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融合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跟农村区域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产业融合识别和分析能力培育相关论文范本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融合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14

《农村区域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产业融合识别和分析能力培育》

该文是融合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实践教学和区域发展和融合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摘 要]产业融合发展是21世纪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具备产业融合识别与分析能力,对于接轨农业转型发展非常重要.论文介绍了产业融合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以及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构建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产业融合实践教学的培育目标、课程教学、实训实践、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构建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产业融合;实践教学;普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2-0160-04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务院〔2015〕93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产业融合发展是21世纪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产业之间怎么融合,怎么识别,应当把握什么原则,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在不断探索这些问题.教育部提出了让一部分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要求,这是对新建高校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同时也给学校专业带来新发展机遇.[1]在农村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对于培养和提升应用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接轨农业转型发展非常重要.

一、产业融合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现象研究最早源于美国的技术融合研究,目前尚无产业融合的确切定义.有学者认为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其特征在于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等融合的结果出现.[2]也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3]产业融合分为部分融合和完全融合两类,可以通过现象和路径分析两种方法[4]进行区别.产业融合分知识融合、技术融合、应用融合和产业融合四个阶段[5],技术和创新对产业融合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识别产业融合的原则包括功能与结构、定性与定量等.[7]在定性方面,识别产业融合的方法有序参量判断法[8];在定量方面,赫芬达尔指数法、熵指数法以及网络分析方法是经常用到的识别与衡量产业融合程度的主要方法.[9]

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态势良好.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化和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并呈现出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所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各类农业产业组织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机制,打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相互割裂的状态,形成各环节融会贯通、各主体和谐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10]农业产业融合包括农资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环节的纵向融合,以及农业引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理念、技术成果和管理模式的横向融合.[11]农业产业融合不仅拓展了农业经营理念,也改变了农业经济的属性.

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构建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处于有利的宏观环境当中.有学者[12-15]以农业为样本,运用产业融合的相关知识技能测算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认为目前产业之间融合度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由此可见,具备对产业融合识别与分析的技能,不仅可以动态观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未来农村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虽然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相对滞后于产业融合实践的飞速发展,但对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顺应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以培养具备农业生产、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和产业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赋予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等实践教学新内容,通过开展对区域农业产业融合的识别与分析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知三农、懂经济、善管理、会规划”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从事农村农业相关活动.更重要的是目前农村急需具有对产业融合判断和规划能力的新型农民.通过开展对区域农业产业融合的识别与分析能力的实践培育,让大学生具备对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的技能,既可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再上新台阶,也可以丰富和完善农村区域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强化学科建设.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熟知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服务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对农村产业融合识别、分析的能力;不仅要善于做农业农村产业规划与设计,更要掌握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研究与管理方面的能力.

三、目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现状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在1998 年为适应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增设的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业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正在各地农村逐渐形成,需要大量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一方面,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村协作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增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业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既知农业又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岗位胜任力不强,不善于对农村产业发展做科学判断和合理规划与设计,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需要,这与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研究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材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内容较为宽泛,缺乏完整的产业融合理论系列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尽管很多学者围绕农村区域发展实践教学改革和产业融合实证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较多的是从实践教学的宏观层面着手,很少有结合学生产业融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来论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多,教师少,实训资源短缺,教师平时教课任务重,工作繁忙,深入农村实践机会很少,也没有定期的农村锻炼或培训机会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产业融合实践教学统计数据难以搜集,缺失严重,测量难度比较大.部分学生存在利益价值取向偏差,服务农村、奉献基层的原动力不足,加之对农村农业知识的了解肤浅,实地调研少,导致其知识技能水平偏低.因此,新常态下,高等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基本学完“十三五”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对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的能力,并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大势接轨,对于培养和提升应用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思

(一)基本框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多业态复合等多种产业融合新模式呈现并倒逼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矛盾逐步显现,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能力的教育现象已无法适应新常态下知识经济人才综合素质日益提高的需求,无法快速适应农村企业岗位需求.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融入产业融合内容,形成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当前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需要,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其基本框架见下表.

