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书法艺术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书者如也书法艺术中的人格象征意义探析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书法艺术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09

《书者如也书法艺术中的人格象征意义探析》

该文是书法艺术相关论文范本跟书法艺术和象征意义和人格有关论文范本。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7.10.063

摘 要书法之所以能称之为艺术,是因为人的智慧、思想、审美等精神元素的融入.书法家借助汉字来表现自己的意志、情感、审美和对生命的关怀,表现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具有十分明显的人格象征意义.就人格象征论本身言,其最初关注的是书法风格中的人格精神,之后逐渐延伸到人品与书品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深化到具体而微的书法点画形态的人格精神意味,从而构成了完备的人格象征论命题.本文即从这几个层面分析,来阐释人格象征论在书法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其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书法艺术人格象征精神

Calligraphy is a Form of Expression: On the SymbolicMeaning of Personality in Calligraphy Art // Chen Kai

Abstract The reason why calligraphy can be called art is thatsuch spiritual elements as human wisdom, thought and aestheticsare integrated into it. Calligraphers use Chinese characters to expresstheir own will, emotion, aesthetics and the care of life, expressing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and sentiment, with a very clearpersonality symbolic meaning. On the theory of personality symbolitself, its initial concern is the spirit of personality in the stylesof calligraphy,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 ofa writer and the works he creates, as well as the spirit of personalityformed in creating calligraphic works, which constitute acomplete theory of personality symb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personality symbol theory in calligraphyart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calligraphy art from these aspects.

Key words calligraphy;art;personality symbol;spirit

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之所以能称为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因为人的智慧的融入,也就是说,艺术是人的精神的映照.书法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样也是如此.书法家们醉心于书法,与其说是对汉字本身构成的美的向往,不如说是书法家能借助汉字来表现自己的意志、情感、人格和他们对生命的关怀.在实际创作中,书法家的精力除了着力在书法作品的形式构成方面,归根到底还是表现书法家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中国书法艺术从发生、发展、成长、成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从本质上说正是人文精神在书法中的不朽.

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是一个极其丰富体系,包含了骨气论、神采论、自然天趣论、学养论、通变论、寄情论和人格象征论等,这些理论在古代是几乎同步产生又有在交叉影响下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从而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完整体系的中国古代书论.这些诸多命题是相互渗透、相互勾连、互为表里的,虽然每一个命题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外延,但“人格象征论”无疑是这些命题中最重要的部分.

早在魏晋时期,书法人格化的思想在书法观念中就产生了.中国书法艺术走向自觉,成为一门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韵味的艺术,于此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先贤哲学思想中,人的地位是最崇高的.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汉代董仲舒则把天地人作为万物之本.由此可知,在中国古人思想中,人是万物之灵的集中体现,是认识万物的起点,所谓“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人格象征论的思想渊源即在此.在古代书论中的寄情论、神采论、学养论、气韵论、自然天趣论等都与之有着密切关系.就人格象征论本身言,其最初关注的是书法风格中的人格精神,之后逐渐延伸到人品和书品之间的关联问题,以及深化到具体而微的书法点画形态的人格精神意味,从而构成了完备的人格象征论命题.

孙过庭《书谱》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形质;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①125孙过庭的这段话把人的情性和书法的点画联系起来,应当说是书法精神构成中的人格象征意识的较早的论述.苏东坡则把人的生命的自然属性同书法结合起来,使书法有了一定的人的属性:“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②313 在这里,苏东坡不仅将书法的点画形态人格化,还强调了书法的精神气度.宋·姜夔《续书谱》中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之异形.横直画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静,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丿]、[乀]、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乚]、[亅]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正锋则无飘逸之气.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故翟伯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故也.大令以来,用笔多尖.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至于今,尤甚焉.”③385《续书谱》还说:“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备有情理.其理正复相同.至云: 求之古人,右军盖为独步.”在《续书谱》中,姜夔把眉目、顾盼、向背、体骨、相揖、手足等人的一些动作、神态、精神甚至器官来喻指书法中的点画,也是书法人格象征意识的具体例子.

