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大秦岭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跟来自大秦岭的报告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秦岭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4-13

《来自大秦岭的报告》

该文是大秦岭相关论文如何写与秦岭和大秦岭和报告类论文范文文献。

引子

2018年1月4日上午,古城西安大雪纷飞,气温骤降,街市里车辆不喧,行人稀少,平日里川流不息的都市沉浸在宁静祥和之中.

此时,位于朱雀大街南段的陕西秦岭石文化艺术苑里,却是人声鼎沸,笑声朗朗

中国观赏石协会专家组成员,中国赏石界的大咖们不顾高铁晚点,不顾天寒路滑,从京城、安徽、山东等地来到西安鉴赏秦岭观赏石.

当然,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赏石,是中国赏石界一次重要的高端观赏石文化活动中国观赏石协会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陕西秦岭石文化艺术苑进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赏石艺术传承保护示范单位”考察验收.

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钟长海,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奇石艺术研究会会长沈宽、 《宝藏》杂志副总编裴海燕博士,安徽、山东等地的赏石名家以及中国赏石协会地质学博士后等,诸多专家学者云集秦岭石文化艺术苑,堪称中国赏石界一场珍贵的石文化盛宴.

74岁高龄的沈宽老先生对馆内秦岭石精品一一点评,赞其有大雅之风,天工之奇.然后又兴致勃勃地踩着积雪观赏园中庭院石.此时,石苑银装素裹,雪落纷纷,数百尊奇石悄然静立,石身经雪水浸润,更显得清雅多姿.精神矍烁的沈老雪中赏石,情怀大开,健步行于冰雪路上,兴奋得像个老顽童一样,顾不上擦拭两鬓和眉毛上的落雪,给大家讲述古代文人雅士雪中赏石的故事.

沈老不仅是赏石艺术研究方面的专家,也是个资深“石痴”,像祖辈一样诚挚爱石,诚挚做人.他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挚石居”,静则为石文化著书立说,动则奔于南北东西,鉴石传经,弘扬石文化乐此不疲,其言其行皆可见其祖父沈钧儒的大雅风范.

身材高大的钟长海是一位学养深厚的赏石大家,作为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可谓阅尽祖国各地珍贵奇石,法眼自然很高.但在鉴赏秦岭石时颇为震撼,对名不见经传的秦岭石大有相识恨晚之感,连连赞赏秦岭石雄浑大气,其秦风汉韵让人见之难忘.

座谈会之后,钟长海对秦岭石有了更多的了解:苑主董永宁用40年的时光攀越大秦岭一座座山峰,涉过一条条河流,寻觅创作了这千余尊秦岭观赏石.为了考证秦岭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为了传承大秦岭的宝贵文化遗产,他倾尽心血收藏研究,一块也舍不得卖……钟长海,这位胸有万千奇石的赏石大家激动地说: “我结交很多赏石名家,有的藏石很多,价值很高,影响很大.但像董永宁这样,四十年磨一石,把研究地域赏石文化艺术作为一种使命和担当的赏石家极其罕见,他力行赏石文化进校园、进社会,保护大秦岭文化遗产,不计名利,无怨无悔,这样的赏石家令我钦佩!”

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刊《宝减》杂志副总编裴海燕博士是秦岭石的知音,数年前便与秦岭石结下秦岭之盟,这次,她以知音的身份给专家们介绍秦岭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与多姿多彩的秦岭石相得益彰.

专家组里的灵壁石专家、地质学博士后等权威人士均对秦岭石独特的风格和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定同意秦岭石文化艺术苑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赏石艺术传承保护示范单位”.

在中国赏石界,“赏石文化非遗保护示范单位”这块金牌是石界至高荣誉,可谓上的明珠.秦岭石欣逢盛世,喜遇知音,“石”至名归!

掌声响起时,专家们的眼光不由落在苑主董永宁身上

这位把已经被遗忘的、断代的秦岭石唤醒光大,并以此影响中国观赏石评鉴体系,撼动全国观赏石势力版图的赏石名家是怎样一个人?这漫漫长路起于何时?他这如同秦岭石一般的人生是怎样走过来的?第一章华山崖畔兰草情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康熙《兰花赋》

1

1971年春,插队三年多的董永宁招工分配到华山脚下的铁路桥梁工区,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当别的新工们都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而高兴的时候,他却眼含忧伤,满脸愁绪.工区的师傅和新工伙伴们也都看到,这个体格健壮相貌英俊的年轻入,工作起来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但工余时间总是忧郁寡欢踽踽独行.礼拜天和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当别人休闲娱乐时,他就一头扑进华山,或攀崖顶或入峡谷,寻奇石、觅树根,似乎只有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抚慰他的心灵的创伤.

这一年,董永宁21岁,虽说参加了工作,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心灵的创伤无人得知,心中的哀痛无法诉说,心在流泪在流血.他自己也知道这种不合群的状态不好,但他无法平息内心的悲伤,无法强作笑颜.每到夜晚,当别人进入梦乡后,他却躺在新工宿舍的铺上久久难眠.一旦安静下来,他的脑海里便浮现出父亲的身影,有时从睡梦中惊醒,有时悲愤地呼喊,有时哽咽难眠.

把一生献给革命献给国家的父亲为什么遭受这样不公平的待遇?自己今后的路往哪儿走……

就在两个月前,父亲刚刚含冤去世……

早在四十年代,父亲就是闻名古城的商界巨贾.然而,他名留青史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富甲一方,而是因为他在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关头义无反顾地倾巨资支持延安红色政权,支持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如、陕西省委统战部的评价:“他是一个爱国的工商业者和的可靠统战对象,曾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董永宁的父亲叫董子新,在西安经商期间,与西情处地下工作领导人王超北交往过程中,认识到人改变旧中国解放劳苦大众的献身精神,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他暗中支持地下工作,不仅在经济上倾囊相助,还利用自己的商业银号为王超北做掩护,甚至让王超北将电台秘密转移至家中,使王超北一次次完成了党组织的任务.

1947年春季,在胡宗南大举进犯延安,率党转战陕北,物资供给紧缺的危急关头,王超北多次求助董子新,希望在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董子新总是毫不迟疑地倾囊相助,最多的一次交予王超北2亿5千万法币.

四十年代末,国民党统治风雨飘摇,垂死挣扎,西安市内白色恐怖变本加厉,商界人士大都明哲保身,对政治事端避之睢恐不及,然而,董子新不顾个人安危,不顾祸及全家老小的危险,义无反顾地支持革命.

后来因白色恐怖加剧,形势紧急,党组织建议董子新到海外避一避,董子新当即暗中停止了各项商事,携家人秘赴香港.在香港几年内,人称经商天才的董子新迅速立足商界,拓展业务,进一步发展壮大,家人亦安居乐业.

新中国成立后,董子新又一次接受政府召唤,毅然放弃巨商大贾的舒适生活,迅速变卖了香港跑马地(湾仔区)的洋房,拿出所有积蓄,采购了外汇和大量汽车零配件、机油以及卷烟生产设备等许多内地紧缺物资,携巨款举家回国……

这样一位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爱国志士,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动资本家、特务”1 1966年,董子新最先受到冲击,家宅被抄,扫地出门,董子新亦遭受连续批斗.温馨幸福的家庭迅即支离破碎,母亲带着年幼的董永宁兄妹八个东躲西藏、借债乞粥度日……岁末,重病之中的董子新不堪折磨和侮辱,连夜出逃,尚未成年的董永宁与长兄用架子车拉着父亲逃往300多里外的澄城县董家河老家……

董永宁永远也忘不了那段凄风苦雨的历程:父亲奄奄一息,兄长在前拉车,14岁的他在后推车.一路上,晓行夜宿,住车马店,住路边的破庙草庵.有时跑到裉远的河沟里才找到一口水,有时敲开好几家百姓的家门,才要来一两个垫饥的馍馍.寒风呼啸,路途遥远,连续走了六七天,脚上打满了血泡,腿疼得迈不动,但他一声不吭.因为在前拉车的大哥也才1 7岁呀!他们必须把父亲送回老家,在乡下亲戚和父老乡亲们的庇护下才能保住父亲的性命……

就在临招工的前夕,董永宁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连夜从农村赶回家里和父亲见了最后一面.父亲弥留之际对家人说:“我虽历经坎坷遭逢大难,你们也跟着受连累,但你们切记要自立自强正直做人,爱国之心不能变,将来能有所作为时,都要记住报效祖国.”说完含冤去世.

