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唯物辩证法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跟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指导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论文范例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唯物辩证法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9

《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指导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该文是唯物辩证法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跟唯物辩证法和三大规律和高校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利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解决安全管理中的矛盾,利用质量互变规律来指导安全管理中的研判工作,利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创新安全防范教育的方式方法.维护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指导;高校;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9-0015-03

一、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指导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唯物辩证法基本概述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安全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关注师生的安全,维护学生的成长,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关爱生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

“平安校园”是“平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如果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妥当,学校内部事务极易转化为社会的热点、焦点,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高校安全管理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稳定是指社会矛盾相关方面能够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涉稳因素的量变保持在一定“度”的范围之内,尚未发生“质”的变化,社会发展处于一种渐进式变化的状态.哲学上的社会稳定侧重于社会整体在结构上的协调与稳定,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与状况是衡量社会稳定与否的根本判据.这也是我们认识高校安全问题的哲学基础,并进而成为我们判断高校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以及高校安全管理举措是否恰当的标准.

近年来,高校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中的唯物辩证法的运用,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重视运用唯物辩证法理论管理校园安全,对于构建平安校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指导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一)利用对立统一规律解决安全管理中的矛盾

1“. 安全需求和影响自由”的对立统一.和谐稳定的环境是高校发展的基础,社会稳定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安全管理上的限制对立目标统一与安全需求上的统一.

“具体到高校维护稳定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与引导师生的不满情绪,大力加强校园“安全阀”机制的建设.”及时地化解教职员工的不满情绪,积极地引导广大师生在合法的制度框架内表达正当诉求,防止师生的不满情绪和校园矛盾在地下累积,进而使原本的小问题酿成了最终的大冲突.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均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解决是行不通的.但是,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外在压力的推动.对于师生反映的问题学校相关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解决,让提出问题的师生能看到问题解决的希望;如果确实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那也要对所反映问题做出一定的解释以取得师生的谅解.决不能对师生意见漠然处之,甚至压制报复意见反映者,更不可以拒绝与师生对话,以“堵塞”“掩饰”为主的方式对待问题,很有可能成为校园暴力的诱因.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中应以“疏导”“对话”为主的措施解决问题,对防治校园暴力、维护校园稳定更为有效.

2“. 事先预防”与“善后处置”的对立统一.防患未然是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最重要的理念.预防为减事故,处置善后为减损.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云:“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他对“预防”思想的解释可谓精辟.人类对危险的认识历经“被动承受”、“亡羊补牢”、“成因分析”、“预防为主”等阶段.系统安全的思想体系有了“一切危险皆可控制”的本质安全理念,隐患排查尽人事.预防事故就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辩识和风险的控制,达至预控危险的目的.安全危机虽事发突然却仍有规律可循,发生之前总有征兆,这为危机的预警提供了可能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重要的是不放过安全隐患,不要等事后再来救援和处置.预防是危机管理的根本,危机应急预案是对可能的危机的预备处置,这表明即使是善后处置也要做好预案准备.管理是对可预知之事的安排,管理者应预料可能发生之事,充分做好防范工作而非依赖事后处置.

“预防”与“善后”必须把握“适度”原则.过度“预防”有时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如同可以设想把河流加盖或填掉是一个彻底防止有人尤其是孩子落水的办法一样,并非是一件容易之事.我们所能做的是教育懂事的孩子不要在水边玩耍,在容易落水之处设置警示标志或障碍物,平时要教会孩子游泳的本领,万一落水能够自己爬上岸;对于不懂事的孩子则要看好、带好他们,不让其独自到危险的水边玩耍.当然,这可能不像把河流加盖或填掉来得彻底,因为仍旧会有极少数的孩子甚至是大人落水淹死.对于那些极小概率发生的事故,只能善后处理,我们常见事故频发后重视抢救与善后的报道,却少有重视安全预防的前期报道,这说明人们习惯于被动地为事故买单,却舍不得主动为安全设施掏钱,这是安全投入上的“程序错位”.

就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必须处理好“事先预防”与“善后处置”的关系.

第一,开展经常性的预案演练,提高师生危机自救、互救等能力.要强化日常安全检查,通过检查提升师生安全意识,要避免应付检查、查后依然故我的形式主义做法.

第二,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如遇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以及重大改革等事项,由校领导带头并组织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查阅、收集相关文件、资料,召开师生员工座谈会,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按照客观、准确、公正、实效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确保各项决策顺利实施.

第三,坚持实施和完善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定期研判制度.每学期至少组织校内相关单位召开一次维稳工作会议,在会议上安排部署排查全校范围内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掌控学院涉藏、涉疆学生信息及思想动态.落实专人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控和干预,对发布过激言论和有害信息的,坚持落地查人,开展严肃的批评教育,特别是对政治敏感时期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的,积极配合机关开展调查工作,及时、有效化解校园潜在危机.

第四,强化校园危机善后处置.善后处置中要平衡好情理与法理、学生利益与学校利益等关系,将危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学校要重视校园危机的善后反思,以避免危机事件重复发生.善后反思是强化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好时机,此时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地开展事后教育,传授预防知识,提高危机意识,避免危机的重复发生.校园危机的处置也需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处置机制和灵敏高效的指挥体系,对严重影响校园稳定的突发性事件,要做到第一时间处置、对话协商处置和依据政策法规处置.救助与抚慰是危机处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即使是非责任性事故,高校也往往需要给受害人必要的救助与抚慰,这应当适度而不宜过多,协商达成的抚慰金额往往不宜公开,否则就会为以后类似事故的处理造成攀比,反而不利于校园的长治久安.

