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解析类论文范文 跟没有X就没有Y的构式与生成动因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解析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04

《没有X就没有Y的构式与生成动因》

本文是解析类本科论文范文跟动因和生成和解析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摘 要:“没有……就没有……”这一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早就出现,最初用关联词及标点符号连接,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没有X就没有Y”结构.根据构式语法理论以及“没有X就没有Y”结构在结构-语义上的特点,我们将此称为“没有X就没有Y”构式,并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该构式进行分类.此外,“没有X就没有Y”从条件复句经过压缩与整合而质变为“没有X就没有Y”构式,并且在象似原则,尤其是距离象似原则和顺序象似原则的促动下,“没有X就没有Y”构式逐渐形成,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能产性,适应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

关键词:没有X就没有Y 构式 类型 生成动因

一、引言

“没有……就没有……”这一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早已产生,一般将此格式用于复句之中,前段与后段之间有标点符号分开,或者用关联词连接.如:

(1)社会的变化发展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没有社会历史.①

(2)真相在对话之中、在过程之中,没有自由交流,就没有真相.

在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没有……”与“就没有……”两者之间不断糅合与压制,使得该结构紧缩为“没有X就没有Y”结构.通过语料检索,发现该结构最初的使用出现在民国时期的小说中.如:

(3)我幽闭于黄泉已三百余年,没有窦公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窦公不在了,我死是应当的.(民国小说《古今情海》)

(4)陆滚对左氏安人说,没有兄嫂就没有咱们的今天,两口子对哥嫂都是万分尊敬.(民国小说《雍正剑侠图》)

最初的“没有……就没有……”格式中,构成成分主要是名词性成分,强调“X”所产生的作用,这个结构的凝固度还不算高.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构成成分不再限于名词性成分,其整个结构的语义、语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如:“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悲伤就没有快乐、没有知心就没有动心”等.本文基于现代汉语中“没有X就没有Y”结构,将一一探讨其构成成分和结构整体的特征,并分析该结构的生成过程及动因.

二、“没有X就没有Y”的构式鉴定及类型

(一)构式鉴定及构式义

现代汉语中“没有……就没有……”这样的组合早已存在,但在最初的使用中,前段“没有……”与后段“就没有……”之间往往用标点符号隔开,或者用关联词连接.但在语言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前段与后段不断紧缩为整体,形成“没有X就没有Y”的结构.构式语法学派提出,构式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Goldberg,1995).这里的“有意义”,指的是构式的意义不仅来自它的组成成分,而且具有构式自身的意义.构式的整体意义大于其组成成分意义之和.具体到“没有X就没有Y”结构来说,整个结构的语义与功能发生变化,变量“X”和“Y”的句法形式越来越丰富,语义关系不断复杂,使得整个结构成为一个具有自己单独形式、语义及功能的结构.根据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我们将结构“没有X就没有Y”看作构式.

在“没有X就没有Y”构式中,“没有”作为否定词表示否定,但两个“没有”的连用使得整个构式没有否定之义,而具有强调义.“就”作为副词,连接前后部分,表示加强肯定.用“就”来肯定,是因为“就”具有认定或评价“X”对产生现象/结果“Y”的作用.如:

(5)庄则栋:因为我不自信就不可能挑战,没有挑战就没有斗争,我也不可能从惊涛骇浪上走过来.

(6)因为大部分的非洲人都相信没有悲伤就没有快乐,没有死哪会有生.

在上述例句中,例(5)表示“挑战”在发生“斗争”这一现象时起重要作用,例(6)表示“悲伤”对“快乐”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构式中,“X”与“Y”存在一定的语义关系,整个构式强调“X”所发挥的作用,“就”在构式中发挥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由此我们将构式“没有X就没有Y”的构式义概括为“突出强调X对于结果Y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示对某物/某人/某事件的评价或认定”.

(二)“没有X就没有Y”构式类型

根据词性来说,“X”与“Y”都可以由名词性(NP)、动词性(VP)、形容词性成分(AP),以及其他特殊成分(如字母、缩写等)充当.因此,根据词性来分类可以分为九类以及特殊类,限于篇幅,本文对该构式的功能分类不再具体阐释.而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构式框架“没有……就没有……”是常项,看作模标,构式中的“X”与“Y”是变项,看作模槽.可变的模槽不断出现新成分而使得构式本身具有强大的能产性,从而满足特定的认知和表达需要.因此,根据两个模槽之间相互的语义特点将此构式分为以下三类:

1.“X”同“Y”异

(7)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就没有新西藏.

(8)没有自由就没有生命的尊严,没有自由就没有道德,没有自由就没有创新.

(9)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特色,没有规模就没有实力.

在“X同Y异”这类语例中,“X”具有高度总结性,强调在“X”的作用下而产生了“Y”的结果.如上例中,没有“自由”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生命的尊严、道德、创新”是不同人对于“自由”在此之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整个结构对“Y”所产生的结果具有高度的评价性和主观认定性.

2.“X”异“Y”同

(10)没有父母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高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

(11)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差别就没有发展.