父亲是董永宁的偶像,是董永宁的骄傲.父亲无惧白色恐怖挥巨资支持延安革命支持新中国建设的大义之举是他信仰的支柱,如今,如今含冤离世.董永宁心中的信念轰然倒塌!迷茫、哀伤渗透了他青春的血液,唯有在华山无人的崖畔上,在无人的沟壑里,在面对那些千奇百怪的奇石和树根时,他才能寻找到一点点心灵的慰藉……

就在董永宁步入社会的起点上,在董永宁忧伤苦闷的关头,遇到了他人生第一个导师,在这个导师的指引下,董永宁走出了精神迷茫的阴霾,并由此坚定了人生的信念,逐步走上艺术创作之路.

2

在华山桥梁工区的几年时间里,董永宁是伴着华山的石头、华山的溪流、华山的草木度过的.每当工余空暇时间,董永宁总是独自走进华山的山峦沟壑,黄甫峪、竹峪、回心石、千尺幢,这些地方常常有他的身影.有时,他在空旷的峡谷里对着悬崖峭壁大声呼喊,抒发心中的苦闷,有时对着那些造型奇特的奇石、树根入神地打量.

渐渐地,沟壑里那些奇形怪状的奇石,崖畔上那些盘根错节的树根吸引了他.他开始收集奇石树根,并且越来越入迷.似乎,那些龙蟠虬结形态奇特的树根,还有那些古老的千奇百怪的奇石与他有心灵相通之处,他能看懂它们的形状和纹理,能明白它们的内涵,而那些奇石和树根似乎也知道他的心事,彼此相识相知.

最初的收藏和对大自然艺术的感悟就这样开始了.在奇石的形状、纹路和多彩的颜色里,他能发现它们的奇、特、怪、妙之处,能发现每一块奇石每一条树根的神韵.那若有若无之间、似与不似之间,似有无限的变化.每当和这些奇石和树根静心面对时,他的内心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冲动,都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在攀登华山的小路上,在流水淙淙的小溪旁,董永宁常常与一个道人相遇.这道人身着青色大褂,系庄子巾,着青布十方鞋.行走轻快,神色淡定从容,擦肩而过时常与董永宁相互点点头,有时远远相望挥手致意.

有一次,二人在回心石前相遇,一同坐下歇息.道人问董永宁: “年轻人,我看你常常拣石头,挖树根,你喜欢这些东西吗?”

董永宁说: “是的,我喜欢它们.”

道人笑微微看着董永宁: “你年纪轻轻,却常常一个人徘徊于山水间,喜欢大自然的灵物,说明你有慧根有灵气.但是你眼含悲怨,神色茫然,想必是家里或你本人经历了什么大的波折吧?给我讲讲吧,石头和树根可听不懂你的话哟!”

望着这位令人钦敬的道人,董永宁眼泪“唰”地流了下来.他第一次向外人倾诉了自己的苦闷,讲述了父亲的辉煌历史和蒙受的不白之冤,讲述了眼下母亲带着几个年幼的弟妹怎样艰难地度曰,讲述了为什么只有开工资的这个礼拜天他连夜赶回西安把钱送回家,而其他时间都是在山谷里踽踽独行……

道人叫闵智亭,是玉泉院的道长,在华山修行已经好多年了.和闵道长的相识,让董永宁大开眼界.闵道长的道观里,也有很多石头和树根,门前、窗下、几案上、屋子一角,举目皆是.董永宁惊喜地一件件打量,连连赞叹.这些奇石、根艺作品大都似曾相识,在沟壑里自己见过很多,但是经闵道长过手之后就有了特别的生命力.有的经大刀阔斧的取舍,有的是信手拈来,有的只是摆放的角度不同,就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闵道长也喜欢上了这个相貌堂堂声如洪钟的年轻人,他吃苦耐劳,酷爱大自然,醉心根艺、奇石,对大自然有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领悟力.闵道长常常带他攀登华山峰顶,回来晚了就在玉泉院通宵聊天,有时一张炕上挤着睡,一碗斋面分着吃,并出示自己珍藏的国内书画大家华山写生的墨宝……

那几年的日子里,给董永宁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谷峪之间、回心石旁,莲花洞里,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每行走在小路、石径上,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闵道长身形如猿,步履轻捷,董永宁紧随其后,领略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只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相追求,受伤的心灵渐渐平复.

1985年夏末的一天,董永宁听说闵道长要离开华山了,连忙从西安赶回华山看望闵道长.这时候的董永宁已经成长为铁路局机关的干部,人虽离开华山了,但对奇石和根艺的热爱越发炽烈.与闵道长分别后的十年,董永宁如饥似渴地学习历史文化和文学美学知识,逐步对艺术创作有了独特的见解,创作的奇石、根艺、插花作品已经多次在西安乃至全国参展获奖.

闵道长对董永宁的成长非常高兴,在道观里聊到夜幕降临犹未尽兴,二人便索性乘着月色一路攀行到千尺幢,盘坐于悬空的花岗岩上,静静观赏华山夜景.

清风徐来,皓月当空.闵道长往身后一指:“看看那是什么?”董永宁回过头一看,峭壁上,巴掌大一片夹在石缝里的土壤中竞生长着一丛苍翠葳蕤的兰草!月色中,近在咫尺的兰草越发神韵十足.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闵道长兀自吟道.“看到了吗?生在如此绝境,它不抱怨,不自弃,依然蓬勃地生长,依然把最美丽的花朵奉献给大地.”

董永宁凝神注视着生机盎然的兰草,深深地吸着兰草清丽脱俗的清香,久久无言.

翌日晨,回到玉泉院后,闵道长拿出几幅新画的兰草图赠予董永宁,说道: “我要离开华山了.你己长成,能读懂兰草了,这几幅兰草是专门为你画的.我看你艺术追求上志向不凡且颇有天分,所以在我离开时想给你说几句话: “我绘兰草,你琢根艺、寻奇石,其艺术内涵是相通的,都讲一个道法自然,这些美物都是上天所赐,就像这兰花一样,你要好好待它们.”

董永宁肃然无语,满腔感激无以言表.

闵智亭道长在华山玉泉院修行多年,这一年应中国道教协会的邀请去北京主持道教教学工作,后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他“一身布衣一杯茶,一叶兰草一张琴”,以兰为友,以书见性,以琴作伴,仗剑而舞.一生在书画艺术上造诣深厚,尤以兰草见长,其遗墨兰草图现已是中国画界珍稀墨宝.

从此,兰草的品格成为董永宁一生的精神坐标,虽历经苦难却初衷不改,闵道长所授“道法自然”之艺术真谛,启迪董永宁冶炼出独树一帜的艺术触角和慧眼.在此后的岁月里,董永宁在园林、根艺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之后又潜心收藏和研究秦岭观赏石数十年,踏遍秦岭山山水水,荜路蓝缕,百折不挠,创建了秦岭观赏石文化研究中心和秦岭石文化艺术苑,挖掘创立了浑厚沧桑、大气磅礴的秦岭观赏石,其藏石屡获国际国内大奖,他以丰厚的收藏和理论研究,自成一派.他把被遗忘的、断代的秦岭观赏石文化艺术唤醒光大,彰显了秦岭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劲的民族文化生命力,成为古城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轰动中国赏石界.

董永宁亦成为当今中国赏石文化界一代名家.

