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国际传播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从小说到电影论《一九四二》国际传播的文本策略类论文如何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国际传播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1-14

《从小说到电影论《一九四二》国际传播的文本策略》

本文是国际传播方面论文如何写和从小说到电影和《一九四二》和文本策略方面论文范文集。

《温故一九四二》是作家刘震云1993年创作的一篇调查体小说,故事讲述了河南省延津县的村民在1942年所经历的旱灾造成的饥荒以及战争造成的社会动荡.电影基本忠实于原著,但在人物设置和叙事表达上有所变化,同时加入了河南方言的运用以及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描摹了当时灾情的严重情况以及对人性和国民性的拷问.并且电影在改编过程中为迎合中外观众的审美情趣,在叙事表达、视听呈现以及文化差异的讲述中都运用了较为共通的文本策略,便于影片国际传播,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了解中国历史.本文从该电影国际传播的文本策略角度切入,分别从叙事、视听、文化策略三方面进行改编和表达,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小说与电影文本转换的差异,探寻主创团队为使我国大片走出国门所做出的努力,尽管在表现灾难主题的审美价值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对历史的回顾和人性的反思是主创团队为树立文化自信,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所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 表意浅层、线索明晰的叙事表达

由于《温故一九四二》是调查体小说,它并没有具体的人物和情节,仅以个人的观察记录以及历史资料的收集作为主体内容,因此形式相对散漫,更多的是一种碎片化的拼接,再加之刘震云戏谑反讽的文风使得改编成一部宏大的灾难历史片实属不易.为使电影文本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更契合观众的欣赏旨趣,让受众更直观生动地理解影片所要阐述的内容,从叙事层次的角度来看,电影《一九四二》以原著中出现过的人和事为原型,将小说文本中“我”调查河南旱灾的情况进行扩展和重构.将受访者叙述的历史回忆作为主叙述层,而“我”仅以旁观者和引入者的身份在影片的开篇交代故事背景.改变了小说以“我”为主的单纯强调这是一次“历史报告”式的调查,期间所得资料和访谈内容仅为次叙述层的叙事层次.这样的改编方式将原本极具疏离感和割裂式的表达转换成将观众带入1942年河南饥荒的历史场景,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更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也贴合电影本体的叙述手法.同时为使影片推广至海外,让国外观众更直接明了地理解影片内容,将调查史实加工重组为故事背景,而让“我”作为调查者和讲述者退居幕后的叙事层次更利于展现灾难历程,突出影片的宏大主题,令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国外受众尽快理解故事融入电影叙述中,以便实现明确有效地国际传播.

从叙事视角来看,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限制性叙事角度,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采访和调查取证,将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加之个人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将1942年的河南大灾以一种富有乡土情怀的表现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以“我”为叙述主体,不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也更易体现作者讽喻戏谑的态度.而电影则采用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以一种上帝视角俯视芸芸众生,更客观冷静地看待灾难,理性表达灾民的悲痛与绝望,以及展示极端条件下人性的善恶分立从而引起观众对于生死的思考.相比小说,在这种叙事视角下,可以呈现的主题更多元更深刻,除对饥饿和道德底线的解构,还表达了阶级差异和文明缺失的嘲弄和无奈,将惨烈的历史以克制隐忍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却缺少了小说中反讽揶揄的鲜明态度,仅仅以记录文献的叙述还原历史,虽表意清楚明确,更易使国内外观众理解内涵,但却少了原著小说中的些许狂欢色彩,使得影片过于严肃压抑.

就影片的叙事线索来看,由于调查体小说具有纪实性特征,因此《温故一九四二》的叙事线索相对单一,将民间采访与个人体悟相结合,以主客观交叉叙事的记录式叙事方式作为线索将故事铺展开来.电影《一九四二》则丰富了叙事线索,以不同人物的主体命运贯穿全片,分别是灾难亲历者范东家及瞎鹿一家举家逃荒的悲苦潦倒、领导者国民党政府的不作为、拯救者白修德和神父等国际人道主义者的尽力相助以及侵略者日军趁乱而入的残忍无情四条线索.在叙事过程中采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多种手法将线索不断延伸,人物形象逐渐丰满鲜活,故事发展也有了合理的依托,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多层次多角度地剖析灾荒发生的原因,指引观众反思历史.

二、 影像奇观、声效震撼的视听呈现

虽然影片表现的主题意蕴并不同于传统商业大片的表现内容,但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仍符合大片“大投资、大制作”的标准.文学作品中无法生动形象展现灾荒战争的惨绝人寰,灾民逃荒的艰辛悲苦,但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上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使观众更直观体悟1942年的河南饥荒,电影《一九四二》对于历史灾难的书写采取视觉表面化的策略以及惨景奇观化的影像画面展示,运用大量的特写和远全景镜头来渲染气氛,感染观众.片中多次出现血浆喷发、肢体断裂的残忍画面,如日军的轰炸机掠过并投下炸弹,灾民四散逃窜但仍有不幸之人被炸得遍体凌伤、血肉模糊,甚至丢掉性命.这种惨景奇观“除了勾起人们痛苦的记忆,并没有太多当下中国所真正需要的积极的文化精神.”1但也正是这种奇观影像给观众留下的心理震慑满足其观影期待,直观展现中华民族所经历过的苦痛惨剧,也推动该片走出国门,让世界观众回顾历史,了解中国.

