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细胞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与氯化镉对不同倍性泥鳅鳍细胞系的毒性效应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细胞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3

《氯化镉对不同倍性泥鳅鳍细胞系的毒性效应》

本文是关于细胞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氯化镉和毒性效应和细胞系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旨在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镉对60~80 代二倍体和三倍体泥鳅鳍细胞系(DIMF和TRMF)的毒性效应,比较不同倍性细胞系间的敏感性差异.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半致死浓度,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微核试验和实时定量PCR法测定了氯化镉对2 种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氯化镉处理下DIMF、TRMF细胞系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4.0&plun;0.7)、(27.3&plun;1.3) μmol/L.2 种细胞系的SOD、GSH-Px活性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GST活性则表现为逐渐降低.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增加微核率先升高后降低,DIMF、TRMF最大微核率分别为(7.33&plun;0.33)‰、(8.33&plun;0.67)‰.经氯化镉处理的细胞金属硫蛋白(MT)表达量显著增加,30 μmol/L 浓度组表达量最大,分别为对照组的55.6 和57.6 倍.研究表明,氯化镉对泥鳅二倍体和三倍体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且二倍体细胞系较三倍体细胞系对氯化镉更为敏感.

关键词:氯化镉;泥鳅;细胞系;酶学;微核率;金属硫蛋白

中图分类号:Q256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6110016

0 引言

随着水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关重金属引起的毒理学研究受到关注.选择适宜的检测生物成为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鱼类作为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检测生物的报道较多[1].如在中国分布广泛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存在着天然的多倍体形态,是良好的急性毒性实验材料[2-3].但鱼类自身具有排毒和免疫能力,不能敏感地监测出有毒物质[4-6].体外培养的细胞系具有均一性好、无个体间差异、细胞与污染物直接接触、反应迅速、观察方便的特点[7].Rachlin[8]最早将鱼类细胞系用于毒理学实验,此后不断有研究者利用不同鱼类细胞系探究环芳香族碳水化合物[9]、重金属[10-12]、除草剂[13]、杀虫剂[14]、药物[15]的毒性机理.

镉是中国水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是水生动物的非必需元素,目前已知镉能通过与酶类巯基结合或通过竞争或非竞争性替代作用,置换出细胞内金属依赖性酶类,特别是抗氧化酶系中的金属辅基,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但镉对细胞遗传损伤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在个体水平所做的工作[16-17],尚未有利用细胞系进行的研究.笔者以本实验室建立的二倍体、三倍体泥鳅鳍细胞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镉对细胞的毒性效应,为建立适合检测镉污染的细胞模型打下基础,此外还比较了不同倍性细胞系对镉的敏感性,丰富了鱼类多倍体理论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所用的泥鳅二倍体鳍细胞系(DIMF)、三倍体泥鳅鳍细胞系(TRMF)是大连海洋大学细胞工程实验室2012 年建立的.细胞系所用的培养基均为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25℃,5% CO2条件下培养.实验所用DMEM/F12 培养基、胎牛血清、胰酶均为Hyclone 公司生产;氯化镉、MTT、DMSO等购置于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酶学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实时定量所用试剂盒来自于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实验在大连海洋大学细胞工程实验室,于2014 年9月—2015年6月进行

1.2 实验方法

1.2.1 染毒处理设置氯化镉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 μmol/L.取生长良好的60~80 代DIMF、TRMF,以1×105 个/mL 密度接种于96 孔板或25 mL 培养瓶中,接种量分别为0.2 mL 和5 mL,24 h后,弃去原培养基,加入等体积含不同浓度氯化镉的培养基,每个浓度设3个平行,培养24 h后用于实验.1.2.2 MTT测定细胞存活率染毒24 h 后,加入40 μL的5 mg/mL 的MTT 于96 孔板中,孵育4 h,弃去培养基,用PBS 缓冲液快速清洗2 次,加入150 μL DMSO震荡10 min,在酶标仪570 nm处测定吸光值.其中氯化镉浓度为0 的为阳性对照组,另设一组只加等体积培养基不加细胞的为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计算见公式(1).

1.2.3 酶活力检测收集染毒24 h 的细胞于离心管中,1500 r/min 离心5 min,用PBS 重悬沉淀,在冰水浴中用超声破碎仪破碎细胞,工作3 s,间隙3 s,处理100 次后,按照南京建成试剂盒说明书测定酶活力变化.

