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课堂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让常规课好起来关于好课堂和实践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堂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18

《让常规课好起来关于好课堂和实践》

本文是关于课堂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好课堂和思考和实践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谢远品

这里所说的“好课堂”,关注的不是登上了“大雅之堂”的各种优质课和竞赛课,而是日常教学中的常规课.因此,它的评价要素简单且单一.一般而言,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某一个或几个,就可以认为是好课堂.

一、敢于重构传统的教学范式

经典课文一般都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或套路.这些套路,有的值得借鉴,有的却需要审视、改进甚至重构.教师不被一些貌似经典的教学范式蒙住眼睛,而敢于重构,这是打造“好课堂”的基础.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和册数)的一篇经典课文,尤其是开篇的场景描写——月光下的西瓜、少年和猹,使人读之难忘并产生无限遐想.对于这篇课文,很多教师习惯于围绕“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进行教学.如果执教教师有一些“大语文”观念,在课即将结束时,还会安排一个拓展环节——要求学生课外读《故乡》.多年以来,这样设计和教学几乎成了一种范式.只要主讲教师按这个套路教学,大家就会认为这是一节好课.这真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范式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无论从单元训练目标来看,还是从这篇课文的特点来分析,运用这个文本引领学生感悟、思索、咀嚼的内容太多.

有一次,笔者执教了这篇课文,其中的一个片段记忆犹新:笔者让学生认真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会发现什么,会想到什么.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交流,有了这样的发现:“我”对闰土充满了期待(盼、飞跑);闰土的外貌吸引了“我”(圆脸、小毡帽、银项圈);“我”和闰土很投缘(很怕羞但不怕我).在此基础上,笔者经过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因为期盼,“我”心里可能会生发很多向往;因为闰土相貌特别,增强了“我”与之交流的;表面上看,“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是因为“我”喜欢闰土而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作为少爷的“我”对小伙伴的渴求,也可能源自“我”了解外面世界的期盼(谈到这一点时,笔者适度拓展到“四角的天空”那一段).

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师生稍作整理,这个部分的结构(四件事情)就一目了然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第四自然段的朗读、体会,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有了阅读动力,而这也是判断好课的重要标准.

二、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语文课上,教师既能真正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的内涵,又能突破常规,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课,当然是好课.

教学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自己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两点:第一,德国人无私、友好,把自己的花养在外面给别人看,同时自己也可以看到别人养的花;第二,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都把花养在家里供自己看,和德国人相比,我们比较自私.

如果教学停留在这两点上,客观地说,教师抓住关键句并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堂课也算得上是好课.然而,教师没有停留于此,他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把花养在家里真是一种自私行为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而教师并不“选边站队”,只是静静地倾听.见学生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教师示意大家停止争论,并提出问题:谁家养有花草?养在哪儿?养在室内是否说明你自私呢?是不是今天回家后,把花养在室内的同学都要把花移到窗台上去呢?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一片哄笑.笑过之后,大家开始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一名学生认为:我们家虽然都把花草养在家里,但我们的花草都是邻里之间相互交换得来的,属于私人物品,怎么能说这是自私呢?另一名学生认为:德国人把花草养在外面,也不能完全说他们就是在为别人着想,因为花草需要阳光,甚至也会污染家里的环境——这也正是作者认为“耐人寻味”的原因所在.

这个环节,教师通过抓住关键句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德国人的这种养花方式的确特别,但不能用德国人的这种习惯来自我贬损.这样教学,让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修正,比起常规的认为德国人“高尚”、中国人“自私”的解读,要适当得多.这样的课堂,自然是好课堂.

三、注重对生成资源的运用

《矛和盾的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的内容是,发明家看到了矛和盾的优点和不足,思考怎样把它们的长处集合起来,于是发明了坦克.课文不长,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大:科学家为什么会想到给这个“铁屋子”装上轮子?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一次公开课上,执教教师就这样忠实地“行走”在预设流程上,但拓展时却生成了一些内容.一名学生质疑:坦克被铁皮包得严严实实,驾驶员怎么驾驶,机又怎样瞄准并射击呢?另一名学生想了想,说:“坦克上可能开有窗户.”“这怎么可能?”不少学生不同意开窗户的想法,“如果开窗户,敌方一颗炮弹就把里面的人炸死了.”