3

从华山的峰峦沟壑之中开始,董永宁在奇石、根艺艺术创作上一路走来,渐渐由收藏、鉴赏、研究迈进艺术创作的王国.

80年代,改革浪潮迭起,国家百废待兴,艺术百花齐放.走出精神阴霾的董永宁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对艺术创作充满了.他牢记父亲的遗言:任何时候都不能磨灭爱国之志,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他意识到十年动乱耽误了学习,求知的渴望特别强烈.

因他擅长园林花卉,被调到西安铁路局机关任花工,达对他的爱好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创作的更加高涨.他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创作上,动则进山寻觅奇石树根,静则在书店、图书馆读书,尤其喜爱园林花卉等方面的美学专业书籍,很快被陕西省总工会评选为自学成才的典范.同时,由于他在园林花卉方面的突出成绩,引起了西安市园林局的注意,破格晋升他为园林工程师.他广泛与园林专业人士交往,从各门类艺术中吸取营养,悉心寻求园林花卉、根雕艺术的本源.

如果说,徜徉知识的海洋,为董永宁积淀了丰厚的知识素养,培育了敏锐的艺术感悟力.那么,奔波于山川河流,寄情于大自然的怀抱,则使董永宁练就了一双发现艺术美的慧眼.

根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栌、崖柏、榔榆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而这些素材都要在人迹罕至的崖壁上和峡谷里寻觅,董永宁把星期天和假期都用在寻根找石上,秦岭的七十二峪给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他眼里,每一条峡谷,每一座山岗上都有无尽的宝藏.

有一次,在大峪峡谷的深处,他发现了一根淹没于淤泥之中的死根,往下越掏越兴奋,这是一根经数百年碳化的榔榆老根,其质坚如化石,其形盘根错节,是难得一见的根艺珍稀素材.谁知,越掏越深,等完全出土,已是夜幕降临.董永宁怎舍得弃根而回呢,他找了一位当地老乡,许以重谢,抬着这根重达百斤的树根,夜行十里,到有人家的地方投宿,次日再辗转运回.

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董永宁生活简朴,把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奔波于山川河谷之间寻找奇石和树根,每有所获,便是他人生的乐趣.而当这些石块和树根经他创作成为一件件艺术作品时,那种成功的愉悦更被他视为人生最大的享受.

1984年,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黄永年教授在看过董永宁的论文和根艺作品后,说道:“董永宁对根艺的考证为我国工艺美术史填补了一个空白,他的作品在工艺美术上达到了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生的水平.”

1980年到1990年这十年间,董永宁在园林花卉、盆景根雕艺术方面展露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才华.1982年,董永宁养花300多盆,被评为西安市家庭环境美化《百花争艳奖》第一名,被誉为“西安花王”.他创作了数百件根艺作品,作品题材涉猎广泛,品类繁多,古今人物、飞禽走兽乃至山水、几架、摆设等世间万物应有尽有.他的作品渐渐地走出铁路系统,走向社会,走出潼关走向全国.作品屡屡参加省市、全国、根艺花卉展览.其《诚的奉献》、《亚运之光》、 《潇洒出尘》《腾空凌云》等几十件作品相继获得国家级大奖.

董永宁对艺术创作专注执著,每一件作品务求尽善尽美,他独到的眼光和灵巧的双手,与他鲜明的个性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善于发现美,懂得如何依势造型,因材施艺,注重根雕的形、神、意、趣,保持树根的自然形态与天然神韵,能准确把握奇与巧的结合.他的插花、盆景、根艺作品常常出其不意、微中见大,在似与不似之间,在若有若无之间表达意象,令人惊奇令人赞赏.

1989年,董永宁采选榔榆根材和秦岭石料,创作了《腾空凌云》,这件作品把石与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现了一只凌居于悬崖之上的雄鹰振翅欲飞的威猛态势,让人朕想到改革的浪潮摧枯拉朽不可阻挡的势头,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在全国根雕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1990年,董永宁再度以完美之作《夸父追日》引发根艺界的喝彩,获当年中国盆景插花根艺石玩展牡丹杯根艺大奖.

在那十年间,董永宁的创作如井喷般爆发,连连获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他想象的翅膀飞得愈加高远,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有了质的飞跃.

董永宁的创作常有神来之笔,他的《青白传家》就是一件代表作.1991年,为参加首届全国插花艺术展,董永宁别出心裁地以白菜、萝}、为素材,一簇菊花相伴,配以圆形黑砂器皿,创作了《青白传家>插花艺术作品,在展会上一鸣惊人.这件以简约淳朴理念的作品彰显的“青白精神”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支柱,颂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唤醒了人们“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信念.这件作品获得首届全国插花艺术大奖,被作为国家插花艺术教材的范例.

1991年,在首届全国根艺插花大展会上,长贺敬之观赏了董永宁的作品后,亲自为董永宁题词:“妙寓自然”.人大副委员长彭冲欣然题道:“巧夺天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园林泰斗汪菊渊教授则满怀地题写:“为中国盆景事业共同奋斗!”

对艺术的追求充实了董永宇,丰富了董永宁的精神世界.他由一个普通的桥梁工成长为西安铁路局机关中层领导干部,成为名闻全国的“董树根”,他在园林、插花、根艺界名头暴响,多次获全国大奖,身兼多种职务,成为全国十大评委之一.西安晚报曾以整版刊登由著名作家莫伸撰写的报告文学《根中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董永宁的成长历程,了解了这位园林插花、根艺领域艺术家的显赫成就.

1985年,董永宁与一批著名文学艺术家一同被陕西省文联表彰为“陕西省文学艺术创作优秀青年”.

然而,在荣誉和鲜花面前,董永宁没有陶醉没有停止艺术追求的步伐,而是迈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毅然踏上更为艰辛的追寻、研究秦岭观赏石文化艺术的漫漫长途.

第二章石不能言我代言

“终身不归去,化作山头石.”

——秦《粤西诗载》

1

“董永宁失踪了.”

“‘董树根’”变‘董石头’了.”

这不仅仅是根艺、赏石界朋友们的调侃,九十年代初,董永宁的确突然从喧闹的都市里消失了.园林根艺各种展会上都看不见他,评委席上也找不到他的踪影.

随着进入秦岭的次数越来越多,董永宁对秦岭山中的奇石,对大秦岭的情感日渐深厚.他觉得仅仅是收藏各种奇石、根艺创作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艺术的追求,那堆满几案的奖杯奖牌也不是那么光彩夺目了.因为,一个更大的世界吸引了他,他一头钻进大山深处,投入大秦岭的怀抱.

每当他走进大秦岭的峻岭沟壑之中,总是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吸引和召唤,秦岭的石头使他感到默契感到心心相印.他涉足的距离越来越远,攀登的崖壁越来越高,眼前的世界也越来越大.在翠华山、南五台、楼观台等自然美景绝佳之地,他窥到了秦岭蕴含的大自然的艺术真谛,那无尽的秦岭奇石令他深深地陶醉.如果说,以前他收藏石头只是把焦点放在了石头本身的美感上,而现在,他关注的是大山,是整个大秦岭.

大秦岭蜿蜒逶迤,横亘华夏中部,是中国南北地域的分界线.秦岭造山带是国内少有的构造复杂、岩类齐全、变形变质作用叠加、热液活动和蚀变作用期次多、强度大,岩石结构、形态、色彩变化多端的地区.经历了6期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变形变质和热液作用所形成的各类火山岩,经变质作用被改造成质地坚硬细腻的变质岩而定格.

尤其是秦岭北麓,由山岭、沟峪、洞窟、溪流、潭瀑构成,地质地貌多样,生态环境优越.分布在秦岭的72峪和秦岭腹地,既是秦岭宝库的加工流水线,又是传输带,一块块精美绝伦的秦岭奇石在这一条条流水线上经一道道工序,然后传输向山冈、峡谷.

秦岭观赏石资源丰富、形色奇特、纹理多变、内涵博大精深,加之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石文化源远流长,赋予了秦岭石很高的地域文化艺术和观赏价值.