为挖掘小说原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意蕴,在影像中体现出主创团队的人文关怀和主体意识,在画面的色调和光影上都有特殊的处理,将原著中抽象的文字内容转换为具象的画面实体,符合受众的期待视野,贴近观众的审美期待,打造独特的视觉风格.电影开篇以沉重压抑的灰黑色天空为背景,迷蒙在云雾中的村庄没有丝毫生气,皲裂的土地稀疏的树木便奠定了影片悲惨压抑的基调.这种运用色彩来表现情感的方式不仅将国内观众的感官迅速代入故事内容之中,还可以让国外观众一目了然影片所传达的悲剧性力量,为充分理解电影主题做了良好的铺垫.

电影中的声音不仅可以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发展,还可以调动观众情感从而使观众更准确地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故事内涵.对于渴望“走出去”的中国大片而言,音乐音响的恰当使用是减少文化折扣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电影《一九四二》改变了以往灾难片以煽情感性为主的音乐风格,而是更加冷静理性地娓娓道来.该片的录音师吴江一直在声音设计中强调其“以节制情感产生情感”2的理念,因此全片的声效多克制平淡,利用同期声来展现逃荒环境的萧瑟惨淡.即使片中出现多次的战争场面也将好莱坞大片式的爆炸音效在混录时减弱,将本极具震撼的听觉奇观削弱,使观众更觉压抑和哀恸,留有一种声音回荡在耳畔观者心中隐隐作痛的余味.同时《一九四二》也是首部采用杜比全景声的中国电影,在影片放映过程中“既可以让每个扬声器接收单独声道的内容,也可以将若干个声道的内容合并后经由一个扬声器播放,极大地丰富了声音的立体感和空间感.”3

片中人物语言的表达与原著小说一脉相承,皆以朴实无华的简短语句说明自己的意图和想法,这种表述方式既能体现人物性格也利于提高字幕翻译的准确度,便于推广海外,使国外观众更易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人物性格的转变过程.如范东家的女儿星星在大家奔走逃荒时,她告诉父亲:“我不要和你们一起逃荒.”语气中带着鄙夷和不屑,但在食物缺失无法果腹的情况下,她不仅杀掉了喂养多年的爱猫,还说“我也要喝猫汤.”直到濒临饿死之时,为了自己和父亲能够活命,她放弃了尊严,将自己卖身于妓院.几句简短的台词便可以看出饥饿改变了一个人的性情,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早已把自尊自爱抛在脑后.同时为还原历史,使观众进入当时的语境,演员台词用河南方言表现更具代入感和真实性.

三、 灾难认知、信仰理解的文化差异

从电影中对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对于灾情和信仰的认知角度出发,也可体现出跨文化传播视野下主创团队渴望将影片推向世界所作出的努力.不仅是为票房市场和国际视野考虑,更希望传达一种伦理观和责任感.影片通过美国记者白修德和厨师老马的经历将中美日的关系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以逃荒为主线把三国对待灾民的不同态度自然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首先是国民党政府以冷眼旁观的姿态对待灾民,强调保住士兵的性命才能保住国家,而灾民丢掉性命对历史并没有多大影响.其次是灾民面对饥荒大都选择填饱肚子能活就行的态度,只要能保命,可以丢掉尊严、卖儿卖女甚至卖掉自己,也可以为侵略者服务,任凭其差遣.而美国记者白修德作为美国人抑或美国文化的代表,面对河南灾情坚持人权至上的原则,对生命的尊重促使他不断向国民党高层反映情况,希望政府可以援助救灾.同时美国《时代周刊》即使认为不应干预中国内政,但依然如实刊登白修德的报道,这不仅展现了现代传媒作为自由和真相的象征,也体现了美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后是日本侵略者则利用灾民的求生本能,趁虚而入,给灾民发粮使他们听从于日本人,这种“以华制华”的策略直接体现了二战时日军的卑劣无耻.

影片中对于信仰差异的阐述也形象体现了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小说中并没有展现对此问题的思考,主创团队使用这种文本策略可以减少一定的文化贴现,便于海外观众理解的同时也能以不同角度思考信仰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各有不同.片中牧师代表的是西方基督教中对主的信仰,无论遇到天灾人祸只有依靠主才能获得重生.但在饥荒愈演愈烈的过程中,牧师小安对于耶稣的信仰逐渐发生了转变,从坚信主可以帮助众人躲避灾难到怀疑自己信仰,认为主无法使灾民摆脱困境.似乎在昭示着“人们的信仰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当生存无法保障时,信仰在生存面前,失去了原动力.”4加入牧师小安的角色,使人物形象更生动立体,文化展现更丰富多元,他不仅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更是一个对事件的追问者和反思者,推动了情节发展也深化了主题意蕴.而中国百姓则坚守古已有之的传统思想,安土重迁认祖归宗,即使灾荒严重也不愿离开故土,性命垂危之时仍无奈不能埋入祖坟;即便前途未知,生存下去的可能极小,也要时刻牢记“老家在延津”;纵然明知返回故乡更难活命,也希望死时可以离家更近些.虽片中展现了中西文化在灾难面前所表现的不同态度,但皆是谋求一种心理安慰,求得一份内心的平静和安定.

四、结语

电影《一九四二》作为近年来中国大片传播至海外为数不多的灾难片之一,“能将如此惨痛的灾难历史搬上银幕是一个民族自我精神成熟的体现,也是这个民族坦然面对历史的自信体现.”5可以说,在国际舞台上这部电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一九四二》来展望未来中国大片国际传播文本策略的发展方向而言,不能局限于满足大众猎奇怀旧的体验和奇观叙事所建构的苦难美学,更多的应该思考在传统意识形态下如何使民族文化契合国际语境,如何在坚守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身份的同时表达共通价值.文化传播是双向的,在交互中承认差异,在沟通中减小差异,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中国大片的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论文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国际物流论文

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国际会计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国际眼科杂志

该文总结: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从小说到电影和《一九四二》和文本策略方面的国际传播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国际传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