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秘书学专业论文范文素材 与秘书学专业产生和兴盛的前十五年(1980-1995)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秘书学专业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20

《秘书学专业产生和兴盛的前十五年(1980-1995)》

该文是秘书学专业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与秘书学和兴盛和五年方面论文范文。

一、秘书专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结束,高校恢复运行

1976年,十年大动乱结束,由决策,于1977年恢复高校正常招生和学业,各高校被毁弃的老专业开始重建,新的专业也纷纷设立,如管理学、信息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旅游学、对外汉语等,秘书学也在此潮流中随之产生.

(二)社会需要秘书人才

十年动乱给社会各行各业造成极大的破坏,急需恢复,在拨乱反正中,首先需要的就是各式人才,包括秘书人才.百废待举,人才奇缺.秘书是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必须设置的岗位.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社会大量需要懂管理、懂经济、懂秘书工作规则和要求的秘书人才,这样的秘书人才奇缺.

(三)有经验积淀先行

秘书工作是一项职业,也是一门学问.一批从到省市秘书部门的领导,在长期的秘书工作中,开始作经验的归纳整理,有的还开始作理论上的探讨.如原常务副局长、《秘书工作》主编李欣,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作秘书工作经验的归纳整理和理论探讨.不少省市秘书部门的秘书长、主任等,还对单项秘书业务,如信息处理、会务安排、信访、督查等作了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并先后有专著问世.这些经验积淀和理论阐述,为秘书学进入高校学术之林,充当了探路尖兵的角色.

(四)国外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日本于1979年开始,在短期大学(类似于我国的高职高专)中设置了秘书专业.上海离日本飞行时间仅一两个小时,改革开放后,两国间联系频繁,来上海投资办公司的企业也以日企为多,信息交流也快.次年,上海大学文学院(当时称复旦大学分校)就紧接着开办了秘书专业.受日本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这应是我国秘书专业首先产生于上海的原因之一.

二、骤然兴起一时红火

(一)最先兴起的秘书专业

1980年起,秘书专业先后在上海、天津、四川、江苏、河南、河北、东北、安徽、湖北、北京等地一些新组建的中小型地方院校、职工业余院校中诞生.例如:

1980开办的有:上海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分校、合肥联合大学;

1981开办的有:中南海业余大学、成都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等;

1982开办的有:江汉大学、上海教育学院、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等;

1983开办的有:苏州大学、哈尔滨学院、唐山学院、常州工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

1984开办的有:鸡西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攀枝花大学、北京总工会职工大学等;

1985开办的有:江苏师大、肇庆学院、运城大学等.

(二)几大特点

?新兴的秘书专业,带有如下显著特点:

1.兴起于新设的地方院校和职工大学

1977年高校恢复正常招生和运转后,全国知名大学恢复、重建老专业的任务很重,其人才也集中于这些传统的老专业,无暇他顾.同时,为了大量培养人才,国家和各省市又开设了许多新的地方院校和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大学、电视大学等,这些学校在传统专业建设上无法和知名大学比肩,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们发挥船小掉头快的优势,瞄准社会需求,开设社会急需人才的专业,如秘书专业.

2.从培训班发展为本科方向

各校开始时都应社会需求,开办秘书培训班,招收在职秘书或准备担任秘书者进行培训,再申报专科,80年代中期,有些学校设置了本科方向(大多数设置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下),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了涉外秘书、企业秘书等专科或本科方向.这些专科、本科方向的秘书专业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批准.这些院校秘书学生的就业都不错.

3.教师以文、史、哲专业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力

秘书专业为应用文科专业,它又是从中文学科中派生出来的,所以,开创时期的师资基本来自中文学科,也有部分来自历史和哲学专业.因为这些新设立的学校招聘的基本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大都留恋于本身的原专业,愿意闯新领域、新专业的不多,所以秘书专业开创时期的师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笔者当年所在秘书学系20多位教师的平均年龄就在30岁左右.年轻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有闯劲,有发展潜力.

4.实际工作者和学者共同发力

各秘书专业开设之初,或请有秘书工作经历的老师上课,或请省市秘书部门的秘书长、主任等领导来上课,介绍他们秘书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由青年教师归纳整理,再作些简单的理论探讨,形成初步的讲义.当时,请机关领导担任秘书专业教授是普遍现象.

所以,秘书专业是实际工作者和高校教师共同发力开创的.这既为日后学界的天地之争埋下伏笔,也造成了日后有功力、有突出成就的秘书学学者都有过秘书工作经历的局面,如当时学界的六大秘书学家李欣、王千弓、常崇宜、董继超、方国雄、杨剑宇,都当过秘书.