每当寻觅到一块秦岭彩玉或蓝田玉、黄腊石等精美的观赏石时,他总是要久久地凝视着这些美仑美奂的奇石,想象着这些大自然精灵诞生的过程,深深为之陶醉.

它们在火山爆发中横空出世,或在沉积岩的沉降、务裂中剥离,抑或从变质岩石上脱落而下,这是前奏.接下来,它可能落入谷底,也许被埋在泥砂深处,等数万年之后沧桑巨变时再次被抛出地面,此时,一块奇石的生命过程才正式开始.

在河流之中,在峭壁之上,在泥沙之下,天工以滴水穿石的匠心,或以蚕食蚁啃的耐力,用数百万年时间一点一点改造它的形体,溶蚀出斑、纹、线、点.此间还要恰好有外部的各种元素侵入,给奇石的躯体里注入异样的成份,让它发生裂变,才能一步步向奇石接近.

接下来还要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酸或碱的浓度将确定它的质地,低温溶蚀、水冲,打造出“沟、裂、洞、窍”,大的深不可测,小的如蜂房鸽舍,奇异的画面或形体出现了.然后呢,大自然对它进行无休止的打磨、碰撞、水冲、蚀变,风霜雨雪及飞舞的沙砾,把奇石的体表摩擦得光润如玉,再一步步玉化或硅化,直到全身光洁细润或晶莹剔透,并神奇地产生腊状釉彩,而各种矿物元素渗蚀得恰如其分,巧妙地营造出斑斓的色彩.

历经千万年的工期, “质、色、形、纹、韵”终于齐全,一块秦岭观赏石诞生了.然后,它就在崖畔上或峡谷里默默地等待,等待一个赏石艺术家,等待一个懂它的人出现,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儿等着,等着,千年万年地等着……

如今,董永宁未了.

和秦岭石相伴,对它的理解越来越深.它们是历经沧海桑田的锻造、漫长岁月的淘洗才形成的纯天然珍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其中蕴含的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无比奥妙神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董永宁觉得自己每当和秦岭奇石凝神相对时,似乎能听到天籁般的风声、泉声、鸟语,能听到远古的呼唤,一种会心的相知,一种共鸣的快感油然而生,这种“共鸣”是如此美妙和谐,满腹感慨,无以名状,令人神往.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一个问题盘旋于董永宁心头,使他寝之难安 秦岭石如此斑斓多姿,质、色、形、纹、韵无不精美,它历史悠久,文化蕴含丰富,但是,为什么中国赏石界的石谱上没有秦岭石的席位,而赏石界的朋友们几乎没有人知道秦岭石?

进山的时间越久,发现的好石头越多,和大秦岭的感情越深,解答这个问题的愿望愈发迫切.

这时的董永宁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收藏家了.他开始钻研源远流长的中华石文化和秦岭历史文化.他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半坡、茂陵、昭陵、乾陵等遗址和省历史博物馆里,细细揣摩那些石雕石刻的风格演变,搜寻历史资料,印证秦岭观赏石的历史轨迹.

数千年的赏石历史,源远流长的赏石文化,丰富多彩的赏石艺术,如同深不可测的大海,董永宁在这大海里沉浮,遨游,寻求着答案.

历经十几年艰辛考证,直到2000年,董永宁撰写了论文《大美秦岭》,发布了秦岭石宣言:“秦岭石是最古老的观赏石,是我国赏石文化之根,是中华赏石文化的鼻祖之一.”

早在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先民就以秦岭石作为玩赏及佩戴的饰物,从而开创了石文化的先河.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大量石器、玉器,西汉建章宫的巨型天然石鲸等无不是秦岭石珍品,赏石界的专家学者评价其为人类艺术宝库之瑰宝,中华赏石文化之根源.在秦汉时期,秦岭石一直是赏石文化的主流,到南宋以降,因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秦岭石才渐渐淡出石界.

在秦岭山中浸濡数十年,和秦岭石越发心心相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这样一份厚重的大自然文化遗产怎能被埋没?中华赏石文化的鼻祖怎么能眼看着从历史中消失?为秦岭石立言,把这个古老的石种唤醒、传承下去,让秦岭石登入中国赏石界的殿堂!

石不能言我代言!

为秦岭石立言,做秦岭石的代言人,这就是董永宁的石头梦.

2

然而,这是一条极其艰难的创业之路.为了这神圣的使命,董永宁开始了苦行僧般清苦丽艰辛的生活,抛弃了许多人生途中的风景,向着巍峨的大秦岭,心无旁骛地攀登.一天天朝辉夕阴,一年年春夏秋冬,荜路蓝缕,一路坎坷,一路风雨泥泞,一直走到今天.

当身边收藏界赏石界的一些朋友成为一方富绅时,已经闻名石界的董永宁却依然过着简朴的日子.身边的朋友置华宅买豪车,他不为所动,依然是一有时间就往山里跑.岁月流逝,积蓄用尽,他依然不卖一块石头,不求任何回报.有人说“董石头”玩痴了,人家越玩越富,他越玩越穷.

是啊,都云石头痴,谁解其中味?董永宁没傻也没痴,因为他不是在玩石,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和秦岭石连在了一起,他肩负起一种使命,一种担当.他把每一块秦岭石都看作大秦岭的文化遗产,看作西安市的文化瑰宝,他胸中装的不是几块石头,而是整个大秦岭!

一箪食,一瓢饮,在山中,在校园.

这就是这位声名赫赫的收藏家、赏石艺术家的人生写照.几十年来,董永宁的生活轨迹都是这么简明单一:在学校,在秦岭,或在去往秦岭的路上.他的日常生活也极其简朴,进山觅石的时候,常常在深山野谷人迹罕见之处,能碰到人家时尚可讨碗水喝,下碗面吃,找不到人家时便只有啃几口自带的干粮.在校园时,和寄宿学童们同吃一锅饭.

忙完工作,一有时间就走进秦蛉的千崖万壑、崇山峻岭之中.攀爬一座座山峦,跋涉一条条河流,苦苦寻觅,每当发现一块美石的时候,激动得心尖都在颤抖.三十年来积累收藏千余尊秦岭观赏石,从大到数十吨的园林景石到中小型的案头石、微型石,秦岭南北各种珍稀罕见的石、玉、翠等,尽揽于秦岭石文化艺术苑中.

如同搬山的愚公一样,董永宁一天天地找,一块块地寻,石苑中每块奇石的到来都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在渺无人烟的峡谷中,发现一块美石,他宁可守着石头过夜,直到找来帮手抬上车.一年四季,任风吹雨打,烈日暴晒,从不停下脚步.

2000年秋,董永宁驱车寻石,从长安一路行至柞水南端的宁陕蒿沟,这地方偏远闭塞人迹罕至,然而,奇石怪石可不少.董永宁时有所获,兴奋得忘了时间,等他想起归途尚远时,已是夜幕降临.山路崎岖,无法夜行,只能在野外过夜了.他抬头四顾,周边荒无人烟,便顺河沟一路往前找,走了几里路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同行的一位老师给人家好说歹说,才答应让他们留宿.

这以后董永宁学会了一招,每次进山买一些日用百货副食等备着,需要时送给老乡,求人家给口热水或是做顿饭吃、留个宿,有时还帮他搬石头,推车.渐渐地,秦岭北麓、南麓一些峪口、峡谷里的老乡都见过这个把石头当宝贝的人,也流传着议论董永宁的话: “西安有个董石头,爱石如命,经常来山沟里找石头,见着中意的石头再重都要背着抱着弄回去,弄得手上、腿上满是伤,听说还是个董事长嘞……”

2001年夏,董永宁远行至秦岭南麓找石,一路寻到勉县张家河.当时下起小雨,这并不妨碍董永宁寻石.他涉水而行一步步往前,左右打量,拣了几块小型的水冲石.走出一里多远之后,忽然看到有一块嵌在河底的石头,色彩斑斓,且有图案.董永宁多年寻石,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老远从一堆石头里分辨出一块有观赏价值的奇石,能找出埋在泥砂中的美石,就连铺在河底的石头也逃不出他的慧眼.