明代丰坊《书诀》中说:“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脉相连而有势,指能实则骨体坚定而不弱.血生于水,肉生于墨.水须新汲,墨须新磨,则燥湿调匀而肥瘦得所.”④506 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中说:“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飞,此就字体而言之.用笔亦然,执笔落纸,如人之立地,脚跟既定,伸腰舒背;不善用笔者,非坐卧纸上即蹲伏纸上矣.欲除此弊,无他缪巧,只如思翁所谓,‘落笔时先提的笔起’耳.”⑤725在这里,丰坊和周星莲都是把人的一些动作和形体如“筋骨血肉”、“肥瘦”、“立”、“走”、“飞”和书法的具体点画结合起来的,使书法具有了人的精神属性和人格象征意义.

以上论断大都是从具体点画和技法中的人格象征意义趣向进行论述的,其主要特征是将点画形态人格化,从而使点画具有了一种人的属性和精神情趣.这样,书法用来表现人的品格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基础,书法艺术的审美内涵和审美品质,也大大增加和丰富了.

书法基本点画技法中的人格象征意味属于创作层面,是可视可观、可辨可识的,大凡具有一定生活常识的人都可理解这一点,比如点画的“顾盼”、“肥瘦”、“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飞”等人格化象征意识.但如果上升到欣赏范畴来理解书法人格象征论,就有一定的抽象性了,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和感悟性,这种意味往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由于书法风格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人创造的,蕴含着人的精神和意志,所以书法风格的人格象征论的深刻之处,就是将书法的欣赏上升到对人自身的审美欣赏.

中国古代的诸多书论往往把风格和人联系起来,也就是把书法风格和人的精神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或者说把人的精神和书法风格等同起来进行论述.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羊欣书如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王僧虔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吴施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语便态出.陶隐居书如吴兴小儿,形状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快.袁秘书如深山道士,见人便欲退缩.”⑥81萧衍将不同人的书法风格同不同人的人格象征联系起来,使人能产生一定的与人的精神、意志、情感等相关的联系,是书法风格更加的人性化.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中说:“晋人取韵,唐人取法,宋人取意,人皆知之.吾谓晋书如仙,唐书如圣,宋书如豪杰.学书者从此分门别户,落笔时方有宗旨.”⑤725周星莲把不同时代的书法同不同风格的人作等量观,如“仙”、“圣”、“豪杰”等,使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甚是绝妙.周星莲《临池管见》还说:“古人谓喜气画兰,怒气画竹,各有所宜.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王右军、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徐季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即所谓怒气也.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古今,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楮墨.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气咄咄逼人.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俗,飘飘乎有仙气;坡老笔挟风涛,天真烂漫;米痴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二公书横绝一时,是一种豪杰之气;黄山谷清癯雅脱,古淡绝伦,超卓之中,寄讬深远,是名贵气象.凡此皆字如其人,自然流露者.惟右军书,醇粹之中,清雄之气,俯视一切,所以为千古字学之圣;鲁公书浑厚天成,精深博大,所以为有唐一代之冠.”⑤727这段书论中,“喜气”、“怒气”、“笔墨之间,觇人气象”、“ 举止安和”、“ 严正之气”、“ 英俊之气”、“ 仙气”、“ 豪杰之气”、“ 名贵气象”、“清雄之气”、“浑厚天成”本是形容人的精神面貌的词语,但在这里成为了书法风格的修饰词,是书法风格人格化的典型论述,引导人们在欣赏书法时如何用心灵去体验和感悟艺术之意蕴.

书法风格的人格象征论,为书法的欣赏提供了一个形象的通道,比如用“盛德君子”喻钟繇书,用“似司马迁”比颜鲁公书,六朝人书则有“人道之文”等等.这些正是用相对实在的、可想象的形态来引导我们进入书法欣赏的门庭.那么,我们来欣赏书法家的书法风格和构成其风格的点画形态时,就会有一种比较具体的感受,使横竖撇捺都富有人情味.因此,在书法品鉴中,对书法艺术的实践体会越深,对不同人的精神品格领悟的越到位,欣赏的内涵就会越丰富、越奥妙无穷.故而,无论是从创作的角度还是从欣赏的角度,都需要我们加强对书法本体和书法相关知识以及人生体验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悟书法的人格化象征意义.

