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国外交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文明观刍论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外交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16

《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文明观刍论》

该文是关于中国外交类论文范文集跟中国外交和刍和冷战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摘 要:后冷战时代中国政治领导层所阐述的文明观,核心内容包括:第一,尊重、维护文化多样性,倡导以平等、包容的精神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各种古老文明汲取当代人类所需的智慧;第二,赋予中国传统“和”的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倡导和谐共存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在当代,体现在物质文化、社会行为等层面上的文明交流和共享,与文化身份和认同意识的多样性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旨在确立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价值共识和秩序理念,它根源于当今人类的现实处境,同时包含着面向未来的“人类共处之道”.

关键词:外交思想;文化多样性;人类命运共同体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文化、文明的议题逐渐出现在中国外交政策宣示和理念阐述之中,并且形成愈来愈集中、系统的文明观,构成中国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概言之,这种文明观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文明冲突”论,重点阐述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互鉴对于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的意义;二是阐述中国文化传统对当代外交理念和实践的影响,彰显国家层面的实践自觉与文化自信.本文从中国当前外交思想中的文明观出发,考察其主要观点和理论脉络,并探讨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互鉴在当下国际政治背景中面临的张力.

一、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政治领导层关于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互鉴的论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尊重世界多样性到尊重文化多样性;从维护文化多样性到倡导文明交流互鉴;系统阐述文明交流互鉴需秉持的“态度与原则”.

中国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世界是多样性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此处所言“世界多样性”主要取其政治含义,强调各国国情的差异,以及依据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合理性,文化多样性问题尚未进入视野.1994年,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在描述亚太地区的现实时,指出亚太地区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大不相同,存在着多种政治、经济制度和观念形态,开始触及相对独立于政治含义的文化多样性问题《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415页..1997年,中国和俄罗斯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作了区分:意识形态具有政治属性,而价值观念根植于文化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载《人民日报》1997年4月24日..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的演讲中首次对文化多样性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阐述:“各国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不应是发展正常国家关系的障碍,而应成为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的演讲》,载《人民日报》1997年4月24日.中国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关于文化多样性的描述,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之外,又增添了“生活方式”《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20世纪90年代,中国是从世界的多样性出发,强调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而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是体现世界多样性的一个侧面.2000年,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化多样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对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与文明、价值观念进行了区分.更重要的是,首次阐述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应本着平等、的精神,推动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求共同进步.”《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承认、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并肯定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倡导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在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同发展.此后的相关阐述角度、方式虽有变化,但是都继承了这一思想原则.

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首次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主张.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应该坚持包容精神,维护文明多样性,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54-355页..同年,温家宝也在演讲中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5年12月7日.从承认、尊重到维护文化多样性,体现了文明观的自觉——“尊重”含有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承认的意味,而“维护”则以认同、欣赏为前提.与此同时,文明论题与政治论题依然紧密结合,强调不同的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之间,应该“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在这一语境中,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其政治意义在于消除国际交往中的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促进国际关系化.

十八大以来,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以及需秉持的态度与原则作了系统阐述.2014年,他在关于丝路精神的讲话中指出:“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否则,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6月5日.中国倡导文明宽容,将继续毫不动摇支持阿拉伯国家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反对一切针对特定民族和宗教的歧视和偏见,防止极端势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之间制造断层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进一步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载《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的态度与原则,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文明是多样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文明是平等的,各种人类文明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他特别指出:“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领悟并且激活不同文明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国际关系领域行为体之间合作以及人类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这一论断极为重要.

总而言之,尊重、维护文化多样性,倡导以平等、包容的精神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各种古老文明汲取当代人类所需的智慧,是中国政治领导层所阐述的文明观的核心内容.

二、中华文明的理念和精神对当代外交实践的影响

中国政治领导层对国际政治领域中文明、文化交流面临的困难或障碍有着充分的认识:尽管“文化是沟通人们心灵最好的桥梁”,但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之间的沟通又是艰难的,“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如何化解这一难题?温家宝2005年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当今时代,“和”体现为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5年12月7日..2014年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和德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热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他总结道:“为什么中德两国交流合作能出现这样的好局面?我认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过双方长期努力,懂得了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善于倾听对方意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此处所说的中德相处之道,便体现了“关系本位”与“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3-265页..后冷战时代,中国政治领导层日益自觉地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观念、词汇融入外交话语之中,这在“革命外交”盛行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和平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2006年,温家宝在演讲中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由三个方面决定: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国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温家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6年4月4日..继2007年、2011年的外交文献重申这一观点之后,在2014年的讲话中总结道:“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和平发展道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说法,是进入21世纪后才出现在外交话语之中的.中华文明的理念和精神如何融入中国当展实践之中,并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础?进一步作了阐述: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

尽管“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但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历史文化与时代特征之间的融合.如温家宝所言,走和平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由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由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决定的”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载《人民日报》2007年2月27日..决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当代中国自身发展需要.无论是和平的理念,还是和谐共存的世界观念,在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出现过,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与此同时,所有文明的内部都存在差异和分化,或者说,在任何一种特定文明内部都存在着多样化的文化范式,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家,一方面在其文化传统中蕴含着立国精神和国家特性,亦即中国之为中国的文化身份与认同意识,另一方面,塑造其历史的绝非单一传统,而是“模式更复杂、明显不协调的传统组合在其中发挥作用”[美]彼得·卡赞斯坦:《多元多维文明构成的世界》,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1期..因此,古典传统需要在当下中国的现实境况和生活实践中被激活、择取,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谈得上“复兴”.

