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心理健康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童年创伤经历和大学女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心理健康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27

《童年创伤经历和大学女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本文是关于心理健康毕业论文怎么写和大学女生和创伤和心理健康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王红彬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韧性在童年创伤经历和大学女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为促进大学女生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长沙地区抽取600名在校大学女生, 用儿童期创伤问卷、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心理健康量表展开问卷调查. 结论是心理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或减少童年创伤经历对大学女生心理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童年创伤经历; 心理健康; 心理韧性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9.033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580 (2018) 09—0117—04

心理创伤指一个人亲身经历或目睹他人遭受严重伤害、 甚至是威胁生命的极度压力性事件后,在心理上出现的损伤[1] . 当儿童早期遭遇心理创伤时, 由于儿童年龄尚小, 身心发展不够完善, 抵御压力的资源和能力有限, 一旦处理不当的话, 轻则影响当事人的自尊、 社会交往; 重则会引发社交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等一系列精神疾病[2] , 给成年后的健康和生活留下阴影.心理韧性是指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出来, 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3] . 创伤发生时,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应对创伤带来的威胁和挑战. 现有的研究发现, 创伤者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冲或减少童年创伤经历对其成年后心理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部分当事人在与创伤进行抗争的过程中, 不但没有损失社会功能, 而且还获得了创伤后的正性成长[4] .

综上所述, 可以推测儿童期创伤经历是其成年后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心理韧性在二者之间可能发挥缓冲和保护作用, 本研究以此为假设, 对大学女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儿童期创伤经历以及心理韧性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 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在长沙3所本科院校中, 以随机整班抽取的方法, 对600名大学一年级女生进行了调查,年龄集中在17 ~ 20岁, 回收有效问卷514份, 有效率为85.67%.

(二) 方法. 1.儿童期创伤问卷(CTQ—)Be-mstein等编制、 赵幸福修订. 该问卷分为: 情感、躯体、 性、 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五个分量表, 一共25个条目, 采用5级评分, 症状从从来没有(1分) 到总是 (5分) . 得分越高说明创伤经历越多, 受虐程度越重. 本问卷中文版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3[5] .

2.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由胡月琴等编制(2008) , 共27个项目, 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2个维度, 个人力包含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3个因子; 支持力包含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因子. 量表采用5级评分, 症状从完全不符合 (1分) 到完全符合 (5分) . 本研究中个人力和支持力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85、 0.77[6] .

3.心理健康量表. 采用Derogatis 编制的 SCL-90 量表, 共90个条目, 包含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等10个因子. 采用1 ~ 5级评分, 症状从没有 (1分) 到严重 (5分) , 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7] .

(三)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选用 Process 插件进行 Bootstap 分析.

二、 结果

(一) 有无儿童期创伤经历大学女生各量表得分比较. 以均分>1为标准, 计算大学女生儿童期创伤经历检出率, 结果为90% (467/514) . 有创伤经历的大学女生在Scl-90总均分和9个因子各项得分上均显著高于无创伤经历者; 而在心理韧性总均分和5个因子各项得分上均显著低于无创伤经历者 (见表1和表2) .

(二) 不同儿童期创伤水平大学女生各量表得分比较. 鉴于样本量超过100且数据成正态分布, 按照项目分析的惯例, 将创伤经历得分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把被试分为三组, 排名前27%的学生为高分组, 后27%为低分组, 其余的为中间组. 研究发现, 儿童期创伤经历高分组女生无论是在SCL-90量表总均分还是在9个因子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 1) . 高分组在强迫和人际敏感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大于2, 超出正常均分, 提示这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筛查阳性.

心理韧性方面, 儿童期创伤经历高分组女生在心理韧性总均分及5个因子得分方面均显著低于中间组和低分组, 三组之间的得分差异显著 (见表2) .

(三) 主要变量间的相关. 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 除了性和心理韧性量表中的个人力相关不显著外, 其余不同种类的儿童期创伤得分、 个人力、 支持力、 心理健康得分均表现为两两显著相关关系.

(四) 支持力的中介作用分析. 参照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依次检验法[8] ,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分别对支持力在童年期创伤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 分别以情感、 躯体、 性、 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五种儿童期创伤经历为自变量, 心理健康为因变量,检验回归系数是否显著; 第二步, 依次以情感、躯体、 性、 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五种儿童期创伤经历为自变量, 支持力为因变量, 检验回归系数是否显著; 第三步, 分别同时以上述五种创伤经历和支持力为自变量, 心理健康为因变量, 检验回归系数是否显著.

如表4所示, 五种儿童期创伤经历对于大学女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 支持力在情感、 躯体、 性、 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五个方面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 依次检验的四个t值都显著, 支持力在五种创伤经历和心理健康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 18.55%、 40.37%、 21%、 44.41%、44.29%.

(五) 个人力的中介作用分析. 采用和上述支持力的中介作用分析的同样做法, 把支持力换成个人力, 就个人力在童年期创伤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三步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详见表5.

如表5所示, 除了性外, 个人力在情感、 躯体、 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的中介效应分析显示, 依次检验的四个t值都是显著的, 个人力在这四种创伤经历和心理健康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依次为: 13.66%、 25.73%、32.75%、 32.29%.

个人力在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显示, 方程 Ⅱ 的系数 a 不显著. 按照 Zhao 等(2010) 提出的中介效应分析程序, 参照Preacher和Hayes (2004) 提出的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本次样本总量选择为5000, 95%的置信区间下,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中包含有0 (LLCI等于 - 0.0005,ULCI等于0.0276) , 说明中介变量 (个人力) 在自变量(性) 和因变量 (心理健康) 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成立. 控制了中介变量后, 自变量 (性) 对因变量 (心理健康) 的效应区间 (LLCI等于0.0153, ULCI等于0.0699) 不包含0, 说明c´是显著的, 直接效应大小为0.0426, 说明性对大学女生心理健康具有直接作用 (见表 6) .

三、 讨论

绝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创伤, 本研究中, 大学女生儿童期创伤检出率为 90.86%(总均分 > 1). 这一结果与陈海珍等(2009) 对医学类大学生展开的调查结果 (95.2%) 基本一致. 童年创伤经历对大学女生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不同创伤水平的大学女生, 其心理健康和心理韧性的得分差异显著. 创伤经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同样, 其心理韧性水平也越低.

创伤经历高分组女生在强迫和人际敏感两个因子上筛查阳性. 说明早期被或被忽视的经历, 不仅会损害女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还会促使女童形成不安全依恋模式, 不易信任他人, 难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

童年创伤经历与心理健康、 心理韧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除了性, 心理韧性在童年创伤经历和大学女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分析显示, 儿童期经历对成年后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心理韧性发挥作用的, 其中支持力的中介作用大于个人力. 说明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能更好的帮助个体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积极应对挫折和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 心理韧性在保护和调节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学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来说, 一方面, 我们要重视来访者的成长背景和成长过程中积累的问题, 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采用积极取向的应对策略, 有效缓解创伤体验; 另一方面, 也要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尽量减少创伤事件的发生频率, 并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韧性训练, 帮助她们增强心理素质,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大学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上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适合大学女生和创伤和心理健康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心理健康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心理健康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