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初中地理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初中地理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13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

本文是初中地理类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课程标准和地理和试题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本文着重从解读新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五种认知水平层次的内涵出发,探析初中地理试题命制的操作技术.

关键词:课程标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考试评价中,命题是关键环节.命题只有以内容标准为依据,才能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动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真正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记忆”试题的命制

记忆就是学生从长期的印象中调取相关知识.记忆知识是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基础.如果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记住教学中呈现的材料,那么这样的认知过程就是记忆.记忆有两个子类型:辨认和复现.仅举辨认试题.

辨认是指从长期记忆中获取相关知识,将其与呈现的信息进行对比.命制考查辨认能力试题的关键是题干提供给考生辨认的信息应与其学习过的材料一致或类似.

例1:图1中汽车牌照显示该车的属地是:

A.广东B.江西C.重庆D.贵州

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给题目配一幅或几幅相关的图表,将解题信息隐含在图表中,学生解答问题前一般要复现或辨认图表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因此,记忆地理知识是地理学习中重点习得的技能.虽然随着考试命题的发展,“记忆”这种较低层次认知技能的考查所占分值越来越少,但记忆是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答的基础,尤其是地理学科,事实性知识较多,没有对知识的记忆,很难对问题进行有效解答.“记忆”依然是初中地理课堂中重点培养的认知技能之一.

二、“理解”试题的命制

“理解”就是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知识图式和认知框架中的认知过程,是高端认知类型中最基础的一种.概念是知识图式和认知框架最基本的单元,概念性知识是理解的基础.考查“理解”的试题情境必须是“新材料”,以避免考生凭记忆答题.“新材料”即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过的材料.如果不遵守这一原则,就难以保证考查侧重考生的理解能力.如果试题的情境材料与教学材料相同,很可能考查的是“记忆”.“理解”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概括总结、推理、比较和阐述七个子类型.仅举“解释”和“阐述”试题.

1.“解释”试题

“解释”是指将信息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现形式,包括文字对文字、文字对图表、图表对文字、数字对文字、文字对数字等形式的转换.如果考生理解信息,应该能够准确地用其它形式表述信息,或者在新情境中识别信息.

例2: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此题题干要求选择描述“气候”现象的选项,各选项采用诗句的形式描述气候,形式与题干不同,但都是指向“气候”这一核心概念.

例3:图2中表示黄土墚地貌的是:

A.甲B.乙C.丙D.没有

此题题干要选择描述“黄土墚”地形特征的等高线地形图,选项中提供了三幅等高线地形图,要求考生抓住“黄土墚”等高线地形图特点,做出正确判断.

2.“阐述”试题

“阐述”是指考生建构和使用系统中的因果模型.“阐述”认知过程分为四种类型:论证、诊断、重新设计和预测.其中“论证”是要求考生对某一事件、事物论述其理由.命制考查“论证”认知过程的试题关键是在题干中提供给考生相关信息,要求考生论证信息发生的原因、理由,并将其置于选项中.

例4:图3是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图片,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防大风积雪掩埋B.防寒保暖聚热量

C.防积雪融水进入D.防御动物侵袭

此题在题干中给出“泰山站主楼”示意图,要求考生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论证“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的原因,在选项中列举了四种可能原因,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论证”在说明地理事物存在和发生时的影响因素或原因分析中经常用到,是对地理学科中“理”的诠释,也是地理学习中重点培养的能力.没有对“论证”认知技能的掌握,就很难真正理清地理事物、地理要素、地理现象等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学好地理.

“诊断”试题是确定系统不能正常运作的问题所在.命制“诊断”试题的要求是,题干要给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或事物出现问题时的信息,选项中列出根据地理学科知识所推断的系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故障.

例5: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这是因为:

A.大量农民进城务工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此题题干中提出“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问题,这表明我国有些农村区域系统确实出现“故障”,考生需要通过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诊断,判断出问题所在.

“诊断”是对系统的某一部分的变化进行判断,涉及到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这对初中考生来说难度较大,有时会超出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因此学业水平考试中较少考查这些层次的认知能力.

