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听听那冷雨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跟听听那冷雨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听听那冷雨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06

《听听那冷雨》

本文是听听那冷雨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听听那冷雨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何方圆 女,1993年8月生,籍贯陕西铜川.2016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曾获2017年陕西省高校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陕西省委宣传部反邪教文艺征文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等.作品散见于《点钟》《宝鸡文理学院报》等.

余光中先生也写过散文《听听那冷雨》,他写的是惊蛰时节的杏花雨,小街远巷,江南别致,温柔飘逸,陪衬着思乡的愁绪.余光中先生是台湾人,台湾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水的滋润,难免更加让人细腻温柔.而在北国的三秦大地上,正飘落着一股浓烈的思绪,北国的雨来去促然,或是打破枝叶的萧瑟,或是艳阳过后的阴郁,而这样似如琴瑟之间的连串像是斟酌过的烈酒,时而让人回味,时而让人思绪万千.又像是一万个音符的狂想曲,惹来了万马奔腾的思绪咆哮.画意般的细雨恐怕只有江南处才可以描绘的入木三分,北国的雨是用来聆听与回味的.

北国的寒冬,一场冷雨过后,除了凄凉我再也无法渲染出任何的诗情画意.瑟瑟的冷雨落在这个略过秋日直逼而来的寒冬,这个季节里所有的色彩开始落幕,灰暗的世界只有雨声演奏着一份独特的凄婉.像是为谁诉说着他的不幸或是我的迷茫,或是为谁演绎着跳动的心绪或是我不安的思量.行走在一条熟悉的小路上,暗夜里远处的路灯投来昏黄的光线,透过朦胧的雨幕,我看到身边一些隐约熟悉的面孔仓促而过.像独自穿梭在世间的蜉蝣,带着一身光芒,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栖息的驿站.一场冷雨,晕黄了一片翠绿,太急了,嫩叶还未经历风吹雨打,旧叶还未忠言于最初的守护,一切开始走上新的轮回.行人走过的时候,飘零的落叶开始尽情地铺展,或许只为上演在世间最后一次的华丽.对于行人,曼妙的路途更像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场奢侈.

在这个别人都盼望飞雪的季节里,我却格外地盼望一场冷雨.似乎每过一场冷雨,觉得身边的一切,甚至世间万物都有焕然一新之貌.还记得夏日的林荫小道在一场冷雨过后,开始氤氲着金黄的柔光.独自寂寥的思绪在窗口,一阵冷雨过后,脑海里各种想法开始像野草般疯长.往日的平淡,笔触摩擦下的白纸,一切的一切开始成为前行中的阻碍,厌倦了朝五晚九的循环往复;而又是这样一场冷雨,滴答在我的耳畔,时而伴着打在芭蕉叶上的节奏,淡然的思绪就这样被扯开,一丝丝地刻画着过往里的斑驳.三年前伴着一场大暴雨各路辗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从胆怯无知到挥洒自如,白日的艳阳有多明媚,暗夜的星光就有多璀璨.匆匆之间,白驹过隙,看了三年的雨,也听了三年的雨.余光中先生说,其实雨还可以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可以舔一舔落满青苔的旧石,都是挚爱里的凝香.

一路行走,一路用一个未经世事的眼光审视着我眼里充满善与恶的世界. 不曾走过千山万水,却期盼拥有诗人般的情怀.不曾奔赴天涯海角,却渴望流年里最美的邂逅.或许诗人们都在写情怀,音乐家们在写思想,可是只有流浪者写着生活,他们走过每一个贫困的村庄,只是想再多活一天.比起流浪者,一个二十多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却总感觉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意味,也总想写出一些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这不是情怀,更不是才华,是对现实无知的看似高雅的叙述.这场冷雨淋湿了外套,聆听中的冷雨却也触破了内心一个无知的寓言.也许真正的艺术还是属于生活的,淳朴自然,民风民俗,一切抑扬顿挫饶舌的口语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听听那冷雨,听出了思念,离人的悲怆或是思乡的愁绪.听听那冷雨,熟悉而又陌生,我想起了家乡田野间的瑞雨滋润着嫩绿的小麦,一片朦胧的薄雾中带着希望的绿意.一场春雨过后,麦苗开始吸足了水分拼命地拔高.短短几个月后,漫山遍野的金黄寓意着丰收,等待最后的收割.北国的冷雨除了送走秋日的凋零,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北国的冷雨让人厌倦也让人沉醉,冰冷凄瑟中带有一份厚重的浓郁.在回忆响起的时候,每一滴雨都变得格外的沉重,那些转瞬而过的欢笑或是苦涩,被浓墨重彩地粉饰.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旁有一条窄窄的水渠,每逢大雨水渠便会涨满,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纸片叠成小船,然后在小船上写上自己的愿望或是想见的人,小纸船载着一群孩子天真的梦开始在水渠里崎岖的前行,而我们目送它到看不到的地方,以为这样愿望就能实现.雨声有时候是淅淅沥沥的,又是滴滴落下,每一次不同的节奏都能搭配一段回忆,一种心情.