表1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

(二)培育目标

由于理论界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农村区域发展中产业融合识别与分析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系不够科学完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的基本能力.因此,将产业融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蕴涵于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手段中,构成一个形式多元、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实践教学外延.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实践教学原则.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并全身心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从产业融合识别、分析到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团结互助和精诚合作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

产业融合课程教学是实现产业融合实践教学培育目标的基础,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搞好理论课程教学.由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产业融合的教材缺乏,教师只能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通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现代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剔除糟粕,融入产业融合新知识.其课程群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规划模块等)和专业选修课(农业模块、技术模块、经管模块),在此基础上融入产业融合理论(概念、识别和分析工具、动因、影响等),传授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知识,并且强调知识综合应用性、互动性,配合学生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的相应设计,构建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二是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拓宽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三是加强课外辅导.利用与地方区域农业企业合作的机会,按产业融合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布置课外作业,加深学生对产业融合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重视打好理论基础.

(四)实训实践

建立校内外互补的产业融合教学体验式实训体系,是实现产业融合实践教学培育目标的前提.以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能力为目标的体验式实训体系,主要包括社会调查、信息捕捉、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等能力的培育.这个体系可分三个阶段实施:一是做好实训准备.大学生必须在具备一定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产业融合识别、分析与规划的实践准备,包括实习小组设定、文献资料收集、调查问卷设计和具体访谈提纲撰写等.二是开展社会调查.根据产业融合理论课程的安排,通过对农业企业的社会调查,收集信息,加深学生对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和意义的认知与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经济调查能力.三是知识运用与验证.邀请企业内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指导教师,直接参与指导学生对产业融合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验证、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实训,促进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保障体系

有效的保障体系是实现产业融合实践教学培育目标的重要支撑.首先,建立实践教学效果监督的长效机制,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组织方式、目的要求、时间安排、实施手段、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强化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当前,在缺乏产业融合系列教材的情况下,可根据学科特点分析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通用教材的优缺点,扬长避短,结合产业融合新理论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加以合理使用.专业教师也可结合自己对产业融合研究的经验和体会,自行编写农村产业融合实训资料供学生使用.其次,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加强校内外产业融合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要注重实用性和规范性,可以开展一些有关农村产业融合的微视频课程建设项目,或通过组织教学比赛、示范观摩等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校外实习基地要选择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乡、镇、村等产业融合示范点作为教学实践基地,积极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保障学生获得接触农村、农业、农民的机会.三是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为契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切实配备稳定的专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特别是在校外实习基地,学生能为农村企业做哪些方面的工作,能解决哪些问题,提供哪些技术服务,指导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师资的职称、学历结构和年龄梯度要合理.也可聘请一些校外专家、企业负责人和行业经营管理人才担任指导教师,利用他们的有益经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五、结语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快速发展的新业态,引导大学生掌握产业融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非常必要.由于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体系尚不成熟,需要在现有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基础上加大对产业融合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上大胆尝试,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彬.新建本科院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探讨——以丽水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6(5):183-184+188.

[2]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3]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5-110.

[4] 韩小明.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6(6):54-61.

[5] Hacklin F.,C. Marxt, F. Fahrni.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Convergence: Inducing a Stage Model of Inter-industry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49(1/2 /3):220-249.

[6] Cesar Camison,Vicente M.Monfort-Mir.Measuring innovation in touri from the Schumpeterian and the dynamic-capabilities perspectives[J]. Touri Management,2012,33(4):776-789.

[7][8]芮明杰,胡金星.产业融合的识别方法研究——基于系统论的研究视角[J].上海管理科学,2008(3):33-35.

[9] 张建刚,王新华,段治平.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3-78.

[10] 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7):26-29.

[11] 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4):12-17+24.

[12] 王艳君,谭静,雷俊忠.农业与其服务业间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6(12):82-87.

[13] 陈俊红,孙明德,余军.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9):2433-2437.

[14] 王巧玲.河南省产业融合度分析[J].经济论坛,2015(6):20-23+34.

[15] 田晓霞,刘俊梅,闫敏.基于产业融合度的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8):3482-3484+3569.

[责任编辑:庞丹丹]

融合论文参考资料:

融合教育论文

该文汇总,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实践教学和区域发展和融合方面的融合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融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