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中庸有关论文如何写 跟读《中庸》致中和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庸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26

《读《中庸》致中和》

本文是中庸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跟致中和和《中庸》和中庸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宋振中

提起《中庸》 ,很多人会想到迂腐、缺乏个性、不讲原则、走中间路线、和稀泥、好好先生等诸多富含贬义的词汇.其实,这些都是对《中庸》的曲解、误读.细读《中庸》 ,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中庸》之义,领悟《中庸》不仅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也是儒家所推崇的方法论原则. 《中庸》之道即是中和之道. 《中庸》是道德的至高境界,是普遍的方法论,一般人很难达到,也很难把握,但却存在于人们的日用行为之中.

一、 《中庸》其书

《中庸》原本是西汉戴圣选编的《小戴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唐孔颖达奉敕撰修《礼记正义》 , 序定《中庸》为第三十一篇.今本《中庸》在演变过程中经过后儒的注解,夹杂了一些时人的言论, 由此宋以后曾出现关于《中庸》作者说的争论.或据《中庸》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一句,对子思作《中庸》提出质疑, 怀疑《中庸》是秦汉以后的著作.或据《中庸》里的“华岳” ( 《中庸》第二十六章有“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 )不确指哪座山,而质疑《中庸》作于子思.然而, 《中庸》的主要思想观点源于子思则是没有疑问的.

子思,姓孔名伋,孔子嫡孙,战国初年人,相传受业于曾子.《史记 · 孔子世家》曰: “子思作《中庸》 . 《汉书 · 艺文志》著录《子思》 二十三篇” .东汉郑玄在 《三礼目录》 中说 “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 肯定 《中庸》 为子思所作.南朝梁国沈约指出,小戴 《礼记》 中的 “ 《中庸》 《表记》 《坊记》 《缁衣》 , 皆取 《子思子》 ”( 《隋书 · 音乐志》 ) .宋代朱熹也肯定《中庸》作于子思,朱熹《中庸章句》序 :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张岱年先生晚年时也认为 : 《中庸》的大部分是子思所著,个别章节是后人附议的.

《中庸》历代注本很多,汉代至南朝,不断有人研究《中庸》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庸说》二篇,其后各代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但影响甚微.唐以后至北宋,诸多大家都重视《中庸》 .唐代韩愈注重《大学》 《中庸》 ,揭示道统.到宋代,很多人将目光转向《中庸》 .范仲淹让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读《中庸》 ,二程推尊、表彰《中庸》 (有程颢的《中庸义》 、 程颐的《中庸解义》 ) ,认为其是“孔门传授的心法” ,二程弟子也有关于《中庸》的著作,清代有李恭的《中庸传注》 、 戴震的《中庸补注》等,近代康有为也曾作《中庸注》等.但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还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中庸章句》 .

朱子大力表彰 《中庸》 , 将 《中庸》 和 《大学》 ( 《礼记正义》第四十二篇) )从《礼记》中单独抽出, 与《论语》 《孟子》合编为《四书章句集注》 (后称 “四书” ) .从元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是士人求取功名的阶梯,影响深远.我们读《中庸》 , 不仅要读《礼记》里的《中庸》篇,还要读朱子的《中庸章句》 .

《中庸》虽然只有三千五百余字,但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程颐认为,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 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朱子将其分为三十三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十一章,其中第一章是总纲,子思述所传孔子之意以立言,以下十章是子思引孔子的话来印证总纲.第二部分是第十二章至第二十章,其中第十二章是子思的话,阐发“道不可离” ,以下八章又引孔子的话加以阐发.第三部分是第二十一章至第三十三章,其中第二十一章是孔子讲的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说,以下十二章反复推论天道、人道的思想.

二、中庸之义

何为 “中庸” ?中庸到底该如何解释?历来学者都在不断发现、阐释,以求找到适时、恰切、合理的解释.

关于“中”字的本义,从甲骨文字形看,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其本义为中心 ; 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中”包含与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 适于,合于等含义. 《说文解字》 : “中,内也.从口入, 上下通. ” 这个 “中” 字, 相对于 “外”来说是“内” ,里面 ;在方位上,相对于四周来说是“中心” ;在程度上,是相对于上下的中等 ; 在过程中,是相对于全程的 “一半” . 《说文解字》 亦将 “中” 释为 “正也” .相对于“偏”来说, “中”就是“正” ,不偏不倚.段玉裁指出, “中”是相对于“外” , 相对于 “偏” 来说的, 同时又是指 “合宜”的意思.现代有些方言说“中”即为“好” “行”之意.中庸的首要含义是无过无不及.我们今天讲的“中庸”之“中” ,就是指适当、切合、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只有坚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我们在为人处事时,方可上下通达无障碍.