三、“应用”试题的命制

在布卢娒(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中,“应用”包括两个子类型:执行(executing)和实施(implementing).

1.“执行”试题

“执行”是指考生面对熟悉的任务时,常规性地执行某一操作方法,以完成这一任务.“执行”一般与技能和算法等方法性知识的运用相关.考查“执行”认知过程一般题干要提供给考生熟悉的任务或问题情境,要求考生运用熟悉的方法,即技能或算法,完成试题.选项中给出可能获得的“执行”结果.

例6:一架飞机从a地沿经线过极点上空飞到c地(如图4),飞行方向是:

A.先向东北飞,后向东南飞

B.先向西北飞,后向西南飞

C.先向正南飞,后向正北飞

D.先向正东飞,后向正西飞

这是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的题目,题干中提出明确的任务——确定飞机的飞行方向,要求考生根据极地地区辨别方向的方法确定飞机的飞行方向.此题是典型的考查“执行”认知过程的题目,“执行”过程如下:①根据图中箭头指示的方向,判定该地区是南极地区,中心点是南极点;②根据题干信息确定飞机的飞行路线:先从a地飞到南极点,再从南极点飞到c地;③根据题意确定飞机是沿着经线飞行;④根据经线的特点,判定飞机从a点飞行到南极点是沿着经线飞向南极点,是向正南方向飞行;飞机从南极点飞向c点是向正北方向飞行;⑤最后确定飞机从a地飞向c地的飞行方向是:先向正南飞,后向正北飞.

在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查“执行”认知水平的考题很多,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学生学习时难度也较大,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但一旦掌握相关的操作步骤,就很容易解决问题.“执行”是初中地理学习中重点习得的认知技能,是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

2.“实施”试题

“实施”是指考生必须选择和运用方法来完成不熟悉的任务.由于考查任务不熟悉,考生一般不能立刻知道采用何种方法,或何种方法最合适,必须对方法作出选择或组合.由于涉及选择方法,考生必须理解遇到的问题或问题类型,并知道运用哪些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

多数情况下,“实施”都是运用概念性知识解决不熟悉的任务,考生需要根据对问题及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性知识的理解,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考查“实施”认知过程的试题题干中一般应给出新情境、新问题,解答问题需要考生运用相关原理、理论、模型等选择解题方法或思路,然后做出合理的推测或结果;选项中提供最佳答案或最佳选项组合.

例7:该区域(如图5)要拟建一个休闲公园,最佳选址是:

A.甲B.乙C.丙D.丁

这是一道考查“实施”认知技能的应用题,没有固定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顺序,但可以根据区位原理确定解题思路,完成任务.“实施”思路如下:①对题干中的关键词“休闲公园”进行解读,“休闲公园”兼具两个功能,一是“休闲”,二是“公园”.“休闲”即可供居民休息、放松、锻炼、娱乐的地方,“公园”即可供居民进行游玩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视野开阔、娱乐身心的地方.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地方,一要距离居民区近,二最好是有山有水的之处,三应远离污染,四宜交通方便.②对选项中的四地逐个分析梳理.该区域中有工业区、住宅区(居民区)、山地、河流湖泊、旅游景点、主要公路和铁路,工业区附近即使有铁路也不适合建休闲公园,故排除B选项;甲地位于住宅区,距离居民区近是优势,但附近没有青山绿水,周围全是住宅,没有地方修建;丁位于郊外,有大面积空地,附近也没有污染源,距离住宅区也较近,可以考虑;丙地附近有山有水,距离住宅区近,又有多条公路通达,是理想的休闲公园建设地;③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丙与丁都适合修建休闲公园,但丁地较丙地修建成本高,因为丁地附近没有山、水,需要人造,而丙地有现成的山、水,因此最佳地点应是丙地.

四、“分析”试题

“分析”是指将分析的材料或对象分解成不同的部分,并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析”通常是“理解”的深化,也是“评价”或“创造”的前提,常常交互使用.“分析”包括三个子类型:区分、组织和归因.仅举“区分”和“归因”试题.