我本不是一个喜欢雨天的人,可是在这样一个季节,一个充满浮躁的时段,我常常告诉自己要静下来,整理思绪.而能够让人静下来的最好的良药莫非就是静静地听一场雨,一场充满萧瑟与浓厚的冷雨.你可以边行走边聆听,听它落在伞上的优雅.也可以静静地坐在窗前,像聆听一首古典哲理诗一样虔诚地期许.静静聆听,雨滴没有整齐的节奏感,一会儿落在房檐,一会儿落在地面,每一个响声都拉扯着呼吸的匀度.人们都喜欢看雨,看雨景里朦胧清透的一切,看雨景里曼妙的各姿各态.而我喜欢听雨,就像看雨的时候看的更多的是雨中的景色,听雨的时候听的更多的是雨里的故事,思绪的蔓延.不必愁肠烈酒,听一段雨也会让你回味无穷.无需多少乱入的言谈,细细聆听一场雨,徘徊于心怀的是排山倒海的千言万语.

穿梭巷弄,听惯了人声嘈杂.游历尘世,听惯了人世喧嚣.丝竹琴弦也不能了断的绵绵愁绪,在一场冷雨里落幕,不是给故事画上句号,亦不是作别,而是学着去沉静地思考,宁静地接受世间万态.心静,则无敌.不一定要历经沧桑,堪负一身荣辱才能收获沉静.可以是一场不期而遇的冷雨,听觉的饕餮,晕黄的灯光……

泥土情深 铜城记忆

在繁杂的城市中生活,吃遍了城市的地沟油食品,每天在各种电子产品间看得眼花缭乱.每当静下来却还是深感灵魂深处的空虚,在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却依然无法填充人们精神上的贫瘠.如果有人问我最想去哪里,最想要什么?我的回答一定是一片宁静而肥沃的黄土地.纵然只是20多岁的年纪,我的内心却蕴藏着一颗渴望宁静的心灵,它渴望一方淳朴宽厚的黄土地,来放置它的不安.它也需要一处肥沃泥泞的黄土地,来灌溉它疏漏的灵魂.年岁渐长,我越来越想念那片养育我的黄土地.

我的家乡在铜川,从地理上来说位于陕西中部,属关中地区,典型的黄土地貌、沟壑纵横.当很多人因为它的煤矿污染与纵横的山川而熟知她时,在我内心深处,她有的是独特而温暖的宽厚和坚强,与城市喧嚣外格外宁静的虫鸣.小时候我的生活几乎从未离开过黄土地,在泥土中摔倒,在泥土中爬起来,在泥土中喜怒哀乐,泥土就像我童年的摇篮,让我感到舒适而又安全.吃饭的时候,新磨的面粉里总会充满清新的麦香,刚下过雨的菜园里,从湿漉漉的瓜藤上扯两根碧绿青翠的黄瓜,瓜蒂上还有未脱落的小黄花,母亲娴熟地把它们摆在案板上,只听“砰砰砰”,再撒上榨好的蒜末,一盘“拍黄瓜”就大功告成.爽口的脆黄瓜,还夹杂着些许淡淡的泥土香;在我摔倒的时候,地上软软的泥土就像一双宽厚的大手,接着我;春天的时候,黄土地盖上一层绿油油的毛毯,其中夹杂着各类小花.一群孩子扯着一个金鱼风筝疯似地乱跑,大家的眼睛都只关注天上的风筝,根本顾不上看脚下的路,因为即便是摔倒了也无大碍,松软的泥土总是那么舒适地接着落地的我们.那时的快乐真简单,一整天一群孩子跟在一个稍大点儿的孩子后面,看他是如何放起风筝,又是如何快速收线,在风筝降落之前将它接住.