当他刨开泥砂,搬起这块沉甸甸的石头时,情不自禁地喊道: “好石!”同行的一位老师却在岸边叫道: “要发洪水啦!快上来!”董永宁抬头一看,只见前方水面忽然抬高,混浊的浪头卷着柴草树叶轰然冲来,但他怎能舍弃手中的美石?尽管老师一遍遍喊:“快逃命,有危险!”他还是坚持不放下怀里的石头.直到上岸把石头放在安全地方后才向高处攀去,此时,身后的小路己被山洪淹没.

危机过后,当老师埋怨他要石不要命差点被洪水卷走时,董永宁已经迫不及待地赏起石头来了:是一块罕见的秦岭青玉,朦胧的雅灰纯净浓郁,玉化润泽,体量适宜.而且石的两面都有图纹,画面呈浮雕效果,层次清晰,构图饱满,像一幅精美无瑕的画屏.这块石头就是后来精品馆里的“一石二画”,一面是“黛玉葬花”,一面是“谁持彩练当空舞”,观赏者无不赞其精美可人.

2005年初冬,一个雨雪天里,董永宁开着他的面包车到赤峪寻石,顺着河流往前,到峪沟深处的河边寻觅,忽然看到河中有一块冒出一角的石头,浪花里隐约可见斑驳的石纹,精神为之一振,再仔细打量,断定是一块好石.当即挽起裤腿下河,行至石头面莳时,冰凉的河水己漫过膝盖.但抱起这块几十斤的石头时,心中暗暗惊喜:好石!这是一块棱角粗犷的秦岭彩腊石,经水冲砂磨,质形纹色俱美,体量可人,经二度创作之后一定是块高质量的厅堂观赏石.然而,刚迈开步,脚下一滑,整个人倒在河里.从水中爬起的董永宁再次抱起石头一步步走回岸边.

石头是抱回来了,这时的董永宁才领略到寒冷的滋味.湿透的棉衣毛裤裹在身上,严寒渐渐渗透肌肤,冷彻骨髓,浑身颤抖,后来像打摆子一样无法控制,牙关咬得“得得”响.当时正下着雨加雪,想生火烤一烤也不可能,附近也没个人家,只能把棉衣脱下拧下水,再穿上坐到车里.同行的司机心疼地说:“董事长,你这是何必呢?为找石头吃这么大的苦!”

这块石头就是后来惊动中国赏石界的“五福临门”.

2006年,董永宁在一条河流的砂滩上发现了一块奇石,在乱石堆里露出二尺多长的石体,他凭感觉判断出这是一块巨大的整体断层花岗岩,石质纯净,呈浅墨绿色,隐约可见石纹非同寻常.他往下刨了一两米深,才发现,自己看到的只是这块巨石的一小部分.显然,如此巨大的石头想要收藏是不可能的,况且天色己晚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回到西安的这个晚上,董永宁失眠了.那块巨石始终在他眼前挥之不丢,那隐隐的金色石纹如同波动的水纹整齐划一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律动,又像是一个个甲骨文字或一个个神秘的符号,在墨绿色的底色上,这些金色的符号十分明显,似在讲述久远的历史.这块石头究竟有多大,泥砂之下还埋有多深?

仅仅隔了两天,董永宁安排好手头工作,再访巨石.这次他找到当地村民的负责人,出资请他找来十多个青壮汉子开挖河滩,刨出巨石.五六个人用了二三天的工夫挖出一个直径两丈多,四米多深的大坑,巨石才显出原形,竟然是一块六十多吨重的庞然大物!

怎样才能运回西安呢?离公路还有几里远,汽车吊车都无法靠近,况且,一般的汽车还运载不了.村民们拿上工钱散去了,有人说:这是一座山,谁有天大的本事也搬不走.

2012年,董永宁又来了.这块巨石让他牵挂了六年,这六年中他数次来到巨石身边,亲近巨石,满足他思石欲渴的念想.听到这里要修高速公路,这块巨石将面临爆破粉碎清渣的时候,他再也不能等了!有再大的困难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把这块巨石运回来!他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详细规划修路、起吊、运输的各项环节,不计村民乘机大开口索费,不计修路、雇吊机、汽车的巨额投入,硬是修了三里长的临时公路,雇了两台七十五吨大吊,一辆大拖挂车,终于把这个庞然大物运回了石苑……

这就是矗立秦岭石文化艺术苑门口的巨型金纹石

“华夏龙脉”.

2009年春,经朋友介绍,一位陕北煤老板来石馆赏石,看到一尊名为“旺财”的美石时,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当即表示愿意出巨资买下这块石头.

这是一块秦岭彩蜡,经亿万年溶蚀水冲,石皮润若古玉,质感苍劲,筋脉铿锵.其沟、裂、洞、窍呈巧妙布局,天工构成一尊雄武有力的蹲卧状金獒.色彩由奶黄、橙黄过渡至金黄,纹路奇变,斑纹隐现,绚丽厚重,毛发起伏逼真,威风凛凛,体格健壮,形态华丽吉祥.煤老板既被石之精美征服,又十分钟意“旺财”名字的吉祥,执意拥有.

煤老板开口就是一百万,董永宁摇头,而后一再加价至三百万,董永宁依然笑而不应.煤老板说:“一块石头给到这个价,你还想怎样?”董永宁笑着说: “你给的价是够高了,但是我不能卖,这是大秦岭的宝贝,我真的不能卖.”

许多次,本地的石友和外地的收藏家来求石,董永宁都婉拒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依然没舍得卖.时间长了,石界一些朋友都知道了,西安有个“劳累拖不垮”,“金钱打不动”的董石头.

3

十多年来,有很多人前来观赏董永宁的藏石,有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学者,有国际赏石界的专家,有著名作家、诗入、书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家们,还有身边的石友、学校的教师、学生,大家都有一个难忘的印象

秦岭石精品馆里每一块石作都来之不易,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而董永宁每一件作品的题名更是让人难忘,有的贴切自然,有的雄浑大气,有的生动有趣.当人们在精品馆驻足《华夏始祖》、《终南祥云》、《灞柳风雪》、《中华盛世》、《轻舟己过万重山》等石作面前时,无不感觉这些题名有点石成金之神奇,个个如神来之笔,恰如其分,立刻把人带入石作的艺术境界里.

董永宁在一篇论文中讲道: “赏石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顺其自然是基础,但二度创作更重要.对每一件赏石都要精心设计基座,从材质、造型、色彩各方面让石与座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深度挖掘石头本身蕴含的主题、情趣和文化内涵,提升美学价值,才能赋予其艺术生命.命名过程是二度创作的重要环节,需要赏石者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触类旁通的想象、神游物外的思辨,才能抵达画龙点睛的精彩境界.”

这正是董永宁研究创作赏石文化最大的特征,也是他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2001年秋,董永宁在秦岭北麓发现了一块美石,当即就被石头整体的恢弘气势和秀美景象征服了.他围着这块石头反复打量,好几个题名在心头跳跃,但始终觉得没育抵达最佳境界.运回石馆很长时间里,他又一天天打量揣摩,近看远看蹲着看,侧着看,直到脑海里展开一幅完美的画卷:远眺初春的终南,漫山青翠,阴凹处积雪皑皑,侧旁松涛阵阵,《终南阴岭秀》这个题名脱口而出….

次年春,在渭河旁得一石,初在手中打量时,似乎貌不惊人,只是一方青白相间、大不盈尺的扁形石.但他总是觉得石面天然形成的图案中有内容、有故事,变换不同角度细细赏来,渐渐地,一幅幽远淡雅的画面跃然石上:夕阳下,水天浩渺,烟波淡淡,山侧岸边,一渔翁身披蓑衣立篙船头,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言表,遂得名《渔舟唱晚》……

这样的经历很多很多,几乎每一件石作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正如董永宁在一篇论文中所说: “每当在山峦峡谷中发现一块美石的时候,一些美妙的想象便会在心里左冲右突,这种冲动有时会持续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直到心里这份情结清晰了,一个精准恰当的命名才会瓜熟蒂落.”

