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黄滔行迹考述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黄滔行迹考述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黄滔行迹考述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17

《黄滔行迹考述》

本文是黄滔行迹考述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跟黄滔和行迹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周雪芹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52)

关键词:黄滔;行迹;考述

摘 要:关于黄滔的生平行迹,因史料所限,前人研究甚少.文章结合黄滔的生平、作品及相关史料,将其一生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略考其每一阶段的行迹.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5-0136-03

1史志中关于黄滔的记载

黄滔(840?—911?),字文江,泉州莆田人,一曰侯官人.唐乾宁二年(895)进士,光化己未(899)除四门博士,天福元年(901)授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唐末强藩多僭位,黄滔规劝王审知,使其不失臣节.五代朱温后梁时期,中州名士李询、韩偓、罗隐等来闽避乱,皆主于黄滔.其事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唐才子传》皆不载,仅见于《福建通志》卷四十四、《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十二、《莆阳文献》列传四等,皆语焉不详.今《全唐诗》(704—706卷)存其诗二百零八首.迄今为止,关于黄滔的研究论文数量并不多.《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66)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66—1979)均未见录关于黄滔的研究论文.其研究始于近些年,但数量亦不多.关于黄滔的生平行迹,因史料所限,前人研究甚少.笔者结合黄滔的生平、作品及相关史料,将其一生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略考其每一阶段的行迹.

2黄滔生平考述

2.1第一阶段:唐文宗开成五年(840)至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即黄滔出生至三十岁左右

黄滔生年史无明载,其生年今多定为唐文宗开成五年(840),盖依滔后世孙所作年考,《年考》云:

公《华严寺碑》云:“‘愚冠扣师关,壮而随计,乾宁二年忝登甲科,东还荐造金地,岁周三纪.’三纪者,昭宗之乾宁乙卯.遡(溯)懿宗之咸通元年,庚辰也,冠则二十矣,通计五十六年,意公之生其文宗开成庚申岁乎?或谓冠不必皆二十,安知非十九十八乎?愚曰:然公之扣华严也,必读书东峰时,据《灵岩寺碑》,葺斋东峰在大中中.大中宣宗年号也,起丁卯止己卯,自庚申至己卯,公年二十若其葺斋也,在丙子岁则公年十七,在丁丑岁则十八,戊寅岁则十九,融四年而虚遡之,总不离庚申为是.”

庚申为唐文宗开成五年(840),黄滔之生当在此年前后.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并序》:“初,侍御史济南林公藻与其季水部员外郎蕴贞元中居兹而业文,欧阳四门舍泉山而诣焉.”“……大中中,颍川陈蔚、江夏黄楷、长沙欧阳碣兼愚慕三贤之懿,躅葺斋于东峰十年.”

黄滔青少年时受“三贤”的影响,立志读书.被称为“三贤”的林藻、林蕴及欧阳詹为何人,为什么会对黄滔的青少年时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林藻,字纬干,贞元七年(791)进士第,官至岭南节度副使.徐松《登科记考》林藻:“《永乐大典》引《莆阳志》:‘贞元以前,莆人未有登进士者.七年,林端公藻始擢第.’”林蕴为林藻之弟,贞元四年(788)明经及第,二人皆为福建莆田人.欧阳詹(756?-800?),泉州人,林氏兄弟为友人,后离开泉山到莆田,三人曾一起在福建灵岩寺读书.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后授国子监四门助教.又,徐松《登科记考》“欧阳詹”条下引《唐语林》:“闽自贞元以前未有进士.观察使李锜使建庠序,……林藻、弟蕴与欧阳詹睹之叹息,相与结誓,登科第.”自隋朝科举制度建立至唐贞元一百八十多年,福建莆田还没有一个考取进士的人.这对于莆田来说,不能不是一大遗憾.直至林藻贞元七年考取进士,才结束了莆田没有进士的历史.对于黄滔来说,先贤的激励和欲扬名显达都至关重要.由于追慕先贤林藻、林蕴及欧阳詹的才华,黄滔与陈蔚蓝、黄楷、欧阳碣等人开始十年苦读.

黄滔自言于东峰读书十年.据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并序》:“东归之寻旧址,苍苔四迭,嘉树双亚.”:“今东峰双龙眼树即往岁书斋之庭阴也.”东峰书堂在灵岩寺东南隅,据《福建通志》卷三《兴化府》“普门庵”“在广化寺(即灵岩寺)东南隅,旧为大比试进士之所,唐御史黄滔尝与同志十人读书于此内,有黄滔祠.”