(三)全国高校秘书学学会

1984年10月,以上海大学文学院秘书系为基地,建立了全国高校秘书教学研究会,后更名为全国高校秘书学学会.学会组织编写教材、著作,评选论著,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切磋学问,有效地推动了专业发展.其中,首次全国秘书学论著评奖大会于1989年在武汉举行.秘书学和秘书工作研讨会,第一次于1987年在四川成都举行,第二次于1991年在四川广元举行,第三次于1993年在江苏盐城举行.

三、十五年创业成果丰硕

自1980年秘书专业产生至1995年,这是秘书专业骤然兴起,快速发展的创业时期.在这十五年中,秘书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全国有四百多所高校设立秘书专业

秘书专业诞生后,一时红火,发展迅速.据全国高校秘书教学研究会粗略统计,1984年开设秘书专业的院校至少有67所,1985年至少有128所,1986年至少有158所,1990年至少有234所.当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谢希德教授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长篇文章,呼吁中文学科多开办秘书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于是,一批全国重点大学开始开设秘书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在它们的带动下,更多的地方院校纷纷开设秘书专业.

根据笔者统计,至1995年底,全国开设秘书专业专科、本科方向和本科的学校已有460多所.依据社会需要,各院校细分出公务秘书、企业秘书、涉外秘书、乡镇秘书等方向,培养各行业需要的秘书.

(二)形成学界三大群落

至90年代,全国高校秘书学界客观上形成了三大群落.上海群落,以上海大学文学院秘书系教师为主,再加上上海教育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视大学等高校教师和担任客座教授的市委、市政府秘书部门的一些领导组成.

武汉群落,以武汉大学文学院为中心,由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教师,和湖北省、武汉市、武汉钢铁厂、第二汽车厂等秘书部门的一些领导组成.

四川群落,由成都学院教师为中心,包括省、市政府秘书部门的一些领导组成.

这三大群落既各自开拓奋战,又相互联系协作,依托全国高校秘书教学研究会,合作开展了许多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秘书专业在全国的发展.记得当时江汉大学校长王千弓先生有段生动的比喻:这三大群落都在长江沿岸,上海是龙头,武汉是龙身,四川是龙尾,让我们团结合作,把秘书学事业这条龙舞动起来吧.

(三)涌现出六位秘书学家

在这十五年的创业时期,秘书学界涌现出了自己的大家.重庆商学院的邱惠德教授经过在全国学界数年的采访调查,根据民意推出了六位秘书学家,并为之列传,撰成《中国当代秘书学家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这六位秘书学家是:李欣、王千弓、常崇宜、董继超、方国雄、杨剑宇.前三位是二三十年代生人,后三位是四十年代生人.

李欣,时任常务副局长、《秘书工作》杂志主编,有长期在中枢秘书部门工作的经历,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对其丰富的秘书工作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和理论探讨,其成果《秘书工作》于1985年5月正式出版,成为秘书学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他积极支持对秘书工作进行理论研究,与中办、国办领导同志和高校教师合作,编撰有《社会主义秘书理论和实践丛书》等多种著述,带动了各地的秘书学研究,并运用其岗位优势,指导秘书学研究的方向,同时使秘书学获得高层的重视,扩大了学科的影响,提高了学科的地位.

王千弓,时任江汉大学校长、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有从政府机构秘书科长到主任、秘书长的二十多年的秘书工作经历.任江汉大学校长期间,领导开设了秘书专业,和人合写了教材《秘书学和秘书工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亲自讲授秘书学概论课程,并擅长理论阐发,发表有《秘书工作的特点-----五组对立统一的矛盾》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拓宽学科研究领域的大秘书观,在秘书定义、秘书工作性质、特点、功能等诸多方面作出论述,是学科开创时期的领头人.

常崇宜,时任成都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年青时担任过共青团成都市委等部门秘书.80年代初,他和同事们开办起秘书培训班,后发展为秘书学专业.他与人合写的教材《秘书学概论》于1984年公开出版,逐步被百余所高校秘书专业选用,影响很大.他在秘书学理论探讨上贡献颇多.他倡议发起多次全国秘书界学术会议和论著评奖大会,是开创初期积极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学者.1993年获得国务院终生政府特殊津贴.

董继超,时任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在机关工作22年,其中担任大庆市委秘书、党办副主任、常务副秘书长13年.1986年调入大学任教.长期秘书工作的经历和在宣传部工作积累下的理论功底,使他在秘书学科学理论体系等学科基础理论上,论述众多,建树突出,是当时学界知名理论家.1993年获得国务院终生政府特殊津贴.