董永宁艺术审美的造诣,源于他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创造力,他注重感悟赏石内涵,体会与赏石的精神交流,探索艺术的真谛.同时,以自然客体为基础,以主观美学为基调,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并以独特的命名,以意驭趣,展现石头最传神的自然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从不降低一分一毫艺术追求的标高,把每一尊秦岭石都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创作,对每一件石作的命名都十分讲究,尤其注重形而上的艺术美的开掘,从而创造了秦岭石的艺术生命.他总结的秦岭观赏石“五美”,即自然美、拙朴美、雄浑美、浩气美、意蕴美,也被石友广为传播,成为赏石美学的经典.

秦岭石品种多样,经亿万年的风蚀水浸,呈现出天然的纹理,色彩斑斓、造型多变,有着独特而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造型石棱角分明、形象生动、凝重而旷达;图纹石线条明晰多变,惟妙惟肖、意蕴深邃.秦岭石的文化内涵厚重、历史意义深远,形式与内容完美交融,是大自然造就了秦岭石的艺术魅力.

董永宁收藏、创作的秦岭石,不以玲珑华丽取胜,也不以“皱、瘦、透、漏”见长,却令人过目难忘,它的雄浑大气及所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强烈的冲击力.

在第十二届中国暨国际石展高峰论坛上,董永宁说: “给观赏石作品命名的最高境界,是能唤起观者内心深处的想象和共鸣,含蓄而高雅的精准命名,会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赏石既要注重其外在美,更要领悟其所包含的精神与文化.赏石绝不是简单地把玩,而应追求高雅的文化境界,皈依真挚的人文情怀.”

这就是秦岭石独特的魅力之所在,同时也是董永宁艺术眼光的体现,他从开始艺术创作之初就给自己定位很高,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的高境界.

在董永宁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他珍藏多年的《米颠拜石图》,这是著名画家李世南特意为董永宁画的,像闵道长的兰草图一样,这幅画也是董永宁在艺术道路上求索不止的见证.

1982年至1984年,李世南蛰居西安西郊农村马军寨.这段时期是李世南艺术生涯中最为艰难、最为重要的转折期.从探索中西融合之法转为对传统中国画的潜心研究,并以花鸟画法入写意人物画,自出机杼,浑厚豪放、不拘形似的泼墨风格渐成.

此画中的米芾一改传统文人心目中温文敦厚的形象,变为大腹便便,宽袍广袖,腑首躬腰,神态诔恭,虔诚拜石.而那方传说中的丑石更是夸张,高达丈许,上大下小,似石非石,似树非树,倒显出一个人形,似是一位奇丑中含大美的艺术之精怪.画以泼墨、晕染为主,构图夸张,笔墨狂放,意象精微,颇有魏晋风骨,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此画作于1983年.这一年可说是李世南绘画艺术破茧为蝶之年,也是董永宁从插花、根艺转向赏石艺术领域的转折点.那一时期,二人生活和创作上都处在艰难时期.董永宁时常到李世南画室分享参悟丹青之道,李世南也常常来观赏董永宁的根艺和奇石作品,切蹉感悟中,都从对方的创作中捕捉灵感.

大概是惺惺相惜吧,李世南先生欣然为董永宁作此《米芾拜石图》,并意趣盎然地题道: “昔米芾有嗜石之癖,每见奇石必拜日石丈夫,人谓之颠,今永宁友亦有嗜花弄木之癖,余戏作兹图见赠,时客居安之郊马军寨村舍.”

正是这重要的两年多时间里,李世南破关而出,成为画风独特、成绩卓著,影响深远的当代著名画家.董永宁则以他独特的赏石审美艺术思想,向着更高层面的艺术境界攀登,成为中国赏石界艺术风格独特的赏石名家.

一位画痴、一位石颠,在各自的艺术世界里执著地追求、创造,虽历经苦难,却给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和精神财富.

董永宁成功昀奥秘在于他一生都在学习.从华山闵道长到画家李世南,从赏石界名人专家到秦岭山谷里的老农,他总是留心学人之长.他身边有很多朋友,著名作家、诗人、书画家、雕塑家等等,每当这些朋友来赏石,他总是热情相待,虚心求教.从各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身上吸取了丰富的艺术素养,渐渐练就一双发现美的金睛火眼,成为中国赏石名家、核心评委、鉴评家.

海德格尔说: “在思想的行业中,从这些同伴里,不少人会成为工匠,于是乎其中一人出乎意料地成为大师.”

第三章千秋赏峥嵘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王维《终南山》

1

2010年,在大秦岭的山恋沟壑里,在钻研创作赏石艺术的崎岖小道上,董永宁己度过了数十个春秋.此时的秦岭石文化艺术苑里已是琳琅满目,一个秦岭石王国己悄然崛起.

长安有奇石,秦岭藏至宝.

是时候让隐身千年的秦岭石登台了.

2010年,董永宁携秦岭石参加第九届中国暨国际石展,第一次亮相就以“秦”系列之“风、雅、颂”等作品一举夺得4金3银!中国观赏石协会一位高级顾问感慨地说: “秦岭石这么优秀的石种却藏在深山人未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秦岭石蕴含的历史文化十分厚重,赏石界应该给予密切关注.”

2012年第十届展会,又以“五福临门”、“红象”等作品揽得5金8银12铜,成为当届石展的最大赢家!颁奖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会长盛赞道: “太震撼了!秦岭观赏石以独特的原生态自然美,彰显出它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获大奖当之无愧.”

2014年第十一届再获殊荣,以“凤凰涅粲”荣获金奖,“渔舟唱晚”、“飞龙在天”等获银奖.

在20 16年10月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石展盛会上,秦岭石又一次以其沧桑厚重、雄浑大气的独特个性与各大名石比肩.展会期间,西安展馆天天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赏石家对秦岭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口口相传,无不称奇,争相一睹为快.由全国一流赏石名家组成的专家组在评奖时,一进西安馆,就被“虎啸沧桑”和“观音普渡”两尊石作征服了,当即挂金.

一次次精彩亮相,还原了秦岭石在赏石文化中特有的历史地位,彰显了大秦岭自然文化遗产和古城西安文化名片的强大生命力.赏石界瞩目,收藏家、专家纷纷聚焦秦岭石,称其必将改写中华奇石的原有势力版图和评鉴体系.

秦岭石大都造型雄浑、精彩幻变,于纯真自然、质朴无华中散发出一种饱满的精神张力,即孟子所言的“浩然正气”,可以说它是繁衍生息在秦域之人精、气、神、韵的形象再现,是秦地、秦人、秦风、秦韵的精髓所在,是秦人之魄!

秦岭观赏石形色奇特、纹理多变、内涵博大精深,加之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赋予了秦岭石很高的历史文化意义和观赏价值.因而,一旦华丽登场,立即引起石界瞩目.至今,经国家赏石界权威机构鉴评的特级、一级石作上百件,在各届大展上荻金银奖的达五十多件.

