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知识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与国有科研院所知识(技术)共享机制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知识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1-21

《国有科研院所知识(技术)共享机制》

该文是有关知识论文怎么写跟科研院所和共享和机制初探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摘 要:知识(技术)共享对于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已成得到广泛的承认.但是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并非易事,知识(技术)共享通常不是自然发生的.如何通过知识(技术)共享,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最终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知识(技术)原创者的角度出发,在深刻剖析企业员工不愿意进行知识(技术)共享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知识(技术)原创者进行共享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国有科研院所 知识(技术)共享 共享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9.23

一、引言

在中国第十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互联网+”,到“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共享理念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每个人的生活,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被深深的影响着,享受这共享经济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共享无处不在.共享装备、共享资料、共享制度,甚至共享失败,学会共享就如建造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高速公路.对于一个科研院所来说,在所有的共享类型中,知识(技术)共享显得尤为重要.知识(技术)共享对于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已成得到广泛的承认.但是,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并非易事,知识(技术)共享通常不是自然发生的.如何通过知识(技术)共享,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最终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着力如何通过构建正面的知识(技术)共享激励机制来促进员工知识(技术)共享行为的发生.

二、知识(技术)共享的定义

知识(技术)共享是指组织的员工或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技术)交换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技术)的交流,扩大知识(技术)的利用价值.本文讨论的知识(技术)共享指组织内部员工间的知识(技术)的交换、传授和讨论,如“师傅带徒弟”“传帮带”“技术传授”“技术交流”等方式.

三、为什么企业员工不愿意进行知识(技术)共享

1.知识(技术)共享可能会造成原创者利益的损失

中国有句老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面前,如果一项技术只有原创者一个人掌握,那么凡是涉及到技术的项目和科技难题,都只能由原创者一个人来解决,相应的收入也会提高.如果原创者将该技术进行了共享,其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就随之降低,最后贡献知识(技术)的同时也将收入贡献了出去.另外,一个人的创造力不可能是无穷无尽,也没人能够保证自己的灵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能力也会逐渐减低,难免落得“江郎才尽”的下场.

2.知识(技术)接受者对所获得知识(技术)的不尊重

知识(技术)获取与创新是一项高成本、高风险的工作,原创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苦心专研出来的科研成果,被其他员工人轻易的拿走,且不加珍惜.甚至有些员工把从原创者那里学来的成果宣称是自己的成果,欺世盗名.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塔尔达利亚的悲剧故事仍记忆犹新,卡尔丹诺的名字在数学史上成了科学骗子的代名词.

3.虽然企业高层都明白知识(技术)共享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进行知识(技术)共享缺乏好的操作性强的措施和手段

在年度考核、干部提任和职称(专家)评审中,企业很少去关心个人在知识(技术)共享方面做出的成绩,而更多的是考核个人的工作业绩;对原创者来说,知识(技术)共享却会挤占个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出力不讨好.

四、如何激励知识(技术)原创者进行共享

1.设立共享突出贡献奖

在企业内部,设立共享突出贡献奖,并建立配套的选拔制度和评审机构,强化对原创者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该奖项对在企业知识(技术)共享、技术传承和“传帮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

选拔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评选活动每年开展一次,一般在第二年一月份开展上一年度的评选工作.由各部门或基层企业根据选拔条件,向评委会推荐1名在知识(技术)共享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结合企业实际和制度要求,评委会对符合条件的个人进行,选举出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名.评选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突出贡献的奖金设置为:一等奖奖金为上一年度总收入的80%,二等奖奖金为上一年度总收入的50%,三等奖奖金为上一年度总收入的20%.

同时对于获得突出贡献奖的个人,通过发布公告、专栏展示等方面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宣传和表扬,加强榜样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2.建立好的知识(技术)共享平台

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知识(技术)共享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技术交流论坛、知识大讲堂、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原创者自己也可以主动申请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和管理提升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这些交流和培训,一方面使得知识和技术在企业内部能够自由的流动,参与的每个人各取所需,扬长避短,学习到其他人传授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交流可以碰撞出一些新的思想火花,产生一些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参与的每个人对于知识(技术)的来源有更直接的认识,有利于保护知识(技术)原创者的权利,防止欺世盗名情况的发生.

3.将知识(技术)共享作为年度考核、干部提任和职称(专家)评审的关键因素

知识(技术)共享之所以未能在企业内部真正有效的开展起来,归根结底是企业领导层虽然重视,但却未能将其纳入到直接影响员工切身利益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去,重视知识(技术)共享只是落在嘴上,停在空中,未能有效落地,转入为实际的管理行动.

将知识(技术)共享直接纳入到年度考核、干部提任和职称(专家)评审中去,将其作为进行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职称(专家)评审必须考虑的核心因素或一票否则因素.积极进行知识(技术)共享的个人将在各种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被推荐;规避知识(技术)共享,坚持个人单干吃独食的,将会在各种选拔推荐中处处处于劣势,让知识(技术)共享行为真正转入为影响员工切实利益的核心和关键.

4.打造共享主义文化,严厉惩处知识(技术)窃取行为

在企业范围内形成尊重知识(技术)原创者、严惩知识(技术)窃取者的文化氛围,严格杜绝侵权、侵占、窃取原创者科研成果的行为.

在企业内部,设立知识(技术)窃取箱.一旦被核实,发现某人确实通过不正当窃取了原创者的科研成果并据为己有,骗取荣誉或者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企业将无条件剥夺其所获得的荣誉和不正当利益,个人3年内不得参与职务晋升、评选先进、申报职称等工作,并在当年的绩效薪金中扣除正常所得的50%,以示惩戒;同时应通过发布网络公告或在企业内部公告栏中张贴等方面向原创者做出正式道歉.如多次发现的,进行降低岗级、岗位调整等处理;情形严重的,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参考文献

[1]徐璐.共享经济的知识管理及其商业模式变革[J].经营与管理,2017,(09):33-35.

[2]Hong, P., Dollw, J., Nahm, A. Y., Lix. Knowledge Sharing in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J ].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4, 7(2): 101-112.

[3]Denport, T. H., De Long, D. W., Beers, M.C..Succes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J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 39(2): 43-57.

[4]HOOFF B V D,RIDDER J A D.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 :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 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 [ J ] .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4,8(6):117-130.

[5]黄赤,刘普.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及解决方法[J].经济管理,2009,(08):89-95.

[6]樊治平,孙永洪.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6,(03):371-378.

[7]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尊重版权是知识共享的前提[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9-07(006).

[8]本报记者姜旭.莫让知识共享变成“随意分享”[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09-01(011).

[9]孙阳阳,王守宁.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09):1339-1342.

[10]丁超,王运武.智慧学习空间: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创造[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8):38-44.

作者简介

宋锐(1987-),男(汉),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共享.

知识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知识窗投稿

知识经济杂志社

知识窗杂志

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小结,上文是关于科研院所和共享和机制初探方面的知识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