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有关论文范文 和始终带着情怀办教育炎陵县因地制宜大力教育掠影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7

《始终带着情怀办教育炎陵县因地制宜大力教育掠影》

本文是关于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因地制宜和炎陵县和大力发展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炎陵县地处湘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是罗霄山脉中段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扶贫开发县.这样一个贫困县,教育却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三个全面”“两个第一”的佳绩:全面完成合格学校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公立中心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所有城乡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以全省第一高分首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教育强县又以全省同类县第一高分获评省优秀等次.

记者一走进炎陵,立马被他们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办教育的情怀深深打动.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让山区孩子上好学炎陵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86.9%,群众居住十分分散,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仅为99.5 人.20 世纪90 年代末,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计划生育,炎陵县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生源锐减,一些学校不得不隔年招生,教育资源闲置现象严重,办学效益不高.

为困局,经过反复摸底、酝酿、论证,炎陵县决定从山区教育实际出发,创办寄宿制学校,推行乡镇集中办学.2000 年到2005 年,全面进行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全县从最高峰的256 所学校,调整到目前的37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9 个教学点),其中农村寄宿制学校25 所(含1 个教学点).

集中办学模式因地制宜,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精准扶贫.过去,学校点多面广,有限的财政资金“撒胡椒面”式地投到每一所学校,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现在则集中有限的教育财力办大事.通过实施合格学校、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乡镇公立幼儿园、农村教师周转房、“三通两平台”等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城乡学校基础设施“一个标准、一同完善”的目标,农村学校拥有了整齐划一的教学楼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供热水全覆盖,大多数学校还建有塑胶运动场,学生寄宿条件大为改善.记者实地走访了许多学校,见证了这一切,也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船形乡学校原来是两个校区,中间隔着十几户村民,借着高速公路建设之机,终于拆迁成功连成一体,圆了多年的梦想.沔渡镇中学学生冷天用热水困难,水泥池子盛水,锅炉烧热放出来后一会儿就冷了.2015 年,趁着与工商联的老板们一起活动的机会,校长请他们帮孩子们建一个保温水池.最后花了3 万多元建了一个新池子,用不锈钢作内胆,再用保温砂和珍珠岩裹着,存水量达6吨,集中使用,较好解决了用热水困难.集中办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也有安全和管理的瓶颈.比如学校服务半径变大了,家长接送孩子的路程也变远了,如何保证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负责这块工作的县教育局同志一一道来,让记者觉得这一工作抓得很扎实.他说,从2012 年起,除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外,县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补贴校车和学生交通用车,成立了学生用车公司,统筹安排客运专用车辆周末接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下学.全县所有学校建立了“护学岗”制度,上下学时段安排教师进行路途巡查执勤,严禁学生搭乘非法营运车辆.县财政投入一定资金制作交通安全警示牌,安插在学生上下学沿途,制作永久性大型安全警示牌,安插在学校、幼儿园门口,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提醒作用.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十条意见》,并于2014 年8 月建成了校车监控平台,可实时监管校车运行情况.从2016 年开始,县财政每年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购买“乘坐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0 元.