(二)利用质量互变规律,指导安全管理中的研判工作

1“. 渐进性”与“突发性”的关系.所谓渐进性意指事物的发展并非一步到位,而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所谓突发性是指事物的发展很难预测其时间、地点及范围,往往无先兆或虽有先兆但仍令人猝不及防,具有突发性.从涉稳事件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件和突发性事件.前者指“由社会矛盾引发,由特定和不特定的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偶合群体,以一定的目的为基础,带有明显的利益诉求性质的体制外活动,是以合法的或非法的规模性聚集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后者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此外,还有就是合二为一的突发件.这三类事件均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危机事件,特别是突发件对社会稳定的危害尤重.从过程论来看,危机事件是渐进性与突发性结合的产物.事件虽然有突发性,但危机的生成是渐进的,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

影响校园稳定的突发件,往往也要经历一个演化的过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从小的突发性事件到大的公共危机事件,从单一的原生性灾害到多发性次生和衍生性灾害,很多时候表现为非连续性的“突变”.对个别学生在网络论坛里发泄不满情绪,学校就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容易激起更大范围内学生的不满情绪.若反映的小问题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酿成“大患”,严重影响校园稳定.高校教学改革容易导致相关政策的不连续性,进而带来教学秩序的紊乱,引发学生的不满.

2“. 过敏”与“迟钝”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认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数量变化所允许的范围与幅度,即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在此界限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超过此界限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可见,“度”并非一个刻度,而是一个幅度,事物超出该幅度,此物就会变成彼物.在决定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安全问题上,人们常常追问“多安全可谓足够安全?我们知道,风险即是介于安全和毁灭之间的中间阶段的特性,是一个可能性的范畴.这是风险社会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之特征,它表明风险社会所处的未知状态,既可能变为现实的安全,亦可能使危险成为现实,而这种不确定状态往往令人深感“不安”.措施往往因问题而出台,问题不积累到一定程度,因难形成共识而不能解决.此时不急于解决问题,不是反应迟钝,而是等待时机成熟.条件不具备强行解决问题,结果急于求成、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解决矛盾,反而激化矛盾,加重危机.

3“. 长效”与“应急”的关系.社会稳定是短期稳定

与长期稳定的辩证统一.为了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与应急机制相统一的安全稳定机制.长效机制更多地立足于防范,维护社会整体的长期稳定;应急机制更多地立足于处置,主要解决社会局部的短期失稳问题.我们知道,消防既要灭火也要查明火因,消除火灾隐患,灭火是应急举措,查明火因、消除隐患才是长效之举.把表面危险消除的安全是“伪安全”,犹如医生只剪掉中箭者体外的箭杆却不拔出体内箭头,起不了真正治疗作用.我们应建立并完善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使其在未发生时能有效预防,在有苗头时能有效化解和控制,在发生后能及时妥善处置,形成资源补偿型和事后处置型模式.

(三)利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创新安全防范教育的方式方法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在管理的研究和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充分认识到在高校让师生树立安全理念是做好“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点,但如何树立就成了难点,高校安全教育方式一直比较传统,大多采取讲座式、灌输式等安全防范教育方式,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和文化氛围,而且学生缺乏相应的安全问题处置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通过调研,学校创新了安全防范教育的方式方法: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变婆婆妈妈说教为喜闻乐见接受.

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员工进行灭火器实地操作训练,防空袭紧急转移隐蔽演练、应急疏散演练,邀请消防官兵现场展示消防车、紧急救援设备,模拟火灾现场救援,消防队员对救援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进行讲解,部分师生还亲身穿戴救援装备,通过多种形式的亲身体验,引导师生掌握基本的防范方法.

比如:充分运用新媒体,开通公众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安全信息,宣传印象深、效果佳;通过学校各层面、各组织开展会议、讲座、签名活动等一系列宣传教育;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员参与,深入人心,安全教育无死角,把平安意识传达到每一个末梢,全员全方位全天候身体力行践行安全承诺.

不管是哪种管理活动,不管是怎样的管理研究,都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一个周期中,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把前一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中有用的成分保留了下来.所以说,否定之否定也是一个新的肯定阶段,管理并没有回到原先的出发点,而是经过促进和发展的高校安全管理.

懂得了这个规律,我们就明白了高校安全管理探索的曲折性和未来安全管理的科学性.这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很多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管理策略、安全管理方法是被实践肯定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管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还可能被否定,再否定,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曲折的、艰辛的、漫长的,但最终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

三、结语

停留在表面化、过程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复杂环境下安全管理的需求,认知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发展的本质规律、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新形势下高校及全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质的飞跃,维护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索.哲学的三大定律与生活[OL],2013-4-18.

[2]杜伟龙.唯物辩证法引领安全生产[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08).

唯物辩证法论文参考资料:

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简而言之: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唯物辩证法和三大规律和高校方面的唯物辩证法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唯物辩证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