1.2.4 微核率测定及统计收集染毒24 h细胞于离心管中,1000 r/min 离心5 min,用0.5 mL PBS 重悬沉淀,参考李霞等[18]的方法滴片、推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蒸馏水冲洗、自然晾干、中性树胶封片、油镜观察.微核率计算见公式(2).

1.2.5 金属硫蛋白测定以泥鳅Actinβ基因为内参,参照王磊[19]的报道设计引物如下:

Actinβ-F:5´-GAACTCTTGCCACCATACCTG-3´

Actinβ-R:5´-CCCAAGTCAATGCGTCAGAG-3´

MT-F:5´-AATGTGAACTCTTTGTCCGAAC-3´

MT-R:5´-GGAGGCAAGTGAAACCCAAC-3´

收集染毒细胞,1000 r/min 离心5 min,用1 mLPBS 重悬细胞,然后按照常规TRIzol 方法提取细胞总RNA,检验RNA完整性、浓度和纯度,用DEPC Water调整RNA 浓度为500 ng/μL.按照全式金试剂盒说明,反转录成cDNA第一条链,以反转录出来的cDNA为标准品,10 倍梯度稀释为模板,按照全式金说明书,分别制作内参基因Actinβ和目的基因MT的标准曲线,并进行Real-time PCR.另设一组不加cDNA模板,以ddH2O 补足的体系为阴性对照.反应体系为:模板1 μL,上下游引物各0.4 μL,2×TransScript?Top GreenqPCR SuperMix 10 μL;Passive Reference Dye (50 × )0.4 μL;ddH2O 7.8 μL.反应条件为:94℃ 30 s;94℃ 5 s,60℃ 30 s,40循环,结果以ΔΔCt法计算.1.2.6 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用SPSS 17.0 软件分析,结果以平均值&plun;标准差表示,P<0.05 定义为差异显著,P<0.01定义为差异极显著,用Origin 8.5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半致死浓度的确定

以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处理泥鳅鳍细胞系24 h后,存活率变化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2种细胞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力逐渐降低,细胞存活率与染毒浓度有依赖关系,存活率与浓度的自然对数剂量效应方程分别为:y等于-45.24lnx+193.87(R2等于0.984)和y等于-45.97lnx+198.67 (R2等于0.986),根据方程可知DIMF的半致死浓度为(24.0&plun;0.7) μmol/L,当浓度达到70 μmol/L 时全部死亡;TRMF 的半致死浓度为(27.3&plun;1.3) μmol/L,当浓度达到80 μmol/L时全部死亡.

2.2 酶活力变化

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处理细胞系24 h 后SOD 活性变化如图2,当氯化镉浓度为0~20 μmol/L 时,DIMF和TRMF 细胞系的酶活性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20 μmol/L 氯化镉浓度组SOD活性最高,分别为40.5、50.6 U/mg prot,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相同染毒浓度,TRMF的SOD活性要高于DIMF.

氯化镉处理24 h 后GSH-Px 活性变化如图3,GSH-Px 活性随氯化镉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 μmol/L氯化镉浓度组GSH-Px活性最高,分别为43.7、68.8 U/mg prot,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GSH-Px的活力顺序为DIMF<TRMF.

染毒24 h 后,随着氯化镉浓度的逐渐升高,2 种细胞的GST活性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见图4.

2.3 微核率的变化

经氯化镉处理后,DIMF、TRMF中均有微核出现,微核颜色与细胞核相同,呈圆形(图5).由表1 可见,当氯化镉浓度在0~30 μmol/L 时,DIMF的微核率随镉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氯化镉浓度为30 μmol/L 时,微核率达到最大,为7.33‰;当氯化镉浓度在0~40 μmol/L时,TRMF的微核率随镉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氯化镉浓度达到40 μmol/L 时,微核率达到最大,为8.33‰.氯化镉浓度相同的情况下,DIMF 微核率低于TRMF.

2.4 MT表达量的变化

M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实验结果见图6.泥鳅鳍细胞系MT在无重金属刺激下表达量很低,10 μL的氯化镉就可刺激MT mRNA大量表达(P<0.01),在氯化镉浓度为30 μL达到最大值(P<0.01),分别为对照组的55.6、57.6 倍,此后表达量有所下降,但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个细胞系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利用MTT法得出了泥鳅二倍体和三倍体细胞系对氯化镉的半致死浓度,表明两个细胞系对氯化镉比较敏感.较低浓度(0~20μmol/L)的氯化镉可以激活2种细胞系的抗氧化系统,也会导致微核率的升高,金属硫蛋白表达量升高,但高浓度的氯化镉则超出了抗氧化系统所能调节的范围,也会直接导致细胞死亡,金属硫蛋白表达量随即下降.综合来看,氯化镉处理下,二倍体较三倍体细胞系更为敏感.