“在精细的管理中升华,可以说是炎陵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负责这项工作的县教育局同志主动介绍说.目前,全县有寄宿生7194 人,其中小学寄宿生2668 人,寄宿率为21.8%;中学寄宿生4526人,寄宿率为61%,寄宿生人数随年级升高而增多.每所学校设男、女寝室管理员各1 人,小学一、二年级每30 人,三、四年级每40 人配备1 名生活指导老师,并要求生活指导老师与低龄学生同吃同住,负责低龄寄宿生的饮食起居指导与管理.炎陵县的具体做法有三点:一是选好人.挑最好的老师来做这件事,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在职教师才能从事学校寄宿管理工作,才能优先被聘为低龄生活指导老师.近年来,涌现了陈皆华、张秀娥、戴玲等一批优秀保育教师,其中策源乡的孟珍秀老师于2014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二是配好物.坚持“安全可靠、实用有效、方便管理”的原则,尽力为寄宿生提供最好的设施和设备.学校专门配备了适合低龄寄宿生的单人床铺,大部分学校低龄学生寝室设有独立卫生间,其他学校每层楼房设有公共卫生间.为了便于保育员日常管理,学校专门为低龄寄宿生宿舍添置了洗衣机、烘干机、热水器、鞋架、撑衣架等物品.目前,各学校的开水供应设施、厕所设施、封闭设施、应急设施和监控急救设施等均100%达标.三是办好食堂.制定了《炎陵县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管理办法》,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食品采购、贮存与加工,食堂从业人员,食堂经费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要求学校食堂做到保本不盈利,每餐两荤一素一汤,每月公示收支情况,每月结算,多退少补,主动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寄宿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带来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这让老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在垄溪乡学校,教导主任邹昭林告诉记者,不读书贫困就会代际传递,这是老百姓的共识.寄宿制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多.除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他们还有早晚自习,比非寄宿学生每天至少多学习两个小时,成绩也明显好于非寄宿学生,所以老百姓很认同这种模式.2009 年以来,炎陵县在学校层面强势推进以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特长培养、文明礼仪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建设、家长学校建设、美丽安全校园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七大工程”;在学生层面全面开展每天写好一页毛笔字、每天唱一首好歌、每天诵读一篇好诗词、每天学走一分钟路、每周写好一篇周记、每月看一场好电影的“六个一”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据了解,炎陵的书香校园建设入围2014 年“阅读改变中国”全国十大书香区域,下村乡学校获评全国快乐希望学校,鲁坑小学获评全国示范家长学校,龙渣学校是株洲市唯一的省级书香校园,明德小学、炎陵中学获评株洲市首批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沔渡镇中学被评为株洲市特色学校.龙渣学校的学生在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连年荣获银奖、金奖.沔渡镇学校的传唱客家山歌、龙狮艺术表演在全省享有盛誉,获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温暖的举措,让教师越教越快乐虽然每年都会招聘新的教师,但是教师的流失量大,特别是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很难留住年轻人.

为了留住教师,炎陵县全面落实了“罗霄山片区农村教育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将每人每月200 元标准的班主任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在教育附加中安排30 余万元解决乡镇教师每周上下班车旅费.每年预算安排60 万元左右用于教师健康体检,每年报销2 次外县老师的探亲车旅费.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教师周转房542 套,让教师们无后顾之忧.这些暖心的举措,渐渐有了成效.“虽然在乡村教书没有在大城市工作挣得多,但我们在这里有吃有住,开支小,过得还是很惬意.”来自沔渡镇中学的赵超说.在株洲市区长大的他初来沔渡镇时,曾被乡村艰苦的环境吓到.但是,慢慢地,他感受到了乡村工作的温暖与快乐,也渐渐适应了简单的乡村生活.现在,他已经在沔渡娶了媳妇成了家.2010 年,赵超得到一次调去株洲市的机会,考虑再三,他还是放弃了,“我已经习惯了乡村简单快乐的日子,在这里教书很充实”.

沔渡镇中心小学的龙晓辉老师也很享受现在的乡村教书生活.她说:“乡村的人们很温暖淳朴,同事们都很照顾我,吃住也不用操心.所以,我很快就融进了这里的生活,把沔渡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现在,她已经在长沙结婚成家了,但依旧没有放弃沔渡的工作.

外地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根”不在这里,特别是偏远乡村学校的单身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学生和同事,没有什么机会和其他年轻人接触.长期的孤寂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使大量年轻外地教师离开乡村.“要留住外地教师的人,首先要留住他们的心.”