秦岭石文化艺术苑在西安城南朱雀大街旁一座安静的校园里.校园里奇石林立,叠山有致,花木葱笼,在一排玉兰树的掩映下,一座秦岭石精品馆悄然而立.就全国赏石界来说,石苑不算大,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意味.然而,这座小小的石苑却吸引了中国石界和国际石界的专家学者们,吸引了文学艺术界的名人大家们

中国画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画家王建树,中国实力派人物画家顾长平闻名而来,在秦岭石面前连连赞叹;

世界盆栽友好联盟国际顾问汤姆·伊来亚士追寻而来,对大秦岭的灵物连道“OK”;

《人民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孟西安在石馆徜徉良久,欣然题词“龙根石魂”;

中国赏石展组委会闻讯赶来考察并邀展;

陕西省社科院、省作协有关专家、学者组团前来参观调研,纷纷撰文作诗,盛赞秦岭石的艺术魅力;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观赏石协会联合举办中国秦岭石名家鉴赏暨传承大秦岭文化遗产研讨会;

全国各地的赏石收藏家纷纷来西安一睹秦岭石的丰采,许多著名作家、画家、书法家、雕塑艺术家亦来与石相会,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吟诗作画……

迈进石馆,首先夺人眼球的是镇馆之宝“华夏始祖”,这尊象形石以墨绿、灰褐、古铜紫三色呈现,经秦岭地质运动玉化、腐蚀和冲刷丽成.其结构错落裹挟,似铁线勾勒,形成玉质苍劲温润的颅颈与颌面.酷似始祖的头骨,额骨、下颌体、眼眶、鼻骨、门齿,甚至连人字缝都一一对应.整体彰显出巨大张力和气场,观之顿生惊魂摄魄的视觉冲击力;

气势夺人的“虎啸沧桑”亦令人难忘,瓦蓝色胎基上,金色石英脉络突出石面,构成一架生动的虎骨标本,从虎首到虎尾,比例适当,四肢强劲有力,连趾骨都完整无缺,栩栩如生,画面清晰,构图饱满,细部刻写生动传神.虽已经久远的时光,但依然可见百兽之王的雄风,可闻电闪雷鸣中的长啸,可见挟雷携电奔驰山林的雄姿;

同年获金奖的“观音普渡”,是一块秦岭彩玉,石色间于深灰、幽蓝之间,画面由白色、浅桔红色玉化筋脉构成,观音像完整而生动,头部、发髻、服饰,甚至连手持的拂尘都十分逼真,栩栩如生.观音微微颌首,佛相庄严,比例适当,构图完整.飘舞的衣袂,幽蓝色的背景,彰显出太空仙境的深幽浩瀚;

被誉为地质之光的“秦玉生华”,是一块不规则圆石,石身布满了凸起的浅碣色条纹,仿佛江海河流的版图.它诞生于数亿年前,那是形成秦岭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大秦岭刚刚从汪洋大海中挺起脊梁,一点点地隆起.这遥远的时光里,它一直俯瞰着这个世界,默默地记录着宇宙间大自然的更迭;

“楼观始祖”完全是一尊天工雕刻的老子塑像,令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石身红、黑色杂揉,如玄铁般细密沉重,条条石纹,道道磨痕,深不见底,一如老子高风.纵横交错的斑痕中还有一道道细密的纹路,仿佛排列成一行行的字阵,如同一部石版道德经.

深得赏石家赞誉的“喜上眉梢”,是一块形态优美的沉积岩,炭灰色石皮上,一条条纵向纹路贯穿上下,质感苍润,铿锵筋脉,营造出一种天地寥廓的深远意境.凸出的石英纹勾勒出梅树铁骨般老桩、玉带般新枝,雪透暗香,引来一群喜鹊百鸟朝凤般四面八方飞来,争相落脚素雪未化的梅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休,报喜声声声入耳,唤醒了冬眠的梅雪翩翩起舞……赏之心扉大开,怎不令人喜上眉梢呢;

伫步于“秦风”系列作品“风”、 “雅”、“颂”面前时,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暗暗称奇,它们质地苍润,色彩厚重,肌理精彩幻变、筋脉铿锵有力,纯真自然中蕴含着悠远的意境.峰峦起伏,纹路纵横,乍看似乎相近,细观却各有千秋.“风”:千岩竞秀,云蒸霞蔚; “雅”:山水家园,阡陌纵横;“颂”:嵯峨棱角,雄寄道劲.观石凝思,眼前浮现出《诗经》中先祖桑耕、放牧乃至祭祀的万千气象,令人遐思绵绵;

组合作品“凤凰涅磐”最得文学艺术界朋友们喜欢,凤为火成岩碳酸盐石质,石面呈红色,内里晶白,下部红色浓烈,如火焰升腾,石身布满洞窍窟裂,恰形成风之美羽被烈火吞噬的镜像.凰体形略小,是来自秦岭南麓的5亿3千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石体内外布满了孔虫、珊瑚虫、介形虫、三叶虫、竹节石等远古海洋生物残骸,石质珍稀,形态生动,二者组合,完美演绎了凤凰涅磐的瞬间;

馆内有国宝级的重器,也有名噪中华赏石界的名石 蓝田猿人、华夏始祖、终南祥云,高冠瀑布、灞柳风雪、米芾拜石、华严祖师、峥嵘岁月等等.有的因流水冲刷磨砺而显圆润,有的因沧海巨变而挺拔险峻,有的因四海风月氲氤而含千古风流.有的因岁月剥蚀,石眼嵌空,成千枚岩状,一层层整齐地排列,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个个都是秦岭的精灵,秦岭的魂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一位作家赏石后写道: “出乎预料,赏石竟然能产生这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达到这种庄严、博大的境界!面对那些秦岭石时,只觉胸中浩气回荡,一种罕有的高峰体验不由让人心中发问:是谁,唤醒了这些沉睡万年的艺术精灵?”

2

奇百无语,却妙不可言.妙在其凝天地之精华而成,鬼斧神工,气象万千,蕴含博大深厚之历史文化,艺术魅力难以表述,谓之“不可言”.当一种石头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展示一方地域之风貌,体现民众之精气神,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物时,这种石头更是大言稀声,更是中华赏石文化之瑰宝.

大美秦岭石,千秋赏峥嵘.拂去历史的尘埃,古老的秦岭石再现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展示出强劲的民族文化生命力.

大秦岭作为中华文明的孕育者

华夏之父的脊梁,成就了周秦汉唐盛世,孕育了儒、佛、道教文化精神宝库.今天,独特的秦岭观赏石文化不仅是古城西安的历史文化品牌,也是中国石文化的一朵奇葩.

秦岭石是历史文明进程的见证物,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功不可没.无论是在保存文字、展示书法、记录史实,体现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各个方面,包括对绘画、雕刻以及城市大型雕塑的形成,皆有干系.无论是从石鼓文脱胎而来的中国篆刻,还是彰显大汉气魄的巨型园林石,乃至以玉比德的精神追求,无不对中国文化谱系的走向影响深广.

董永宁选择了做秦岭石的代言人,就把自己隐在了石后,就把自己的命运和石头连在一起,同时也选择了和石头一样的孤独.与石相伴的三十年,是苦苦寻觅、艰辛创业的三十年.三十年漫漫长路,通向一个丰富而博大的艺术王国.

西安是有着三千历史的文化古城,其历史遗产的深厚性、文化瑰宝的丰富性、传统精神的博大性,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之林都是绝无仅有的.而秦岭石赏石文化恰恰承载了这种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成为西安市独有的、其他任何城市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品牌.秦岭石的艺术魅力正缘于它承载了这种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信息.

随着秦岭石文化的提升,随着秦岭石热在全国赏石界蔚然兴起,将会提升西安文化格调并创造经济价值,拉动西安旅游产业和秦岭沿线赏石经济,引导人们注重秦岭的保护、构建大秦岭生态新格局,实现美丽大秦岭梦.

习总书记在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中指出:“要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寻到魂,溯到源,找到根.”

董永宁践行习总书记要求,担负起传承发扬祖国赏石文化和大秦岭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孜孜以求,默默奉献,在秦岭山中寻魂、溯源、找根,焕发了古老秦岭石的艺术生命,传承发扬并光大,向全中国讲述了大秦岭精彩故事,彰显了美丽西安形象.