关于“庸”字的本义,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大钟,通“镛” ;有的说是城,通“墉” ;有的说是劳义,通“佣” ,等等.概括来说, “中庸”之“庸”大致有“用” “常” “平常”等三个方面的意思.

《说文解字》 : “庸,用也. ”庸为会意字,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庸, 就是用、 需要、 运用的意思. 《礼 · 中庸正义》 曰: “按郑目录云, 名曰 《中庸》者, 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 用也. ”在汉儒郑玄看来, 《中庸》这篇文章,就是记中和之用的.

《尔雅》 : “庸, 常也. ”何晏《集解》 :“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 ”子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何晏讲的“常”与程子讲的“不易” ,为常规、 常理之意, 就是恒常不变的道理.

朱子则以“平常”来解释“庸” .在《中庸章句》篇题之下, 朱熹对“中庸”下了一个定义,指出 :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朱子用“平常”释“庸” ,以此指明中庸普遍日用的特点.庸即平凡之德,就是平常每个人所应实现的行为,是“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的道理,都是实用的学问.

孔子把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 《论语 · 雍也》 :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中说 :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 ; 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清代俞樾在《茶香室续钞 · 三阶》中说: “人有三等,贤、愚、中庸. ”中庸不仅是道德修养的境界,也是人们应当持守的方法论原则.中庸之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强调对“度”的把握, 追求“和”的境界.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都不是中庸的境界. “无过无不及”的中和状态才是中庸的境界.

三、中和之道

“中” 与 “和” 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即适度.在哲学上,这又是对立与统一、质变与量变、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关节点”或“临界点” , 也就是“度” ,越过这一界限,事物就会发生大的变化. 《论语·先进》篇载,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子曰: “过犹不及. ” 《论语·子罕》篇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 “叩其两端”都是在论“中” ,谈对“度”的把握.“和”一方面是多样统一、 和谐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则与“中”一样,指恰当、适度.孔子讲“和而不同” . 《论语 · 子路》载,子曰 :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 《国语·郑语》 :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 “和”是强调适度保留差异,吸纳不同,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

中庸强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也是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中庸就是用中, “尚和去同,执两用中” .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就是要达至中和的状态.而要达至“中和” ,不仅要在个人性情上做到“中节” ,且要推己及人,在对人、对事上做到“用中” ,把握“天下之大本” “天下之达道” .如此,方能“天地位” “万物育” ,一切归于和谐有序的状态.

《中庸》讲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是平和自然的,这种状态就是“中” .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情绪上的变化,并且在表情、行动、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情绪适当、恰到好处,且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适宜,也就是做到“中节” ,如此便达到了“和”的境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中” “和”的概念不仅局限于个人的性情,而且可以用于诠释自然、天下,诠释人与自然、天下的关系. “中”是天下最重大的根本, “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是实际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德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规矩道理. “中”是“和”的本来面目 ; “和”是“中”的具体表现和必然结果. “中”与“和”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是根本, “和”便是从于“中”的根本,达至 “中和” 的状态. “和” 或 “中和” ,是人生实践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具有通过实践追求以使现实与理想达至统一的意味.达至“中和” ,便天地清宁、万物兴盛.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把“中”推至到“和” , 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就可以使天地万物各处于它们合适的位置,世间万物也都能够正常有序地生长、发展.整个社会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和谐共处,天下也就太平了.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 ( 《论语·学而》 )儒家尚和,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物我的相通.他们不仅把自然看作是一个和谐的体系,而且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追求天、地、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化.中国哲学关于天、 地、 人的“和谐”思想,不仅为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提供智慧,也为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现代管理强调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人与物、人与自我等各种关系的和谐,重视协调各种各样的关系,强调普遍和谐的整体观念.儒家“和”的观念在未来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个人修养的提升、人际关系的协调、社会关系的稳固、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等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儒道诸家都表达了自然与人文和合, 人与天地万物和合的追求. 《中庸》说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 《周易·系辞传》说 :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中庸之道即是中和之道,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也是维护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国际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的普遍方法论.

(编辑 冀青艳)

中庸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述,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经典中庸专业范文可作为致中和和《中庸》和中庸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