生了一些挥之不去的影响,这其中还是因为符号的还原性在起着作用.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模仿“葛大爷瘫”,正是因为由葛大爷掀起的这股丧文化风潮已经被符号化了,他们并不是在单纯的模仿“瘫着”这个动作,而是在表达一种“丧”的态度,同时这也折射出了在当下中国这个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们普遍的焦虑.所以“葛大爷瘫”这个文化符号其实被还原成了当下中国青少年群体的缩影,进而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事实上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都在渴望能够找到与自己“ 相像的人”,或者是说寻找那个与自己很像的存在,一旦出现与“葛大爷瘫”相类似的丧文化出现的时候,大多数的受众是很容易与编码者形成共鸣的,进而将各种元素都进行符号化的处理,透过这些符号的表征,仿佛看到了那个深藏的自我,那个既是理想的自我,同时又何尝不是现实中的自我.

参考文献

[1]斯托克斯.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李超.当代人符号化生存的反思与重构[D].太原:山西大学,2016.

[3]杜骏飞.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J].编辑之友,2017(9):109-112.

[4]董子铭.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J].新闻界,2017(11):45-51.

[5]唐小林.符号媒介论[J].符号与传媒,2015(2):139-154.

[6]施蕾.无力颓废与抵抗消解——网络“丧文化”现象解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7]魏韬.网络传播时代的“丧文化”[J].青年记者,2017(32):28-29.

传播论文参考资料:

科技传播期刊

新闻传播杂志

新闻传播期刊

新闻传播杂志社

新闻和传播杂志

传播论文

此文点评:该文是适合符号和视角和传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传播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传播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