三、文明交融与文化多元之间的张力

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与面临的困难,显示了文明交融与文化多元之间的张力.在中国的外交话语中,文化、文明有时交替使用,并无严格区分,但二者的涵义仍有差异.温家宝在2005年的演讲中指出,人类文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跨越国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无论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还是在北京的长安街,都可以看到不同服装、不同肤色、不同母语的人们接踵而行”《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5年12月7日..透过这种直观的表象,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文明变革的特征和意义:以衣食住行为核心的器物、技术、礼仪、习俗和社会管理体制,都随着以现代化为核心的文明进程而呈现全球性的趋同之势,文明之间交流和共享正在成为当下人类的一种生活现实.温家宝同时又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5年12月7日..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也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就此而言,文化身份和认同意识总是与特定群体(族群、民族等)密切相关,我和你、我们和你们因不同的文化身份而区分乃至区隔.因此,文明趋向于交流和共享,但文化多样性则始终存在.中国外交话语关于文明、文化的主导性看法是,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甚至“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不过,“当今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5年12月7日..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即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心理情感模式(心态结构)属渐变因素,但并非不能变.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对文化多样性的强调如果走向极端,文化身份就会变成文化宿命;而跨越文化的边界,则可能陷入认同的困扰甚至迷失,因为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文学”及与之相适应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世界公民”,至今仍然只是理想而非现实.文化融合、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扩展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兴盛,乃是全球化时代两个相反的趋势.

从更广泛的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来看,一方面,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愈来愈密切,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产、交往和生活格局;另一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依然很明显,国家之间以经济、军事为依凭的“硬实力”和基于社会-文化的“软实力”竞争,仍然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导性法则.国家之间的竞争、分歧或争端,至今仍是国际政治的客观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行为体,仍将“国家利益”作为最主要的出发点,而和平始终只是地区性秩序,从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和平主义者所期待的普遍、永久的和平,如茨威格所言,至今仍是“梦幻中的宫殿”.此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差异,实际上往往构成国家之间战略冲突的一个因素,各种战略文化及其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这两个不同趋势,显示了当今世界人类生存境况的两个面相.一种乐观的看法是,“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融合趋势将不断扩大、深化、加速”黄仁伟、傅勇:《从西方秩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载《文汇报》2016年1月22日..从实现途径来看,这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将本国、本民族最珍贵的文化传统,同其他国家和民族分享,并使之成为人类普适价值体系的一部分.”王缉思:《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载《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思想家布尔则对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价值观”持悲观态度.在他看来,18、19世纪的欧洲国际社会建立在一种共同文化或文明的基础上,这些要素包括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认识与世界观、共同的宗教、共同的道德观、共同的审美观或艺术传统.但是,20世纪全球性的国际社会缺少一种共同的文化或文明,人们基本上已经摒弃了有关国际社会必须以某种特定文化或文明为基础的观念.当代国际社会是文化多样性最为典型的社会,如果说存在某种共同文化的话,那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外交文化——国家正式代表所共同具有的理念和价值观,这种文化只是存在于精英阶层,它在许多社会中尚无坚实的根基[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中的秩序研究》(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7-18、58、267页..第三种看法对此持质疑的态度.佩里·安德森基于左派政治和价值立场,对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社会”及其秩序原则进行批判性分析:全球化不仅统一了所谓“国际社会”的统治者们的深层客观利益,也整合了它们各自主观看法的核心基础.全球化的真意,是对后现代资本主义实践与原则的共同拥护,在这一资本主义形态中,金融市场将世界上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结成日益紧密的互联网络,在这一网络中,对单个国家的危险变成了对全体的危险.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实践中被“解决”或“压制”——迄今为止的国际秩序,仍然依赖于大国协调的权势结构来加以维系.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出现了一个广泛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上层建筑,体现为世界领导者们之间的持续会晤与商讨,以及关于“国际社会”的一套修辞,即这一社会由全体国家组成,并致力于解决共同问题[英]佩里·安德森:《二十一世纪的大国协调》,载《文化纵横》2017年第1期..

能否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共同文化”,无论是乐观、悲观还是批判性质疑,都能够在国际政治的历史和现实中找到各自的依据.问题在于,关于“国际社会”,是否有比修辞更真实的价值一致性?超越个人、国家、民族,超越特度、宗教信仰的“全球价值观”是否可能?当今世界,尽管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但是,随着工业化和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展开,跨民族国家、跨文化的相互联系和交流愈益频繁,特别面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人类的相互依存和休戚与共已经不仅是愿望或理想,而是现实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中国倡导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在利益交汇和责任共担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价值共识及其秩序理念,乃是“人类共同体”得以成立的前提之一,它根源于当今人类的现实处境,同时包含着面向未来的“人类共处之道”.因此,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普适性方案尽管还充满争议,但和平、安全与发展仍然是国际政治领域中一个既有实质性理论意义、同时又有实际价值的主题.

(责任编辑:李宏)

中国外交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文化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归纳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中国外交和刍和冷战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中国外交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