为了让这些单身青年教师更有归属感,炎陵县每年开展一次“相约炎陵,相伴你我”的大型联谊活动,把全县优秀的单身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多结交朋友.“看到那些优秀的青年教师没什么机会和其他年轻人交流,我们真的特别着急.”县教育局领导特别关心外地单身教师.每年联谊活动开始前,他们都会交代各个校长,务必动员每一位外地单身教师参加.他们还鼓励各学校多安排相关联谊活动,让外地单身教师不再总是一个人孤单.各学校也积极响应.2016 年中秋,船形乡学校就把留校的外地教师约在一起聚餐.学校工会还经常和船形乡妇联联手,组织单身教师和单身乡镇干部的联谊活动.张艳春老师就是联谊活动的受益者,她现在已经是船形乡的“媳妇”了.“异乡人”变“本地人”,自然就不会想离开了.“以前刚来学校的时候,心里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在哪里.现在结婚了,也就安下心来,更投入地去工作,去享受生活了.”张艳春笑靥如花地说.

更贴心的是,炎陵县还为外地单身乡村教师在县城提供了“宾馆式”周转房,方便他们来县城培训学习及节假日休闲交流.“在这里工作我觉得很幸福.”中村瑶族乡龙渣学校的邱香老师在县城就有一套“宾馆式”周转房.周末,她会在这里招待远道而来的家人和朋友.“在县城和学校都有住的地方,让我很有归属感.”炎陵对困难教师同样关怀备至.县教育局每年依托国家开发银行湖南分行“春晖”炎陵助教基金、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项目奖励资助一批困难教师,再争取省、市教育基金会的“最美乡村教师”“爱烛行动”“关爱乡村教师”等项目救助一批困难教师.这些关爱项目就像及时雨,滋润了困难教师们的心.

霞阳镇中学的周蓓老师就曾感受到这种雪中送炭的温暖.2014 年,她因产后大出血引发并发症,一直卧床休养.学校了解情况后,不仅将“春晖”助教基金的名额给了她,还组织学校老师捐款和慰问.

回忆起彼时的温暖,周蓓现在还非常感动.“非常感谢学校和助教基金,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也让我坚定信念更努力地工作.”

船形乡学校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贫困教职工情况摸底,并及时建立档案,以便为有需要的老师提供帮助.2017 年春节,学校还组织了一次贫困教师慰问活动.沔渡镇中学的郭永忠老师工作了几十年,不仅是学校的物理把关老师,还是一位“书法大师”.他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劳作,一个家全靠他一人支撑.看到这个情况,学校不仅把助教基金的名额给了他,还经常慰问帮扶他们一家.不仅要让教师安心工作,更要让他们用心工作.为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近年来,炎陵不断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每年都会开展“杰出教师”“优秀校长”“师德标兵”“百优女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表彰,让工作优秀的教师得到肯定与鼓励.“在炎陵教书很有奔头.”霞阳镇中学的何腊艳老师活力十足地说.2010 年,才20 出头的何腊艳来到了霞阳镇中学任教,年轻的她充满了干劲,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3 年至2015 年,何腊艳所教班级的生物成绩居全县第一.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何腊艳于2015 年被评为“炎陵县杰出教师”,获得10000 元奖金与荣誉证书.

像她这样的优秀教师还有许多,沔渡镇中心小学的龙晓辉老师也曾于2014 年、2015 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得到了数千元奖金.当付出的努力得到认可与回应,教师们工作起来会更加全力以赴.一连串温暖的举措下来,炎陵的教师们越教越快乐、越教越用心.“千名教师大走访”,让“上学路上一个不少”霞阳镇初三学生小段(化名)再也不用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了.

小段的父亲因车祸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为了照顾父亲,没有外出工作.家里经济非常拮据,小段的一切开支都由姑姑接济.2017 年8 月,霞阳镇中学校长潘社华来到小段家,了解了小段家的特殊情况后,把小段家列为特殊贫困户.新学期一开学,小段不但获得了每学期625 元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还获得了“萤火虫计划”公益基金助学金1200 元以及每月250 元的“炎帝生物百年树人”助学金.“新学年,我得到了各项资助5450 元,即使家里不给一分钱,我也能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了!”小段说.

