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网络环境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基于大流通体系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协同采编工作模式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网络环境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24

《基于大流通体系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协同采编工作模式》

本文是网络环境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和网络环境和采编和大流通体系类论文范文集。

关键词:大流通体系;网络环境;图书馆;协同采编

摘 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大流通体系建设对采编业务提出了新要求,图书馆应改变采编方式、内容和重点,与其他机构进行协同合作.图书馆积极构建协同采编工作模式,建立科学的协同采编工作保障机制,是提升大流通体系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协同采编的工作模式,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协同采编工作的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10-0081-03

图书馆是区域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公众提供知识的重要场所,秉承着开放、均等、普惠的服务理念,因此打造大流通体系是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所谓大流通体系,就是图书馆对各种资源与服务进行整合,实现馆藏、借阅、咨询与流通的一体化,以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提升服务质量.图书馆提供优质的大流通服务,不仅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还能在开架借阅的基础上帮助读者获取更多知识,进一步提高馆藏资源的流通率.随着图书馆管理技术的日益增多及服务理念的日趋完善,图书采编业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文献采编作为图书馆的基础性业务,是大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大流通体系服务质量的必要环节.面对互联网时代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及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为了提高文献编目的效率,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很多图书馆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的方式,共同构建协同采编的工作模式,以实现文献编目协同运作的科学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协同采编工作模式不仅是应对网络环境下新挑战的有效措施,还是图书馆创新采编方式,推动采编业务升级的合理选择.

1图书馆基于大流通体系的采编业务新要求

1.1大流通体系的特点

大流通体系是与封闭式服务相对的,是图书馆通过对资源、服务与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以开放的服务方式实现馆藏、咨询和借阅等业务的一体化.图书馆构架大流通体系,是对传统分室阅读、分类服务的创新,以大开间的空间布局方式,使用户能够迅速获取所需的资源,提高馆藏资源流通率.大流通体系能够提高用户的主观能动性,让用户与馆藏资源零距离接触,方便用户检索、获取与利用资源[1].大流通体系涉及资源建设、人员配置及环境营造等方面,直接影响用户的感官体验,因此图书馆需要做好科学规划与执行工作.图书馆可利用智能识别系统、自主查询终端设施等,方便用户自主获取信息,使内部阅览空间更加合理,能带给用户更加舒适的体验.

1.2大流通体系的建设要素

图书馆大流通体系的建设需要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深入分析馆藏资源结构与空间特点,把握用户需求,并对既有服务模式进行改善,逐步完善资源建设体系[2].一方面,图书馆需要引入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将其应用于多种服务项目,让用户获得更加新颖的体验,并通过搜集整理用户数据,全面了解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转变服务理念,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加强与其他机构的信息交流,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逐步提高管理水平.此外,图书馆还需要设计完善的大流通体系架构,从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展现大流通体系的服务宗旨,提升服务水平,针对不同服务主体的特点,利用科学的服务方式为他们营造开放、舒适的服务环境.

1.3对采编业务的新要求

图书馆大流通体系的构建,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藏资源的建设水平.众所周知,馆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基础,对馆藏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编目与评价,不断补充新资源,是采编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提高馆藏资源建设水平必不可少的步骤.为了更好地适应大流通体系的建设要求,采编人员不仅要做好文献资源统计工作,还要做好采编书目初审、复审工作,通过与专业人士进行沟通的方式确定采编书目的范围,保障馆藏资源的质量.在采编工作实施前,采编人员应通过多种方式调研用户的阅读需求,了解不同层次用户的借阅特点,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采购新书目,补充不足书目,调整馆藏资源结构,进一步完善馆藏资源体系.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尚未实现与其他机构的联合编目,这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大流通体系的构建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联机编目、协作采编成为趋势,这对于提升图书馆采编业务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1采编业务协作趋势明显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日益多样化,图书馆不仅需要做好实体馆藏资源的建设工作,还需要不断补充数字化资源,包括电子文献、光盘和影像资料等.多样化的馆藏资源类型和多种文献存储方式,扩大了馆藏资源的采访范围.面对日益复杂的采编环境,图书馆要想做好馆藏资源建设工作,就需要与其他机构合作,实现文献资源的联合编目,进一步提高馆藏资源建设的效率[3].图书馆应与出版社、电子书商、其他图书馆合作,对采编业务进行统筹兼顾,制订科学的文献采编方案,通过在线交流软件传递信息,全面提高文献资源的获取效率,减少采编成本,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将核心业务外包,从图书采访到上架全部由文献供应商负责,而该馆仅负责制定合理的采编、加工、验收细则,对采编深加工的各个流程进行质量控制.具体的采编流程如图1所示.

2.2采编方式与内容的变化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资源迅速增多,由于其具备传播速度快、存储方便的特点,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4].为了满足用户对数字化资源的借阅需求,图书馆应改变采编方式,不仅要对纸质资源进行编目加工,还要掌握数字化资源的采集、组织及整合技术.新型数字化资源的大量涌入,使采编对象更加多样化,这要求采编人员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科学分类,设计与其相符的编目方案,保障馆藏文献流通的有序性.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采编人员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文献的特点,做好用户需求调研工作,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及时与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

2.3采编规模与重点的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采编以纸质文献、影像制品为主,但网络环境下数字化资源的日益丰富,使采编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文献采编规模不断扩大.除要获取各类互联网信息外,采编人员还要购买各种数据库,采集电子文本,并跟踪获取用户的需求数据,切实保障馆藏资源建设的质量.研究表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采编规模已经由TB级变为PB级,且图书馆更加注重对非结构性数据的采集[5].面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仅将文献分类、特征描述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文献资源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随着大量异构数据的涌现,采编人员不仅要做好数据挖掘工作,实现对异构资源的有序整合,还要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制订合理的编目方案,进而让馆藏服务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偏好.