俗话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忆中小时候在家乡这句话似乎是不存在的.每年到了三月,狂野的大风开始席卷整个黄土大地,泥土灰尘被卷起笼罩着天空,灰蒙蒙一片,偶尔还夹杂着几只颜色鲜艳的塑料袋在空中飞舞.那时候的我还上小学,不知出于某种情怀,总喜欢在大风刮起的时候,跑到后山的山顶,看眼底苍穹一片混乱.山下的选煤楼还在哐哧哐哧响个不停,蒸汽式的铁皮火车鸣叫着呼啸而过,而我只是在浅薄地感知大自然的奇妙,感受着这个城市不可言说的一种情怀与温度.之后看《平凡的世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这段童年的记忆总在我的脑海里反复浮现,仿佛我就是那个孙少平,这种物象景观的深刻印象也令我对孙少平多了一份认识与理解.而今想来,不论是我的童年,还是孙少平的童年,虽然都已经在记忆里逐渐模糊,但是它们却像那个年代的标志一样,永远驻守在属于它们的时代里,为我固守内心的一份感动.

那一年,从我儿时起就高高伫立的那座选煤楼倒下了,被夷为平地,再也听不到哐哧哐哧的声音.呼哧呼哧的蒸汽火车也不见了,一条条水泥路铺了起来,楼房多了起来,绿化带也蜿蜒在城市的每条马路边.当我终于明白过来的时候,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就在这些悄然的变化中向我们说再见,而我却全然不知.我喝水的水壶上依然写着“1997”,画着紫荆花,我带着这个水壶在这个慌乱的时代,乘着时代的快车走进了21世纪.我来不及说再见,来不及给果园的苹果树说再见,看它们被连根拔起;来不及给黄土地说再见,走进了所谓的小康新农村,条条水泥路通门口;来不及给童年的风筝说再见,失去了风筝也失去了童年的自由;来不及给山腰里的酸枣树说再见,它们曾是我最美味的零食.再见了,他们说21世纪是那么美好,是多少人夜夜念想却终究没能跨过来的时代.

恍惚如梦初醒,满街的水泥路,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条蜿蜒的小土路,兴奋地跑过去,踩在上面软软的,微潮的小路散发着泥土的清香,仿佛刹那忘记世间繁杂,独自沉浸于自己的桃花源,平静又踏实.

温暖如初

父亲,似乎一直陪在我身边,却又似乎隐隐约约的,因为他总是匆匆忙忙地要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父亲的话很少,爱观察爱思考,他是母亲嘴里的“烂好人”,他的一生经历坎坷.19岁的时候自己贷款办起了养鸡场,就在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之际,一场车祸将他卷入了昏迷,也彻底把他拖垮到人生的低谷,还好老天眷顾这位善良的少年,让他活了下来.可是虚弱的他却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因为医疗费用拖欠了巨额欠款,因为家庭贫困,兄弟姐妹较多,爷爷奶奶根本无法给予父亲任何援助.20多岁的我可以想象那时与我年龄相仿的父亲的感受,一个人在人生最美丽的季节却遭遇了生理和心理上双重的打击,就像一场暴风雨摧打着稚嫩的花朵,那样昏暗的日子父亲还是一步步勇敢地熬了下来.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慢慢变得寡言吧.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父亲在内心埋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他从不抱怨,从不气馁.长这么大我从未见他指责过任何人,但他对自己却总是最苛刻的,凡事追求完美,哪怕历经千辛万苦.