在炎陵,像小段这样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有很多,如何根据每个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精准有效的扶贫行动,成为炎陵县教育局思考最多的问题.为了让老百姓了解并用好资助政策,今年秋季开学前,炎陵县教育局统一印制2 万份涵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5 个学段的《炎陵县教育扶贫惠民政策明白卡》,并在卡片上公布学生资助咨询电话.开学报到时,学校将明白卡人手一份发放到家长手上,让群众对资助政策和标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与此同时,炎陵县大力开展“千名教师扶贫大走访”,以学校为单位,发动全县1100 余名教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在全县10 个乡镇同时开展建档立卡贫困生数据核查工作,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名学生,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为此,他们访真贫,对全县3 岁至18 岁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资助、就学等情况进行摸排、公示、汇总造册,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构建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和管理机制.讲实策,宣讲资助政策.走访教师对“明白卡”内容深入领会、烂熟于心,走访中透彻宣讲,让广大家长熟知教育扶贫惠民政策.帮真困,落实各项资助.炎陵县紧紧围绕“应助尽助”的宗旨,打出“助、免、奖、贷、补”组合拳,全面核准落实各项学生资助.解实难,用心用情帮扶.通过落实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关爱留守儿童等一系列措施,让贫困学生、特殊学生等群体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现在,炎陵县每个教师手上都有一个“教育扶贫结对手册”,手册上不仅有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结对教师的基本信息,还有每项资助的落实情况和每一次教师走访的记录.根据“千名教师扶贫大走访”的摸排情况,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安排一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较多的学校采取“1+x”模式(最多不超过3 人),实时跟踪、掌握学生的家情、学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此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学生和群体的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通过“千名教师扶贫大走访”,炎陵县完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走访工作,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零辍学.炎陵县还印发了《炎陵县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行动方案》,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到高中阶段享受四项免贫、社会救助等政策.2017 年下半年,该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716 人,资助资金共651.245 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3566 人,资助资金259.335 万元.要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就要实实在在关注老百姓对教育的诉求,尤其要关注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

沔渡镇中学校长罗晓宏对此很有感受.他告诉记者,学校每年都会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今年在对学校700 多个学生摸底调查后发现,近一半学生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在罗晓宏看来,不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差,但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罗晓宏发现,“早恋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他认为,这些早恋的留守儿童正是因为“缺爱”,才会因同学一次简单的帮助、一句暖心的话语而陷入感情漩涡,将友情与爱情混为一谈.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沔渡镇中学在每个班设立了心理委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心理状态晴雨表”,同时创造条件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联系,引导留守儿童顺利度过青春期.炎陵县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垄溪乡学校为留守儿童专门开设了“我想念你”“我喜欢你”等情绪管理课程,并通过“人生拍卖”主题活动、“星语心愿”信箱等多种形式为留守儿童构建一片心理健康的天空.学校心理教师周琳珍说,三年级孩子小李(化名)每次谈及亲情总是泪流满面.原来小李的父母离异,他由奶奶抚养.为了让小李从阴影中走出来,周琳珍为小李做了好几次心理辅导,还联系小李的母亲,让小李和妈妈经常聊天.一个学期下来,小李终于变得开朗快乐起来.

据了解,2017 年下学期,炎陵县义务教育阶段17902 名学生中就有3898 名留守儿童,占比21.8%.为此,炎陵县印发了《炎陵县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各乡镇、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名册台账.炎陵县还开展了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九个一”行动,即: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远在外地的父母写一封信,每月陪同留守儿童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每周开展一次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家教讲座和经验交流,每学期开展一次感恩父母主题教育活动,每期给留守儿童父母寄送一次家教案例、视频等图文影像资料,每学期评选表彰一次优秀留守儿童和优秀家长,每年开展一次外出务工人员“你在他乡还好吗”社会调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留守儿童及其父母演讲赛.“代理父母”“爱心妈妈”结对、同伴互助结对、亲子视频聊天、心理健康咨询等一系列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点亮了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灯,让他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真正把教育民生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该文总结,此文为关于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因地制宜和炎陵县和大力发展相关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