4 讨论

4.1 氯化镉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本实验中DIMF、TRMF半致死浓度为(24.0&plun;0.7)、(27.3&plun;1.3) μmol/L,与谭凤霞等[12]报道的氯化镉对稀有鮈卿鳍条细胞系的半致死浓度(23&plun;4.4) μmol/L 相近,说明实验中所用的二倍体、三倍体细胞系对氯化镉的反应比较敏感,可用于镉污染的监测以及毒理学研究.

4.2 氯化镉对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Cd2+可以改变抗氧化酶的活力,降低细胞对自由基及其产物的清除能力[19].SOD是细胞中关键的抗氧化酶,可清除重金属诱导的氧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当镉浓度较低时,细胞自身抗氧化酶活性增大清除活性氧,当超过一定范围后,Cd2+可置换SOD中的Zn2+,改变SOD的构象,使细胞抗氧化酶系统受损严重,从而导致SOD 活力降低,所以Cd2+是SOD 的抑制剂[20].本实验中发现当氯化镉浓度为0~20 μmol/L 时,二倍体和三倍体细胞系的酶活性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20 μmol/L 氯化镉浓度组SOD活性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与孙淑红等[21]研究结果相似.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能特异地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H2O2反应,是有机体分解过氧化氢的关键酶,可起到保护细胞膜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2 种细胞系在低浓度镉处理时,GSH-Px 活性略有升高,可能是SOD作用时可产生大量的过氧化氢,因此GSH-Px 活力升高,而GSH-PX的结构中含有硒,高浓度Cd2 +与硒形成复合物,破坏其活性部位,使GSH-PX活力降低.

GST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酶,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具有消除自由基和解毒的双重功能[22],催化谷胱甘肽与可溶性脂质物结合,能防止脂质的过氧化.生物体的GST对污染物胁迫十分敏感,其活性变化可以反映污染物胁迫下的氧化应激反应[23].较多的研究结果是低浓度的污染物引起GST活性升高,而高浓度下GST活性降低[22],也有报道GST活性随染毒浓度的升高而降低[24].本研究中发现2 种细胞系中GST活力均随镉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可能与暴露时间、污染物类型及浓度剂量有关.

4.3 氯化镉引起细胞微核率的改变

近年来,泥鳅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已作为监测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25-26].微核是染色体断裂的片段或有丝分裂后期滞留的染色单体,类似细胞核,但体积较小[26].Cd2+在细胞中破坏染色体,使其断裂,丢失,从而形成微核.本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时微核率与镉浓度呈正相关,而后随着浓度升高,微核率反而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镉浓度过高时,抑制细胞分裂或使细胞核完全裂解,从而微核率降低.

4.4 氯化镉对MT基因表达的影响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具有结合金属离子的蛋白质[27],可在转录水平上被重金属诱导大量表达,螯合过量的重金属离子,降低重金属对细胞的毒害作用,被认为是指示水污染的标志生物.本实验中发现泥鳅鳍细胞系MT在无氯化镉刺激时表达量很低,与王磊[18]所做的泥鳅MT基因在鳍组织表达结果相符;Cheuk等[28]曾发现,镉可诱导斑马鱼MT表达量升高,本实验中将细胞系暴露于氯化镉后,MT会大量表达,两者结果一致;并且2 种细胞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可能是当镉浓度超过一定量时,细胞受损严重,各项机能显著降低,导致金属硫蛋白表达量下降.

4.5 二个细胞系间的比较

从半致死浓度来看,二倍体细胞系(24.0 &plun;0.7 μmol/L)低于三倍体(27.3&plun;1.3μmol/L),说明二倍体细胞系对镉更为敏感.而酶学和微核率的变化规律均为DIMF<TRMF.三倍体细胞比二倍体细胞大,细胞中各种物质相对较多[2],利于酶的生成,以抵抗外界不良环境,从而显示更高的抗耐性,因此酶活力略高于二倍体.三倍体细胞核比二倍体细胞核大,染色体数目增多,从而细胞核受到损伤的几率也相应增加,因此三倍体细胞系微核率大于二倍体细胞系.2 种细胞间MT的表达量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细胞中MT的表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具体的表达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细胞论文参考资料:

细胞生物学论文

上文结束语:这篇文章为一篇大学硕士与细胞本科细胞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氯化镉和毒性效应和细胞系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