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疾病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与ZIM用于PIC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与护理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疾病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1-06

《ZIM用于PIC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与护理》

本文是疾病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ZIM用于PICC和阻塞性和护理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何辉莹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 重庆 400042)

摘 要: 目的: 评价经 B 超引导下肘上最佳位置选择法 (ZIM)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将 10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 各50例. A组患者将穿刺点选择在肘上1-7cm或 14cm 以上位置处; B 组患者将穿刺点选择在肘关节上 7-14cm处,均采用 B 超引导下完成 PICC 置管.B 组在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静脉炎发生率均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ZIM 提供了一个系统和标准的方法,是可测量和复制的方法.在 B 超引导下使用赛丁格技术按照 ZIM 提供的中间绿色区间置入导管可以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ZIM;PIC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肺部疾病,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气道炎性反应,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中心静脉置管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和注入刺激性药物带来的痛苦,其并发症也不能忽视.传统 PICC 穿刺置管对静脉条件好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但对 COPD 患者长期输液及输入高渗性药物、频繁抽血等操作影响,导致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严重后果. 改良后的 PICC 穿刺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 COPD 疾病感染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6 年 7 月 -2018 年 6 月按要求将 100 例 B 超引导下行PICC 置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 A 和 B 两组.A 组 50例 COPD 患者中 30 例男性,20 例女性,年龄 48-82 岁,平均年龄(61. 8&plun;5. 5)岁;B 组 50 例 COPD 患者中 27 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 53-84 岁,平均年龄(63. 4&plun;4. 8)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距,试验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使用软尺从肘横线为起点至腋窝处为终点,测量完毕后将其平均分为三等份,如患者上臂长 21cm ,A 组将穿刺点选择为1-7cm 或 14-21cm 处;B 组将穿刺点选择为 7-14cm 处,均采用 B 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完成 PICC 置管,建立患者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及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和血源性导管相关感染的并发症等发生进行分析统计.在超声引导下行 PICC 置管时,注意避开静脉瓣,尽量选择条件好的血管进行穿刺,临床上较多选择肘上的贵要静脉进行穿刺,贵要静脉具有血管直径粗大、监测效果好、并发症少、穿刺安全性高的优点.

1. 3 ZIM 介绍

ZIM 是 B 超引导下行 PICC 置管时肘上最佳位置选择法.将患者上臂内侧经测量后平均划分为红、绿、黄三个区域,通过对比三个不同颜色区域置管后引发并发症的比率;穿刺成功率最高,得出的最佳穿刺区域.例如使用尺子测量患者上臂长度为 21cm ,平均分为三份,依次将 1-7cm 划分为红色区间;7-14cm 为绿色区间;14-21cm 为区间.通过临床试验结果得出绿色区域 7-14cm 之间穿刺置管后并发症因素明显低于其他红、黄两个区域.如果部位在绿色区间内的 9-12cm 处为最理想的穿刺位置.

2 结果

2. 1 两组 COPD 患者并发症比较: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其中静脉炎为 3 例,导管堵塞 2 例,静脉血栓 2 例,导管脱出或移位 2 例,导管无原因血液回流 2 例.B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其中静脉炎为 1 例,导管堵塞 1 例,导管脱出或移位 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 2 两组 PICC 置管穿刺成功率比较:A 组 COPD 患者的一次成功率为71. 31%, B 组 COPD 患者的一次成功率为 98. 83%,明显高于 A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 3 两组 COPD 患者的舒适度、生活质量上评分比较:A组总舒适率为 82%,其中 35 例舒适,一般舒适 6 例,不舒适9 例.A 组总舒适率为 96%,其中 44 例舒适,一般舒适 4 例,不舒适 2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试验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在 PICC置管,其明显优于传统的穿刺方法,在导管置入过程中能降低血管内膜的损伤, 有效地避免了血小板在血管内的粘附和沉积,置管时要避开静脉瓣和分支静脉,选择肘关节以上 7-14cm 的绿色区域内的贵要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即提高穿刺成功率又能减少局部渗液的发生,并能方便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局部情况,维护贴膜时能避开关节处,减少贴膜卷边的发生.

ZIM 为 PICC 的置入提供了标准和系统的方法,是可测量的、 可复制性的. ZIM 用于 PICC 中提高了置管术的一次性成功率,通过超声可以准确、有效地判断血管的走向、直径、深度、动静脉,提高了患者在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降低了置管带来的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置管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疾病论文参考资料: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杂志

上文总结,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ZIM用于PICC和阻塞性和护理方面的疾病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疾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