在传统书法理论中,书法点画形态的人格化精神趋向是从创作的角度进行阐述的,而从欣赏的角度来理解书法的人格化趋向,则具有一定形而上的意趣.二者之间各自独立,又有一定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如果说二者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宽泛的,那么,将人品和书品比为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则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一个特殊的命题.古人所谓人品和书品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虽然从现代的、客观的、纯粹的角度来理解,并不一定科学,但在古人看来,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上升到“道”的高度的道德准则,甚至是评判人的标准.历史上因人废书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也有大量关于人品和书品做必然联系的例子.

汉·赵壹《非草书》:“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可为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昔西施心疹,捧胸而颦,众愚效之,只增其丑;赵女善舞,行步媚蛊,学者弗获,失节匍匐.”⑦2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轼在杭州,与其子世雄为僚,因得其所书佛《遗教经》刻石,峭峙有势不回之.孔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今君倚之书,盖仞云.”⑧23

宋·朱长文《墨池编·续书断》:“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无少阿徇,其中抗烈,不可夺也.故其为书,气秀色润,意和笔调,然而合含刚特,谨守法度,柔而莫渎,如其为人.”⑨328

“盖闻德性根心,睟盎生色,得心应手,书亦云然.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试以人品喻之.宰辅则贵有爱君容贤之心,正直忠厚之相.将帅则贵有尽忠立节之心,智勇万全之相.谏议则贵有正道格君之心,謇谔不阿之相.隐士则贵有乐善无闷之心,遗世仙举之相.由此例推,儒行也,才子也,佳人也,僧道也,莫不有本来之心、合宜之相者.所谓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相可识其心.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今曰: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书正矣.人由心正,书由笔正,即诗云思无邪,礼云毋不敬.书法大旨,一语括之矣.”⑩512

“书,如也.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褚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在这些论断中,书的好与丑,是由人的气血、筋骨、心、手决定的,“君子小人之态”是“不可掩”的,是不可“强为”的,否则只能是“捧腹而颦”、“失节匍匐”.虞世南的书法之所以“气秀色润,意和笔调”,正是因为其性格“论议持正,无少阿徇,抗烈不可夺.”所以柳公权才会说:“心正则笔正.”项穆才有“人正则书正”的感慨.清代朱和羹更是把人品放在了第一位置,认为“立品是第一关头”,“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既然人品和书品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培养自己高尚的人品,便是每一个书法家必须要修炼的功课之一.从书法史上看,历代优秀的书法家之所以能流传百代,成为后世膜拜的对象,其人品之高乃是必要因素.当然,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用更加科学的观点来理解书品和人品的关系,比如赵孟頫,作为一个书画家,他的艺术高度是后世很多书法家所无法达到的,但他作为南宋遗臣而出仕元朝,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虽然如此,并不能掩盖其在书画上取得的成就.再比如董其昌,作为画家、书法家、艺术理论家,他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南北宗论”作为他重要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之后近三百余年文人画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据史料记载,他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同样,我们也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艺术成就.

书品和人品关系的研究,是带有哲学意味的对书法艺术深层规律的揭示,也正是在这种具有中国独特意味思想的观照下,中国书法才闪烁着智慧的光华.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格象征论并不是书法点画等具体形态和书法作品所具有的,而是人们基于自己的特殊情感,赋予书法的一种人格化精神.这也是中国书法艺术迥异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质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书法才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注释

①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孙过庭·书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②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苏轼·论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③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姜夔·续书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④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丰坊·书决[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⑤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周星莲·临池管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⑥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⑦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赵壹·非草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⑧ (宋)苏轼.东坡集[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⑨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朱长文·续书断[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⑩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项穆·书法雅言[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朱和羹·临池心解[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参考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 崔尔平,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 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甘中流.中国书法批评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5] 欧阳中石,等.书法与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 黄惇,等.书法篆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编辑李前锋

书法艺术论文参考资料:

书法投稿

艺术科技杂志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期刊

点评,本文是关于书法艺术和象征意义和人格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书法艺术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书法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