方国雄,时任江汉大学讲师,后调任湖北大学副教授.早年在武汉市青山区担任过秘书.他擅长理论阐发,发表有百余篇秘书学论文,是多产学者.在秘书的参谋功能、秘书和领导的关系、秘书和管理的关系、企业秘书等方面颇多贡献,是当时学界知名理论家.

杨剑宇,时任上海大学文学院秘书系副主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全国著名高校担任过秘书,后任教.开始,其首要贡献是运用自己厚实的历史学学养,结合对自己秘书工作经历的理解,经几年研究,撰写出版了《中国秘书史》,奠定了在秘书史研究中的地位,使秘书学科的体系趋于充实、丰富、完整.其后,开始涉外秘书的研究,在讲义基础上撰写出版了多套名副其实的涉外秘书系列教材,时问世有论文一百三十多篇,著作教材二十多种.因此,成为学界公认的秘书学家、秘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曾受邀请,赴党校为全国各省委、省政府秘书长、主任讲学.1993年获得国务院终生政府特殊津贴.

常崇宜、董继超、杨剑宇三位高校教师,因对秘书学科的开创、推动和学术成就,于1993年获得国务院终生政府特殊津贴.这不仅仅是三位学者个人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国家层面对秘书学科的认可.

秘书学科包括论、史、应用三部分,没有单独的个人同时能开创和奠定这三部分基石,而是由某些人分别开创和奠定了某一部分.所以,秘书学科的创始人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群体,这六位秘书学家作为代表,成为学科创始人.

如今,六位开创秘书学科的拓路人中,李欣、董继超、方国雄、常崇宜、王千弓五位已先后去世.他们对学科的开创之功,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四)学术研究繁荣昌盛

前十五年,秘书学学术研究繁荣昌盛,表现在如下方面:

1.问世大量著作、教材、论文

据董继超当时粗略统计,至1995年底,问世有秘书学方面的著作、教材200种左右,论文数以千计.其中公开出版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教材有:

李欣的《秘书工作》,1985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王千弓等的《秘书学和秘书工作》,1984年10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张金安、常崇宜的《秘书学概论》,1984年10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董继超的《公务秘书学》,1989年6月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方国雄、常崇宜等的《管理参谋原理和参谋艺术》,1990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杨剑宇的《中国秘书史》,1988年7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经系、院、校、上海市教委、国家教委层层评选,获得国家级奖.

数以千计的论文中,有的被《新华文摘》收录,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如王千弓的《研究秘书学,创建秘书专业》,杨剑宇的《论历代秘书机构的演进规律》等.

2.研究领域拓宽

前十五年,秘书学学术研究从起初的秘书定义、研究对象、分类、性质,扩展到秘书的功能、角色、地位、价值、本身的素质,再扩展到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规律、学科架构、秘书史、国外秘书工作、行业秘书工作、对秘书学者的评论等,层层推进,逐步拓宽,领域日益广泛.期间,还在秘书定义、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秘书工作的规律、秘书学的架构等问题上引起多次讨论,也掀起过学院派(天派)和实务派(地派)之间所谓天地之争的论战.

3.专业刊物丛生

秘书学学术研究的繁荣,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秘书刊物.它们为研究者提供了众多阵地,产生出更多研究文章,又促进了学术研究的繁荣.这一时期的秘书刊物,包括公开出版和内部出版的,全国先后出现了30余家.公开出版的刊物以创刊先后排列有:

广东省政府主办的《秘书工作》(后改名为《广东秘书工作》),1983年6月创刊;

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秘书》,1983年8月创刊;

兰州大学主办的《秘书之友》,1984年7月创刊;

主办的《秘书工作》,1985年7月创刊;

湖南省委、湖南省秘书学会主办的《湖南当代秘书》(后改名《当代秘书》),1992年1月创刊;

档案出版社主办的《办公室业务》,1992年11月创刊;

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秘书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秘书工作研究》,1996年1月创刊.

内部出版的秘书类刊物有20多家,遍布全国,由省级或地市级政府的、高校、大型国营企业、秘书学会等或单独或合作主办,如成都市的《秘书界》、云南省的《秘书之声》、杭州市的《秘书天地》、湖北的《企业秘书》、内蒙古的《秘书园地》、河南省的《秘书世界》、山东的《现代文秘》、黑龙江的《秘书天地》、贵州的《秘书世界》等等.

前十五年,秘书学学术研究的繁荣昌盛,使学科理论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也引起了高教界和社会乃至高层的关注和支持,奠定了学科的基础.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秘书学专业论文参考资料:

秘书学论文

秘书学论文题目

秘书学毕业论文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动物医学专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该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秘书学专业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秘书学和兴盛和五年相关秘书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