大中是唐宣宗的年号,自丁卯(847)至庚辰(860),凡十四年.又“咸通、乾符之际,豪贵塞龙门之路,平人艺士十攻九败,故颍川之以家冤也,与二三子率不西迈,而愚奋然凡二十四年于举场.”咸通(860-874)是唐懿宗年号,凡十五年.乾符是唐僖宗的年号(874-879),凡五年.所谓“咸通、乾符”之际,当在874年左右.又,黄滔《颍川陈先生集序》:“某即先生之内侄也,丱而趋隅,顷随计之岁.”“丱”是指幼年时期,从岁到十四五.若取岁,滔于东峰读书为847-857;若取十四五,则滔于东峰读书为855-865,而滔于872年始入长安参加科举,由此,滔读书之地似不限于东峰书堂.

除东峰书堂外,黄滔还曾在湖光书堂读书,湖光书堂离东峰书堂不远.《福建通志》卷六十二“东峰书堂”:“唐黄滔读书于此,与湖山书堂相近.”湖光书堂为梁陈时郑露所建,因凤凰山旧曰南湖,故名.《福建通志》卷三“凤凰山”“在府城外西南三里,陈时邑人郑露书堂在焉,后舍宅为寺,唐黄滔读书于此.”

在这一阶段,黄滔与颍川陈蔚、江夏黄楷、长沙欧阳碣等人因受前辈先贤的影响,在家乡修葺书堂,苦读诗书.至咸通、乾符之交,因社会动荡,文人取仕之路颇为坎坷,其余三人都放弃了科举,而黄滔则不然,独自随计东行.

2.2第二阶段: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至唐昭宗光化二年(899),黄滔三十岁至六十岁左右

这是黄滔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年考》:“(滔)咸通壬辰登荐,年三十三,所谓壮随计也.”黄滔《莆田灵岩寺碑铭并序》亦言:“而愚愤然二十四年于科场.”据徐松《登科记考》,滔为昭宗乾宁二年(895)进士,上溯二十四年,为唐僖宗咸通十三年(872),与《年考》合.滔自三十三岁起,开始漫长的科考之路.直至昭宗乾宁二年(895),滔擢进士第.此时,黄滔已五十六岁.据《登科记考》:“乾宁二年丁亥:敕:‘……其卢赡、韦说、封渭、韦希震、张蠙、黄滔、卢鼎、王贞白、沈崧、陈晓、李龟祯等十一人,所试诗赋,义理精通,用振儒风,且蹑异级.其赵观文等四人,并卢赡等十一人,并与及第.’”至光化己未(899),黄滔被授予四门博士之职.

这一阶段,黄滔曾旅居长安,并漫游各地.

东经潼关,曾至今安徽及江浙一带.

黄滔《乌石村》:“谢公古郡青山在,三尺孤坟扑海沙.”青山,一名青林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唐时属宣州.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州太守时,甚爱之.黄滔于此处写下这首悼念友人的《乌石村》.滔又言“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旧时江苏省为吴郡地,后因称之.滔诗《浙幕李端公泛建溪》云:“越城吴国结良姻,交发芙蓉幕内宾”;滔又有诗《严陵钓台》,严陵钓台乃汉代严子陵耕钓之处,在今浙江桐庐县.由此,黄滔足迹东至今江浙一带.

西至四川.

黄滔诗《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其二:“锦里幸为丹凤阙,幕宾征出紫微郎”.“锦里”为成都的代称.又,滔《退居》亦言:“老归江上村,孤寂欲何言.……惆怅西川举,戎装度剑门.”从诗中可知,诗人曾至西川,西川为唐方镇剑南西川的简称,其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

南经商州、湘、赣、鄂等地至广州岭南一带.

唐时,商州为荆楚举子入长安的必经之地,有“商山名利路”之称,黄滔久困科场,曾多次独自过商山,感悟羁旅之苦,并对曾隐居商山的四皓产生羡慕之情.如《入关旅次言怀》:“独媿商山路,千年四皓祠”,《过商山》:“如何冲腊雪,独自过商山”,《商山赠隐者》:“蓬莱水浅有人说,商洛山髙无客归.”

楚山湘水亦是诗人曾多次游历之地,如《雁》:“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湘中赠张逸人》:“曾为蜀山成寓迹,又因湘水拟营家.”诗人亦曾到过江西,滔诗《钟陵故人》:“滕王阁下昔相逢,此地今难访所从.”《江州夜宴献陈员外》:“多少欢娱簇眼前,浔阳江上夜开筵.”诗中所云“滕王阁”“浔阳”均在今江西省内.值得一提的是,黄滔对江西庐山东林寺甚是喜爱,其诗歌与东林寺有关的如《题东林寺元祐上人院》《游东林寺》(七言)、《逰东林寺》(五言)、《东林寺贯休上人篆隶题诗》等.