在“X异Y同”中,与“X同Y异”相反的是,“Y”具有高度总结性,在“X”的作用下产生“Y”结果.如上例,产生“我的今天”这样的结果是由于“父母、你、高先生”的作用.在这里,“X”具有主观认定性,强调其作用.

3.“X”异“Y”异

(12)没有苦就没有乐,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没有悲伤就没有快乐.

(13)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没有软弱就没有道德,没有平静就没有智商.

从语料的收集来看,“X异Y异”这一类结构占大多数.因为“X”与“Y”的任意性,从而使得该结构产生一些非常规的搭配.如:“没有坏人就没有好人、没有苦就没有乐”这样“X”与“Y”语义矛盾、形式上悖反的搭配;以及“没有酸就没有溃疡、没有零食就没有灵感”这样看似无理据的搭配.由于这类结构的存在,使得“没有X就没有Y”构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能产性.

三、构式“没有X就没有Y”的生成动因

“没有X就没有Y”这一构式在民国时期的小说中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且构式本身具有高度能产性.但在此构式普遍使用之前,“没有……,就没有……”这样的组合使用较为常见,从中间有关联词或标点符号连接到完全紧缩为这一构式,那么其生成动因是什么?本文将从压缩与整合、认知语言学中的相似原则这两个方面分析.

(一)压缩与整合

据《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中“就”的义项非常丰富,可以做动词、介词、副词、连词.“没有X就没有Y”构式中“就”用于联结彼此存在条件关系的构式前后两段,是关联副词.从语料来看,“没有X就没有Y”经过演化而来,具体的演化过程如下(根据语料先后顺序所得的结论):

A.如果没有X,就没有Y:如果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

B.没有X,就没有Y: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

C.如果没有X就没有Y:如果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B句与C句交叉进行)

D.没有X就没有Y: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

从上面的演变过程来看,从A句到D句,句子越来越短,就是压缩与整合的过程,此处的“压缩”是指删除句法结构中的某些成分以减少句法结构的语码长度.在“没有X就没有Y”构式形成中,“如果”与标点符号被省略,构式整体长度减少,中间无停顿而更紧缩.所谓“整合”,是指句法结构成分在组配运用时,其构成的结构整体的意义不能从其组成部分中作出可靠预测(王寅,2009),实则就是强调“部分之和大于整体”.正如Langacker(1987,1991,2000)所说:“语言仅呈现出部分组合性,主要遵循整合原则.”“没有X就没有Y”的构式义虽然与其构成成分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并不能单从构成成分中简单推导出来.A句到B句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如果”被删略,但表示条件关系的副词“就”仍保留,使得前后段的条件关系得以凸显.A句、B句到C句、D句主要在于标点符号的省略,句子的前后段逐渐进行压缩.因此,“没有X就没有Y”的构成主要在于条件关联词、标点符号的省略,不断缩减条件关系从句的长度,压缩与整合而成.

(二)认知动因

“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人对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察事物方式如何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②.因此,认知语言学是解释语言学,重在揭示支撑语言事实背后的规律和动因.“没有X就没有Y”构式的生成可以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完形结构和凸显性原则中寻求解释,而象似性原则是构式前后项语序形成的动因.

1.完形结构和认知凸显性

“完形”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完形心理学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对语言学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完形感知是将感知对象整合为一个整体视觉——心理表征.而构式语法中也强调“部分之和大于整体”.沈家煊(1999)提出“一个句式是一个完型,一个整体结构”的观点.“没有X就没有Y”构式由前项“没有X”与后项“没有Y”构成,由副词“就”连接前后项,前后项都有“没有”这一常项,且形式上相似,因此我们将构式“没有X就没有Y”视为完形结构.当然,构式“没有X就没有Y”的整体意义并不是前后项的简单相加,这正是完形结构对意义形成的作用所在.如:

(14)决策是为达到确定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也无法决策.

(15)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丰富的想象是“灵感”的土壤,是创造的前提.

在上例中,“没有X就没有Y”这一构式的使用,突出强调了“目标”对“方向”,“想象”对“创造”发挥的作用,着重肯定了“目标”“想象”的重要性.整个构式在语句中发挥评价作用,一些语义和语用功能由构式的完形结构而产生.

“没有X就没有Y”构式是一个完形结构,语义由结构整合而成.沈家煊(2006)曾用汉语的实例来阐释凸显原则在结构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在“没有X就没有Y”这个完形结构中,由于构式中前后项中有相同成分“没有”,使得“X”和“Y”具有了认知凸显性,整个构式强化了“X”与“Y”之间的语义及其关系.凸显感知中的关键部分,尤其当“X”与“Y”语义相反时,“X”与“Y”的关系凸显更为明显.例如“没有苦就没有乐”中,在认知上“没有苦”相对的就是“有乐”,而用相反的“没有乐”来连接,使得前后的条件关系凸显,强调了“如果没有苦,那何尝会有乐”.此外,从该构式的形成过程来看,“X”与“Y”具有条件关系,两个相同的“没有”在“就”字连接下,使得其后段的结果更加凸显.