以前总是不懂父亲,因为他的寡言.成绩考得好了,他就满意地笑笑;考得不好,他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斥责,或是训骂,看完后成绩单往一边一扔,然后给我讲讲贾平凹.他的骨子里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人,只可惜时间和生活的磨练让他不得不向柴米油盐妥协.渐渐长大后,上初中的我正处于叛逆期,也不知怎么,有一段时间经常和父亲顶嘴吵架,纵然父亲一向对我那么好,却感觉再也回不到小时候那种温暖.小时候下雪天最喜欢和父亲一起走那段狭窄的下坡路,因为那条路很窄,一次只能走一个人,父亲用他的手抓住我的两只手,他一边走在路上,一边把我吊在空中,我总会任性地肆意挣扎,父亲总能把我抓得紧紧的.小时候没钱坐过山车、海盗船,但是能和父亲一起走走那条路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暮春时节,父亲会在果园里修剪苹果树,我像只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跟在他后面,他剪树的时候我总要爬到树上看着他,父亲不会说我,浅然地笑着,嘴里哼着小曲儿.可是正值初中的我就是无法理解他的寡言,别人都有父亲接送,别人都有好看的包书皮书包,为什么我的用了一年又一年,洗得已经发白了,还是这一个.时不时的就会抱怨父亲,可是父亲从来没有指责过我.那些年的温暖不知不觉就在我的每一份抱怨中逐渐消失,直到我和父亲坐着互相沉默.

那几年的时光过得飞快,一眨眼我就要成为一个大学生了,送我的时候父亲说让你妈去吧,我这人粗心,怕啥都给你弄不好,没钱记得打电话.平时都不打电话的父亲,在我去报名的路上打了很多电话,我知道他的心里其实是有牵挂的.父亲也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他在闲暇时间喜欢看看书,读读报纸,也写点儿小文,可是他真的不善于表达和交流.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里面,父亲总是那个匆匆忙忙的人,一会儿看看水表,查查电表,看看线路都好着没.寒假放假回去,一家人围着火炉,暖暖的,其乐融融.弟弟拿回来成绩单,母亲开始絮絮叨叨各种评论,而父亲像是对曾经的我一样,没有指责和批评,考得好了笑笑,不好也没关系,再努力吧.因为一些琐碎的话题,我和父亲又开始交流了,给他讲述我在大学里遇到的各种新鲜事,我的收获与成果.我告诉父亲,我的征文在系上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父亲的话匣子便再也停不下来,他开始给我讲述他年少时候的文学梦,他曾经多么渴望上学读书.这些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总觉得自己像父亲放出的风筝,不能迷失,要飞向蓝天,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上大学后父亲很少打电话,似乎所有人都是这样,关心你是否吃饱穿暖,唠唠叨叨的总是母亲.即使父亲偶尔打一个电话,也只会问你,要不要钱,最直接,也最现实.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对话,所以每次总把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和关心,换种方式讲给母亲,她会传达给父亲.直到有一次,天气突然骤变降温,下午的时候父亲打电话过来,提醒我注意天气变化,多穿衣服.接完电话我既感动又意外.父亲从来不会这样直接说,每次都是母亲,我觉得父亲一定是内心十分放心不下,才会打电话过来.

现在的我不会因为任何事情和父亲争吵,更不会抱怨他了.看着弟弟一步步成长,我才懂得做大人的不易.父母为我们付出太多了,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还有精神上的引导.我们从来都没有任何理由去抱怨责怪父母给我们的不够好.我想,但凡他们能拿出来的一定是他们的力所能及,一定是他们的所有.我也明白了,父亲的温暖从未消失,他总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关心我,保护我.那些年的沉默寡言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咎由自取罢了.记得有人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父亲是什么?父亲就是冰箱里面的灯,你永远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但他总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刻出现.父亲的爱,温暖如初,从来不曾改变.那些年下雪天走过的小路总是回忆里最暖的缱绻,而如今的每一次牵挂与问候更加让人眷恋.生活里的美好太多,温暖如初的感触就像一杯美酒一样,让人的回忆都充溢着阳光的味道.