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没有打断他们的思维,而是给足时间,让他们尽情地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山穷水尽”的时候,教师边打手势让他们停止争论,边出示了坦克内部图片的特写,引导学生发现坦克驾驶员是怎么观察外部情况的.为了更直观地说明问题,教师还出示了“潜望镜”示意图,让学生大致了解了潜望镜能从密闭的空间观察外部情况的原理.

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疑问也基本解决了,但是教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并提问:“坦克把什么集到了自己身上呢?”“坦克把潜望镜集到了自己的身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坦克把船的功能也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因为我看到坦克还能在水里航行.”另一名学生欣喜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学生的兴趣再次被激发,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很多新的发现.教师则顺势总结:看来,坦克要不断地吸收别人的优点,才能使自己不断强大.人类也是一样,“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

这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谓“水到渠成”.之所以如此,与教师对生成的包容与灵活处理有直接关系.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打断学生的思维,貌似委婉实则强硬地告诉学生,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顺着学生的兴趣讲解一些物理常识,而不迂回到课文中;如果……上面的任何一个“如果”存在,教学就不会这样风生水起,学生就不会如此深刻地体会到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的重要性.

四、源于对大自然的有效链接

大自然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接受这位教师的熏陶与感染.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风筝》《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组时令性(与季节基本同步)课文.在“好课堂”研究中,我们以该组教材为例,进行了回归生活、走向自然的实践性研究.

如,教学《秋天的雨》时(前提是教师要将这篇课文留着,等待秋天的雨.),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在教室里或者到雨中,与孩子们一起回味秋天的雨的特点和感受.2.走进大自然,感受秋天的雨——(1)感受雨的凉意;(2)观察雨落在地里、落在树叶上的情景;(3)看看雨中的小草、各种树叶、田里的庄稼是怎样的.3.读课文,体会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单从抽象的、概括性的描述中,学生很难感受到秋天的雨的特点;即使有所感受,也可能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我们通过走进大自然,把抽象的事物物化,让书面语文和生活语文无缝对接.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书面语文有了切身体会,很自然地就将之消化、存储到了自己的大脑中.

像《秋天的雨》一样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课文还有很多,除了本单元的《听听,秋的声音》外,还有四年级上册的《搭石》《爬山虎的脚》,六年级上册的《山雨》等.编者如此安排,正是为了体现语文的生活性.教学这类课文时,少两个传统环节,多一些生活链接,学生的兴趣就容易被激发,沉淀的生活语文就容易被激活.这样的课堂,当然是好课堂.

五、基于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一节好课,尤其是一节好的语文课,与教师语文素养的积淀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不无关系.避开现实社会这个资源宝库教语文,会让我们的语文脱离生活,变得孤立起来.

有一次,工作室集体打磨六年级上册的《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已经反复研讨定型,只等展示了.当天晚上,笔者发现电视台播放了一则反映陕西省华县为了蒙骗上级部门检查,在违规采石留下的裸露岩石上喷绿色涂料的新闻.笔者灵机一动,立即与主讲教师沟通,建议他微调教学案,将这则新闻运用于教学.主讲教师接受了建议,于是有了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播放华县的新闻视频):想一想,华县的有关领导为什么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给裸露的岩石喷上绿色涂料?

生1:喷了好看.

生2:骗上面的领导,让领导以为是绿色的草皮.

师:为什么要骗人呢?

生3:因为很好的植被被他们破坏了.

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紧紧扣住了文本主题.整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最终,他们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切身体会到了“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保护环境很重要”的结论.

好课堂的要素当然不止这些.我们以为,教师在遵循基本教学原则、践行基本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尽量少一些花哨,少一些羁绊,让学生感兴趣、有发展.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作者单位:枝江市教学研究室)

课堂论文参考资料:

高效课堂论文

父母课堂杂志

课堂内外杂志社

新课堂杂志

课堂内外杂志

父母课堂杂志订阅

该文汇总: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好课堂和思考和实践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课堂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课堂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