董永宁的人格魅力和秦岭石的深厚内涵相得益彰,吸引了很多著名艺术家和国内外赏石大家前来造访.他们都喜欢到校园里分享赏石艺术带来的快乐,喜欢听他讲述秦岭的故事,喜欢听他那爽朗的笑声.当人们鉴赏那些雄浑大气、沧桑厚重、意蕴高古的秦岭石时,当翻阅董先生呕心沥血撰写的一篇篇学术论文时,当看到历年来获得的金银奖牌时,无不感慨万分:一个人一辈子要做成这样一件事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和精力!

哲人言:人们在追求艺术活动的过程中,都会有一种共性:人的心胸有多大,艺术之境界就有多高.三十多年来,董先生是以什么眼光创造赏石艺术的呢?他是怎样与石头对话的?

董永宁收藏、研究秦岭石文化已经有三十年历史了.他的身边汇聚了众多鉴赏家、收藏家、园林专家、文学艺术家等,组成了一支具有高水准的精英团队,继而创莲了陕西秦岭观赏石文化研究中心、秦岭石精品展馆和秦岭石文化网等宣传平台,长年不间断地开展鉴赏、研究、推广活动,近期创立的“秦岭石文化艺术苑”更是把赏石文化活动推向更高更广的层面.“艺术苑”既是学校进行美学、艺术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亦是公益性向学生、家长、石友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宣传普及“大秦岭文化遗产”的场所.

近年来,丰富多彩的读书赏石及名家赏石活动,引起陕西省社科院及作家诗人的密切关注,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赏石艺术”项目传承保护和“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做了有益的探索.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秦岭石,引起中国石界对大秦岭文化遗产的关注.

卓尔不群,雄浑厚朴,绚烂的色彩、苍润的质地、精彩幻变的肌理、铿锵有力的筋脉,于纯真自然、质朴无华中形神凝聚而散发出一种饱满的精神张力,自然雄奇,璀璨夺目,难怪观赏时会有一种古风扑面神交己久的默契感,体会到一种灵魂深度交流的酣畅,这是因为这每一块秦岭石都深深地凝聚着一代代在秦岭流域繁衍生息的秦人之精、气、神.

3

2017年8月26日,阵阵秋风送走了古城西安的炎夏,迎来了凉爽的金秋时节.秦岭石文化艺术苑里绿草如茵,月季,玫瑰争相斗艳,奇石林立,景致格外美丽.

这天下午,秦岭石文化艺术苑又一次迎来了众多尊贵的佳宾

陕西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博士们来了;陕西省著名作家、诗人来了;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的教授来了;省著名电视主持人也来了,一时间,石苑里鸿儒相会,精英云集

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与秦岭石文化艺术苑联合举办的“中国秦岭石名家鉴赏暨传承大秦岭文化遗产研讨会”盛大召开.

佳宾们洋溢,座谈会从下午持续到傍晚.玉壶悬空之时,湛蓝的夜空繁星点点,绿茵茵的草坪在华灯的映照下愈加幽静美丽,文人雅士们漫步石苑,树下、草丛、花后,奇石影影绰绰,赏石更有一番别致.检朴而别致的冷餐宴会相得益彰,大家把酒临风,举杯邀月,诗情满怀,畅谈文学艺术和秦岭石文化.东道主董永宁澎湃,举杯吟道: “皓月当空,高朋满座,盛况空前!大家的光临是对秦岭石文化的最大支持,在各位作家、艺术家、专家学者的关注支持下,大秦岭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光大!”

这是一次规模盛大的文学艺术界人士与秦岭石文化中心共同研讨、提升秦岭石文化的盛会.随着作家、学者、各领域艺术家的加盟,对秦岭石的关注和传播,秦岭石将为更多的人知晓,将对秦岭石文化和大秦岭文化的传播和光大起到重要作用.

赏石的经历,想必很多人都曾有过,无非是一些奇特的石头,有的精美可人,有的巧夺天工,有的玲珑剔透,确为一种美的陶冶,一种美的享受.但在秦岭石文化艺术苑,感受到的不仅仅这些,似乎是一种邂逅天地之大美良机,是迈进了一座宏大的艺术殿堂,经受了一次艺术对心灵的洗礼!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那只是个传说.但充满艺术灵性的秦岭石会说话,却是真切的感受.走进秦岭石馆,分明是一个静寂无声的世界,耳边却似乎回响着奇石们话语声,如同美妙和谐的天籁之音的宏大交响!

奇石本无言,名士亦风流.

近年来,秦岭石的地位得到突显,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巨大魅力,更得益于其文化内涵和艺术趣味与当今中华盛世的交相辉映.时代成就了赏石文化,赏石文化亦折射出时代的精神特质.昔日周秦汉唐盛世,秦岭石曾以其磅礴的气势、厚重的内涵,当仁不让地成为时代精神的审美象征,当今,秦岭石文化的复兴当是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

董永宁还是让赏石文化走进校园的先行者,他一面长期致力于秦岭石的收藏和研究,一面执著于教育事业,兴教办学已经近30年了.为了守住这片净土,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无论是在逆境中,还是在掌声和鲜花面前,都初衷不改.

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董永宁说: “我庆幸自己在人生最重要的关头选择了兴教办学与赏石艺术创作的道路,这二者都是能够净化人心灵的事业,能给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两项事业是我人生的目标.荣誉和掌声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我真正看重的是赏石艺术创作中得到的感悟和快乐,以及赏石文化对社会和孩子们的影响.这一路走下来十分不易,经历了无数的坎坷.是秦岭石塑造了我百折不挠的性格,是大秦岭给了我意志和力量.”

秦岭石文化艺术苑在西安体育艺术小学校园里,这里既是教学育人的圣地,也是秦岭石文化研究基地.苍松翠竹间,绿菌丛中,奇石林立,叠山隐隐,书声朗朗,美不胜收.秦岭石能够使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增长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大秦岭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董永宁认为办校育人和研究赏石文化都是百年大计.在董永宁办公桌的抽屉里,收藏着一些已经参加工作走向社会的学生写给他这个校长的来信.有一封来信有这样一段话: “……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了,我还忘不了那满校园的秦岭石,他们是那么沧桑厚重,那么美丽多姿.每当一想起那些秦岭石,一想起董校长把它们从深山里背回来的毅力,我就觉得生活的道路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是的,秦岭石对一代代学生们的影响超出了董永宁的预期,直到今天,很多早己离校的学生还念念不忘母校的石头,把秦岭石看作他们的骄傲,看作他们成长路上的坐标.

秦岭石是董永宁的骄傲和自豪,每当他在渺无人烟的秦岭峡谷中发现美石,赋予这些美石以艺术生命,让更多的人了解秦岭,让大秦岭文化传承下去,每当看着一批批学生努力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走向社会,成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他想,这就是他人生的意义吧1

30年的时光爬一座山,觅一种石.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饥饿、孤独、恐惧和伤痛常常与他相伴,其中酸甜苦辣难以尽述,但他从不以为苦,反而时常东呵呵地说: “秦岭石给我的乐趣足慰平生!”

身材魁梧,精力过人,嗓音洪亮,爽朗热忱.虽己年近古稀,依然健壮有力.常年以石为伴,似乎和秦岭的山崖岩石融为一体了.身体像石头一样结实,性格也颇有石头的特征,一样的浑厚刚毅,一样的笃定执着.

这就是董永宁.一副厚实的肩膀扛过无数块石头,更担当着秦岭石文化推广传承的重责.为担负起传承发扬祖国赏石文化和大秦岭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他在秦岭山中寻魂、溯源、找根,焕发了古老秦岭石的艺术生命,传承发扬并光大,向全中国讲述了大秦岭精彩故事,彰显了美丽西安形象.

石如人生,人生如石.

有人说若无董永宁,便无秦岭石.其实,应该说是有了秦岭石才有了董永宁,才有了董先生的艺术人生.秦岭石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给董永宁的人生带来了无尚的荣光.

责任编辑/卢旭

大秦岭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致谢大集合

有关大数据的论文

西部大开发杂志

大科技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汇总,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秦岭和大秦岭和报告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大秦岭本科毕业论文大秦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