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协同采编工作模式的实现

互联网技术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手段,促进了采编业务技术与服务的变革,使由多个机构共同维护联合编目数据库、统采统编成为常态,这种不同机构间相互配合的协同采编模式,能展现跨区域、跨系统资源共建的优越性.

3.1采编业务流程整体化

协同采编的目的在于发挥各自优势,从而产生整体放大效应.为了满足大流通体系的构建需求,图书馆需要获取书商、出版社、门户网站的支持,将隶属不同系统的局域网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信息资源采编数据库,实现联合采编、协同作业,保障馆藏来源的丰富性、可靠性.网络环境下,数据采集、编目、评价等环节的联系增强,采编业务流程趋于简化及业务量增加,对图书馆的统筹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合适的供应商,要求他们提供规范的书目数据清单.图书馆也要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科学编目,整合验收、查重及增补等业务流程,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图书馆还要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了解编目条例的变化情况,熟悉采编、验收等方法,以达到协同采编的目的.

3.2采集编目子系统一体化

为了实现同一区域内多个机构文献资源的协同采编,图书馆需要对采编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合并采购、编目等子系统,采用统一的物理文档进行数据管理.这种以统一文档代替多个数据文档的方式,可以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简化系统的运作环节,方便采编人员对数据进行编目处理,并存储于本馆数据库中.对于采编系统的设计,图书馆应依据国际标准录入书目数据,方便数据格式的转换,提高系统的兼容性.采编人员在获取文献资源后,可通过格式套录的方式,实现本地数据的编目.当新的MARC数据录入系统后,采编人员需要做好信息匹配工作,对匹配成功的数据进行编目,及时剔除陈旧信息并更新系统的采编数据[7].

3.3采编业务流程规范化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以服务创新为突破口,根据不同机构或系统的特点,建立资源联动、技术共享的管理体系(见图2),界定不同机构的权责职能,围绕馆藏资源建设优化管理结构,依托网络手段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展现协同采编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图书馆可引导用户参与采编业务,改变封闭式的采编格局,进一步提高协同采编的效率[8].一方面,采编人员要深入读者群体,调研不同用户的需求,让更多用户了解编目过程,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文献资源深加工工作,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二次提炼,对网络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不同资源之间的有序链接,提升文献采编的深度与广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4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协同采编工作的保障机制

为了使协同采编得以有效实施,图书馆不仅要协调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维护采编业务的规范、有序,还要明确馆藏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提高采编业务的质量,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

4.1明确馆藏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

由于图书馆与出版社、书商等隶属于不同的系统,在进行馆藏资源建设时,图书馆应统筹规划,从项目实施的方方面面,分析协同合作的相关要素,集中各类有效资源,最终保障目标的实现.在资源建设方面,为了使协同采编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图书馆应关注用户利用率较高的文献类型,通过多方磋商确定采编范围、层次和复本量等.为了使不同机构的人员、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图书馆必须建立协同运作机制,保障不同机构之间形成合力.图书馆还应成立协调小组,负责馆藏资源建设相关业务的协调工作,挑选合适的馆配商,了解不同出版社的特点,规范不同岗位的职责,制定操作性强的采编细则,确保采编业务的有序推进.

4.2提高采编业务的质量

文献编目是采编业务的核心环节,相关人员要掌握必要的技能,熟悉文献编目的法规与标准.为了避免协同采编出现失误,图书馆不仅要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还要对外包服务商进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熟悉采编内容,提高采编工作的对接效率.由于外包服务商并不是固定的,图书馆需要与协作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保障每一批编目文献不随意更换工作人员,不随意更改编目方式.图书馆还应对编目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规定他们的编目工作量,明确工作标准,促使他们提高工作积极性.图书馆与服务商应该相互信任,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以有效的交流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确保采编任务顺利完成.

4.3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

现代化技术是推动图书馆采编业务升级的关键,也是保障大流通体系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无论是文献的采集、分类、编目阶段还是流通阶段,图书馆都可以应用现代化技术减少采编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用户数据,了解不同用户的喜好、科研动向和借阅行为特点,绘制相关的需求变化趋势图,呈现出不同图书的借阅情况,为调整馆藏资源建设方案提供借鉴.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开设读者荐购渠道,引导用户积极参与采编工作,将用户对馆藏书目的浏览使用情况作为采购的依据,并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调整采编方式.例如,深圳图书馆将射频识别技术引入采编工作,在每一册图书上设置射频识别标签,记录与该书相关的出版编目信息,方便用户检索与浏览.

5结语

网络环境下,随着数字化资源的迅速增多,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采编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优化图书馆的采编流程,增进不同机构的信息交流,以及提升协同采编的效率都提供了技术支持.图书馆强化对外合作,共同维护统采统编系统,改变封闭式的采编服务模式,提高协同采编的管理水平,不仅能够保障馆藏资源建设的质量,还能够进一步凸显采编业务的服务价值,为构建大流通体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萃.高校图书馆采编流程的改进及优化方式探讨[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1):61,63.

[2]李婉双.浅谈高校图书馆采编流程的改进与优化[J].现代交际,2014(6):117.

[3]季亚文.“大数据”下高职院校复合图书馆采编工作新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9):103-105.

[4]任廷卉.关于新形势下图书馆采编业务流程改进的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189-190.

[5]赛青.新形势下图书采编业务工作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230-231.

[6]李睿.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图书情报导刊,2016(4):90-92.

[7]来存霞.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策略优化[J].中外企业家,2017(5):236,238.

[8]陈雪.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转型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7):58-59.

(编校:孙新梅)

网络环境论文参考资料:

环境论文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网络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环境污染论文

该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经典网络环境专业范文可作为网络环境和采编和大流通体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网络环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