当下校园文学窥视与思考

大学校园,人常谓之以开放包容,自由思想之重镇,而这种所谓的自由最明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文学之自由.而今纵眼望去,大学校园文学的前景却并没有那么乐观.首先,能够坚持与专注文学写作的人很少.其次,在坚持与专注中,能够听从内心,抒发真情实感,记录平实生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再之,能够听从内心创作的人中,能够写出深度,抓住生活的根源与本质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无论是科班出身或是独立的文学爱好者,每每落笔的时候是不是该思考几个问题:“我”写出来的文字优美吗?有意义吗?接地气吗?触碰到人们的灵魂了吗?打动了大众的心灵吗?文学是一种蕴含个人情感与经历的精神层面的感知,而非简单的无病,也不是用方块字简单堆砌而成的情感的多骨诺米牌,一碰就倒,一旦面对现实就溃不成军.

在我所认识的大学同学、朋友,以及在生活中认识的一些地方作家中,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这是两种差异明显、情感态度价值截然相反的文学观.纵观大学生的文章,无非多是关于梦想的追逐,情感的抒发与青春期的困惑,以及对亲人的种种眷恋,不论哪种情感,论述都显得有些单薄,读者难以静心细读,经不起推敲,更别说让读者感同身受.这些文章的价值取向以入世为主,总体渴望向上、向高、向远.而每每读到那些处于生活水深火热中的作家的文章,总能让人感到生活的焦灼之痛,朴实、接地气,有些也难免流露着无法遮蔽的商业气息与利益的铜臭、名气的攀比,但并不影响这些文章中透露着或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纯粹朴实,或是充满麦香与黄土地气息的抒怀,或是对人生不如意的释怀与感叹,常有作家渴望出世,渴望慢节奏的生活,渴望一片宁静的土地来栖息.与其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观,不如说这是两种生活环境与生活阅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文学源于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念与态度,这句话说得没错,可是大学生生活在安逸的塔里仅仅写一些浅薄的文字就够了吗?我们常说文学源于生活,但是文学是高于生活的,简单的记录生活,那是远古时期甲骨文的职责,今日的文学纵然也是用来记录生活,但它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感情的,它记录的更多的应该是人们的心路历程,是来感化心灵,滋润心扉的.

这种对大学生写作“一刀切”的定论难免显得有些唐突,但是只有直面问题,不断反思修正,才能取得进步与成长.

以下是我对大学校园文学的几点思考:大学校园文学最需要的是思想的深度、情感的纯度、以及与社会连接的维度.

首先,个人认为思想的深度是最为重要的.一篇文章的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如果没有灵魂,那么就仅剩一具空的躯壳,再多的浮华铺垫也是无用.我常常看到有些同学写的长篇大论,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全文都是唏嘘唉乎,感慨时光匆匆,感慨自己在大学里留下的遗憾,感慨自己丢失了梦想.全文的无病让人感觉很空虚,关键问题是整篇文章没有重点与思想,读者完全领悟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这类作者大多是缺乏生活阅历,空有一腔创作热情,却疲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多出去走走,多留意身边的小细节、小感动,及时记录捕捉自己的灵感,有益于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充实思想.

其次,是情感的纯度.把握好思想之后就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熏陶,来渲染,来创造文章所需要的氛围与意境,形成作者自己独立的文风.写文章最忌讳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创新,平淡如水,读来乏味.好的文章应该是爱憎分明,情感如洪水猛兽一般,令读者大彻大悟,或是潸然泪下,深入心扉,铭心刻骨的.

最后,文章是为人而作,要进行适当延伸拓展,与社会相连接.常有人说,“我”要写给自己,与别人无关,“我”才不会理会别人怎么看呢.我认为那样的写作只算得上日记,而不算真正的文学,古希腊哲学家在几千年之前就说过:“文学即人学”.大学生们如急待出笼之鸟,社会经历欠缺、认识浅薄,如若在文章上能够多想多思,那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社会阅历的一种增长?好的文章应该是揭露伤疤,触碰疼痛的,是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个时代的文学终究是与社会的发展相同步(个别特殊情况除外),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更是生活的一种展示与升华.多些历练,多些有深度的思考,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真正与社会接轨,让文章更有深度与内涵,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总而言之,校园文学正在以一种欣欣向荣之态势逐步发展,也许步子缓了些,节奏慢了点儿,但是这样走出来的路才会更加踏实与稳重.如果可以借鉴以上几点进行思考,我想校园文学的小树苗有朝一日定能长成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听听那冷雨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结束语,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听听那冷雨方面的听听那冷雨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听听那冷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