向南至今广州一带,有诗为证:《寄南海黄尚书》云:“五羊城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余.”五羊城是广州的别名,《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七《岭南道广州》引《续南越志》:“旧说有五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至今呼五羊城是也.”黄滔亦有《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诗,南海为南海郡的简称,其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由此可见,黄滔到过广州.除此之外,黄滔还曾至今广东省广州市北的越台,越台为秦末南越王赵佗所建.其诗《广州试越台怀古》曰:“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

北至河北北部及陕西北部的边塞之地.

黄滔诗《送友人游边》:“蓟门无易过,千里断人踪”、《归思》:“蓟北风烟空汉月,湘南云水半蛮边”、《下第出京》:“故疾江南雨,单衣蓟北秋”,其中的“蓟门”“蓟北”主要指今北京市及河北北部一带.

鄜州、夏州在唐时为边防重镇,据《陕西古代交通史》:“唐代由长安至延州的一段驿路,为中路的主干道.到延州以后,分出两条道路,西北经夏州至西受降城.”西受降城是“三受降城”之一,是唐王朝为抵御北方侵略者所建的防御体系.在通往西受降城的道路上,鄜州是必经之地.据《唐左屯卫将军卢玢墓志》:“鄜畴旧郊,回中故郡.北通河塞,戎马岁殷;南接都畿,征税日给.”黄滔诗《鄜畤李相公》《遇罗员外衮》均提到经行鄜州之事.滔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拜谒鄜州守李思孝,求其举荐.并一路向北,到达夏州,其《夏州道中》云:“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夏州在今陕西北部靖边一带,黄滔漫游至此,写下了关于边塞的诗歌.如《塞下》:“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沉霜重天.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塞上》:“塞门关外日光微,角怨单于雁驻飞.”

2.3第三阶段: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至梁太祖开平五年(911),黄滔六十至七十二岁左右

《年考》云:“庚申,逆阉幽主,辇下交兵,公因绝迹中州,次年天复辛酉为闽藩礼置宾幕,荐授御史里行.”庚申即唐昭宗光化三年(900),是年十一月,左右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废昭宗,幽于东内问安宫.“逆阉幽主”即述此事,黄滔为了避乱,于此年回到闽地.天复辛酉即唐昭宗天复元年(901),此年,黄滔以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

黄滔之卒年亦不见载,据《年考》推算,当在梁太祖开平五年(911)左右.

《年考》云:今所知唯四月初三讳日,……次年天复辛酉(901)为闽藩礼置宾幕,荐授御史里行;壬戌(902)制有《毗沙门天王碑》,乙丑(905)有《多宝塔碑》,丁卯(907)有《丈六金身碑》,梁开平戊辰(908)五月为《雪峰师碑》,末云:‘某老且病’意此时公退居莆中耶!开平庚午(910)翁谏议称赞为闽王册礼使,有《驻南台寄公》之什……,则犹在辛未(911)后也.

此阶段,黄滔长居闽中,除天复元年(901)与罗隐遇于钱塘外,似未曾到过中原.在这一阶段,其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作为节度推官,黄滔在政治上辅佐王审知,规劝其不做僭越之事,致力于闽地的发展.其次,晚唐五代时,农民起义四起,各地藩镇割据,中原文士有往闽地避乱者,如罗隐、崔道融、韩偓、李洵、李绚、王涤、王标、夏侯淑、王拯、杨承休、杨赞图、王倜、归传懿等,皆与黄滔有交.

3结语

“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黄滔诗歌清新自然,所呈现的是一种自然流出的情感,非雕琢堆砌之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宋洪迈《〈黄御史集〉序》称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此外,黄滔被奉为“闽地文章初祖”,在唐五代末期的闽中诗坛,影响非常大.对黄滔生平及行迹的考证,可为唐五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黄滔著,(清)王懿荣辑.莆阳黄御史集两秩[M].《天壤阁丛书》本.

[2](唐)黄滔.黄御史集八卷本[M].(明)曹学佺刻.

[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五代·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清)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0](清)徐松.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编校:崔萌)

黄滔行迹考述论文参考资料:

软考论文范文

黄杂志

综上而言,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黄滔和行迹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黄滔行迹考述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黄滔行迹考述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