2.相似性原则

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并且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有理据性的.

“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也就是说,语言的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认知语言学中的相似性是指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即语言结构直接映照经验结构.”④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语言经济原则的促动下,假设条件复句不断压缩与整合,最终质变为“没有X就没有Y”构式.在这一过程中,相似原则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距离相似原则和时间相似原则所起到的促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距离相似原则和时间顺序相似原则都属于相似性原则的内容.关于“距离相似原则”,沈家煊先生(1993)曾举例说明:“英语限制性定语从句与被修饰的名词挨得紧,同在一个语调拱度内,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名词断开(引者注:被逗号‘,’隔开),有自己的语调拱度.”⑤句式上成分之间被逗号“,”隔开,两者形式上相对疏远,语义关系也随之相对松散.在“没有X就没有Y”构式的形成过程中(从A句到D句),关联词“如果”和标点符号(,)逐渐删略,“没有X”与“没有Y”之间线性距离逐渐缩短,语义关系也逐渐紧密.如在“没有X,就没有Y”这一结构中,“X”与“Y”的语义关系并不能直接判断为条件关系.如:

(16)没有抽象,就没有艺术

→如果没有抽象,就没有艺术/因为没有抽象,所以就没有艺术/倘若没有抽象,就没有艺术等等

(17)没有抽象就没有艺术

→如果没有抽象就没有艺术/?因为没有抽象所以就没有艺术(无语料)

如上例利用关联词来检验“X”与“Y”之间的语义关系,说明距离象似原则在该构式形成中发挥的作用.此外,从语言表达与“图形—背景”的关系来看,语言形式越复杂,成为背景成分的内容越多;语言形式越简单,成为背景成分的内容越少.从“没有X就没有Y”构式来看,其构式由“没有X”“就”“没有Y”三个构件构成,“没有X”与“没有Y”为同形构件,实则该构式是由两个构件“没有……”和“就”构成.从该构式的形成过程来看,关联词“如果”和标点符号均为背景成分,虽然“没有X就没有Y”这一结构在条件复句中得以显现,但毕竟“如果……就……”结构的存在使得“没有X就没有Y”构式并不能完全凸显.当这些背景成分被完全淡化,整个“没有X就没有Y”构式得以完全凸显.

除了距离象似原则之外,时间顺序象似原则对该构式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促动作用,“时间顺序象似是指语言结构的排列或组合顺序反映人们经验的时间顺序.也就是说,语言结构的排列顺序与现实世界的自然顺序相吻合.”戴浩一为了解释汉语里的语序现象提出了一条时间顺序原则,该原则认为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它们所表示的概念领域里状态的时间顺序.“没有X就没有Y”构式中“X”与“Y”的构成成分较为丰富,无论是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成分,X与Y都具有时间顺序性.如:

(18)他说,我是个工商战线的新兵,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19)“没有改革就没有持续发展.所以,……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

在上例(18)中,“调查研究”发生在“发言权”之前,而不能“没有发言权就没有调查研究”;例(19)中“改革”发生在“持续发展”之前,进行“改革”之后有了“持续发展”,而不能为“没有发展就没有改革”.因此,“没有X就没有Y”中“X”与“Y”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决定了其构式中构件的语序.

四、结语

“没有……就没有……”这一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早就出现,最初由关联词及标点符号相连接,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没有X就没有Y”结构.根据Goldberg对“构式”的阐释以及“没有X就没有Y”结构在结构—语义上的特点,我们将此称为“没有X就没有Y”构式,构式义为“突出强调X对于结果Y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示对某物/某人/某事件的评价或认定”.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构式“没有X就没有Y”可以分为“X同Y异、X异Y同、X异Y异”三类,每个类别上都有不同的特点显现.此外,“没有X就没有Y”构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的条件复句经过压缩与整合,最终质变为“没有X就没有Y”构式.“没有X就没有Y”构式作为一个完形结构,在演变过程中整个结构不断得以显现,其X与Y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得以凸显.并且,在象似原则,尤其是距离象似原则和顺序象似原则的促动下,“没有X就没有Y”构式逐渐形成,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能产性,适应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

注释:

①除非特殊说明,本文语料均来自北京语言大学语料

库(BCC)和北京大学语料库(CCL).

②王寅.“吃他三个苹果”构式新解:传承整合法

[J].中国外语,2009,(4).

③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10.

④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155-156.

⑤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1).

参考文献:

[1]Adele Eua 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陈颖.双强调的“A就A在P”构式[J].语言研究,

2014,(2).

[3]蔡少莲.模因论与语言变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报,2006,(3).

[4]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汉语教学,

2006,(4).

[5]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1).

[6]施春宏.构式语法的理论路径和应用空间[J].汉语

学报,2017,(1).

[7]宋增文.“如果A,就B”句式考察[D].西安:陕西

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

[8]王寅.“吃他三个苹果”构式新解:传承整合法

[J].中国外语,2009,(4).

[9]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11.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1.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解析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文:此文是关于经典解析专业范文可作为动因和生成和解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解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