1.“区分”试题

“区分”是将材料或分析对象的不同组成部分根据相关性和重要性分开,并关注相关的和重要的信息.考查“区分”认知技能的试题题干中应给出问题情境信息和提出问题,选项中提供解答问题的信息,要求考生“区分”出解答问题最相关或最重要的信息.

例8: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的比赛时间是:

A.2~3月B.5~6月

C.8~9月D.11~12月

题干提供了“北京与张家口将联合举办第24届冬奥会”信息,要求“从气候条件考虑”比赛时间安排,北京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举办冬奥会要选择北京的冬季或邻近冬季的时间段.要求考生从选项中“区分”出北京冬奥会比赛是“2~3月”或“11~12月”的基础上,“区分”最佳比赛时间是哪一个.

2.“归因”试题

“归因”是指学生能够肯定地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的潜在观点、价值或目的等.“归因”是一个解构的过程,它是要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内在的本质内涵.命制考查“归因”认知技能的试题,题干中应给出要求考生分析的材料,而材料中隐含的观点、目的、价值或作者的观点、目的列举在选项中.

例9:读图6“美国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图”,该手机的制造体现:

A.科技的独立发展B.产品的直接销售

C.经济发展全球化D.经济的保守思维

本题提供了一幅漫画,反映出命题者对目前经济发展现象的看法、观点,选项中给出一些可供考生进行选择的观点,要求考生正确分析漫画,发现隐含的观点.

五、“评价”试题

“评价”是根据准则和标准进行判断.准则即做出评价依据的原则.标准即描述评价对象在每条准则上的好坏程度.命制考查“评价”认知技能的试题,准则可以让考生自己确定,也可以由命题者指定.“评价”有两个子类型,即检查和评判.

1.“检查”试题

“检查”是指对方法或结果发现其内部存在的不一致性或缺陷.如“检查”数据是否支持得到的结论,“检查”数据与假设是否一致,“检查”材料中是否存在相互矛盾的部分,“检查”结论与前提条件是否一致等.考查“检查”认知技能的试题,题干材料中应提供有矛盾的、不一致的或有缺陷的信息,而将矛盾、不一致、缺陷置于选项中.

例10: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做法是:

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使用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本题题干给出了目的,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并将实施方案列举出来,要求考生“检查”这些实施方案是否能与“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目的相一致,而不一致的方案也列在其中,选项中包含了相一致或不一致的方案组合,要求考生做出正确选择.

2.“评判”试题

“评判”是指依据确定的准则或标准对方法或结果作出判断,“评判”中考生需要注意评价对象正面和负面的特征,并据此对照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考查“评判”认知技能试题的命制题干应提供评价对象的特征、评判的准则等信息,将评判的结果置于选项中.而准则可以由考生自己确定(依据学过的学科概念、理论、模型等),也可以由命题者提供.一般测试中,由于受考试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往往要求考生依据习得的概念、原理等进行评判,试题不再提供标准,也很少由考生自己确定标准.

例11: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河流三角洲地区B.河流上游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

本题提供了评价对象“聚落”以及评价准则“有利于……的形成与发展”,而具体标准要考生自己确定,评判的结果置于选项中.其具体评判标准一般可以确定为“接近水源、气候适宜、土地开阔肥沃、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等”,依据这些标准对选项提供的地点进行评判,A选项显然最合适.

“评价”是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它主要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这需要考生不仅对认知对象有较清晰的认识,还要能依据一定的原则、标准对认知对象给予适当的评价.“检查”相对容易,而“评判”由于涉及运用原则、标准,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往往比“检查”难很多.由于考查能力层次较高,对初中学生来说,思维发展水平不健全,或有待培养,因此考查这一能力层次的题目一般较少.▲

参考文献:

[1]盛群力等.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9):90-93.

[2]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的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3.

[3]雷新勇.基于标准的考试命题技术研究[J].天津.考试研究,2011(1):36-46.

初中地理论文参考资料:

初中地理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地理教育期刊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本文汇总:这篇文章为一篇大学硕士与初中地理本科初中地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课程标准和地理和试题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