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读书类论文怎么写 跟王夫之论读书有关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读书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3-12-30

《王夫之论读书》

本文是关于读书类论文范文素材跟王夫之论读书和王夫之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承圣三年(554年),江陵沦陷,梁元帝(萧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萧绎是一个喜好文学的君主,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他画的《职贡图》,记录了前来南朝梁朝贡的当时各个小国的人物形象,上面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因此,这不但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朝贡史极为珍贵的一份资料.但是,他的艺术水准以及文学成就又与他的人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与西魏的战争中失败,他一怒之下烧毁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并声称自己焚书的原因是:“我读书万卷,还落得如今这个下场,读书再多有什么用呢?”

难道读书多真的能够把人读蠢吗?

一千一百多年后,王夫之批评道:千余年来,没有人不憎恨梁元帝不悔改政治上的错误和对人民的无道,却将罪责归咎于读书.

为此,王夫之写下《论梁元帝读书》,对梁元帝的遭遇进行了深刻反思.

王夫之虽然不知道梁元帝焚的是些什么书,但拿梁元帝所撰写的文章来看,无非是一些华而不实的骈文.

话说当年,梁武帝萧衍被叛贼挟持,国家面临分裂,危在旦夕,而梁元帝依然早晚苦读,乐此不疲,精力消耗,既不伸张正义,又不会把握时机.这和沉迷于酒色,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夫之认为,历史上不只梁元帝读书把自己读蠢的例子.

宋末元蒙之际,号称儒者的人都喜欢讲空洞的大道理,却不想有什么用处,计算着“五经”、《论语》、《孟子》有多少字句,在章句的文字结构、呼应形声上比附,饱食终日,这对身心有何益处呢?对人伦事理有何用呢?对政治教化有何帮助呢?这种人不得志时,反教人禁锢他人之子弟;得志时,则误了国家.这和梁元帝兵临城下还在讲《老子》、虏骑渡江,还在听高僧说法,有什么差别呢?

读圣贤书,岂是像参禅礼佛那样,只要每天抄写诵读就会有功德?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读书呢?

王夫之指出:领会书的精神实质,以确立修己治人之本;考察书中隐藏的意义,以达到精通事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善读书的人得之于心但能用书中的道理检验纠正自己行为的人太少,次一等的如太子李弘读《春秋》读到不忍卒读的也很少,再次一等的如穆姜读《易经》能自我反省而知道愧疚的人一样很少.

不抓住书中的重点,不研究书的精华,不审察合平时宜否,像汉儒曲解《公羊传》而废皇后太子,王莽曲解古书讥刺匈奴,都是妄解经典的蠹虫.

没有高超的见识掌握书本大旨,没有取舍的标准独立审慎思考,那么读书万卷,只会更加迷茫,倒不如不学无术者还能保持纯朴.

王夫之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了再读书方有益处.没有听说过漫无目的单单为学习而学习的.心无定志,读书时心志就会随时游移,异端邪说,流俗小智,乘虚而入,大则侵蚀人心,小则荒废日月,这是梁元帝越读越蠢却至死不悟的原因啊!怎么能怪罪于读书呢?

一般的学者,效其浅陋,不能不加以警惕啊!

(责任编校/曾向宇)

读书论文参考资料:

读书文摘杂志社

读书杂志王念孙

读书论文

读书杂志订阅

读书杂志

关于读书的论文

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王夫之论读书和王夫之方面的读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读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